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带雨的云
孟子曾说过:君子之道,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说,做人要首先自己明明白白,才可能使别人明明白白,也教育带动别人明明白白;如果自己都不明不白,哪能让别人明明白白,哪能教育带动别人明明白白。
同样道理:只有自己做人光明正气、清正廉明,才能言传身教做人家的表率,带动别人也光明正气、清正廉明;如果自己都昏庸腐败,哪能教育别人做光明正气、清正廉明的人。
有人教训别人时有模有样,诲人不倦,下得讲台却不肯花一点力气也教育教育自己,一派浑浑噩噩。这样的教导者谁能信他谁能听他的?
过去有大节、小节的说法,大概是指当官不能“小家子气”,不必拘泥于小节的意思。
进一步理解,言下之意可能是说,大节一定要“昭昭”,要明明白白,不能有错,小节却不一定。比如“路线”“立场”一定要正正确确,明明白白。至于品行作风、行为方式、工作方法等,都属“小节”,不“昭昭”也不太算得了什么。
还有“大方向”的说法,意思也许差不离。有人是这样理解:去一个地方,你笔直去,他七弯八拐去,我一路游山玩水后再去,反正都到那个目的地。敲诈?小节;勒索?小节;粗暴?小节;蹂躏?小节……
为什么有人一向春风得意却会忽然出问题,被“查”被“规”呢?就是“小节”“小方向”疏忽大意了,或者从中得了人家的好处,或者搞了逼供信,或者搞了敲诈勒索,或者粗暴蹂躏……可见,“小节”“小方向”也不能稀里糊涂,也一样应当“昭昭”,否则,“大节”“大方向”便也不可能“昭昭”。
小百姓们多爱闲言碎语,喜欢议论人家的“小节”“小方向”是不是昭昭,也就是打听人家是不是正派清廉,道德是不是高尚,能不能严格遵守政策。
“大节”“大方向”和他们的直接利益关系不大,“小节”“小方向”则直接干系他们的利益。所以“小节”不昭昭的人,无论职位多显要,权利多大,地位多高,小百姓们都不太信得过。
百姓最怕吃亏上当,怕让人家掠夺剥削,怕该是自己的却让别人夺去了。家底子薄呀,没办法,也许连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还解决不了,哪能不怕的呢!所以便爱斤斤计较,爱盯住人家的“小节”。本来就才那点点,仅够维持生计,或者还不足以维持生计,他们能不斤斤计较吗?
百姓是觉得,以人为本嘛就该看那些人对百姓好不好,是不是公平待人,能不能“一碗水端平”,会不会敲诈勒索百姓。
百姓不相信“小节”不检点的人。再说,这样的人难作表率呵,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呵。“对人家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的人,主义再真,道理再坚挺,再会调嘴弄舌,也难以服众的。
传统道德提倡首先“正心、修身”。“正心、修身”就是应当从“小事”“小处”“小节”做起,即所谓“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即所谓“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是说,要使美德彰明便得首先治理好自己。
尧舜实行了仁政,所以百姓也讲仁义,社会和谐太平。桀纣暴虐无道,百姓当然便互相倾轧。桀纣也会“作报告”,也会宣传仁爱,“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没人听的。臣民们一定是口诛心谤:“自己都不仁不义,去你的!”。
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自己能正心修身,人家哪能不忠、不信、不效仿的呢?《家》剧的高老太爷,自己养姨太却骂儿子有外宅,他儿子一定是心服口不服。
“小节”不“昭昭”的官吏最怕“闲言碎语”,怕人家“诽谤”。其实就是怕捅他们的纰漏,怕被别人曝光,所以他们便要千方百计的蒙住百姓的眼睛,堵住百姓的耳朵,捂住百姓的嘴。
纸哪包得住火。胖傻瓜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有了丑事迟早是会“泄密”的,盖了“密”字的章,也不一定保得住密!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先辈早就说过:“止谤莫如自修,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听老人的话吧,修好了身就用不着怕别人“谤”了。坏名声不是“谤”出来的,好名声也不是“捂”得来的;是坏,不“谤”也是坏,不坏,“谤”也谤不坏。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最有实效的办法就是顺民心。
有人说,不是不知道这个理,骑上了老虎背下不来,所以便不得已堵人家的嘴,蒙人家的眼,捂人家的耳。唔,唔!原来如此!
一儿子问父亲什么叫“半斤八两”。父亲解释说:“比如我能喝八两你只能喝半斤,只比我差三两,意思是说我俩酒量差不离。”他不知道从前是十六两制,“半斤八两”是一模一样,竟成了“差不离”,这样“昏昏”的父亲能够让儿子“昭昭”吗?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行不通的,老师都不懂,学生怎能懂?老师都不明白,学生怎能明白?老师都作不好,学生怎能做得好老师都作不好,老师都不年光明正气、清正廉明,学生怎能光明正气、清正廉明呢?
至圣若醒,一定会挥袂而起,大喝一声:“虽然你们没大没小叫我做‘孔老二’,恶狠狠的的摇着小三角旗高喊‘打倒孔家店’,举着拳头高呼‘批孔’。我与人为善,还是要提醒你们,首先要自己光明正气,自己清正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