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社会回眸》画集选登
崔翁墅
用长长的文字记录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熟悉的。而以图像留下的历史信息,却是极为少见的。
图像是时空隧道,通过它展现出时代已逝的东西。用风景画表现历史的场景、行业、民俗、事件等,是许多年来我心底的欲望。于是看千般景,走万里路,不但访遍中国乃至国外大英博物馆,肯索当年传教士在中国拍摄的黑白图片,大量地收集资料;而后用色彩说话,来展现我国清代历史中的某一瞬间。仅几十幅画的册子,从1983年开始作画,2003年才完成。拙作表现历史题材也是第一次,不尽、欠妥之处也在所难免,请同仁批评指正。
怀柔远人
承德离北京200多公里,因建起了皇帝的行宫,故闻名天下。1703年,康熙开始在这里仿造江南风景,建造“避暑山庄”,乾隆继续修造,至1790年全部完成。此后,皇帝每年有3个月住在这里,就城市功能讲,承德是另一座宫殿,是北京皇城的延续。
承德不单建行宫,1767年,乾隆皇帝为取得西藏、蒙古的喇嘛教徒的支持,花了四年多的时间按照布达拉宫的法式建造,共800名喇嘛诵经、藏经、做法事用。与拉萨布达拉宫的红、白宫一样,下部18米高的白色基础,称“大白台”为僧侣住所;上面25米高的红色楼房,称“大红台”是祭奠场所。人称“小布达拉宫”。不单建“小布达拉宫”,还有许多各民族风格的行宫,这也是朝廷的国策,从康熙乾隆帝开始,即注意团结各地区、各民族。故有“康乾盛世”之说。
运河旱闸
欧美对中国的两项伟大工程最为佩服,一是东西走向的万里长城,二是南北走向的大运河。
中国的交通,除了运输能力有限的驿道、栈道外,主要是依靠长江、黄河、淮河加上大运河构成的古代水运系统。大运河巧夺天工,人力技术也大量使用,智慧高超,技术细腻。大运河穿越长江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虽没有天堑阻隔,但是各地海拔不同,水位有落差。一条大运河,其实是不同水位的河段接起来的。船只通过这些被分割开来的河段,要用闸门的帮助才能上下。这种辅助设施,有“水闸”、“旱闸”二种。运河上共有72个船闸。图画的是“旱闸”,这种闸现已少见了。船只由高处向地处走的时候,把横梁扬起来,顺水滑下去,在船头上临时搭一排栏杆,栏杆前面加上很结实的草席,以防船下滑时水进船内。船由低水位走向高水位时,水道旁安有绞盘,粗绳一头缚在船身,用人力推动绞盘,使船顺水道上升。这样的办法,比利用水闸走得更快些,英国人曾计过时间,三四分钟,就能完成一条船的上下。
制 茶
江南行省,包括江苏、安徽,以及浙江省的北部,是绿茶产地。绿茶是用茶叶嫩头炒制而成,口味清香。江西、福建所产的茶叶,除了绿茶,还有外国人喜欢的“红茶”。整个中国的茶叶产域,限定在北纬27度到31度之间。虽然不能说此外的省份不能生产茶叶,但国际市场的中国茶叶,主要产自这个地区。
此图所描画的正是江南繁忙的采茶、制茶的春季。茶农把刚刚摘下的新茶,担到炉火正旺的茶叶作坊。春风里,半敞开的工棚,炒锅一字排开,有人添薪,有人揉捻,兴高采烈的样子。江南茶区最忙的日子到了,官府来收税,商人来收购,茶农来交售,现在是日进斗金,财源滚滚的季节。
清代道光年间,中国茶叶每年商品值是:国内1582.1万两白银,出口值1126.1万两白银,总计:2708.2万两白银。
广州帽庄
在大城市,则不是农村那样逢日赶集了。商业街两旁店铺林立,清政府“闭关锁国”,但还是开了一个窗口——广州。“一口通商”,于是物资、人流、财流向南方移动,广州很快成为南中国最为富裕的城市之一。
欧洲人说:一个城市的品位高不高,要看当地帽子卖的好不好。一个城市贵族少、穷人多,则往来人群中光头短衣者多。城市里有品位的人多了,则所谓大街上“冠盖如云”。帽子的功能是礼仪性的,代表主人的身份、地位。广州发达起来后,戴帽子的人多了,帽子店也兴旺起来。
清朝是一个严格施行礼制的社会,不同的官阶,要用不同的顶戴。一品文职官员的顶戴是红宝石,二品是珊瑚顶,三、四品是蓝宝石顶,五品是水晶顶,六品是车磲顶。武官的顶戴与文官是一样的,只是在帽子的形状和纹饰上略有不同。
画面中,在客人手里捧着的、那掌柜手上推荐着的,都是士绅才能戴的礼帽。后面架子上的伙计在满是帽子的架子上整理寻找,而店堂里还为客人们准备了很大的茶几,供顾客品茗歇息。店门口,无发和尚当然不是进门买帽子的,而是向店主和客商们来化缘的。19世纪的广州,是中国商业化城市。
剃头摊
剃头,在清代是一项重要的营生,一个大行业。据说,仅广州城里就有7000个剃头摊,广州当时70万人口。那就是平均100个人一副剃头摊。百分之一,确实比例很高。并非是清朝人特别爱清洁,好美容,只是因为清朝人剃头发像刮胡须一样,两三天就要小剃一次,十几天就要重整一次。清朝的男人在后脑勺留一把辫子,额头到头顶的半月形一大片地带是要整整齐齐地剃去的。19世纪的中国人还没有那么多男人过早谢顶,剃头摊的生意非常好。
乃至闯南洋的中国人,有三分之一的人是靠剃头刀闯天下的。
大戏台
18世纪,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大戏台子,每逢节庆,最热闹的便是看大戏。此图天津卫,戏台坐落在直隶总督府外的广场上,天津是北方城市里戏曲演出最活跃的城市,天津的水上戏班,和北京的天桥戏园齐名。
一般大戏台是四面开放,观众可以四下里观看,但只有一个正面。有些位置是闻其声,不见其人,会看戏的人都懂得,“看戏不如听戏”的道理,看其戏,不如听其唱。
1793年8月10日,直隶总督在此请英国使团成员看戏,虽听不懂唱的什么内容,但那脸上的美观颜色、舞台动作却使外国官员看得津津有味。
民间体育
18世纪,中国的民间体育运动繁荣、多样,马球、游泳、蹴鞠(足球)、捶丸(高尔夫球)、扛鼎(举重)、角力(摔跤)、射箭、滑冰等等80多种。有些体育项目普及极广,比如马球,上至皇帝,下至士兵,一些文人学士也都喜爱马球,连一些窈窕淑女也会玩马球,马球普及之广,有时竟打国际比赛。
踢毽子更是全民体育运动,毽子是用布或皮子缝进小铜钱为底座,上插一束鸡毛而成。源于汉代,清代时最为盛行,技艺高超的人达到“顶、额、口、鼻、肩、腹、胸”皆可代足的熟练程度。当时有“一人能应数敌,自弄则毽子终日绕身不堕”之说。
民间喜欢集体游戏,四面围成圆圈,互相对踢,不使毽子坠地,踢到谁的跟前,谁就可以表演自己擅长的各种花样,然后再踢给别人。清末,北京有个名叫谭俊川的高手,一口气能踢6000多下,后来还写了一本专著《翔翎指南》。
此图为运河旁临清州,塔下民众正在围圈对踢。
学 堂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中国古代各阶层人的共识。读书人十年寒窗苦,惟求最终榜上题名,也是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中国古代以科举制选拔人才,初试叫“童生试”亦称小考,应考者无论年龄大小,考中者为秀才。秀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次的省城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举人有资格参加更高一层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贡士有资格参加全国统一的“殿试”。皇帝有时亲临考场,殿试第一名统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均赐进士出身,三甲均赐同进士出身。凡考中进士者,均为朝廷命官;举人,地方亦安排相应职务;最初级的秀才,也可在乡间做私塾先生,皆有出路。
儒冠孔子,名丘,字仲尼,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宣传“仁”的学说,提倡“仁”的执行以“礼”为规范。《论语》一书,几乎是中国世世代代的教科书,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儒学后来成为三教之首的儒教。
(崔翁墅,1942年生于吉林长春,鸡西市水彩画会会长、北京水彩画会会员。现住北京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