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河督运图》价值初探
张洪林 孙连庆
《潞河督运图》(以下简称“图卷”)原图高41.5厘米,长680厘米,绢本设色,为清代乾隆年间通州坐粮厅使者冯应榴,请京口(今镇江市)江萱所绘。冯应榴,清嘉兴府桐乡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四十一年(1776)以吏部考功郎中、军机行走奉使通州坐粮厅,两年以后,届满回部。在任期间,有感于通州漕运盛况,因有此图。
“潞河”,即京杭大运河通州段;“督运”,即督运漕粮,此为通州坐粮使者主要职责之一。《潞河督运图》是形成于清代乾隆中期,反映京杭大运河通州段漕运情况的历史图卷。该“图卷”绘制有大小船只150多只,人物820余个,既形象地反映了当时漕运的盛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和劳动人民的生活景况,鲜活地记录了那个时代。该“图卷”完成以后,几度遭际、几度浮沉。先后形成有冯应榴《自书潞河督运图后》和朱启钤(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跋》两篇尾跋,为我们了解该图卷提供了入门的途径。2001年8月,在北京通州首届运河文化研讨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王永谦首次介绍该“图卷”,当即引起通州区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同年,通州区史志办公室复制该“图卷”,并在全区广泛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对于该“图卷”的研究讨论,形成了一个热点。
对于该“图卷”的历史定位,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经过初步研究,我们认为,《潞河督运图》是京杭大运河八百年水运历史的见证,是清代康乾盛世的见证,是封建时代通州兴盛状况的见证,是通州运河文化的见证。关于《潞河督运图》的历史价值,朱启钤先生在《跋》中评价说:图卷“意味尤近乎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作,允为国家重宝。”
一、“图卷”是京杭大运河八百年水运历史的再现
通州地区位于北京平原冲击扇南缘,是北京的门户,也是北京连接华北地区、东北地区以及沿海各省的必经之地。区内多河富水,自秦代以来,历代多次利用自然河道进行水上运输。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上谷太守王霸开温水(温榆河)漕运,将中原物资经潞县运往居庸关一带守军。辽代开凿萧太后运粮河,将辽东税粮经通州运至南京(今北京);金代利用后唐赵德钧开挖的东南河,将中原一带税粮经通州运至中都(今北京)。
成吉思汗九年(1215)蒙古军占领燕京以后,即利用通州潞河水道实行水运。至元八年(1271)忽必烈建立元朝,次年改中都为大都。《元史·食货志》对于运河漕运的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记载:“元都于燕,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元政府为了维持其统治,必须取得江南富庶地区财力、物力的支持。至元十九年(1282)试行海运,首次运粮4.6万石。天历三年(1329)达352万石,为元代海运最高客额。张家湾也因张瑄而得名。至元二十六年(1289)开凿会通河,南接济州河,北通御河,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每年河运、海运的漕粮300万至500万石,经过通州运至大都(今北京)。为此,元政府在通州先后建立13座国仓并设立管理机构都漕运司。为连接北京与通州的水路交通,至元二十九年(1292)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惠河,于张家湾入潞河,漕船直达大都积水潭。历经元、明、清三代近800年,以京杭大运河为骨干的水上交通运输体系,既是滋养北京的大动脉,又是北京以水路连接滨海各省,以至朝鲜半岛、印支半国各地区的出发地。
永乐四年(1406)明政府始修建北京城池、宫室、皇陵和北部长城,所需的砖来自于山东临清,烧琉璃瓦所用的黏土则来自于安徽芜湖、当涂,所用的木才多来自于川、贵、湖广,经水运至通州,再转运北京。永乐九年(1411),疏治会通河,京杭大运河通航能力明显增强。运输漕粮仍是运河水运的主要内容。永乐十五年(1417)运抵北京粮食508万石,永乐十六年(1419)为464万石,宣德七年(1432)达674万石,为明代最高客额。成化七年(1471)以后,漕粮由支运、兑运、民运全部改由长运,南方各省漕船均至通州,运河漕船数量大增,极大地推动了通州的城市建设和仓储以及商贸各业的发展。成化八年(1472)定400万石为常额,每年兑运、改兑加耗米入京通两仓518万石。明廷先后在通州修建4座大型国仓,并建立了尚书馆、户部分司、坐粮厅公署、监督主事公署、督运昌密漕粮户部分司、巡仓公署、巡漕公署、漕帅府等管理机构。对于漕运事务的管理更为完备。万历三十三年(1605)户部坐粮厅郎中周之翰纂修《通粮厅志》12卷,详细记载了明代漕运和通州漕务的情况。
进入清代,大运河依然是维持封建王朝统治的基本条件。清代漕运沿袭明制。清初以长运方式实行河运;中期内政失修,河道浅阻,改为海运;晚季改折银两。顺治二年(1654)定制,年征漕粮400万石。雍正四年(1726)白河河务机构升为“局”,与南运河、永定河、畿南诸河三局并列,始有“北运河”之称。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史称“康乾盛世”,其综合国力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康熙六十年(1721)京通合储漕粮582.9万石,次年达908万石,仅京仓储米即足支三年。雍正八年(1730)更增加到1496.3万石。
京杭大运河还在促进派物资交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南北物资以通州、北京为交会点,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元代大都商贸繁盛,设税收机构73处,征税额500多万两,成为元政府重要财政来源。明清两代,每年抵达通州的漕船、客船、商船3万多艘,据粗略计算,清道光年间(1821—1850)仅漕船每年所携带的免税商货北上即为113.87万石,南下为37.96万石。光绪二十一年(1895)俄国商人经通州北运的茶叶即有90万石。八百年间经运河交易的北方的畜产品、山货、土特产品和南方的川广杂货、茶叶、瓷器、丝绸等难以数计。京杭大运河还是沟通南北各民族往来、促进人员交流的大动脉。士大夫造朝、帝王南巡、学子应试、商贾行旅均经运河南来北往,清代康熙皇帝巡幸通州即达27次,历代文人名士以及朝鲜、琉球等国贡使多抵达过通州、北京。京杭大运河对于促进南北物资交流;促进南北各民族的了解、融合与团结;促进沿河城市形成与发展以及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潞河督运图》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图卷内150余艘船只中,漕船占十之七八,其中有扬帆远来重运的漕船,有回空的漕船,有剥运的剥船,有榷税的小艇;岸上有粮囤、有搬运漕粮的水脚,有拉船的纤夫;有劳动者、有管理漕运的官员,鲜活地、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运河漕运的盛况。
二、“图卷”是清代康乾盛世的历史记录
明末清初,延续40年之久的战争,使全国土地荒芜、黄淮失修、运河淤塞,社会经济日趋恶化。康熙皇帝提倡休养生息的政策,将“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推行适合汉族经济关系的政策和照顾满族特权利益的措施,停止圈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康熙皇帝任命水利专家靳辅为河道总督,在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治理漕运水道。靳辅从治黄入手,修筑堤防,堵塞决口,疏导黄河归明代故道,取得了十数年内没有发生大决口的显著效果。并使漕船行经黄河的水程,由90多公里缩短到不过数里,漕运大通,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北方地区与南方的水上往来,也较以前更为便利。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清政府反击沙俄入侵,削平“三藩(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攻灭噶尔丹,有效地对台湾、西藏实施管理,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京师储粮日丰,国库积银日增。康熙二十年(1681)以后,国家财政情况大为好转。康熙四十八年(1709)户部库存存银由一二千万两增至五千多万两。从康熙五十一年(1712)始,全国各省“分三年轮免钱粮一周,三年中计免天下地丁粮赋三千八百余万石”。五十四年(1715)因太仓储粮过多,将430万石陈粮散发给官兵。到了乾隆朝,中国已发展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据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所著的《大国的兴衰》一书记载: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乾隆十五年(1750)为32.8%,道光十年(1830)为29.8% 。相应于这两个年份,欧洲为23.2%和34.2 %,美国为0.1%和2.4%,日本为3.8% 2.8%,俄国为5.0%和5.6%。乾隆年间,国库存银一般在7000万两以上,四十二年(1777)达到8182万两,为清代历朝存银最高额。
《潞河督运图》正形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图卷”在反映通州漕运情况的同时,还通过对于通州城乡人民安居乐业景况的描绘,反映了“康乾盛世”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祥和的景象,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三、“图卷”是封建时代通州兴盛状况的缩影
古通州的发展,得益于京杭大运河的开发和漕运的兴起,以及随漕运而来的商流、客流。金代通州(辖潞、三河两县),民户不满3.5万,人口不满10万。但在其后800年间,以漕运中枢、水陆都会的地位和作用,一跃而成为中国名城。在漕运年代,护卫与管理漕务,成为通州的基本职能。明清两代在通州设立多座衙署。明代长期屯驻通州有五个卫所,总辖官兵3.16万人;清代在通州设绿营总兵,统辖13营,总兵力近3000人。
元代在张家湾设上、中、下三座码头,漕船沿运河抵达张家湾以后,分别于三个码头卸船,漕粮、物资陆运至京通各仓。至元二十九(1282)张家湾至大都通惠河开通,漕船直抵大都积水潭,张家湾冷寂一时。元代后期至明代中期,通惠河时通时塞,张家湾仍为重要码头。明嘉靖七年(1528)至清朝末年,运河码头北移至通州土、石二坝,通州城成为漕粮汇集之地和物资交易之所,张家湾地位逐年下降,成为商埠和客运码头。
明万历年间(1572—1620),通州城内街巷58条,人口1.8万,清雍正七年(1729)修筑北京朝阳门至通州石道。光绪初,通州城街巷已达102条,人口4.21万。通州城外运河沿岸,分布着东关、北关和东北关之间三个商务码头,在通州城内,形成了粮食市、果子市、牛市、鱼市、瓷器市等专业市场。为漕运所需的修造船业、柳编织席业、麻绳织袋业、酿酒轧花业、粮油加工业、缝纫染坊业和黑白铁业、花炮业等顺利发展,商业服务业畸形发展。城内的8家茶局子,是专门代理茶商收购、批发茶叶的店铺;北关的18家骆驼店,是专为接待来自于蒙疆和东北的客商进行商品交易而设立的。北方所产的畜产品、山货、土特产品,经骆驼帮运至通州转船南销;而南方所产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由骆驼帮运往蒙古、新疆、东北以及俄罗斯等地。伴随着漕粮运输,通州成为了全国性的物资交易中心。与此同时,通州也已成为了各族各界人士聚集之地,宋元以来,汪元量、鲜于枢、马祖常、贡奎、贡师泰、杨士奇、归有光、王士贞、屠隆、袁宏道、李卓吾、文征明、钱谦益、朱彝尊、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等都在通州留下了诗作。
明《通州志略》称通州:“上拱京阙,下控天津,潞、浑二水夹会于东南,幽燕诸山雄恃于西北;地博大而爽垲,势雄伟而广平。实水陆之要会,为畿辅之襟喉;舟车之辐辏,冠盖之往来。”清雍正皇帝称“潞河为万国朝宗之地。四海九州,岁致百货,千樯万艘,辐辏云集……盖仓瘐之都会而水陆之冲逵也”。清《顺天府志》称通州“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乾隆四十五年(1780)朝鲜贡使朴趾源在所著《热河日记》中,对于他在通州的见闻做了详细的记录:“至(潞)河边,河广且清,舟辑之盛可抵长城之雄,巨舶十万艘皆画龙,……下船登岸,车马塞路不可行。既入(通州城)东门,至西门五里之间,独轮车数万,填塞无回旋处。遂下马,入一铺中。其瑰丽繁富,已非盛京、山海关之比矣。艰穿条路,寸寸前进。市门之扁(匾)曰‘万艘云集’,大街上建二檐高楼,题曰‘声闻九天’。……”乾隆五十八年(1793),英国贡使马戈尔尼抵达通州,在他撰写的《英使访华录》中,对于通州城内的情况有一段描述,现转录如下:“王大人引导大家走过了一个很大的郊区,说明通州城的范围越来越大,已经打破城圈,发展到郊外。城墙是砖砌的,建筑得很坚固。城墙高过城内所有的房子。房子大部分是木头搭的。城墙的一边被河水所冲击,其它各边城墙之外,由一个宽大的护城河防卫着。壁垒上面设有炮位,城门附近安有几座旋转炮。城内主要街道是用方砖铺的,街道很直,两边有稍高的人行便道。街道上搭有凉篷来遮挡太阳。天气很热,大部分劳动人民都赤着上身。城内有几个大粮仓,储藏着各种粮食,据说永远储备着足够首都几年需用的粮食。许多家庭的房子前面开设商店或作坊,后面住家。工商业显得非常兴旺,确实表现出来是一个为首都服务的城市。商店铺面都上了五颜六色的漆,有的甚至涂金,悬挂着很长的招牌来吸引顾客。货品中有来自南方各省的茶叶、丝织品和瓷器,有的是来自鞑靼区的皮货。我们非常有兴趣地看到,货品中居然还有少量的英国布匹。”“通州这地方商业繁盛,从停泊在河上的大量船只数目上和令人惊骇的人口稠密上可以看出。我从几个当地人方面探悉,一般认为这里的人口至少有五十万人。”
对于当时通州人口的数量,马戈尔尼的估计肯定是夸大了,但是,当时通州繁盛的程度,从这里可见一斑。《潞河督运图》正是形成于这个年代,他虽然是以督催漕运为主旨,但是,从对于通州街市景况的描绘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通州经济的繁荣。
四、”图卷”是通州运河文化的见证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特指精神财富。运河,从广义上说应该是指京杭大运河流域,与运河水运相关联而形成的精神、文化产品。如漕运历史、商运历史、客运历史以及反映这些历史情况的著述、典籍、名人传记,与此相关的小说、戏剧、诗词、传说,沿河各省民间的习俗、俚语等等。对于京杭运河全流域文化现象的研究,不是我们所应承担的任务,我们没有能力越俎代庖。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对于通州地区运河文化的内涵来说,也应该包括发生在通州地域上的上述内容,对此,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通州漕运,是通州历史的基本组成部分。运河漕运对于古代通州的发展与繁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换句话来说,没有运河漕运,就没有古代通州的历史。其次,今天通州地域各民族的聚集状况,是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结果。而长达八百年之久的运河水运,既促进了中国南北各民族之间的人员交流和经济联系,作为水运中枢,也促进派了通州地区多民族聚集的形成。再次,今天通州教育事业、文化事业以及文学创作活动的较高发展水平,是历史上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必然结果。通州历史上名人辈出,著述丰硕,这些情况,是与历代文人墨客聚集通州所形成的文化底蕴密不可分的。关于通州运河文化应该包括的内容,应该是深刻的、多方面的,他不但影响着今天,也必然影响着未来。而这些,不是本文应该讨论的内容。
《潞河督运图》反映了通州地区漕运的状况、经济的繁荣、社会的祥和,而与之紧密联系的应该是教育文化事业的振兴中华与繁荣。历史上,通州建有完备的教育体系,官学有儒学、书院、贡院,民间建有义学、学馆、义塾和私人书院,其中,贡院为顺天府科考场所。金元明清四代,通州有贡监生员1497人,文武进士175人,文武举人688人。魏藻德、梁国治分别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清乾隆十三年(1748)考取状元。
纵观《潞河督运图》,它再现了运河漕运的盛况,凸显了运河水运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主题;凸显了通州作为京师门户、漕运中枢、商贸中心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反映了当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的景况;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认为,《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汴京(今开封市)的市井文化,而《潞河督运图》主题鲜明、立意深远、绘制精美、图文并茂,完全可以与《清明上河图》相媲美。通过这幅图卷,人们将具体地、形象地了解潞河漕运的情况,而不是仅仅通过理解文字,对于漕运的具体情况进行想象。作为通州人,更应该珍视“图卷”的历史价值。各方面的有识之士,应该加强对漕运历史的研究,以服务于今天的发展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