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中))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中))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5 阅读:1386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中))

     

     

     

    压地磙儿  也称砘子或地母子,小圆柱形,长约0.3米,两头直径0.180.2米,中间直径0.20.25米,两端凿方坑,再浇铸铁脐,安铁套环钩住两端铁脐,环拴绳。压地磙儿是和铁瓦相互配套的农具,播种完毕后,铁瓦在前面覆土,后面压地磙儿镇压,一气呵成。压地磙儿压地对于播后的种子极为重要。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如不及时镇压,不仅土壤中的水分散失快,而且不能及时供给种子使用。压地磙儿由畜力牵引,人赶,俗称赶“压地磙儿”的。生产队时期,队长派活儿,说谁谁谁赶压地磙儿去儿,那人会高声答应。赶压地磙儿活比较轻松,还可以和“把式们”在一起,听他们“侃大山”,算是享受吧。不过,也不一定。赶压地磙儿的一般为大小子,赶小毛驴。当然,也有人拉的,那是在畜力不够的时候。

    “落斗儿”  又称把斗子,是手工撒种时成装种子的工具。斗呈圆筒状,把呈倒“U”字形,口径30厘米,深23厘米,把手高13厘米,重0.6公斤。除了撒种外,把斗子也可作他用。

    铁瓦  用带状铁板弯成曲弓状的一种覆土工具。用以播种后拥推土壤,将种子覆盖起来。其尺寸大小因使用的动力而异,用畜力牵拉的较大,用人力牵拉的较小。大者5.3公斤,小者3.7公斤。通州地区一般与压地磙儿结合,放在压地磙前面,边覆土边压。当然,在畜力缺乏的时候,也有人拉铁瓦的。一般为半大小子。

      为传统的中耕农具。锄板、锄勾、锄把构成,锄柄长可两米以上,锄板略呈半月形或长方形,通州人称之为方板锄和木梳背锄,刃线弯曲形成两个尖角,锄头用铁板制作,锄头与木柄之间用一“S”形铁棒相连,铁棒长70厘米左右,一端有孔,可将木柄插入,木柄为杨木或榆木,断面为圆形,直径34厘米。锄有大中小三号,方板锄很受通州农民的欢迎,木梳背锄则为通州河东农民所喜爱。两种锄均产生通州的双合成铁铺。锄主要用于锄地。通州人称锄地为耪地。耪地的活儿看似简单,实际是有很多讲究的。天旱要耪地,锄头底下三分水……雨水多了,更得耪了;一下雨,杂草丛生,不耪地,庄稼能长吗?还不被杂草“欺负”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这是庄稼人的切身体会,是现实主义;至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很美很轻松很浪漫,不过是陶渊明避世梦语罢了!耪地一般要耪四遍。春天,莺飞草长,这就要耪头遍了。头遍比较简单。当头炮,大锄板儿,一下就得。主要是锄草。耪二遍就比较复杂了。先是“趟青”。小苗尺来高。把大骡子大马小毛驴拉出来,套上耠子,“哗哗哗”地里一趟。一垅两遍,把苗里外一淤,这就要看您的了。耪二遍是技术非常强的农活。什么“钻裆”、“过埯”、“掏耳朵眼儿”……“钻裆儿”就是要把垅沟中间没有被土淤上的杂草锄掉。“外去锄儿”用锄在垅沟外边使劲一刮,把外垅沟封上;“里去锄儿”呢?用锄把沟儿里边的土轻轻一带。这样,整个垅沟就全封上了。如果是玉米地,埂就起来了。这就叫“过埯儿”。如果杂草较高,土还是淤不上,那就只好掏“耳朵眼儿”了。用锄头把垅中的高草剁掉。这一切在一瞬间完成,非常优美。好把式耪地“丁”字步,前腿弓,后腿绷,哈腰……要使腰劲儿,非常轻松。地耪得深浅如一,泥土散发着芬香。脚印儿清晰,漂亮。最难受的要属耪第三遍地了。七月,伏天儿,热。玉米一人多高,棒子地里一钻,嘿,像个大蒸笼啊!不光热,还挨“拉”呢。穿件儿破褂子,弄个大裤衩;光个大膀子,弄条说白不白说黑不黑的白手巾。手巾搭在肩膀上褂子系在裤腰上。拿锄钻进棒子地,“轰”的通身是汗。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哈腰一使劲,“唰”……花粉“哗哗”落下来,胳膊上,脑袋上,肩膀上聚成团,打成绺儿,“和”成泥。尤其是棒子叶儿,像刀子一样。胳膊、肩膀是一道道的红血印。锄四遍地主要是壮籽粒。早棒子“撇”出来了,要壮籽粒了,那就再搂一遍吧。用锄刷刷一耪,再一下雨,棒子笑了。这遍地耪好了,一亩地多打几十斤玩艺儿似的。锄产生于战国时代,汉代基本定型。王祯《农书·钱镈门》云:“其刃如半月,比禾垄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裤,皆以铁为之,以受木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种植形式的改变革新,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锄在通州乡村逐渐减少,现在,只有些许农户用小锄锄锄菜园,弄弄花草。至于林黛玉的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泪痕。”只能当戏文听听了。

    薅锄  又称小锄,锄板铁制,铲部近似半月形,锄头口宽五寸,刃口均为直线。带库,短把,铁裤上安插木柄,是传统短小中耕农具,主要用于开苗、松土、除草、间苗;操作者多是妇女,蹲着干活,以手间苗,以薅锄铲掉苗附近的草。笔者家乡管间苗叫拔苗。庄稼不同,拔苗的方法当然不大一样。拔谷子要蹲着拔,一点点儿地挪,右手用薅锄刷刷开垅锄草,左手呢飞快地间苗,留强去弱,留墩要匀,留苗要准(每墩大约3棵左右)。熟练的农民剔出苗来均匀整齐,错落有致,一根一条,干净漂亮。拔棒子拔高粱就不同了,要猫着腰拔。在棒子长到3片叶的时候,就开始拔苗了。右手舞锄开垄除草,左手拔苗,手锄交替进行,令人眼花缭乱。这当然是麻利人干活,手拙的人就不行,赶不上趟儿。拔高粱、拔棒子要比拔谷苗容易的多,因为高梁棒子间距较大,“一步三棵苗”,只要掌握间距(大约50厘米左右),留下壮苗,其余剔除,但是在剔除过程中,要深挖,防止留下根系再生,这是锄高梁、棒子格外注意的。薅锄的使用始于夏商周时期,称之为“镈”或“薅”。《诗经·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镈亦写作鑮,《释名》:鑮,迫也,迫地去草也。《吕氏春秋·任地》:“耨()柄尺,此其度也,其博六寸,所以间稼也。”是一种单手执握蹲行田间除草的小锄。《王祯农书》所说的亦称薅锄,为除草用的短柄()小锄。现在,薅锄还在通州乡村中使用。

    薅刀  又称薅刀子,其样式、功能和薅锄差不多,只不过薅锄铲部是半月形,薅锄则是三角形罢了。薅刀子功能主要是用于除草。使用起来比薅锄灵活多了,尤其是“拔谷子”苗时的“开垅除草”,用薅刀子尖儿剔除谷子中的弱苗,那真是左右逢源,上下飞舞。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至于其它的吗,就与薅锄没什么两样了。

    抓钩  俗称小抓钩,铁制、木柄,有三齿与二齿两种,多用于春季麦田划锄。

    抿铲  也称剜刀子,尖头,用以移栽幼苗。缺苗补苗,尤其是在菜园里少不了用它。

    吊杆  又称桔槔,通州传统的提水工具。吊杆结构简单:一根丈余长杆,取中间架系于一支点上,支点可借水旁树木或另植一立柱,长杆中间一点系在树或柱上横悬。一头挂水桶,一头绑或挂重石。取水时挂水桶一头下握,使水桶垂于井中或河中,悬石一头高高翘起,桶中装满水后,轻轻一提,悬石的一头坠下,水桶即可提出水面。操作时多为一人;也有两人的,一人拉杆,一人搬重物。这就得是妇女和孩子了。清代诗人唐孙华对此有精确的描述:一月不雨蒸炎熵,上田下田禾欲焦,东方未明尽出室,妇子相呼牵桔槔。蓬头露体斗轻健,三尺青布裁围腰,终朝轧轧直至暮,首如鹤啄尻益高。吊杆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庄子· 外篇·天运》云:“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嗬!说这话时间远去了。汉代呢,记载吊杆的文献就更多了。唐代诗人王维云: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辋川闲居》)。通州吊杆何时使用,只有待考了。明嘉靖年间进士、吏部尚书大学士徐阶到通州旅游,作《夏日吴侍御邀游通惠河二首》,其一云:“颇忆三江远,源流意若何。水深秋气切,竹密雨声多。熟果当尊落,飞尘旋堞过。柳荫催系缆,细听桔槔歌。(《通州诗抄》)”桔槔歌演唱形式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通州早已有不少的吊杆了。笔者幼时见家乡不少乡亲用吊杆儿浇灌园圃。运河沿岸更是一溜的吊杆儿。70年代后,通州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吊杆衰落,80年代逐渐消失。

    戽斗  用柳斗(俗称水斗)或水桶,也有用水罐的,两侧各系长绳二条,使用时两人相对而立,协调拉绳使水斗或水桶左右摆荡,每一振汲水一次。一张一弛,反复动作,摆荡中低处取水扬上高处田中。此法适用于扬程低、水流慢的地方,通州多在菜园中应用,其作业名为戽水。所用器具称之为戽斗。戽斗的使用历史悠久,明朝罗颀著《物原》一书中就有公刘作戽斗记载(公刘是周文王的先辈)。元朝农学家王祯咏颂戽斗云:虐魃久为妖,田夫心独苦。引水潴陂塘,而器数吞吐。绳绠屡挈提,项背频伛偻。掘掘不暂停,俄作甘泽溥。焦槁意悉苏,物用岂无补。毋嫌量云小,于中有仓庾。长久的干旱,像妖魔一样危害着农田,农民们在陂塘边前伏后仰拉动戽斗上长长的绠绳,一下一下向田中灌水。请不要嫌弃戽斗水量小,就是这一斗斗像甘露一样的水,使焦枯的禾苗复苏了,从而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戽斗,建国初期通州常见应用者,后逐渐淘汰。有时人们还用此法淘水捉鱼,名为淘鱼。

    辘轳  提水工具。通州域内用者较多。辘轳结构:以三根棍作辘轳腿,镶插于“辘轳身子”(一段圆木)上,这就是辘轳架子;“辘轳身子”横插一轴,称作辘轳芯子,辘轳芯子上穿圆木制成辘轳头,辘轳头外端置一弯木摇把,俗即称为辘轳把。将麻制或钢丝制辘轳绳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定,外端备铁环拴水斗(水斗有铁皮与条编两种),放水斗于井中,摇把提水,用以灌田或浇园。操作熟练者,放水斗下井时,可不控制摇把,只以手轻按辘轳头,任其哗哗急速转动,水斗下井底极快,提水时,边唱号子边摇,“一斗上来,哎咳,还有那二斗来……”悠然沉稳。水斗出井口,并不弯腰用手提拉,趁水斗摇摆不定之时,顺势用脚一拨,踩准了水斗里沿,就翻转倾水于水槽(俗称井池子)之中,再一拨,水斗又随哗哗的辘轳声响再次坠入井底。辘轳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初为战争器械,后来被应用于井上提水,并渐渐演变成手摇式辘轳。陆游有诗云:老学奄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展足凉肺膺……”说的就是辘轳。“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致水异南方,辘轳汲水分畦灌,嗟我农夫总是忙。”这是乾隆皇帝见人们在骄阳底下大汗淋淋摇着辘轳时的感叹。上个世纪70年代,通州农村实行大规模的水利基本建设,辘轳的作用逐步缩小,只用于自留地和浇园了。90年代后,随着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辘轳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老人们茶余饭后诉说的一个传奇。

    水车  30年代渐流行的畜拉(或人推)的提水工具,由水井架子与水车盒子或水车桶子组成。拉盒的一种较早,用桶子的一种较晚。桶子下至井中,用铁链(俗称水车链子)穿胶皮圆块(俗称皮钱)桶子内拉水出井。通州地区五60年代多用它浇园。吱吱忸忸,很有意思。水车 由支架、卧轮、立轮、汲水筒、水盘等构成,用人力、畜力转动卧轮,卧轮拨动立轮,带动汲水筒内的皮钱汲水至筒口后将水倾入水盘,用于浇灌农田。30年代普遍使用,1966年后,由于农排泵的推广使用,水车使用逐渐减少,至70年代初被淘汰。

    水罐  铁板制作,口径40厘米,深22厘米,底呈半圆球形,多在辘轳上使用;作戽斗戽水时振纲长170厘米,每分钟扬水2030次。此外,有木桶、铁桶、柳罐等。木桶除用于井上提水外,也可和扁担结合成为担水用具。木桶多用白杨木制作,外用铁箍扎实,容量约为0.51.0斗。实测的一只木桶,口径33厘米,深30厘米,重7公斤,容量约为一斗。铁桶是用薄铁板制作的水桶,比木桶坚固耐用。柳罐又称水斗子,柳条编织而成,外形呈半球状口经35厘米,深27厘米,重1.7公斤,桔槔、辘轳皆可使用。水瓢子是用瓢瓜(葫芦)干燥后分作两半,去除种子即成。用于小面积的菜地或点播时,从桶中取水。也是农家家用取水工具。

    爪镰  又称銍。方形或半圆小铁刀,上穿两孔,用以收获谷物穗头。收谷黍时,两孔系细绳套在四指上,向内捋取名为,收高粱穗时,不系绳刃向外,用拇指操纵,名为刻刀子。爪镰起源很早,人类还不会种庄稼的时候,就使用爪镰割取野生的稻、粟、瓜、菜以为食用,初为蚌镰、石镰、骨镰、陶镰等,战国时期,称之为铁銍。说文解字云:“铚,获禾短镰也。”《释名·释用器》:铚,获禾铁也。铚,断黍穗声也。《诗经.·良耜》云:“获之至至,积之粟粟。”“至至”就是爪镰。说的是用爪镰割下的谷物堆积如山。“糜黍谷子爪镰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通州还大量地使用爪镰,70年代后,由于种植作物的变化和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爪镰逐渐消失,现在想找一只爪镰恐怕很难了。

      称镰刀,铁制刀头、木把构成。通州域内使用大概有三种,一为平口镰。刀头板状,略呈弯形、背厚刃薄而锋利,刀头一端有裤儿(圆筒形),刀把前细后粗,有臂长,前端略弯点的刀把,手握处有凹形的,有如钉帽形。二为鲫瓜镰,刀头状如鲫瓜(鲫鱼);鲫瓜镰和平口镰一样,都是通用镰,在通州使用最为广泛:砍高粱、杀芝麻、割麦子、打(砍)棒秧、割谷子、砍柴、割草、打青柴等等。凡是砍、割不太粗壮的植物秸秆都离不开它。还有一种镰,使用的时间不是很长,称之为麦镰儿。麦镰儿刀头月牙形,刀头一端如钉,钉入前细后粗的直把前端,刀头与把成直角。其作用就比较简单了,顾名思义,麦镰儿麦镰儿,割麦时使用。此外还有一种叫韭菜镰子 的, 形似镰刀,长短如薅锄。韭菜镰子头长二寸余,宽不足寸,一侧有刃,镰子脖揻成与镰子头成直角后,在半寸高处再向镰子刃处揻成直角,安上手柄。因为韭菜长到该割的时候,以其割之,故称韭菜镰子。用韭菜镰子割韭菜茬齐,使再长出来的韭菜能保持等高。当然割芹菜、割香菜、割茴香、割菠菜也可以用。镰刀在我国使用最早,一万多年前,人类还不会种庄稼,就用石镰割取野生的稻、粟、瓜、菜为食用;战国时代,铁镰应用非常普遍;汉代以后,镰刀早已成为主要的收获工具了:“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半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提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气热,脊灼炎天光……”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观刈麦》诗,写得是人们在麦收时的情景,写实而略有感伤,我非常喜欢。清朝诗人沈德潜的《刈麦行》就乐观多了:“磨镰霍霍割上场,妇子打晒田家忙,粉粉落皑白于雪,瓦甑时闻饼饵香。”把收割的小麦磨成雪白的面粉,再做成香甜可口的饼饵,垂涎三尺啊!嘿,这“饼饵香”渗透着多少人的辛劳啊!农学家的王祯对镰刀作了最客观的评价:“利器从来不独工,镰为农具古今同,芟余禾稼连云远,除去荒芜卷地空。”镰刀在通州农村至今仍在使用。我看恐怕还得使用较长一段时间。www.finda

    禾叉  又称麦杈,杈头铁制,两股,齿六寸余;长柄,木制,五尺左右。用以麦收挑麦个子装车。装车时,车把式站在车上,“跟车的”在车下用禾杈,挑着“麦个子”,“日”地扔在车上,大车把式接着“麦个子”装车。将车装得平平整整四棱见角。

    杈子  这是通州乡村家家必备的农具,杈长五尺左右,叉头三股,齿较柄略短些,齿有弯肚。杈子又称木杈,多用自然树杈制成。取天然长三叉强枝(长到一定尺寸后砍下),去皮浸泡,经剥除外皮蒸烤揻成。木质有白蜡、榆、桑、柳等,尤以柳树为多。有的地方专门种杈子柳。木杈在大麦二秋的场院中使用:拆垛、摊场、翻场、起场、垛垛(打垛);场外有装车、挑翻、堆积、翻晒植物茎杆、柴草等。杈子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如果您的庄稼不多(如豆类),不值得打场,找个地方用杈子,边挑边翻边拍即可。杈子使用于秦汉时期。《说文》里面有个耒圭字,注解是耒圭叉,很可能是当时的名称。《王祯农书》对其有着详细的记载并绘有图谱,图谱中的杈子和现在的一模一样。上个世纪90年代,通州逐步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杈子丧失其使用功能,现逐步消失。

    四股杈  其实不止四股,也有六股的,因四股者居多,故名四股杈。四股杈主要用于轧完场之后,三股杈将秸秆挑起,堆堆,该用四股杈了。四股杈主要是挑秸秆的短屑,扠取较短的农作物茎秆。如轧麦子吧,将麦秆短屑挑起抖动,使麦粒落下了。此外,还可以和木锨一样,扬场时当“供锨”使用。四股杈为人工制造,由“把儿”、“托儿”、“杈齿”组成。“把儿”、“托儿”是“苦梨木”,杈齿选用荆梢木,使用牛筋捆扎固定。四股杈的使用历史悠久,在甘肃嘉峪关汉墓内出土的画像中,就有扬场的场面,打场人有的手里的工具是长柄前端装着横木,上面垂直着四根长齿,就是木杈。《说文》里面有个耒圭字,注解是耒圭,这很可能是当时的名称。上个世纪90年代,四股杈也和杈子一样,丧失其使用功能,现逐步消失。

    木锨(木板锨)  坚木制具,锨板长35厘米以上,宽约30厘米,通身向上翘呈弧形,前部宽而薄,以利撮谷,后部略窄而厚,安装木柄。木锨总高约183厘米。其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打场时收集粮粒;将场院成堆的粮食摊开晾晒,或将晒好的粮食重新堆积,都离不开木锨,另外一个就是扬场了。轧完场后的攒堆,麦子和麦芋儿混在一起,得借助风力将它们分开,这就是扬场了。扬场者一般为三人,一人持木锨,一人端小簸箕,一人拿扫帚。持木锨者先“除”点儿麦子试试风力,风力适宜,扬场开始,持木锨者将混杂麦粒“除进”簸箕里称之为“供锨儿”,持簸箕人迎风而立,将接到的麦粒“刷”地扬出,麦芋轻轻飘落与麦粒分离,这就是“扬场”了;拿扫帚的人轻扫扬出麦粒上的杂屑、瘪粒儿,将麦芋麦粒儿各扫成堆,称之为“打扫帚”。或用挲耙将麦梗等“挲”出。也有用木锨直接扬场的。王祯诗云:竿头掷谷一箕轻,忽作晴空骤雨声,已向风前糠秕尽,不劳扇车大忙生。木锨使用起于汉代,《王祯农书》载:“剡木为首,谓之木杴……”通州的使用何时呢?没有资料记载,我想,也不会少于汉代吧!现在木锨早已成为历史,即使在农村,也已很少见了。

    挲(沙)筢  小横木上镶木齿,装长柄,扬场时用挲耙挲掉麦堆上的杂屑、碎秸儿;晒粮时用挲耙划疏,使粮食干得快;还可以将挲耙调过来当推板儿用,扒堆、攒堆。尤其是在大雨来临时“抢场”(将晒在场上的粮食粒儿攒堆,用席和苫布苫上)这玩意特别管用。挲耙耙头长42厘米,耙齿呈长方形,长为14厘米,齿距3.5厘米。耙柄长136140厘米。

    耙(  有竹耙、铁丝耙。竹耙竹制,木把,用于搂甘薯叶、树叶、草等,可用于场上分摊谷物;铁丝耙铁制,木把,用于麦苗返青时搂麦田等。竹耙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汉王褒《僮约》中有屈竹作耙之载。元《王祯农书》载其形制:直柄横首,柄长四寸,首阔一尺五寸,列凿方窍,以齿为栉。场圃樵野间用之也。竹耙是用一根竹竿将首端剖开,弯曲成若干齿,在场圃上摊开聚拢谷物。《王祯农书》中还有竹耙诗谓:揉竹为耙指爪如,强于穰稿易渠疏,仆僮有约供新焚,一务谁知用有余。形象地描述了竹耙的功用和形制。竹耙至今仍是农家使用的脱粒加工的辅助农具。

    抢叉(杈)  主要是摊场或抢场时使用。抢叉很大。长一丈有余,宽有七八尺。齿有六七个,齿长五六尺,宽半尺,齿与齿间隔一尺左右。抢叉中上部位有两块四寸厚的木板将其固定,下有两个木制车轮,下雨抢麦场时由两个人推着,叉麦子如小垛一般,是抢场、摊场的主力军。是大户人家或生产队必备的场院农具。

    推板儿  又称刮板,木制,两种样式:一是横长板上装柄,一人持柄使用,外形美观,使用舒适;一种宽大,上设横把,一人在前牵拉,一人在后扶横把。二种均用于打场时收集粮粒。在翻场的时候,用推板儿将堆在一起的麦子均匀摊开,将麦粒推拉翻动、摊开、梳平。使麦子均匀受热,以便晒干。扬场前,还可以用它将麦粒麦芋堆成一堆。下雨“抢场”时,它的作用就更大了。

    扫帚  用细竹枝扎成,主要用于打场时掠去粮堆上之浮皮、碎草等。轧场时用来堆扫零碎粮食。

    簸箕  去皮儿柳条儿(蒸煮去皮条白而软)编制而成。其形如敞口秤盘。后堵较高,两帮从后堵向前渐矮,渐敞,与簸箕口构成外窄里宽帮边儿,簸箕帮边儿以竹条相夹,用竹彌子缝于帮边儿上,夹住薄柳木板的簸箕口(俗称簸箕舌头)。簸箕有大小两种,大簸箕主要用于扇簸粮食中之草屑,小簸箕主要是在扬场中使用,或用以撮粮装口袋。 还有一种称为“条撮子”的半圆形长簸箕,一头开口,设木舌,上口横有“T”字粱,竖梁在“簸箕”尾外露出十多厘米,以一手抓横梁,一手竖梁外露部分,撮粮装袋最为灵便。   簸箕历史久远,甲骨文、金文中都有字,与后代箕形体极为相似。《庄子》云:箕之簸物也,虽去粗留精,然要其终,皆有所除是也。·李尤《箕铭》曰:箕主簸扬,糠秕乃陈。《说文. 竹部》谓:箕,簸也。《说文. 箕部》又谓:簸,扬米去糠也。。《诗经》《大雅.·生民》云:或舂或揄,或簸或扬。《王祯农书》对其形制和功能进行详细地记述:“箕之簸物,虽去粗留精,然要其终,皆有所除,是也。然北人用柳,南人用竹,其制不同,用则一也。”并引当时农家谚语称:“‘箕星好风,谓主簸扬’,农家所以资其用也。”就连康熙皇帝对簸箕也产生了兴趣:作苦三月用力深,簸扬偏爱近风林。需知白餐流匙滑,弗尽农夫百种心。簸箕在通州传了数千年,至今仍是人们非常熟悉之物。
       
    筛子  有竹制、铁丝编织两种,竹筛圆形,有大小多种。网眼有方形、三角形和稀密之分。又有糠筛子,米筛子之别。筛眼稍大点是米筛子。竹筛筛瘪谷,去杂屑;铁丝筛筛粮食中沙、土。在农村,使筛称之为“拿筛”,技术活儿,“筛、簸、扬、拿、挲,提、量、下、种、耠”,这是好庄稼人的重要标志。会,干得漂亮,人们就会挑大拇指,好样的。不会吗?那可就另说了。在这几样活计中,“筛”是放在第一位的。好的“拿筛人”左手虚握筛子边,爪着的右手灵巧地在筛子下面转动,黄褐色的碎屑、杂粒、米糠像被一块磁铁吸引住,一圈圈跳动着朝筛子中间聚集。用手一抓,这些“废物”就会被抓出来:“筛子抖身,几百个孔,狠狠地渗漏它们。 让饱满的谷物颗粒归仓,秕子遗弃地上,泥颗儿回归土壤。”以前,进入农家,人们把你领进农具房,向你炫耀他的农具,锃亮的铁锨,整齐的犁具,当然也有挂在墙上的筛子……筛子的历史悠久,宋楼祷《耕织图》描画了农家使用竹筛的场面:“茆檐间杵臼,竹屋细蓓簸,照人珠光,奋臂风雨过。计功初不浅,坐食良自贺,西邻华屋儿,醉饱正高卧。”《王祯农书》中记载了竹筛的形制和功用:“麓,竹器,内方外圆,用筛谷物……其制有疏密大小之分,然皆粮食之总用也。”“其制比蘑疏而颇深,如篮大而稍浅,上有长系可挂。农人扑禾之后,用稃穗子粒旋旋贮之于内,辄筛之下,上余穰藕,逐节弃去。其下所留谷物,须付之飚篮,以去糠枇。”是将谷物盛放在竹筛里,经筛簸,除去皮壳等杂物。现在,筛子在通州已经很少有了,因为它早已没用了。

    禾筐  又称芭勒筐,是通州农村孩子最熟悉的农具了,割菜啊,割草啊都离不开它,芭勒筐伴随着孩子们的整个童年。芭勒筐,荆条编成,有大小两种,椭圆形。大筐高有一米一二左右,直径七八十厘米。小筐与它的模样一样,只不过是小些而已。大筐用于打场时装草、运草;大秋时在地里背棒子、豆子、高粱、糜黍等。小筐除了孩子们拔草、割草外,掰棒子、装车、装棒子上“棒仓子”等。现在芭勒筐在通州农村已经很少使用了,即使有使用也只是在家里装些杂物。

    扇车  扇车,又称风车,木制,是专门用来扬弃谷物中糠秕杂物以清理籽粒的农机具。前身为圆鼓形木箱,箱中有46木板制成的风扇轮,风扇轮轴有曲柄通箱外,后身有屑皮出口,中间顶上有木斗,下部有木制“流子”,碾过的谷物盛在木斗中,向下流泻过程中,人摇风扇轮柄,皮屑被扇向车尾出口,米粒由中部流下,车下设笸箩接盛。扇车发明于西汉。《急就篇》云:“碓石岂扇隤舂簸扬。”颜师古注:“扇,扇车也。”通州扇车使于何时,待考。漕运时期,漕粮被验不合格时,要晒粮,后要用扇车净粮。这当然是运漕粮的人所不愿见到的。通州乡村也有不少地方使用扇车。解放后,这种情况就不多见了,净粮大都改作扬场了。

    笸箩  柳条(去皮的白条)编制而成,“圆笸箩”,帮高四寸余,敞口直径约四尺余,笸箩边用薄柳木板里外圈夹缝牢。多以其罗面、筛粮,风车下接粮等用处。“长笸箩”长不足1米,宽60厘米左右,农家多以其装干粮,晾晒食物之用。

    大车  是通州传统的运输工具。因牵引不同而名称不同。用骡马牵引,称之为马车;用牛(有时还加上驴)牵引称之为“牛车”;用驴牵引呢当然叫“驴车”了。不过驴车载重相对较小,骡驾和马驾大车不仅拉得多,跑得也快,且长短路途都较适合。大车的使用很早,《周易·系辞》云,黄帝时“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周易·大有》也说:“大车以载,利有攸远。”大车主要由车辕、车身、车轮、车轴等部分构成。车身木制,前面为辕。最为常见的是“花轱辘车”,车轮轮径70130厘米,一般有1518根辐条,由毂呈放射状连接到车辆,辋外装嵌铁瓦,车轮朝外一侧有许多用以加固的铆钉(俗称“蘑菇钉”)。结实耐用。大车车轮和车轴多用木料制成。车轴一般是用桦木(“黑桦”更好)等质地坚硬的木材为原料,与车轮相交的部位安装铁制“葫芦头儿”,以增加抗磨性。大车车身一般用木纹直顺的柞木、色木、榆木、槐木等硬木,只有次要构件如车铺板等可用硬度较差的木材代替。大辕必须是通长的。考虑到木材的变形性,大辕的近心面应布置在外侧,副辕的近心面应布置在内侧,这样可防止车辕外张。马车的车辕间距是前窄后宽的,因而所有的大撑卯榫都是斜的,故宜用活角尺或样板画线。通州的大车作用大概有三个吧!一是运粪、运土、运白薯、拉棒子(玉米)……这时,车的两头装条编帘子保护,名为粪帘子。二就是麦收装麦子或装柴草了,两边装木栅,名为排叉。装载很高,以粗绳绑缚,其绳名为大绳,又称绞绳,“杀车”要用绞锥与绞棒绞。大车一走,晃晃悠悠,很是威武。大车是当时农村重要的生产资料。有一挂或两挂大车,那就是大地主。集体化后,一个生产队也就有那么二三挂大车。60年代吧,“花轱辘车”改成了胶皮大车,作用还是一样的。70年代影片《青松岭》,大车成了路线斗争的工具。这就是笑谈了。现在,通州农村用大车的地方不多了,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或农用汽车。

    小推车  又称手推车、“跨车子”。是通州运输的主要工具。车轮在车身下面,居中,二车把在后,车轮车轴原为木质,较笨重,推车费力。车行时,车轴摩擦车耳,发出吱咯吱咯的响声。后改进为胶轮轴承,推车省力,且无噪声。推小车看似简单,实际上推起来要有一定技巧的,生手推空车迤逦歪斜也会翻车。“推车不用学,全仗屁股摇。”没有三天“力 巴”,您多推几趟试试就行了。小推车作用非常广,既可载人,又可运货。农村的小推车装上“土簸箕”可运土运粪,卸下“土簸箕”可运稼运粮。上个世纪6070年代,修渠挖河,平整土地,打夯筑堤、抹房脱坯,小推车立下汗马功劳。城里呢,卖水的、卖菜的、掏粪的……尤其是漕运期间,运货主要靠小推车。“推小车子的”是通州穷苦人谋生的手段。据我的朋友周良说,那时小推车运货接近万辆,“推小车子的”大部分是山东人。就连管庄长营的许多回民都推着小推车到码头来运货挣钱。小推车有时也用来串乡村亲戚。或捎来一捆葱或几棵大白菜,回来时或顺便推点煤球等。小推车末端系有车襻。人推车时,车襻搭于颈后和两肩,两手分握车把,向前用力,推动车轮运转。也许推的东西不重了吧,后来小推车就没襻了。现在 ,通州的小推车已经不多了,或在较偏远地方才能见到。

    土篮子  又称“土篮儿”。通州乡村重要的运输农具。因篮子多用于拎土、挑土,故称“土篮子”。土篮子用桑条儿或柳条儿编制,底小口大,如平顶浅筐,弯梁两端直编人篮子底边处,用铁丝儿将梁两端连拢一起。土篮子上口直径约尺半左右,底直径七寸余。土篮子主要作用是拎土、挑土,给猪上垫脚等;秋收时可以当挎筐掰棒子(玉米)使用。小孩子剜(挖)野菜也往往用土篮子。解放初期挖河打堤更是主角。修密云水库开展“夺红旗”运动,有的人为了“夺红旗”一人竟挑八只土篮儿。1969年吧,修“潮白引水”,我参加了,住在顺义的南庄头村,那时我们村挖河民工大部分还是篮子挑,稍后才有少许小推车。后来就与小推车平分秋色了。但篮子在通州农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

    扁担  通州简便的运输工具。有竹制和木制两种。木制者以坚韧而富有弹性者为佳,两端略有向上翘弧度。“小扁担,三尺三”。扁担运输主要靠人力肩挑,既可单独使用,担柴捆、禾秸捆,也可与筐、桶、麻袋、担绳、畚箕等联合使用。挑水、挑土、挑粪等。扁担的使用较早,王祯《农书》上就有荷担图。“累累禾积大田秋,都入农夫荷担头,才使赖肩到场圃,主家仓廪又催收。(《禾担诗》)扁担是通州旧时民间生产、生活必备的工具,从古代一直沿用上世纪70年代,现在还有少许农家备有扁担。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薪”老人的千头万绪    1098 次 2013/7/29
 路上行人欲断魂?    1481 次 2013/2/21
 刘维嘉 穿越阴霾的阳光鸟    1329 次 2012/7/12
 张溪芜 《读石笔记》自序    1232 次 2012/7/7
 郑建山 常富尧 谈通州的民间小调    1482 次 2012/7/17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