沧海微波
在教育界不知道杜郎口中学的几乎不多,作为个体神话的魏书生现象渐冷之后,作为集体形象的杜郎口神话在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热潮,我们学校也学习杜郎口好几年了,向往到了今天,才终于亲眼看到了庐山的真面目。
见到杜郎口我所震惊的不是他们的学习形式——我们早就从媒体宣传中熟悉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也不震惊于他们的教学成绩——我们所在的龙源学校的教学成绩并不比杜郎口差,亦不是他们的管理——只要用心,这样的管理水准并不难达到,还不是作为一所农村初中,杜郎口整齐的教学楼和各种比较先进的配套设施,让我震惊的是杜郎口的影响力。
我们去参观的那天,来杜郎口学习参观的大约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七百多人(比他们正在上课的学生至少多出一倍),据说杜郎口中学每天都会迎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星期一人特别多,这还不包括长期住在这里的研修班的学员,每个参观者要交六十元的参观费,研修班的成员交的还要多。我们所住的茌平县最好的宾馆正泰大酒店里就住满了这些来学习的教师队伍。在杜郎口中学的餐厅二楼专门为来参观的人设置了大约能放七百人的餐厅,这体现了杜郎口的实力也体现了杜郎口的自信。杜郎口成了茌平的一个品牌,成了聊城的一个品牌,成了山东的一个品牌,成了教育界的品牌。人们像唐玄奘西天取经一样虔诚地来到这里,希望能取到教育的真经,不惜跋山涉水,不惜长途颠簸。
而杜郎口的确有自己的法宝。
杜郎口最具特色的是课堂教学,杜郎口的课不是坐着上的,而是站着走着上,这从视觉上思想上颠覆了中国传统教育规规矩矩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课堂上,老师或班长先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把任务分配到各个组,组长负责组织,大家齐动手,各干各的,很有秩序,同学们把每一块的内容写好以后,就开始自己做题,进行讨论这个时间就是兵帮兵、兵教兵。接下来,各组的学生开始讲解本组的知识,其他学生或站、或坐、或蹲的听讲,每组讲完以后教师进行点评。同学们注意力很集中,都争先恐后的发言,还有学生总结,各部分衔接也很好。由于学生不停的走动,表面上看起来有点乱,实际上是很有秩序的,效果也很好,同学们很有兴趣。整个教学活动中,全是学生“主动”在动:主动讨论、主动解答、主动展示、主动检查、主动加强……教师虽然也在教室里,但教师的活动仅限于课堂的开始布置学习任务,随时解答学生主动提出的问题,对于学生展示、分析、说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不清晰、不透彻之处进行简单的提示、指导,真正做到了学习是学生的事,老师的作用是引导者、帮助者。教师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者,用民主开放的思想和行动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在自主、开放的环境中学习,思想上主动、无压力,基本表现出了学习是自愿的、愉快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互动,较好地完成了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合作精神,在发展学生智商的同时,还发展了学生的情商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就是杜郎口在全国一炮打响的法宝。
我们这次零距离地接触了杜郎口的课堂。在报告厅里听了一节作文课,基本上都是学生在发言,学生的发言很积极,也很真实,只是有点盲目,和教师所说的本节课的目标“立意和思路”有差距。讲英语课的时候,我们几个语文老师跑到了教室里,找到了一节正在上展示课的语文课堂,进去听了一会儿,学生在展示学习《爱莲说》的成果,大家先在教室内外的黑板上默写课文,写完之后每组有检查的学生,检查修改完毕教师组织背诵课文,学生们都站在教室中央,每一个学生背诵完,都有另一个学生站出来点评,很多学生的背诵展示了之后,进行课文翻译,学生互相提问互相回答,其中老师只提示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其余基本上不占用学生的时间。
这种教学形式无疑具有冲击性,符合目前教改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然而再好的学习模式也不可能都适合所有的学校,我想我们学习的应该是杜郎口教改的精神,而不是分分学习小组,不是课堂让学生乱起来,不是走路的时候都要齐背古诗,不是把教室里都装满黑板,让学生有时间就趴在黑板上默写(我觉得如果写在纸上,既快又好,也不必呼吸粉尘,亦有同样的效果)。我的收获是要相信学生、调动学生、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兵教兵”的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注重基础知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敢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民主的课堂。
其次杜郎口的管理也让人赞叹不已。学生中大多都积极参与学习,学习过程中井然有序,站队、做操、升国旗、唱国歌更是整齐划一,显示了良好的纪律性。纪律是学习的保证,从杜郎口的纪律表现上,我们看到了名校之所以成名的保证。另外杜郎口学校的干净整洁也让参观的老师们感慨。无论是教室还是办公室,无论是走廊还是操场,没有一片纸屑,这些细节体现了他们管理的严格、细致。
但是对于盛名中的杜郎口中学,我有了很多疑问。
首先我觉得杜郎口的经验不是一般学校能学来的。因为他们课堂效率并不拿语文来说,先预习,再自学,最后展示,还要有反馈,至少需要一般授课课时的三倍,有的甚至还多,如果按教学大纲授课,一定完不成任务,也就是说按照正规的教学规划,杜郎口是行不通的。
其次我所看到的课堂似乎没有了以往媒体所宣传的那么活跃、新鲜、高效。我们去看晚自习的时候,吃过饭的学生们早早就坐在教室里了,校园里很安静,但是很多教室里的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小声地交头接耳,因为教师不在,班干部还没有布置任务,后来班干部布置了任务,也还是不够投入。第二天在报告厅里听课的时候我们也发现课堂上发言的就是一部分组长和积极分子,有的学生也是在随波逐流。也就是说这里的学生并不像传说的那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觉性那么高。有几个教室里有教师,教师们都在讲,就是我们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可不是他们所宣传的课型。也就是说杜郎口的教师也是讲课的。
第三,我看到杜郎口学校的紧张,在这里我看不到一所学校应该有的现象:比如体育课上的篮球比如歌声甚至课间的喧哗声,学生几乎没有自由活动的时间,报告厅里陈列的剪纸是唯一能体现素质教育痕迹的,而这些剪纸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学生的作品,但是这些都是一所正常的学校应该具有的。相反我看到的是学生脸上的疲惫甚至是麻木,看到了教师匆匆的脚步和疲惫麻木的神情,我们几乎没看到教师的一张笑脸,这些不该是一所正常的学校应该有的。我们看到了对教师评比的公布,这里的教师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这自然有积极的一面,但是否有不人道的一面呢?以人为本是不是只针对学生对教师则是另一个原则呢?我不知道紧张的教师会不会让学生们感到愉快,如墙上的标语那样能够快乐的学习、学习的快乐。
最后,我的疑问是每天来杜郎口参观的人那么多,这些人来的时候,杜郎口的课堂都是完全开放的,参观学习的人可以随便看课堂,杜郎口人称之为:转课,参观学习的人挤满了教师,比上课的学生还多,这种状态下的教学是不正常的。学校应该有学校的样子,严肃、活泼、有秩序,不受外界的任何干扰,这种表演化的东西必然会让杜郎口浮躁起来。我更担心的是走向商业化的杜郎口能走多远,盛名之下上至学校领导教师下至学生,他们的负担会不会更沉重,会不会背离了当初改革的
杜郎口,让我惊喜让我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