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文学 >> 诺贝尔奖 >> 两名英国科学家发现“超级材料”获诺奖
  • 两名英国科学家发现“超级材料”获诺奖
  • 来源:新京报 作者: 谢来 日期:2010/10/8 阅读:3147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琢磨”铅笔芯也能得诺贝尔奖。瑞典皇家科学院5日宣布,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将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两位俄裔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开发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这种最薄、也最坚硬的“超级材料”来自于常见的铅笔芯。

    最薄但也最硬

    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这种二维石墨晶体薄膜的厚度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强度却是钢材的100倍。它是目前室温导电速度最快、力学强度最大、导热能力最强的材料。

    2004年,以铅笔芯主要成分——石墨为实验对象,海姆和诺沃肖洛夫成功通过机械微应力技术,将石墨分离成较小的碎片,最终得到了石墨烯这种新型超薄材料。当时,两人领导的研究小组利用透明胶带,将一张纸上的铅笔笔迹进行反复粘贴与撕开,这使得石墨片的厚度逐渐减小,最终他们通过显微镜在大量的薄片中寻找到了厚度只有0.34纳米的石墨烯,而20万片石墨烯加在一起,才相当于一根头发丝。

    推动电子革命

    瑞典皇家科学院称,石墨烯将推动新型材料的研发,并引发电子产品的新革命。“由于它基本上是透明的,而且有极好的导电性,石墨烯很适合制作透明的触摸屏,轻型显示屏,甚至太阳能电池。”

    诺贝尔奖委员会发言人称,通常诺奖只奖励那些已经得到广泛实际应用的研究成果,但这一次,委员会强烈认为,应当明确认可石墨烯这种有巨大潜能的新型材料。

    海姆现年51岁,拥有荷兰国籍,诺沃肖洛夫则年仅36岁,拥有英国和俄罗斯双重国籍,两人都出生和长大在俄罗斯。诺沃肖洛夫则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

    让电脑更敏捷

    去年,海姆已经因其石墨烯领域的研究,荣膺科伯尔欧洲科学奖,其获奖理由是石墨烯这种新型材料“有望给微电子世界带来革命性变化”。而被问到未来石墨烯的实际应用时,海姆表示,其用途或许不可限量,“我希望石墨烯能像塑料一样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种新“超级材料”,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卫星、飞机、汽车,并应用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有科学家预测,石墨烯能代替现有晶体管的材料硅,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

    化平凡为神奇

    伦敦国王大学材料科学研究部门的负责人马克·米多尼克表示:“今年的物理学奖将让每一位科学家的脸上露出笑容,因为这表明你天天在实验室忙碌也能赢得诺贝尔奖。”他指出,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利用塑料胶带这种简单工具偶然发现制备石墨烯的方式,“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能从铅笔芯中发现这种新型材料,但只有海姆和诺沃肖洛夫仔细研究了它,祝贺他们!”

    曼彻斯特大学校长罗斯维尔称:“这个消息令人惊喜,我们很高兴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对石墨烯的研究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的认可。这再次证明,源自对科学好奇心的基础研究将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益处。”

    ■ 反应

    英科学界赞“原创科学”

    2010年诺贝尔奖已揭晓的两项大奖,均与英国科学界有关,这让该国科学界引以为荣,并肯定该国的“原创科学”文化。

    生理学或医学奖首先揭晓,有“试管婴儿之父”之称的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获此殊荣。英国皇家物理学会的彼得·梅恩教授表示,继爱德华兹获得诺贝尔奖后,物理学奖也被两位在英国大学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摘得。

    “这明确意味着——在充满竞争的全球科研领域,英国占据重量级位置。”梅恩说。

    伦敦国王大学的米多尼克博士也认为,英国科学界的独特文化应得到认可,在这样的氛围下,科学家的原创性一直得到认可,他希望英国政府继续培养而非限制这种文化,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前沿技术和社会财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诺贝尔医学奖    2473 次 2008/6/7
 自我放逐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3011 次 2008/6/7
 马悦然和谢尔澄清“诺奖贿赂风波”    2793 次 2012/10/27
 诺奖得主称中国25年内超越日本    2636 次 2008/6/15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全文    8318 次 2013/1/2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