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世屐痕(五题)
张 建
七十二座连营
“七十二座连营,四十里地旱海,永定门外一挡,过了天桥才能打进皇宫。七十二座连营,那是镇外国的,外国人一听北京城外有七十二营就不敢打咱们了。”很小的时候,坐在祖父的腿上,就无数次听这神话般的故事,闹得小小孩子挺神往,信以为真。祖父说的毕竟是中国人在清末面对外敌入侵时的一种情绪或说愿望。读书以后,知道那七十二座连营,不过是七十二个村子,没有一兵一卒。祖父说的四十里地旱海,大概就是永定门外到南苑一带的皇家狩猎园林,明清称为海子的地方,永定门外一挡,到今天也不清楚确切所指,也许就是北京的南护城河吧。至于过天桥,那不过是形容城墙城防高大坚固而已。这一带一马平川,别说挡洋抢洋炮的八国联军,连土匪也挡不住。
永定河故道在元末明初是荒无人烟的河水冲击地。野草丛生,荆棘遍地,多盐碱沙洼。明洪武朱元璋为充实北方,开垦荒田,增加税收,先后从山右漠北、山东及江苏等地移民北平。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为充实京畿人口,更先后数次向北京大规模移民,七十二营的村民就是此时由山西迁徙到永定河故道西岸的,大致在北京市大兴区东南,一部分在河北省廊房市安次区界。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有六七百年的民谣在很多地方流传,尤以七十二营村的后代知之最深,感之最切。几百年前在山西汾水岸边古驿道水道的交汇点洪洞县的老槐树下,来自山西各地自愿背井离乡的百姓在此集散,远离生长于斯的故土,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开一片未知的天地。拖儿带女肩挑背驮手推脚走,在官吏的护送实际押送下,长途跋涉来到永定河西岸,在这鬼影儿都不见的地方,分群分片,开始他们的垦荒生活,饱受无房无地,野兽蚊虫之苦,终于使七十二营炊烟相望,鸡犬相闻,创造了一个繁荣的移民社会。那种开拓精神,令后人景仰钦佩,又神往那庞大的创业场面。
中国人有恋旧情结、乡土观念,为表示不忘故土也聊解乡思,移民为自己的居住点冠以故园乡县的名字,以示纪念并传给后人,也就有了诸如洪洞营、蒲城营、长子营和韩营、指挥营之类的村名,也即七十二座连营。
流动的东西才是活的有生命力的,所谓人挪活树挪死。中国人尤其中国农民,受几千年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老死不离故土,无形中使局部自然资源相对贫乏,限制了交流贸易和人的视野,更限制了一代代人的思想,形成一个极端封闭的社会,实在是一种悲哀。
人更应顺乎自然地随遇而安,如同杨柳花絮随风飘散迁移,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就在哪里形成一片自己的树林,并且开花结果,只有自己开拓出的天地才真正属于自己。中国西部有不少永定河故道那样的地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脚步,有识有为的青年人何不借大开发之势,像七十二营的移民那样去远方创一片自己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