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8)
从古字变为今字,有的是用古本字作声符,再加上一个形符。如“知”、“厌”、“贾”变为“智”、“餍”、“价”;也有的是改变古本字的形符,如“闲”变为“间”。 我们了解了这些古今字之间的关系,对准确地理解文言的语义很有帮助。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承认文字古今发展的事实,但决不应该厚古薄今,不能认为只有古字才是正字,而今字是“俗体”或“破体”。有的人常常以所谓写“正字”为借口,偏偏要把“返回”写为“反回”,把“嗜好”写为“耆好”,把“环境”写为“环竟”,这是很不应该的。
(二)异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音义上相同,在任何语言环境里都能互相代替,而只是写法不同,这种音、义相同而仅写法不同的几个字在文字学上就叫做“异体字”。比如:“炤”与“照”、“并”与“竝”、“睹”与“观”、“咏”与“谕”与“喻”等都是异体字。
文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了。”(鲁迅:《门外文谈》)这一多,就很难作到形体划一。同一个概念,由于时间或地区的差异,就可能造出好几个字来。而且这种异体字,越古就越多。例如一个“兄”字,在甲骨文中就有35种写法,一个“贝”字,在金文中就有60种写法。就连一个“窗。字,后世就产生了六个异体字,写作窗、牕等。这些异体字根本没有必要同时存在,但是如果我们不熟悉,它就会成为阅读古书的障碍。所以我们必须对异体字加以研究和整理。
从前有不少人认为只要《说文》中有的,就是正体,《说文》中所没有的就是“俗体”或“变体”,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因为许慎本人也往往把应该收进《说文》的形体遗漏了。所以宋人徐铉又增加了不少原有的形体。
异体字的类型,大体上有以下五种:
(1)形符不同:
遍徧、猫■、堤■、粘黏、糕餻、唇■等。
(2)声符不同:
筒■、秸稭、捣■、线■、笋■、验騐等。
(3)改换意义相近的形符:
辉■、睹覩、径迳、侄■、铲■等。
(4)形符和声符的位置不同:
略■、够■、群■、鹅鵞、案桉、惭慙等。
(5)形声字与会意字的异体:
泪■、岩■、奸■、渺淼等。
异体字多了,自然造成学习上的额外负担和用字上的混乱。1955年12月22日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决定精简1055个异体字,确定了810个字为使用正字。比如在以上所举的这些异体字中,每一小组的第一个字均为留用字,第二个字均为废除的异体字。比如“遍”、“猫”等均为留用字;“■”、“■”等均为已经废除的异体字。废除异体字是我国文字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精简了字数,便于掌握和使用,它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三)繁简字。简体字古已有之,向上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代。比如《诗经》中的“於”皆写作“于”,汉《吴仲山碑》中的“■”就写作“余”,《正字通》中的“■”、“■”俗作“坟”、“听”。凡是所谓“俗体”,都是早在民间流行的简化字。这些“俗体”字尽管曾遭到过扼制,但汉字由繁趋简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今天,在我们正式使用的简化字中,有很多就是古代简体字的借用。比如:
“准”(■)《广韵》 “庙”(■)《字汇》
“双”(■)《集韵》 “恋”(■)《字汇》
“声”(■)《正字通》 “怜”(■)隋《董美人碑志铭》
“夹”(■)汉《曹全碑》 “扑”(■)《集韵》
“宝”(■)《宝应碑文》 “齐”(■)《正字通》
“尽”(■)《正字通》 “朴”(■)汉《孔庙碑》
“干”(■)汉《郑季宣碑》 “晒”(■)《字汇补》
“灶”(■)《五音集韵》 “痒”(■)《集韵》
“烛”(■)《字汇》 “笔”(■)北齐《■敬碑》
“画”(■)《字汇》 “籴”(■)《干禄字书》
“类”(■)《五音篇海》 “粜”(■)《干禄字书》
“纵”(■)《集韵》 “阴”(■)《字汇补》
“肤”(■);《广韵》 “麦”(■)汉《西狭颂》
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和研究古代文献,不仅需要掌握简化字,而且需要掌握繁体字,掌握简化字与繁体字之间的关系。只有掌握了这种关系,才不至于产生误解。比如《后汉书·丁鸿传》有“干云蔽日”的话。如果把“干”理解为“乾湿”之“乾”的简化字“干”那就错了,因为天上的云不可能有干、湿之分。这里的“干”字,是“树木参天”的意思,与“干”字繁体字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