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何 佳 母亲河的瑰宝
  • 何 佳 母亲河的瑰宝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2 阅读:1392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佳 母亲河的瑰宝

     

     

    立体的诗  无声的画

     

    在笔者书房的博古架上摆放了很多字画,这些画的真正作者是长江母亲,作画的材料不是纸,而是长江里的石头。

    在这些长江画面石中,《蓬莱仙境》尤其为笔者喜爱。画面有海水,有波涛,有帆船,有岛屿,有城楼,有人物,有云雾,有佛光普照。沧海茫茫,海风拂面,天地浑然一气,于浩渺中见旷幽,给人祥和、宁静、神秘之美。奇石画面主次有序, 浓淡和谐,呼应有致,相映成趣。更妙的是色赋其形,赏心悦目,画面的空间构图浓墨重笔挥写着岛屿的浑厚与粗犷,淡笔勾划出帆船的灵动,色的变化使景物层次更加丰富。海面似留白,波涛似工笔,岛屿似写意。线条极具弹性,意韵在仿佛之间,若锦绣天成。是一幅色彩鲜明,质感很强的山水画,存李可染大师之巨幅满写的风范。

        在《蓬莱仙境》的另一面,则是《八仙过海》图,在一个奇石的两面,生动形象地呈现两个有关连的神话传说,不得不令人惊叹。

    笔者博古架上摆放的全部是天然的长江奇石。在“三峡奇石文化廓”,还有笔者写的一幅对联:“天以石当纸写宇宙千章浩渺绚丽,地用水作墨绘自然万象华美斑澜。”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长江奇石的神奇和精美。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文化积淀深厚。近年来,研究长江文化的学者普遍认为,长江奇石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奇石是长江母亲河流域亘古造化的自然奇观,记录了与它有关的神奇自然、厚重人文印记。通过长江奇石,我们看到了流淌亿万年、养育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母亲河的真实容颜。每一枚长江奇石都带着远古的血性和豪气,更带给我们澎湃的激情和民族自豪感!

    长江奇石蕴含了无尽的宇宙信息、太古天书,是人类文化的宝藏。长江母亲河以惊涛骇浪的磨练与摔打,以涓涓细流无尽地抚摸,铸育成了千姿百态,五彩纷呈的长江奇石。有诗曰:“崩崖摧岸堕尘寰,搏浪凌沙历万难,洗尽浮华归大朴,内蕴清奇任尔诠。”在长江奇石上,山川河流,自然风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松竹梅兰、日月星辰、天文地理、书法文字、化石标本……可谓人间百态、世间万象尽显。可以说自然界有的,人类社会有的,都可以在长江奇石中找到。

    与石头相比,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以我们短暂的生命,通过这些奇石,仍可观照这条亿万年的大河有着怎样的生命迹象,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长江奇石的母岩绝大部分来自于金沙江、岷江、大渡河上游的巴颜喀拉山、夹金山及川西高原的崇山峻岭。在漫长的岁月里,长江流域不知道发生过多少次地质变化,每一次地质变化都为今天的长江石送去一份厚礼。在地质学上,长江流域属于沉积岩石和变质岩石及火山岩石。在这些不同的岩石中混合了许多种类的矿物质,融岩岩浆相互渗透交流,经地球内力高压冷凝之后沉积为硬度极高的岩石。岩石中各种不同的矿物质因其色彩不一,为长江石多彩多姿的艺术画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先天元素。万里长江从宜宾起,到万州段,沿江有大大小小的卵石滩。天然长江石,是伟大的长江赐予炎黄子孙珍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的美质特征,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家的关注和喜爱。

    在众多的观赏石中,长江石一向被视为富有“文气”的石种,被誉为“立体的诗、无声的画”!

    长江上游复杂的地质地貌构成了长江奇石石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将多色彩的沉积岩石创作成为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石,勤劳智慧的长江母亲,用她无私的爱,将一块块长江石的锋芒抚平,描出一幅幅优美绝伦的画儿,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章。

    长江画面石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或写实,或像征,或粗犷,或秀丽,或雄奇,或柔媚,或繁茂,或简约,或古拙,或精细……演绎出长江画面石个性突出、少有雷同的独有魅力。如同汇集了不同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各异,气象万千。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表面构图的形式美,深厚广博的内在美,让人越看越有味,越看越耐看。实为天工,宛若人作!

    特别是一些表现山水田园风光的画面,在那美丽的山山水水之间,山岚云雾之中,森林树木、村庄人物、山峦城廓,若隐若现,山山水水,漾满灵秀,充盈生机。鸟兽鱼虫,栩栩如生,行云流水,自然巻舒……给欣赏者以极为宽广的想象空间,达到尺幅千里,游目骋怀之审美效果。中国传统的写意画风格、工笔画风格、彩墨画风格、水墨画风格、西洋画风格、板画风格……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还有印象派的,后现代的……凡是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各种风格流派,在这里都能找到对应的作品。

    著名画家刘海粟说:“一张画要耐人寻味,百读不厌,使我们看了惊奇,不如看了欢喜,看了欢喜,又不如令人深思。”长江图纹奇石就能达到这样的审美效果,而且是永远不会凋谢的艺术。

    长江奇石色彩丰富是石界公认的。没有任何一个石种能与长江石的斑斓多彩相比。形成长江石图案的赤、橙、黄、绿、青、白、紫等多种颜色,既有单色及过渡色,也有多种复合色。颜色的合理搭配就构成了具象的图案,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长江奇石大大丰富了赏石理论,观念上崇尚自然,讲究原汁原味,方式上突破传统的“漏、瘦、透、皱”,追求“形、色、质、纹、韵”。形态美、纹理美、构图美,是人们对长江奇石的普遍赞美。在觅石的时候,有时还有意外的收获,能捡到人类祖先用的石器,远古生物化石等。一枚奇石就是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道风景。如十二生肖、神话传奇、名著人物、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等。可以观风花雪月,可以阅唐诗宋词,可以览资治鉴春秋,甚至进入时空的遐想。长江奇石大大丰富了奇石收藏的文化品味!

    长江奇石纯净自然,水洗度好。奔腾不息的江水,蜿蜒曲折的河床,日月精华的孕育,母亲河的奇石变得非常圆润。原汁原味的天然长江原石,为了与宜昌清江的人工打磨石区别开来,特别强调“天然长江奇石”。 与其它江河卵石相比,长江石更为精致圆融,细腻光润,不须打磨处理,图案纹理亦清晰明丽,体量约在1050cm之间,大小适度,适于家庭陈设把玩,也合乎国际赏石标准。

    长江奇石在碛坝上水冲日晒,表面都有一层自然氧化的天然石皮,加上它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题材的独特性,使长江奇石的面貌不易重复,几乎不可能人为复制加工,保持了长江奇石最值得收藏的稀有性和不可再生性。在书法界,把仿大师手笔而缺少自己风格的人称为“书奴”,在国画界,把临摩别人作品而缺少创新的人称为“画匠”,可见个性特色之于艺术的重要性。在众多的观赏石中,长江石独具万种风情,牵动玩赏者的九曲柔肠。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人们对唐代诗人兼画家王维的评价。一枚好的长江观赏石,往往是一幅经典的自然艺术品,同时也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长江观赏石的诗歌意韵极为丰富,它不是单纯图案的奇异巧合,它是富有灵气的画卷。许多文人墨客从长江图文石中吸取艺术营养,从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与思想的启迪。一位喜爱奇石的将军在谈到长江奇石的文化价值时说:“能引发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眼睛发亮,心跳,激动,能吟出一首诗,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或寄托一种美好心愿的奇石……”

    崇尚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人生观与审美观,中华大地赏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赏石文化可上溯到华夏文明史的起源。从文献记载可以上溯到宋代,长江奇石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约是北宋时期。大书法家、诗人黄庭坚多次遭贬谪,公元1098年由涪州移戎州(今宜宾),泸州州官赠黄庭坚长江奇石,写了《戏答王献可居士赠文石》诗。诗曰:“南极一星天九愁,自埋光影落江流。是公至乐江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由此可见,当时的上流社会赏玩长江奇石已成一种风尚。在清代,名人雅士到长江流域寻觅、赏玩长江奇石已是寻常事情。清乾隆进士张问陶的《雨泊纳溪》诗曰:“ 一山瘦削苍龙角, 知是清溪第九峰;仿佛过江寻彩石, 燃犀事下水溶溶。”但在封建社会里,艺术品收藏属于统治阶级王公贵族的专利。在新中国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收藏长江奇石才蔚然成风。

    奇石,虽然是自然的产物,但它千姿百态、仪态万方的美,却是以人文为基础的艺术审美眼光去发现的,因此它不可能孤立艺术世界之外。

    长江奇石饱吸天地之灵气,历经数亿年时间的洗礼,母亲河的瑰宝一定会长久地屹立于奇石之林。

     

    修身养性  陶冶情操

     

    石头有永恒、坚贞的品格。长江奇石高雅的品位和丰富的内涵正在被人们所喜爱,广泛进入文化艺术领域。

    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曰:“借君片石意何如,置向庭中慰索居。”

    清代文人归庄诗曰:“奇石由来为世重,米颠下拜东坡供。”

    历代文人墨客都把奇石当作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艺术品。

    奇石聚万物之精华,具自然灵性。民间有“石通天性”之说。有道:“石蕴天机有灵气,人怀造化得吉祥。”又说:“道接天地有形外,石蕴阴阳无影中。”

    园无石不秀,水无石不清,人无石不贵。传统文化视石为圣物,可纳吉迎祥,护主镇宅。石头,这个山水景观中最重要的元素,自然也成为人们欣赏、描摩、刻画、吟唱的对象。人们赞美松柏之挺拔、岩石之坚韧、荷花之纯洁、梅花之孤傲、竹子之气节,花草之雅趣,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品格上,最终都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文化传统上。奇石深厚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中读出《周易》的哲理,儒学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佛家的禅意。

    长江奇石意境深沉,具有超然的艺术情调和境界。许多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把实物搬进庭园,搬上厅堂书房。用它沉稳、坚硬,浑厚、大雅的艺术特性,去映衬松柏竹梅,美化居室,隐喻自我卓尔不群的品格。

    长江奇石带给人更多的是自然的神奇、人格的像征、人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居无石不美、斋无石不雅,厅无石不华。通过奇石藏品,折射出藏者的修养、学识与品位。不同的奇石爱好者的藏品风格也不同。奇石还是长寿的象征,“寿比南山石”是人们祝寿最常用的一句话。在有些地方,祝寿送奇石已经成为一种时常。赏石的队伍,老年人居多,能达到老有所乐,健康长寿的目的。特别是长江边的老年人,对长江奇石有特殊的感情。笔者在“中华奇石网论坛”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历经5.12汶川特大地震的惊心动魄,劫后余生的都江堰人其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生活态度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都江堰石友对奇石的执着和热爱却没有丝毫的改变。肖长庆,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年近7旬的老人,5.12特大地震使他的家园、石馆被毁,他和家人不得不搬进单位临时安置的地震棚,冒着危险从危房里搬出来的不是家具,不是电器,而是一大堆石头和几个从精品馆里抢救出来的、伤痕累累的奇石展示架,在人们仍惊魂未定之时,老人拭去眼泪、强忍伤痛在地震棚外办起了特殊的石展。此时,他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奇石之美,更重要的是展示一种从容自信、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力量。”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特殊时候,奇石还是一种精神寄托。

    正因为奇石有无穷的魅力,许多藏家不玩古玩字画了,古玩字画鉴定难,容易上当受骗,保管也难,经不起岁月的腐蚀;而奇石,货真价实,好保管,能够千年不朽,万年不腐,时间越久包浆越好。长江奇石质地坚硬,硬度普遍在摩氏5~7度之间,不易风化,不会退色,适于长期收藏、陈设、观赏。

    笔者的家没有高档华丽的装修,只有精美的长江奇石。这些曾经在长江里冲刷、镂刻磨打的长江奇石,现在静静地躺在笔者的每一个房间里。每一枚奇石,都储着一泄千里的江河,犹如在海螺里能听见海啸,将奇石放在耳边倾听,犹能听到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长江在咆哮,能感悟到繁星一般写在石上的神秘文字。每一枚长江奇石我都爱如至宝,每当来了客人,首先欣赏的是我的长江奇石,我最爱炫耀的也是长江奇石。

    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奇石这棵古老的奇葩,使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给生活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因为原生态的长江奇石,就是一首无言的诗,含禅意,有韵律。正应了“花能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的诗句! 这也是笔者痴爱长江石的原因。当有朋友得知我喜爱长江奇石,不解地问:“石头有什么好玩的?”一般的卵石当然没有任何价值,石头上有精美图案的才能称为奇石。正如价值连城的名家古画是画在纸上的,其价值在画不在纸。

    长江奇石是山川的浓缩,是正在消失而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拉近了人们与大自然的距离。在现代居室里,放几枚全天然形态的奇石,能调节人们的精神状态,活跃室内的氛围。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妙趣生机,让倦曲的心灵获得自由舒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人生信念与道德情操。

    赏石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一方石头传承一种文化!越来越多的文化人寄情于石,以石悟道,体味人生。质朴内敛、内涵丰富、诗情画意的长江奇石,适合于以石寄情,以石砺志,吸引文人雅士们吟咏酬唱。石头本身有坚贞不渝的品格,欣赏长江奇石的高层次境界,通过它具体的形体、图案上承载的人格化的东西,得到精神品格的提升。长江奇石是最能体现收藏者文化素养的石种。它独具特色的图案纹理,可以调动人的一切文化艺术积累去诠释,让人们在赏石藏石的过程中充实自已,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产生超凡脱俗的精神大境界。

    “健康、积极、向上、祥瑞、喜庆”的风尚在世界各国都有共通性。长江石中的长江红,尤为人们所喜爱。红色的石头,代表红色永恒持久,像征着人们的“红运”、“红利”、“红火”会得到持久不变的延续。香港、深圳等沿海地区,喜欢在家庭、办公、经营场所,放上红色的石头寓为吉祥。

    艺术无国界,在长江奇石的收藏中充分得到了体现。笔者在柳州、温州的国际奇石展上,目睹了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长江奇石的钟情。韩国、日本等国对长江奇石特别青睐,不少韩国、日本的石商长期巡回在长江奇石产地,他们一车一车地购买长江奇石回国,或销往世界各地,或奇货可居。韩国和日本的赏石活动比我们普及、发达,他们的赏石理念比我们成熟,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长江奇石的质朴、浑圆、饱满的特色,正符合他们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

    长江,这条世界著名大河里的瑰宝,正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笔者体验环境保护曾走南闯北,观赏了黄河石、红河石、三江石等石种,但对长江石仍情有独钟。是因为从小生长在长江边,犹如依偎在母亲河的怀抱,对长江母亲河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

    在长江石中,笔者最喜欢三峡段的长江奇石。三峡奇石是长江石中的佼佼者,赋予了峡江坚韧和柔媚的个性特征。石界公认“最好的三峡石在万州”。万州是长江东出夔门的最大最后一处要津,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最长距离的运动、磨砺,使万州境内碛坝多,面积大,成为长江卵石的一座富矿。也使万州长江石质地更细密华美,色彩更斑斓绚丽,造型更千奇百怪,画面更丰富多采,具有其他地区难以比拟的优势。很多文人雅士诗家墨客对三峡石格外垂青,为三峡石之美妙而陶醉,吟唱不绝。明·严思浚诗曰:“峡山天下秀,余气散为石”,颂三峡石之气韵;明·文安之诗曰:“天精散落入地脉,龙章凤质何纷纭”,赞三峡石之天生丽质;唐·白居易在《初入峡有感》诗中描绘三峡石之形奇:“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雷思沛、刘禹锡、欧阳修等历史名流,都赞美三峡石的美妙绝伦。随着三峡库区的淹没,三峡石已经成为绝版纪念石。集艺术观赏价值、百万移民情思于一身的三峡奇石,更显珍贵。随着国际国内对赏石文化的重视和交流,长江流域最大的长江奇石馆已经在重庆万州建成,成了海内外奇石爱好者的好去处。

    长江奇石不会成为“疯狂的石头”。但她的美学价值却是公认的。学术界几经争议,已经将天然奇石列入艺术品的范畴。中国观赏石协会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赏石鉴评家。既然赏石即是赏美,奇石的鉴赏,则是对天然艺术品的欣赏和鉴定。天然奇石,将作为营造人们精神家园的元素,发扬民族文化的载体,在人类的艺术领域里开出璀璨的奇葩。

    爱石赏石是高层次的文化要求。这种高雅文化追求的纯洁、真挚,可以开启人们心灵的窗户,净化人的灵感,养成一种善良,明净、祥和、文静的品格。这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

     

    闲云野鹤  寄情山水

     

    在长江边的卵石碛坝,有人挑着百多斤的奇石在前面走,脚不闪,背不弯,气不喘,走在高低不平的卵石上好似闲庭散步,你一定会认为是个青壮年男子。等他转过身来,你发现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但这仍是你的错觉,当问老人的真正年龄时,已经七十多奔八十了。你看他头戴草帽,脚穿胶鞋,衣服上糊满泥沙,以为他是位普通的石农,这又是你的错觉,说不定对方是位离休的干部,在职的将军,也可能是位资产上亿的老总。在觅石的碛坝,没有地位尊卑之分,因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长江奇石的痴情,天南海北的人才在长江边不期而遇。觅石能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一仰一俯左左右右寻找奇石时,眼睛、腰,腿都得到了锻炼。卵石还是最好的按摩师,脚底的每一个穴位都能得到按摩,只要一踏上卵石,顿感全身通泰。仰望天高云淡,那心儿啊,快乐得要飞起来。大自然还是天然的氧吧,新鲜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许多参与觅石的老人都说,捡石能让人返老还童,是最佳的锻炼方式。

    有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在觅长江石前有哮喘病。参与觅石后风里雨里地跑哮喘病反倒好了。他很幽默地说:“捡石以来每天吃得香睡得着。能减肥不生病,比灵丹妙药还灵。过去哮喘病发了就要去吸氧,捡石是最好的有氧运动,吸的是大自然的天然氧吧,是老年人最好的养生之道。”

    重庆万州的宋光国先生,是有名的石痴,十年前有个云南的老板给180元要买他的三峡石,他毫不动心,说:“捡石是因为爱石,真正的爱石者都戒名戒利,石头有很高的文化含量,越捡越觉得知识不够,石头集真善美的大成,是真美,是不能用金钱玷污的。”宋先生时常感叹:“收藏石头使人的思想境界变高,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真挚起来,这才是最大的收获。”现在宋光国先生用两个当街的门面装他的宝贝寄石,许多人都说:“老宋这石痴真是痴到家了。”

    不光是老年人把觅奇石当作修身养性的运动,许多年轻男女都喜欢在长江边觅石,不但强身健体,还能意外地收获美石。

    在觅石的队伍中,笔者也是一个石痴。在三峡库区蓄水前,库区大小碛坝都留下了笔者的足迹。

    长江三峡是一座天然地质博物馆,也是一座奇石艺术的宝库,奇石文化的温床。在三峡水库蓄水,库区内各碛坝被淹之际,各地的奇石爱好者对三峡石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抢救活动。石友们天不亮就上船,到了碛坝认真寻觅,渴了喝凉水,饿了吃自带的干粮。觅石归来,船一靠码头,有熟悉的扁担等在码头,不用讨价还价挑着就走。库区二期蓄水三峡河段的碛坝被淹后,万州的石友们无石可觅,把目光盯着重庆上面没淹的碛坝,到涪陵、长寿、江津、金沙江等地觅石。

    觅石除了能吃苦耐劳,还要有石缘,精美的奇石可遇不可求。笔者相信每一枚奇石都是有灵性的。几乎每一枚奇石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只要晚上做梦捡到好石头,第二天无论多忙,也不管是刮风下雪还是烈日当空,都会到河边觅石。2007年的一个冬夜,我梦见在一个坑里用手挖一砣长江红。第二天起床看到风雪交加,就打开电脑写作。可梦中那砣长江红总是挥之不去,无法静下心来,下决心关了电脑,背着帆布包迎着风雪出发了。河边工地更加寒冷,我寻觅了一半天,只觅到几砣图文较一般的奇石,梦中那砣诱人的长江红并没有出现,手脚都冻麻木了,正灰心失望准备打道回府时,在挖掘机新挖出的石堆处,一块色彩艳丽的长江红一下子跃入我的眼帘,在白雪的辉映下艳丽无比。我心喜若狂,如获至宝。我发现这枚长江红色彩很独特,质地带玉质,形状象发财猪。长江红和芙蓉石是长江石中最名贵的,并且非常稀少。而这砣玉化的长江红可算长江红中的上品。前不久有二位石友到我家赏石,面对博古架上摆放的各类精品奇石,其中一位石友唯独对这砣长江红动了心,让我开个价。我只有二个字:“抱歉。”有钱难买不卖宝。

    笔者家还有一砣奇石跟我也有缘。库区的碛坝淹没后,一些商家从平湖的水下用吸筒抽卵石,然后运到河边打成碎石。平时到河边工地觅石都是坐中巴车,那天刚到街上就有车开到身边,问我打组合不。打组合就是几个人合坐出租车,只给五元就行了。我比计划的时间早半个小时到河边工地。还没喘一口气,就看见挖掘机铲石头往粉碎机里倒。忽然我眼前一亮,一枚漂亮的花纹石映入眼帘,我忙冒险到挖机下抢救。这枚有树、有人、有动物、有飞鸟的奇石内容吉祥,构图美妙,在我的精品石中排在前十名。抱着美石,感慨万千,真是好险啊。如果我再晚到二分钟,这枚少见的奇石就只有被打成碎石的命运,永远不能呈现于世人面前了。这样奇特的事情发生多了后,我不由对长江奇石产生敬畏。石头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居民,吸亿年日月之精华,我相信奇石都是有灵气的。我曾渡船上的人说,他们经常听到碛坝的石头在月光下跑动。这是喜欢长江的人,把奇石看成了生灵。

    虽然长江奇石产地幅员辽阔,到处是卵石滩,但奇石的比例极少,精品更稀有珍贵。亿万块普通卵石中,只有极少数卵石在偶然的机遇下、经水雕沙磨恰到好处地形成具有观赏价值的奇石。在亿万块卵石中,称得上奇石的万不及一,奇石中称得上精品的又万不及一。精品奇石与人为艺术品一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如果遍地开花,就不稀奇了。

    在觅石的队伍中,每天都有人空手而归。觅到和没有觅到奇石的人都是乐哈哈的。喜欢约笔者一块觅石的周雪桃大姐,有一次没有觅到奇石,一路上却有说有笑。我问为何。周大姐回答说:“过石瘾了,锻炼身体了。”喜爱奇石的人觅石都有瘾,可以说是风雨无阻。

    其实,觅石的结果不重要,而过程才是最美妙的。觅石者品味的是闲云野鹤  寄情山水的雅趣。与大自然亲近,你会感到心旷神怡,再也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锻炼方式了。

    对于奇石爱好者来说,无论酷暑寒冬,一年四季都喜欢在江边觅石。在徐徐的江风里,听鸟鸣雀啭,听长江涛声,看瓦蓝瓦蓝的天空,朵朵白云快乐地飘来飘去,攀爬在峥嵘的石山上,如腾云驾雾踩在棉花朵上一样,如觅到好石,就真正飘飘欲仙了。

    目前,长江奇石资源已近于枯竭。金沙江上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水电站的建成,淹没了其上游的所有碛坝,截断了金沙江的上游来石,阻断了长江奇石的主要生长链,还有三峡库区蓄水,淹没了重庆境内的大量碛坝。最让长江奇石爱好者忧心如焚的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把长江卵石加工碎石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惊人的速度吞噬着长江沿岸的碛坝,三峡库区水下的碛坝也不能幸免。热爱母亲河的奇石爱好者,与碎石机又展开了一场争夺战,不时有精品长江石从虎口抢救下来。

    现有的长江奇石精品,凝聚了我们这个时代的赏石理念和艺术修养,赋予了它时代的人文精神信息。

    栽花香千里,藏石乐万年。喜爱长江奇石,并乐此不疲。拥抱长江奇石,就是拥抱长江母亲河。

     

    何佳,女,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男人的森林》、《重庆火锅》、《黑室谍影》、《碧水梦》,纪实文学《揭秘三峡百万大移民》等。曾寓居北京通州)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故乡记事    1276 次 2014/2/5
 乌云过后见彩虹    1360 次 2012/11/16
 水墨隘江村(散文)    1704 次 2012/10/11
 月亮喜水清,涟漪作朦胧    1812 次 2009/12/11
 楼梯寄情    203 次 2016/6/1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