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7)
(五)草书。《说文解字·叙》说:“汉兴有草书。”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草书是跟汉隶并行的一种字体,是汉隶的潦草写法。这种字体求快求速,笔势连绵,能够初具汉字的轮廓也就够了。在卫恒的《四体书势》中说,草书是汉“章帝时(公元76年—公元88年)齐相杜度,号善作之。”这种观点显然是荒谬的,草书的形体也决非一人所造。所谓“章草”,可能是在章帝时开始使用。但是它的创造者仍然是劳动人民,最初的流行也仍然是起于民间。
草书到了后来,简直越草越凶,龙飞凤舞,信笔所之。有些字除了书写者外,谁都不认识。石梁的《草字汇》,收集了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的草书,单一个“书”字就有五种写法。到了唐朝,书法家张旭的“狂草”,简直有点像道士画符的样子,确实是一般人所难以欣赏的。
(六)楷书。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从笔形上看,基本上就是唐朝张怀■所提出来的所谓“永字八法”。 一个“永”字,大体上包括了汉字的八种笔形,用现在的名称说:“侧”就是点,“勒”就是横,“努”就是竖,“■”就是勾(■,tì惕), “策”就是挑,“掠”就是长撇,“啄”就是短撇,“磔”就是捺,从“勒”到“■”的弯儿就是折。现在汉字的笔形也不过有这八种。
楷书也叫“真书”或“正书”,也有人叫它“今隶”。从东汉开始使用,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七)行书。行书是“楷书的流动”,它形成于魏晋。《宣和书谱》说:“自隶法扫地,而真(楷)几于拘,草几于放,介乎两者行书有焉;于是兼真则谓之‘真行’,兼草则谓之‘行草’。”这话说得比较确切。它说明行书是间于楷书和草书当中的一种形体,虽然笔画连绵,但各字又是独立的,写起来比楷书快,但又比草书好认。因而从魏晋起直到现在,行书用得最为普遍,最有群众基础。
四、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在我国古代的书籍中,一个方块字往往有好几种写法,这就绐我们造成了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困难,我们就必须掌握有关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古今字。《墨子·公输盘》中记述:当墨子斗败了公输盘后,“公输盘不说”。“不说”,这好像是说公输盘斗输后不说话了。这样理解就错了。这里的“不说”就是“不悦”,是不高兴的意思。可是人们往往认为“悦”字是本来就有的,而只是古人在书写时经常写为“说”罢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须知上古是没有“悦”字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了一个“说”字,没有“悦”字,其释义是:“说,释也。”可见“说”才是本字,“悦”是个后起字。所以“说”就是古字,“悦”就是今字。
为什么会产生古今字的现象呢?这是因为古代的字少,而后世又不断地发展增多。例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不重样的字共用了4466个,东汉《说文解字》也不过9353个字。可是,到了1915年,中华书局编印的《中华大字典》共收字48000多个,相当于《说文解字》的5倍多。古代的字少,一个字要代表几个意义,真可谓“一身兼多职”。比如上古的一个“辟”字就兼有多种职责,它能代表“避”、“嬖”、“僻”、“譬”、“辟”这五个字用。后世人为了减少字的“兼职”现象,才在“辟”字的身上加了各种表意的形符,以示意义的区别。因此,上古的“辟”字就是古字,而后世新产生的“避”、“嬖”、“僻”、“譬”、“辟”就是今字。
在古书中,古今字的现象很多。如果我们没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那就很难读懂古文。以下略举几例:
(1)“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庄子·■箧》)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智慧啊。
(2)“大叔出奔共。”(《左传·隐公元年》)
——太叔跑到共那个地方去了。
(3)“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僖公三十年》)
——那个晋国有什么赝(满足)呢?
(4)“布帛长短同,则贾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布帛长短一样,价钱也相似。
(5)“千乘之国,摄于大国之■。”(《论语·先进》)
——千乘的小国,夹在大国之中。
以上这些例句中的“知”、“大”、“厌”,“贾”、“闲” 等,都是古字,而“智”、“太”、“餍”、“价”、“间”等都是今字。如果有人认为今字才是“本字”,那就错了;如果有人拿今字去更正古字,那就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