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这一知识点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来,一直深受好评。但由于考生文化底蕴薄弱,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一直偏低。特别是2002年高考的诗歌鉴赏题打破以往客观选择题的命题方式,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种命题方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使得广大考生答题时捉襟见肘,无所适从。有必要对之进行专题强化训练。
《考试说明》中阐述,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无须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是综合考查,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本文就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方面作简要的解析,以供考生参考。
诗歌注重于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神。叙事诗,白居易的《卖炭翁中通过“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诗文分别从肖像和心理两个角度刻画出艰辛和受剥削惨重的老人的形象,用墨经济而神态毕现。抒情诗,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描写诗人梦游梦境、仙境、幻境,刻画了一位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的文士形象,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刻画了一位忧国忧民、苦己利人的文士形象。形象都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写景状物诗,不管是湖光山色还是田园桑麻;不管是浩瀚大漠还是烟雨江南,诗人都抓住景物的特征(传神处)作简洁描绘。如杜牧《山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写出了秋天景色独特的勃勃生机,让读者感到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诗歌形象的刻画的方式多样,直接与间接,精雕细琢与白描,铺垫与衬托,甚至可以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塑造。
诗歌语言具有音乐性、跳跃性。如近体诗律诗、绝句的平仄对仗、偶句押韵;词本身就是可以唱的诗,同一词牌的词中每句的字数,哪些字要求“入韵”都有明确的要求。这些就是诗歌音乐性的表现。跳跃性主要是为了讲究变化。诗句中往往不用连结字,直接把意象进行组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意象与意象之间没有一个连接字,就像一幅幅画面的组合;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戚戚。”三句相连,七组叠字,从外到内,有浅入深,层层递进,将诗人无可寄托,若有所失,茫茫然的心态,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既匠心独运,又浑然天成。“叠词”的运用;“顶针”(连珠)、“反复”修辞格的运用往往都能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多见于词中。倒装是诗歌语言的另一个特点。一般多见于抒情诗,主要是为了音韵平仄的需要。如杜甫的“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苏轼的“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简洁、生动、传神也是诗歌语言的特点。“推敲”这一典故最能说明这一点,不管是描摹物态还是抒发情怀,诗歌都讲究炼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缺月挂疏桐”、“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是很好的例子。
诗歌语言的风格多样。或庄或谐,或雅或俗,或凝练工整、字斟句酌,或幽默风趣、活泼俏皮。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雨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言凝练典雅;元代无名氏的《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语言幽默风趣、活泼俏皮。有的诗歌语言晓白如话,朴素自然,毫无雕琢之痕。如“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诗歌语言风格的辨析,需考生细读品味,从诗歌本身出发,具体诗歌具体分析。
“诗言志,歌咏言”,诗歌侧重于抒情言志,不仅抒情诗,就是叙事诗、哲理诗也饱含情感,以情动人。鉴赏诗歌感情内涵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抓住诗歌的形象、意境感知诗歌的感情;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来体悟诗歌的感情;结合当时的时代生活特征来体会诗歌的感情;联系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来分析诗歌的感情;根据诗歌的体裁、风格、流派等因素来理解诗歌的感情。
诗歌常用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式、借景(或借物)抒情式、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式、引用典故抒情式。
直抒胸臆式;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全诗以慷慨悲凉沉郁的调子,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失意悲愤、苦闷寂寞的情怀。又如苏轼《水调歌头?中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结语令词文的意蕴更显深沉;再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结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诗人甘愿为穷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崇高理想。
借景(或借物)抒情式;在中国古代的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戈壁、古城、边塞及朝阳、落日、清风、明月、细雨、微草、燕子、春蚕、鸿雁、蜜蜂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能抗拒的感叹。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悱恻凄切。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等。
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式。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者外在之物象,情者内在之精神。元代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琢春泥”,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等都是情景交融的典范。
说到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就必须说到“意境”,古典诗歌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诗歌境界的方法是抓住诗的画面和气氛,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歌的美往往美就美在诗歌的“意境”。“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的是气势的雄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的是雄奇、壮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体现了清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画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透露出一股寥落清新的况味。
引用典故抒情式。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抒发了词作者希望当局者接受历史教训,不要轻举妄动的爱国忠君的赤诚之情;“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作者以廉颇自喻,词句中既有词人愿为祖国效劳的壮志豪情,也有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文天祥的《金陵驿》一诗后四句“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中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伤感;一是“杜鹃啼血”(典故见于《窦娥冤》,与传说中的古四川蜀王杜宇有关),表述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至诚之情。要想读懂典故,需要平时积累一些历史知识,了解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
诗歌鉴赏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既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考生,面对主观题,要表现出对于古代诗歌既要能“意会”又能“言传”。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有法可依,有路可循才能临场不窘迫。根据平时的体会,我认为注意了以下几点,还是可以对付的。
细心审察补充注释和题目要求,了解诗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风格流派。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其次要注意作者,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王维的恬淡生动;王昌龄的雄健浑厚;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再次要注意注释,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往往有所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暗示写作风格。
分清类别,把握特点,领悟诗歌内容,体味诗人感情。赏析诗歌当然必须具体诗歌具体分析,结合诗句加以赏析,积累一些术语可以省事不少。常见的思想内容有: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孤独惆怅、寂寞伤感、闲适愉悦、遭贬激愤、坚守节操、表现哲理、感愤振作、激励友人等。语言风格或平实质朴、清新雅致;或形象生动、含蓄隽永;或绚丽飘逸、豪放粗犷;或缠绵哀怨、含蓄蕴藉。肚里有货,下笔才有言,必要的术语积累是做好诗歌鉴赏题目的关键。
辨析艺术表现手法,诗篇一般用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借古讽今等手法;诗句一般用比(比喻)、兴(联想,先言他物以引出所咏之物)、拟人、夸张、对偶、衬托、反复、对比修辞手法;也有运用典故的。
语言表达时,注意选用词语必须正确、规范、简明,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既要能概括出诗歌的特点,同时不忘作简要分析,答题时做到有理有据。必须结合原诗内容相关词语作答,切记空洞地阐述概念。表述要严密,不能顾此失彼,更不能前后矛盾;条理要清晰,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取得条理清晰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我相信,只要对诗歌饶有兴趣,又掌握一定的规律方法,克服功利思想,摒弃“题海战术”的做法,就一定能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