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定区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补给,经常或间歇地沿着狭长凹地流动的水流,称为河流或河川。河流是地球上水文循环的重要路途,宛如血管中的血液一般流淌在大地上。在地球的各类水体中,滔滔江河总是流动着,载浮载沉,一路滋润、一路养育,然后涌进大海。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大小小的江河,就是它们,冲开了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冲出了人类文明的的新时代。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人类就与江河息息相关。江河是哺育人类的母亲,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认识江河、顺应江河和治理开发江河,从而推进文明进步的历史。
一
华夏民族聚集的大地幅员广阔,各地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河流作为气候的产物,同样存在着丰富多彩性的差异性。我国的江河分类,从江河补给水源来看,有雨水、地下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积雪融水,以及各种混和补给类型的河流;从江河之水最终的归宿来看,有外流河和内流河之分(直接或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外流河,不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内流河);从江河水力状况来分,有长年流水的河流和季节性河流。外流区的江河,几乎都沿着3个地形斜面分别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外流河的集水范围称外流区域;内流河的集水范围称内流区域。
外流区由南到北分布着珠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辽河及松花江七大江河,其中除除松花江汇入黑龙江后流出境外,其余皆东流注入太平洋。此外,还有桂南粤西沿海诸河、东南沿海诸河、山东半岛诸河、辽西诸河、辽东半岛诸河以及台湾、海南岛诸河等中小河流直接入海。这些沿海河流的主要特征是:流域面积不大,源短流急,水量丰富,河水较清。
中国的内流区的面积很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6%,主要分布于中国北部的内蒙古高原,西北的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新疆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西藏的藏北高原。此外,东北的松嫩地区也有局布的内流区。位于新疆的塔里木河,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河,也是世界上最长大的内流河之一。
国际性河流多位于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它们流向不一,分别注入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我国东北的国际性河流有黑龙江水系,黑龙江干流和它的南源额尔古纳河以及支流乌苏里江,都是中俄两国的界河。黑龙江干流的北源为石勒喀河,发源于蒙古国北部的肯特山东麓;南源为额尔古纳河,源出中国大兴安岭西侧的吉勒老奇山,南北两源在黑龙江省的漠河镇西部汇合后始称黑龙江。黑龙江先向东流,至萝北县附近折向东北,先后接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最后在俄境内注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之间的鞑靼海峡。黑龙江在中国境内全长3420公里,流域面积25.48万平方公里,径流总量达2709亿立方米,为黄河水量的5倍。图门江和鸭绿江为中朝界河,前者东流入日本海;后者则流向西南注入黄海。绥芬河的支流班布图河亦为中俄界河,克鲁伦河和哈拉哈河均为中蒙国际河流。中国西北边疆的国际河流,有北疆的额尔齐斯河、额敏河及伊犁河、乌伦古河,南疆的喀什噶尔河及塔里木河的支流阿克苏河,其中额尔齐斯河和伊犁河是中国西部沟通哈萨克的两条重要的国际河流,也是西北边疆流量最大、具有独特水文特性的两条大河。中国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主要有雅鲁西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它们均发源于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其下游分别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緬甸、老挝、柬埔寨等国,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些河流具有源远泫长、坡陡谷深、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
另外,中国古代的人工河――运河体系十分发达,并已成为中国江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河流虽然众多,水系庞大,但主要是东西向的河流,水系之间有分水岭相隔。为了弥补天然河道的缺陷,沟通各水系间的联系以形成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王朝纷纷投入巨大的力量开挖运河,如春秋时吴国开凿的邗沟,战国时魏国开凿的鸿沟,秦代开凿的灵渠,汉代开凿的渭渠、汴渠,三国时曹操开凿的白沟、平虏渠,西晋开凿的杨夏水道,隋代开凿的南北大运河,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等等。其中最为著名而且至今仍发挥作用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中国的河流虽多,但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均匀。中国的河网密度(一个地区河流的多少,常用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面积河流的总长度来表示)总的趋势是南方大,北方小;东部大,西部小。东部地区河网密集,其密度都在0.1以上,而西部内陆区几乎都在0.1以下,而且有大片的无流区(即河网密度为零)。东部地区的南方与北方河网密度的差异也很大,南方几乎都在0.5以上,其中长江和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都在2.0以上,长江三角洲甚至高达6.7。北方的山地丘陵地区,河网密度一般在0.2—0.4,地势低平的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华北平原,一般都在0.05以下,甚至出现无流区。
中国的河川径流,除少数高山区有冰川融雪补给外,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降水的多寡及时空分布,决定着江河的水文情势。我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水汽主要由东南输入,同时受地形因影响,降水量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北递减,因而造成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局面。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也很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在2~8之间,而雨季降水量一般占全年的60%~80%,这就增加了河川径流利用的难度,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周期性的水旱灾害。
中国的河流有两个重要的水文分界线,一是外流区和内流区分界线,一是外流区中的南方和北方分界线。内、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国200毫米等雨量线大致相同,因此,它实际上也是一条气候和自然分界线,以西是牧业为主的非季风气候区,以东是农业为主的季风气候区。外流河主要水源是降雨,水量一般较为丰富,且支流众多,河网密度大;内流河多以冰川积雪融水为主要水源,一般水量较少,且支流很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在中国东部的外流区中,又以秦岭—淮河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这一界线相当于年降水量为700—800毫米等雨量线的位置,其北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其南属于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包括东北河流和华北河流两类;秦岭—淮河以南的河流,主要长江、珠江以及东南沿海诸河流,统称为南方河流。淮河北岸各支流具有华北河流的特性,干流本身及南岸各支流具有南方河流的特征。
南方河流和华北河流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一是华北河流的水量远远小于南方河流。如黄河的流域面积为珠江的1.66倍,长度为珠江的2.5倍,而水量仅为珠江的1/6。二是华北河流丰、枯水量变幅大,洪水暴涨暴落;南方河流流量变幅小,洪水涨落缓慢。三是华北河流的含沙量远远大于南方河流。四是华北河流有结冰封冻的现象,南方河流经冬不冻。在北方的河流中,东北河流既不同于南方河流,与华北河流有较大差别。黑龙江、松花江、图门江、鸭绿江等水量虽不及南方河流,但比华北河流丰富得多。东北河流与南方河流相似之处是含沙量较低,但水中腐殖质含量很高,水色较黑,故有“黑龙”、“鸭绿”之名;与华北河流相似之处是有结冰封冻的现象,但封冰期和冰层厚度均比华北河流长。
中国地形多样,地质构造复杂,故河流水系(一条干流及其支流组成的河网系统称为水系,如果有湖泊与河流相通,湖泊也是水系的一部分)类型也多种多样。主要类型有:一是树枝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是中国河流中最普遍的类型,多发育在岩性均一、地层平展的地区,支流交错如树枝般汇入干流(树干),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都是树枝状水系的典型代表。二是格子状水系。在中国东南地区,有几条平行排列的褶皱构造带,河流沿构造带发育,使干支流之间多呈直角相会,闽江是典型代表。三是扇形水系。海河是中国典型的扇形水系,其永定河、北运河、大清河、子牙河五大支流在天津附近汇入海河入海,庞大的支流构成了“扇面”,汇合后的入海河道是短而粗的“扇柄”扇形水系还广泛发育在中国许多山前洪积扇及三角洲平原上。四是羽状水系。干流粗状、支流短小且平行排列,从左右相间汇入干流的水系称羽水系。如西南纵谷地区的河流,干流沿断裂带发育,两岸流域狭小,地形陡峻,支流短小平行。此外还有梳状水系、辐合状水系、辐射状水系。
二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其突出的特点是数量多、流程长。全国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大约有5万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有79条。其中长江和黄河,不仅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巨川。在世界最长的河流中,长江和黄河分列第三和第五位。同时,澜沧江、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淮河等也都属于世界大江大河之列。另外,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就长度而言,也堪称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如果把中国的天然河流连接起来,总长度达43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0圈半。
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全长6300公里,在世界世川中,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发源,干流流经青、藏、川、滇、渝、鄂、湘、皖、苏、沪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支流延至甘、陕、黔、豫、浙、桂、闽、粤等8省、自治区。长江水系庞大,浩荡的长江干流加上沿途700余条支流,纵贯南北,汇集而成一片流经180余万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区,占中国总面积的18.8%。长江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汉江和赣江等,它们的平均流量都在1000立方米∕秒以上(均超过黄河水量),其中,流域面积以嘉陵江为最大,为16万平方公里;长度以汉江最长,为1577公里;水量以岷江最丰,为877亿立方米。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部量的36%左右,等于20条黄河。
黄河全长5464公里,为中国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省、自治区,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4.2万平方公里),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80亿立方米,占全国河川径流总量的2%,在中国各大江河中居第8位。黄河含沙量极大,年输沙量16亿吨,平均含沙量达35公斤,是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黄河的主要支流有上游段(河源至河口镇)的大夏河、洮河、湟水(包括大通河),其中洮河是黄河上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斜山东麓,在刘家峡附近入黄河;中游段(河口镇至河南郑州的桃花峪)的无定河、汾河、渭河、伊洛河,其中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的鸟鼠山,横贯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在潼关汇入黄河;下游段(郑州以下至河口),此段处于华北平原上,是地上“悬河”,黄河两岸几乎所有河流都无法注入黄河,只有发源泉于山东泰山的汶河,居高临下,借助于京杭大运河,才使其一部分水量注入黄河。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属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淮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两条大河之间,是中国中部的一条重要河流,由淮河水系和沂沐泗两大水系组成,流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干支流斜铺密布在河南、安徽、江苏、山东4省。流域范围西起伏牛山,东临黄海,北屏黄河南堤和沂蒙山脉。淮河发源于河南与湖北交界处的桐柏山太白顶(又称大复峰),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安徽和江苏,干流全长1000公里。汶、泗、沂、沭4条河流,原来都是淮河的支流,后因与大运河相通,只有部分水量进入淮河,但广义的淮河域仍包括这4条河流。淮河是中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界线,是中国亚热带湿润区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分界线;中国平均950毫米的等雨量线也基本沿淮河干流;在农业上,淮河以北一般以两年三熟耕作制居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而淮河以南水田比重大,以稻麦两熟制较为普遍。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海河干流起自天津金钢桥附近的三岔河口,东至大沽口入渤海,其长度仅为73公里。但是,它的却接纳了上游北运、永定、大清、子牙、南运河五大支流和300多条较大支流,构成了华北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这些支流像一把巨扇铺在华北平原上。它与东北部的滦河、南部的徒骇与马颊河水系共同组成了海河流域,流域面积31.8万平方公里,地跨京、津、冀、晋、豫、鲁、内蒙古等7省、自治区、直辖市。
珠江是中国第四大河,干流总长2215.8公里,流域面积为45.26万平方公里(其中极小部分在越南境内),地跨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以及香港、澳门8省、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珠江之名,始于宋代,原指流溪河流至广州白鹅潭至虎门一段70多公里的河段。现在所说的珠江,是个水系的概念,它由西江、北江、东江和三角洲河网组成的珠江水系,干支流河道呈扇形颁分布,形如密树枝状。西江是珠江水系的主干流,全长2214公里,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珠江水系河流众多,集水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条。
松花江全长192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54.5公里,占东北地区总面积的60%,地跨吉林、黑龙江两省。其主要支流有嫩江(全长1089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8.3万平方公里,占松花江流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呼兰河、牡丹江、汤旺河等。佳木斯以下,为广阔的三江平原,沿岸是一片土地肥沃的草原,多沼泽湿地,为我国著名的“北大荒”。松花江虽然是黑龙江的支流,然而在经济意义上却远远超过黑龙江。
辽河全长1430公里,流域面积22.94平方公里,地跨内蒙古、辽宁二省区。东、西辽河在辽宁省昌图县福德店附近汇合后始称辽河。辽河干流河谷开阔,河道迂回曲折,沿途分别接纳了招苏台河、清河、秀水河,经新民至辽中县的六间房附近分为两股,一股向南称外辽河,在接纳了辽河最大的支流――浑河后又称大辽河,最后在营口入海;另一股向西流,称双台子河,在盘山湾入海。
塔里木河全长2137公里,流经新疆境内,为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的上游由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及和田河3条支流组成(喀什噶尔河在历史上也是塔里木河上游的支流之一,后因水量减少,变为尾闾消失于沙漠的独立河流)。上述3条支流在阿瓦县境内汇合后始称塔里木河。干流沿塔里木盆地北部边缘自西向东流,最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端折向东南,穿过大沙漠注入台特马湖。干流长约1100公里,若以叶尔羌河为源,则河流全长2137公里。塔里木河干流处于非常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中属于径流散失区,河水主要靠上游的阿克苏河补给(占干流总流量的80%以上)。
除了上述大江大河外,钱塘江、闽江、韩江等河流也颇为著名。如钱塘江又名浙江或之江,因流向曲折而得名。它发源于安徽休宁县怀玉山,至海盐县澉浦附近注入东海杭州湾,全长605公里,流域面积4.88万平方公里,其中浙江境内流域面积4.2万平方公里。新安江又名徽江,是钱塘江最大的支流,源于安徽黄山南麓,东流入浙江,在梅城与钱塘江干流会合,全长293公里。闽江是东南沿海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闽赣边界的武夷山脉,向东南流入东海。干流全长577公里,流域面积近6.1万平方公里,占福建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闽江支流众多,水量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80立方米∕秒,占全国各大江河的第7位(流域面积比闽江大11倍多的黄河,水量只及闽江的92%)。韩江发源于福建长汀县北部的武夷山东南麓,自北向南流入广东省境内,至三河坝与南源梅江相汇后始称韩江,又流向东南注入南海。韩江全长325公里,流域面积3.43平方公里,其中70%在广东境内,30%在广东境内。韩江水量丰沛,虽然流域面积仅为淮河的18%,但水量却相当于淮河的85%。
三
江河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是无以伦比的。河流具有分布广、水量大、循环周期短、暴露在地表、取用方便等优点,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淡水资源。在我国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先民们依江河而居,除了直接取用江河之水用于生活外,江河中的鱼虾蚌蟹和莲、芡、菱等水生动植物资源更是裹腹的重要来源。如我国的长江,干支流纵横如网,湖泊塘堰星罗棋布,水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淡水鱼类290余种,其中青、草、鳙、鲤、鳊、鲥、鳗、鲡、鲟等主要经济鱼类50多种,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鱼产地,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我国各江河流域的渔业历史悠久,许多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表明,在远古时代,靠近江河的先民以鱼类为主要食物,并利用鱼骨制作饰物。即使到了农耕时代,渔业也是许多沿江河而居人们的重要生产方式。
进入农耕时代后,农业文明更是离不开滔滔江河的滋养和哺育。江河密布、水量丰沛的地区,一般都是我国的粮食的主产区。比如我国河网密集的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地区、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粮食基地。
江河大河是水上交通的孔道,不少江河都以“黄金水道”著称于世。目前,全国内航通航里程达11万公里。长江、珠江、淮河水系的河流,水量丰沛,流量稳定,河网密布,通航条件优越,甚至村镇之间也有舟楫往来。我国北方以松花江的航运最为发达,其它一些河流也可分段或季节性通航。长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南方的水运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内河运输网。长江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沟通西南、华中、华中三大区。目前通航河道3600余条,通航总里程5.7万公里,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52.6%。长江的水运至少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西周初期,长江最长的支流――汉江的航运已相当发达。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干支流的水运更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南北朝以后,南方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唐宋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至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河网地带成了富饶之乡,而发达的水运给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珠江水系水量丰沛,目前,在总长36000公里的河流中,通航总里程14000公里,水运长度居全国第二位。黄河、淮河等水系的航运,早在夏、商时代就已存在。如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已有舟船和帆的记载,并留下了商朝大军渡过黄河的记录。据《禹贡》载,战国时全国各地的贡赋,都可以通过黄河水系运送到中原去。
河流还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提供着丰富的动力资源。中国的一些大江大河多发源于高原山区,源远流长,落差巨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据测算,全国水能资源理论储藏量约为7亿千瓦,居世界首位。这笔宝贵的的天然财富,可以使华夏民族千秋万代受用不尽。其中长江、黄河上游,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等河流,坡陡流急,水量充沛,技术经济指标更为优越。如长江流域水能蕴藏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支流有1090条,水能蕴藏量达2.68亿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97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万亿千瓦时。已建成的主要水电站有长江葛洲坝,清江隔河岩,沅水五强溪,汉江丹江口、安康、石泉,大渡河龚嘴等。正在建设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发电量最大的水电站。黄河水力资源量在七大江河中居第二位,仅次于长江。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多年间,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三门峡等9座大中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总库容410亿立方米,总装机404万千瓦,年平均发电190千瓦时,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已初具规模。
中国的江河不仅为中华民族以供水、灌溉、舟楫、水产、电力等方面的利益,还为我们留下了峡谷绝壁、溪流飞瀑、山光水色等美妙物自然景观,如雄险奇秀的的长江三峡,气势磅礴的黄河壶口,水碧山青的漓江春色……加之江河两岸遍布的其它名胜古迹,构成了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
江河对人类的贡献,还表现在它的填海造地的神奇伟力上。不少江河以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精神,一路挟带着上游的泥沙奔涌而下,填海造地,使沧海变桑田,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如伟大的黄河,与淮河、海河等河流联手合作,经过千百万年的不懈铺洒,终于造就了一块面积约31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大平原――华北平原,这就大大拓展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空间。在地质历史时期,华北平原是一片浅海,山东丘陵是海中岛屿。黄河、淮河及从太行山流出的一些小河流都注入这个浅海。它们带来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而生成陆地。由于黄河的水量和泥沙最多,因而在营造华北平原的过程中,它的“功劳”也最大。源远流长、水势浩大的长江,其移沙填海的能力虽远不及黄河,但也并非无所作为。长江口江流浩荡,但河床比降小,流速平缓,加之受海潮顶托影响,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渤海湾沙洲和河坝,在两岸形成沙嘴。中国第三大岛——上海的崇明岛(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就是长江造地的伟大成果。如今,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的填海造地活动仍在继续。如黄河,每年平均在山东垦利县注入流入大海的径流量为460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约为12亿吨。由于河口一带海浅潮弱,被输送带往深海的只有1/3,其余2/3的泥沙淤积在三角洲和滨海地区,填海造陆,致使河口迅速淤积延伸,一般每年向海域推进2公里左右。据统计,黄河1954-1982年共造陆1100平方公里,平均每年造陆38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黄河每年就可以为人们创造5万亩的土地。现在的垦利县和河口区的大部分土地,都是黄河年复一年的泥沙淤积沉淀造就的“新大陆”。
四
水是生命之源,河流与人类的文明进步紧密关联。在人类的童年,我们的祖先便依傍江河而居,从江河及其两岸得到衣食之源。纵观世界历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无不与河流息息相关,其中,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古巴比伦文明,印度的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华夏民族则视黄河为母亲河,因为它与长江等大江大河一道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文化,从这里儿发源……”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黄河颂》的歌词。诚如歌词中所言,自西向东流淌奔腾在华夏北方大地上黄河,是举世公认的养育中华民族的摇篮。考古发掘表明,中华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方大都出现在黄河支流的两侧而不是黄河干流两岸。这是因为远古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人类所使用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他们只能选择同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地方居住和活动。黄河干流有的地段从高山峡谷中穿过,那里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既不便于人们提取用水和交通往来,也不便于进行生产活动;有的地段从开阔的平原上流过,但那里又经常洪水泛滥,河流改道,不断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而黄河许多支流的两侧,往往有较大面积的冲击平原和较为宽广的台地,这些平原和台地多沿山麓分布,依山傍水,既便于人们进行生产活动,也便于人们躲避洪水的袭击。所以远古人类往往把黄河支流的两侧作为首选的聚居地。如安阳洹水沿岸七公里的地段内,散布着十九处原始村落遗址;在西安沣河下游两岸约七公里的地段内,散布着八处原始村落遗址。我们通常所说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个发祥地的区域主要的就是黄河支流两侧的台地。
早在180万年前,黄河就以其甘美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的先民西侯度人,后来的蓝田人、陈家窝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都在她伟大的怀抱中繁衍生息。进入文明的门槛后,华夏人文始祖炎帝、黄帝以及一代圣王尧、舜、禹都在她惠泽的大地上留下光辉的足迹。
相传黄帝和炎帝都出生于黄河的支流渭河流域,为少典氏后裔,分别为当时部落的首领。“黄帝以姬水成”,即说黄帝在姬水(即古漆水,为渭河支流)之滨长大,因而以姬为姓;“炎帝以姜水成”,即言炎帝生长在姜水(为渭河支流歧水下游的一段,即今之清姜河)岸边,因而以姜为姓。相传炎黄二帝为了寻找理想的生存之所,分别率部族沿河流迁徒。黄帝曾率族人从大荔、朝邑东渡黄河,顺中条山和太行山麓进入汾河谷地,再沿桑干河向东北迁移,到达今河北涿鹿一带。那里有桑干河、洋河冲积而成的适宜农耕的宽广谷地,而且山林茂密,可供狩猎。炎帝率部族东迁,先是沿渭河东下,到达今河南西南部,再顺黄河东下,到达现在的豫东地区,在那里定居下来。那时,部落之间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和称雄,经常发生兼并战争。炎黄两大部落就曾在阪泉(今河北怀来一带)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最后以黄帝部落胜利、双方结成部落联盟、并以黄帝为联盟首领而告终。炎黄部落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中华民族的雏形。后来,定居在今山东曲阜一带的九黎(即九夷,属东夷族)首领蚩尤为扩张势力范围,又与炎黄部落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经过惨烈的战争,蚩尤被杀,一部分九黎族人加入了炎黄部落,融入了华夏族;一部分南下,融入了南方的苗蛮族。由于炎、黄被尊为华夏的祖先,后人便把许多远古时代的创造发明归功于他们,如说黄帝建屋造宇,开凿水井,制造舟车,缝制衣冠,创制乐律,他的妻子嫘祖发明育蚕,他的大臣仓颉创造文字,等等;说炎帝发明耒耜,始尝百草创制医药,等等。
尧、舜、禹时代,已处于龙山文化的晚期,氏族制度行将崩溃。这个时期,黄河流域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水灾。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后,使黄河母亲更加殷勤地服务于她的儿女。流域内众多的氏族部落经过不断进化、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并在4000多年前建立了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此后长达3300多年,黄河流过的区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我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中,有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四座古都在黄河流域。在黄河的哺育下,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框架得以形成, 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史记》到《资治通鉴》,许多不朽的文化典籍在这里诞生,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大量重要科技成果在这里涌现。因此,黄河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占有极其崇高的地位,被尊为“百川之首”、“四渎之宗”,以至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如一代伟人毛泽东所说: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
黄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巨灵咆哮劈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正是滔滔奔涌的黄河水,以她那劈山斩石、百折不回、一往无前的雄伟气势和接纳百川、汇聚千流的博大胸襟,熏陶、濡染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铸就了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蓄、厚德载物的性格。基于这种精神和性格,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底蕴深厚、昌盛发达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摇篮。此说固然不错,但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又决不于黄河流域。云南元谋、陕西蓝田、北京周口店等猿人化石的发现,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一百多万年至几十万年前,就已在栖息包括黄河、长江、海河等大江大河流域的广大区域。考古表明,长江、淮河、海河乃至辽河流域以及西南江河的侧畔,都有长达数千年的文明史,这些江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文化的衍生之地。可以说,中华文化拥有一个较其它古老文化更为辽阔的发展基地。这个区域不但领土广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复,气候丰富多样,多条大江大河纵横。中华文化绵延不辍,没有出现埃及、巴比伦等古文化那样的中绝现象,与这种广大而丰富的地理形势密切相关。自殷商代起,中国正式进入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商人最早居住在山东半岛,大约在公元前十四世纪,长期流动不定的商人在商的第十代君主盘庚的率领下,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徙居住在黄河中游,并以洹河侧畔的殷地(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为都。周人崛起于陕甘高原,后又在泾渭平原得到发展,进而向东挺进,克殷并经营洛邑,成为统治中原的王族。自春秋至战国,大体形成了三晋、齐、燕、秦、楚、越六大文化区,分别位于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流域。秦汉以后,上述文化融合为汉文化,先民们继续在大江大河流域开疆拓土,实行民族交汇,形成地广民众的大帝国,又经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发展,终于奠定了今日中国近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地。
长江流域早在200~170万年前就有巫山猿人和元谋猿人在长江的干支流两岸生活。之后还有郧县猿人、郧西猿人、和县猿人、巢县猿人和长阳人、桐梓人、丽江人、西畴人、资阳人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长江上游的大溪文化、长江中游的屈家岭文化遗存的发现,反映了新时器时代(距今7000~5000千年左右)长江文化的发达。春秋战国时期,长江流域最大的诸侯国楚国雄霸一方,而独树一帜的楚国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则是楚文化孕育出的皎皎者。除了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外,分处于长江上游、下游的巴蜀文化、吴越文化也各具特色。由于长江流域土壤粘结,难以用木石—铜石农具耕作,故讫至秦汉,长江流域基本停留在火耕水耨的阶段。自汉武帝经营南方以后,尤其是东晋南渡,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加之中原先进生产力的输入,使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热资源优势得以充分开发出来,便迅速演进为农业发达的经济区。隋唐以后,长江中下游成为长安、洛阳、开封、北京等京师漕米、布帛的主要供应地。“湖广熟,天下足”,“东南财赋”与“西北甲兵”黄同构成元明清各朝赖以生存的两大支柱。
考古表明,早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就有沂源人在淮河两岸繁衍生息。当人类进入大汶口和龙山文化阶段时,淮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更是到处可见。相传伏羲氏和女娲的氏族部落就活动在淮河上游的颖河岸边——现今河南的淮阳一带。夏禹“导淮自桐柏”,娶淮河之滨涂山氏为妻,结婚没几天便离家踏上治水的征程,“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了治水斗争的伟大胜利。尔后禹又“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于万国”,为我国第一个奴隶国家——夏王朝的诞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夏王朝建立后,主要在颖河上游一带建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淮河流域的文化更加繁荣昌盛,许多文化巨匠都诞生于淮河流域。如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于古淮河最大的支流泗水岸边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儒家的另一位巨子孟子也诞生于古泗水河畔的邹(今山东省邹县)。我国道家的发祥地也在淮河支流的涡河沿岸。如道家的鼻祖老子,出身于春秋时宋国(后属楚)的苦县厉乡(今河南省鹿邑县);道家的另一位创始人庄子出身于战国蒙(今安徽蒙城县)。孔孟创立的儒家和老庄创立的道家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二大支柱,对后世影响极大。此外,春秋时期,淮河流域颖水岸边的颖上(今安徽省颖上县)还诞生了一位杰出的政治思想家管子,其政治思想对治理国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海河流域同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河北省阳原小长梁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海河流域就有古人类的活动。著名的“北京人”更是于距今六七十万年前生活在海河重要支流永定河两岸。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位于永定河支流桑干河畔的的古涿鹿(今河北涿鹿、怀来一带)占有重要地位,因为华夏文明的三在始祖——黄帝、炎帝和蚩尤均在这块热土上活动。相传黄帝部落在打败蚩尤部落后,便“邑于涿鹿之阿”,在古涿鹿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文明,故有“千古文明开涿鹿”之说。春秋战国时期,海河流域文化名人辈出,著名的有孙武、荀子、慎到、公孙龙等。秦汉以降,海河流域一直是我国文化发达地区之一,特别是到了元、明、清时期,海河流域一直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曾依次是春秋时代的燕都(蓟城),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燕的都城,金朝中都、元大都和明清两代的京师,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珠江流域是我国最大的一块热带区域。珠江水系这个扇形格局,因北有五岭横亘,南临大海,所以它对内是封闭的,对外是开放的。这一方面有利于保留较多的土著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五岭间的一些水陆通道博采岭外文化的精华,特别是可以假道海洋,纳四海之新风,使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汇,并最终融合成华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珠江文化——岭南文化。它包括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雷州文化、海南文化、桂东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并以珠江三角洲的文府文化为主体。相对华夏其它大江大河流域而言,由于珠江流域距中原较远,它的开发也相对滞后。秦始皇统一岭南,汉武帝收复西南夷,珠江流域才进入了大开发的历史时期。自此以后,生活在珠江流域“断发文身”的土著越(粤)人,与南下的中原汉人全方面的沟通交融,到宋元时期,珠江文化作为一个区域文化体系才基本形成。近代以来,珠江三角洲一带因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珠江流域还是我国多民族的聚居区,全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在珠江流域都来有分布,目前人口超过百万的少数民族就有10个,即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哈尼、傣。其余人口较多的还有傈傈、佤、拉祜、水族、纳西、景颇、仫佬、京、毛南等。各民族在珠江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语言、宗教、风俗、建筑、工艺制作、饮食等方面表现出多彩多姿的民族特色。
在广大的松辽流域,自古就是华夏多民族聚居之地,是华夏北疆多彩文化的摇篮。先后有渤海、契丹、女真、满等少数民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公元七世纪末,以勿吉后裔粟末靺鞨为主体形成的渤海族,受唐册封建立了渤海国民族地方政权。辖区范围北至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流东到大海,西南抵今吉、辽的扶余、农安、开源、铁岭一带,包括松辽流域大部和俄罗斯沿日本海的全部地方。名列五京之首的“上京龙泉府”,为渤海国首府,其建筑规模仅次于唐朝都城长安,遗址在今黑龙江省的境泊湖之北、牡丹江东岸的渤海镇。契丹族生息在辽河上游,以车帐为家,逐水草而居,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八部,建号称帝,国号有时称契丹,有时称辽。辽朝先后称帝,传国109年。它在极盛时期的版图,东临日本海,南至河北中部和山西北部,西逾阿尔泰山,北抵外兴安岭和石勒喀河,近贝尔加湖,辽朝与五代同始,与北宋同终。宋金时期,女真族建立灭辽建立大金朝。元末明初,女金族分成三大部落,分别活动在松花江和黑龙江流域。15世纪中叶,明王朝江河日下之时,散居在松辽流域广大在区的女真族在辽河支流浑河上游定居下来,并以建州部为核心,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后来,他们打败明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而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建立了满清王朝。
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流经大漠荒原的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知名度虽远不如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然而塔里木河却是一条独具个性、不同反响的河。首先是它造就了塔里木河流域以各绿洲文化中心为代表的西域文明。秦汉以后,在黄河文化等先进文化的影响下,塔里木河流域的游牧狩猎文化走向绿洲农耕文化,从而使塔里木河孕育的西域文明达到了一个开创新纪元的高度。塔里木河流域出现了50多个绿洲王国,形成三大文化中心——于阗文化中心、龟兹文化中心、楼兰及罗布泊文化中心。对此,那些湮没于沙漠瀚海中的楼兰、尼雅等废墟遗址可以作证。其次是它在历史上一还直担负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作为古丝绸之路传承文明的载体。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希腊文明在这里交会,欧亚大陆因塔里木河这座流动的桥梁而相互沟通。佛教顺塔里木河而传入中原大地,中国的四大发明,也因它的助力而远播西方,从而改变了西方的发展格局,加快他人类文明进步的脚步。总之,塔里木河以它特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成为世界三大古老文明的发育之河,西域文明的发育之河,丝绸之路的依托之河。它是一个完整的流域体系,一个特殊的绿洲世界,一个独创的文化景观。
四
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告别蒙昧,文明之光初洒大地时,城市就出现了。纵观中国城市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除了个别军事重镇外,几乎所以有城市都是临江滨河而建,这主要是为了城市生产生活取用水的方便,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又是河流养育的骄子。
《诗·大雅·公刘》在记述周之先祖公刘选择都邑时,说他“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表现出对水源的高度重视。周人原先居住在渭河流域,传到公刘时,迁居到豳(今陕西彬县)。至商代,公刘的后代又迁居到岐山之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这里北倚岐山,南临渭河,土地肥沃,是个适宜人类生存的理想之地。周人在这里发展生产,成家立室,并在渭河的支流汧河、漆河之滨的岐建筑了都城“京”。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诸侯割据的局面,也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都城。据考证,这些都城无不依江河而建。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市),是当时首屈一指的都会,建在淄水之滨,又在淄水与济水之间开凿了淄济运河以享交通之便。鲁都曲阜(今山东曲阜市),位于洙、泗二水之间。燕国下都易(今河北易县东南),是战国中期兴起的城市,其城北临北易水,南靠中易水。先后作为郑国和韩国都城的郑韩故城(今河南省新郑),位于洧水和黄河的交汇处。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有清河、沁河贯流城中。魏国的都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有青龙河在城中流过。楚国的郢都(今湖北江陵县北),其地近云梦泽,本为水乡泽国,亦有河道过其城南。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北京、南京、杭州也都位于江河之滨。
安阳,即商代后期的都城殷(建都时间长达273年),是中国有文字记载而且经过确定的最早的古都,坐落于河南最北端古洹水两岸。
西安古称长安,位于八百里秦川中央,河川纵横,沃野千里,四塞险固,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古都之一。其周围有渭、泾、浐、灞、潏、涝、沣、滈诸河穿行其间,有“被山带河”、“八水绕长安”之说。这八水皆能灌溉,渭水更能航运。由于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关中地区开发较早、古代文化发展水平较高等原因,曾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13个王朝建都于长安一带,时间长达1700多年之久。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以南的伊洛盆地。狭长的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东临嵩岳,西望秦岭,北有邙山屏障,南有伊阙耸立,伊、洛、瀍、涧水蜿蜒其间,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自古有“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称。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个朝代先后在这建都。
开封(历史上又称大梁、汴京等)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南端的黄、淮二水之间,周围一马平川,河网密集,有汴河(通济渠)、蔡河(惠民河)、五丈河(广济渠)和金水河(天源河)等河道穿流而过。水运发达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开封成为七朝都城,即战国时期的魏(战国时魏都大梁的古河道与隋唐后的开封城有很大差别),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其后的北宋和金。
南京(历史上又称建业、建康和金陵等)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紧靠浩浩长江,内有秦淮河穿城而过。紧靠南京的长江,除了交通便利外,从军事的角度讲,可以借长江天堑以为防御。至于南京城内的秦淮河,不仅有漕运之利,还使南京城内的风光愈显绮丽。南京作为都城,始于孙吴(东吴),至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的南唐和明初,后来的太平天国和中华民国亦在此建都。
杭州(别称武林,又称临安)位于钱塘江的北岸,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并且濒临景色秀美的西子湖。杭州曾是五代时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处于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及西北地区三大地理单元的接合处,“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南襟河济,北枕居庸”,形势甲于天下。北京附近也有永定河、潮白河以及温榆河、高梁河等,隋朝南北大运河的永济渠北端起于邻近北京的涿郡,元代开凿的京杭大运河更达于北京城中。据历史记载,北京的城史,始于西周,周成王封召公奭于燕,开始在北京建城,初名蓟。春秋战国时,随着燕国都城的不断扩大和兴建,至战国末年燕国都已成为颇具影响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秦汉魏晋时期,北京地区的范阳、蓟城、幽州等,都是北方的重镇。辽、金两朝分别在此建都,辽代为陪都,称燕京;金代建都于此,称中都,北京的政治地位迅速得到提升。至元代定都北京,称大都,一跃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后又成为明、清二代的都城。自1949年10月1日起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除了古都之外,中国其他城市大多也坐落在江河之滨。以长江流域为例。万里长江干流两岸,珍珠般镶嵌着大大小几十座城市。上游临江的城市有宜宾、泸州、江津、重庆、长寿、涪陵、万州、巴东、秭归、宜昌等。其中“山城”重庆是西南最大的商业城市和水路交通本世纪,也是长江上游经济协作区的中心。中游沿江的城市有宜都、荆州、公安、石首、临利、岳阳、洪湖、嘉鱼、武汉、鄂州、黄冈、广济、九江等城市。其中“内联九省,外通海疆”的武汉市,是湖北省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的中心,也是我国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长江下游临江的城市有九江、安庆、铜陵、芜湖、马鞍山、南京、扬州、镇江、江阴、上海等。其中位于长江下游的上海,通江海这利,居水利要津,使其从黄浦江畔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世界闻名的大都会。长江的许多支流侧畔同样是名城林立。如湘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横贯湖南省境。湖南的几大名城如长沙、株洲、湘潭、衡阳、永州都分布在湘江沿岸。
值得指出的是,古老的京杭大运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唯一贯穿南北的河道。大运河的贯通,不仅为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孔道,而且由于运河两岸商品经济的繁荣直接导至了一批运河城镇的崛起。著名的运河城市有:北京、天津、沧州、德州、临清、聊城、济宁、徐州、宿迁、淮阴、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杭州等。这些城镇的出现和发展,既促进了运河两岸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又为变革旧的社会生产关系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还发育了风格独特的都市文化。
五
中国是河川之国,滔滔江河既为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生命之水,成为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江河也同样具有桀骜不驯的性格,它们发起脾气来,常常涌起大的洪水,造江河决堤,人类赖以生存的田地家园瞬间就可能被洪水猛兽吞噬,大地变成汪洋泽国,人或成为鱼鳖;有时又旱魃为虐,赤日炎炎,江河枯竭,赤地千里,颗粒不收,人类维持生活的资料就会失去来源。所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也。因此,当年太史公司马迁曾感叹道:“甚哉,水之为利害也!”
河川之国的华夏神州,又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度,尤其是大江大河的洪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又以害河、“中国之患”闻名于世。史载,自公元前602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有时一年之是竟多次决溢;下游改道26次,其中较大且长时间的改道有9次之多,曾出现过7个入海口,涉及范围北至津沽,南达淮河,约25平方公里。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流,人为鱼鳖”的惨象。如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漫溢72处,冀、鲁、豫三省67个县受灾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364万人无家可归,18000多万人被夺去生命。淮河在长达700年的黄河夺淮后,整个淮河水系遭到严重的破坏,成为水害灾害频仍的害河。据统计,从16世纪到新中国成立的450年中,百年平均水灾94次、旱灾59次。其实何止是黄河、淮河,中国的长江、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这些大江大河的水患都十分严重。如1931年长江大水,江汉平原一片汪洋,5000多万亩农田被淹没,近2900万人流离失所,14万人被洪水夺去生命。中国各大江河流域的旱灾也十分严重。如黄河流域,从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44年的3710年间,有历史记载的旱灾高达1070次,其中仅清代的268年中,就有旱灾201次。海河流域1368年至1948年的580年间,发生旱灾407次,几乎年年都有旱情。严重旱灾的结果是“赤地千里,饿殍载道”,甚至人相食。如1876年至1879年,晋、冀、鲁、豫4省连续大旱,饿病而死者达1300多万人。
一位外国学者曾说:“称中国为河川之国,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有众多的河流,而且在于因为对河川进行了治理而极大地影响了它的历史。”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明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生动光辉的控制河流、除水害兴水利的历史。地质学的研究证明,地球在“新冰期”后,由于气候变暖,冰雪消融,世界各地曾普遍发生洪水灾害,对此,犹太、印度、希腊等地的古神话中都有关于洪水的记述。我国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在经过大量科学研究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中国在5000年前的仰韶时代到3000年前的殷商时代,气温比现在高2°左右,黄河流域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潮湿,河水的径流量和洼地的蓄水面积大大增加。亚热带的雨水偏多造成了这一地区洪涝灾害的频发。于是便有了尧舜时期“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尚书·尧典》)的记载。
纵观世界文明史,四大文明古国之所以能创造出辉煌的农业文明,原因在于他们很好地掌握了治水的能力或者说制河权。所谓制河权一是指控制河流、治理河流的能力,二是指保护、利用河流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越高,文明程度就越高。否则,虽有河流,也不可能产生文明。世界上的大江大河很多,但文明古国只有四个。亚马逊河、莱茵河、伏尔加河、密西西比河,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河,但却没有出现古文明,原因就是因为那里的人类没有掌握制河权。
翻开中华文明的历史,就会看到大禹治水的伟大壮举。滔滔洪水并不像某些民族的传说那样,毁灭了人类,只是靠神的庇护和诺亚方舟才使极少数人得以保存和繁衍。真实的情况是,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与洪水进行了英勇的抗争,终于征服了洪水,并创造出了辉煌的治水文明和华夏文明。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我们的祖先“择丘陵而处之”(《淮南子·齐俗训》),以躲避洪水灾害;进而修筑堤埂,积极抵御洪水,开始了我国古代原始形态的防洪工程。
中国古代的大规模江河治理活动,肇始于上古尧舜时期的鲧和大禹治水。尧、舜、禹时代,我国中原一带曾发生了大规模的水灾,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尧命鲧去治水,鲧采用“障堵洪水”的办法,历时九年未竟其功,失败被杀。鲧虽治水未获成功,但他仍不失为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治水英雄。之后,尧又命禹治水,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川导滞”的办法,组织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治水斗争,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使川流“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顺流,各得其所”,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在中华文明史上,大禹治水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大禹治水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百折不挠的的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二是大禹治水依靠科学、顺应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对中华民族的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示范和推动作用。三是大禹治水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度的诞生,它意味着建立在极其狭小生产规模和低下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原始氏族社会,已为生产力更加发展、生产规模更加扩大的奴隶社会所代替,标志着一个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
继大禹之后,治理与开发江河一直是中华民族为了生存与发展的要务之一。除水害、兴水利的杰出历史人物曾出不穷,彪炳史册。如战国时期魏国的西门豹,为了治理漳河水患,他不但破除了当地为“河伯娶妇”的陋习,而且带领当地百姓开引漳十二渠,使漳河两岸的农田力量到灌溉,“民人以给自足”。战国末期秦国的蜀郡郡守李冰,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口主持兴建了都江堰工程,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东汉初王景组织进行了规模宏大的黄河治理工程,除采取常规的疏河、筑堤措施外,还在黄河上建闸,人为控制水流(“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流”),为减轻黄河水患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致有“王景治河,千年无患”的说法。唐代的著名水利专家姜师度,先后在海河和黄河等流域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为防洪、排涝、灌溉、航运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元代黄河河患频繁,超过以前各朝。著名治水专家贾鲁在任工部尚书总治河防使期间,组织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和堵决口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治河新技术,终于使黄河复归故旧道,在治黄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外,明代的潘季训、清代的靳辅等,在实践中总结出黄河治理的新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中国古代著名的治河工程有:黄河大堤。黄河堤防的修建始于共工和鲧“障洪水”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沿河的各诸侯国纷纷在各自境内修建堤防以自守,对以后黄河系统堤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王景治河后,长达千余公里的新堤防系统形成。黄河夺淮入海时期,黄河下游形成了庞大的堤防系统,其中有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子堤、戗堤、刺水堤、截水堤之分。现在的黄河大堤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逐渐形成的。从郑州桃花峪至山东利津河口,河长767公里,两岸大堤及其他有关堤防总长1583公里,因黄河河堤高出地面很多,人们形象地称它为“水上长城”。都江堰。都江堰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无坝引水工程,它位于岷江冲积平原的顶点,可自流引水灌溉农田上千万亩,同时兼有供水、航运之利。它创建于秦昭襄公末年,由当时的蜀郡太守李冰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巧夺天工,举世罕见,而且历千古而不废。京杭运河。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京、津、冀、鲁、苏、浙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是在春秋战国以来历代运河工程的基础上于元代建设而成的。京杭运河横贯钱塘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河五大水系,沿线设置了大量陡门、船闸、水柜、水库等,涉及的水工、泥沙技术十分复杂,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在铁路出现的以前,它一直是中国南北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也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政治统一的生命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河的治理与开发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江河上修建了大中型水库3000多座,兴修加固堤防(包括湖堤和海堤)26万万公里,设置蓄滞洪区近百处,建立了集中统一的防洪体系,并成功地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洪水,确保了大江大河的安澜。特别是历史上有“中国之忧患”之称、三年二决口的黄河,自1946年人民治黄的50多年来,岁岁安澜,堪称历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我们还经受住了1998年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的特大洪水的考验,取得了搞洪斗争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