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主要由云中冰晶或雪粒因水汽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不断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下降融化而成。也有由液体水滴直接增大下降而成的。水是生命之源,而陆地上的水,大部分要靠天上的降水(雨、雪)补给,因而从天而降的雨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中华民族作为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国度,更是时刻离不开雨水的滋养哺育,因而雨水常常被中华民族视为甘霖、膏雨、活命水。由于水特别是雨水带给人类的祸福远远超过其它一切自然物,因而雨水在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自然崇拜物之一,并衍生出了围绕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历时弥久而愈演愈烈的祈雨文化现象(详见《华夏民族的雨崇拜》)。与此同时,水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现象,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功用以及丰富多彩的形态声貌,在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逐渐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雨文化现象。
一
华夏民族对雨水的依赖和认识,首先源于雨给予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替代的功用。
水能促植物、尤其是农作物生长,带给人类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在人类的童年,原始先民主要以采集植物的叶、茎、块根和果实为生。那时的华夏先民,就已逐渐体验到了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进入农耕社会以后,原始农业的丰收几乎完全建立在风调雨顺的基础上。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生息,华夏先民们对每年获得充沛而适量的雨水充满了强烈的期盼和渴望。
雨露滋润禾苗壮。雨润农田,是庄稼生长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礼记·乐记)),风调雨顺,意味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宋·辛弃疾《浣溪沙》)风调雨顺,是老百姓心中最大的愿望。据《尸子·君治篇》载:“神农氏理天下,欲雨则雨,五日为行雨,旬为谷雨,旬五日为时雨,正四时之制,万物咸利,故谓之神。”神农氏发明农业生产,而且天遂人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为民造福,被后代炎黄子孙视为古代圣王。然而事实上,雨水并不能尽如人意地适时而降,时多时少,多则成涝,少则为旱,特别是干旱更是司空风惯之事。因而神农之时风调雨顺的现象不过是人们的美好理想而已。
干旱不雨,“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轻者农田大面积减产,重者颗粒无收,不仅老百姓要受冻饿之苦,甚至流离失所,饿殍载道;而且统治者也会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干旱造成饥荒,极易激起民变,使的政权不稳甚至倾覆。因此每遇干旱,执政者一方面不得不尽“人事”之力——“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梁惠王下》);另一方面不得不听于天命,即采取各种祈雨措施,以期感动上仓早日降下甘雨解除旱情。
古人视“久旱逢甘霖”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而且摆在首位,这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因为不解决干旱缺水的状况,就没有裹腹之食,连活命都成问题,哪还会有“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难怪古人会由衷地为好雨、时雨而歌唱了——
“如百谷仰膏雨焉”(《左传》);“甘雨时降,万民以嘉,谓之醴泉”(《尔雅》);“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诗经》);“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老子·三十六章》);“天降时雨,山川出云”(《礼记·孔子闲居》;“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若大旱之望云霓”(《孟子·梁惠王下》);“为云为雨,使枯槁以还滋”(王勃《释加如来成道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杜甫《北征》);“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唐·温庭筠《菩萨蛮》);“风调雨顺百谷登”(宋·苏轼《荔枝叹》);“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宋·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五日夜大雨之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五风十雨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宋·王炎《双溪诗钞·丰年谣》);“清风破暑连三日,好雨依时抵万金”(元·王恽《过沙沟店》);“家在翠微深处住,生计一犁春雨”(宋·王炎《清平乐》);“夕雨红榴拆,新秋绿芋肥”(唐·王维《田家》);“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荒郊草木柔”(宋黄庭坚《清明》)“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南宋·翁卷《村居即事》);“昨夜江南春雨足,桃花瘦了鳜鱼肥”(清·孙原湘《观钓者》)……先人们对雨的崇拜和赞美之情真是到了极致。
久旱不雨固然不好,但如果淫雨不止、连日不开或大雨如银河决倾,造成水灾,同样会给国家和黎民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宋·苏轼《连江雨涨》),这就是水灾的真实写照。“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唐·杜甫《雨晴》)久雨而天晴,诗人脸上的阴霾顿开,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大面积的降雨形成径流,还是江河之水的主要来源。没有雨水的补给,许多江河就会失去源泉,水量锐减乃至干涸。由此可见,江河给予人类的饮用、舟楫、灌溉之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上降雨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说江河是人类文明之母,那么,天上所降雨(雪)则为江河之源之母。另外,雨水集流也是解决干旱缺水地区人蓄饮水和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方式是把一定面积的降雨,通过集流场聚集到水窖、池塘等贮水设施内,用于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雨水集流是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雨水资源利用技术,在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直到今天,雨水集流在边远干旱地区仍是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途径。
雨不仅有润滋万物生长的功用,还有净化空气、净化自然万物的功能。“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三国魏·曹植《侍太子坐》)阳光照耀着如春的大地,雨水冲去了飞尘,天空澄净如洗一般。“微雨洗高林,清飚矫云翮。”(东晋·陶渊明《和郭主薄二首》)细雨洗过的树林,连次过的疾风都带着清新、俊爽。“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唐·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在雨后更加青翠挺拔,青山在夕阳下则显得鲜活动人。“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清清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友人出使安西,设宴渭城(今陕西咸阳西北)送别,清晨微雨,润湿了路面的灰尘,路旁客舍和客舍前初绿杨柳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洁净。“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宋·苏轼《浣溪沙》)雨过软草、平莎都显得清新而充满活力,被雨润过的大地更是灰尘无迹。“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宋·柳永《八声甘州》)秋雨潇潇而下,使秋天的天空更加明净清澄。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宋·张耒《初见嵩山》)雨后天晴,山都为之清瘦俊朗。“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宋·司马光《客中初夏》)四月的天气,雨过天晴,更加清爽和煦,正对着门的南山景色格外分明。
雨还有天籁陶情的功能。天籁,即自然界的声音。风声、雨声、鸟声、水流声等都是天籁。静听天籁,就是悉心聆听自然界的声音来陶冶情操,松弛身心,获得自在的心理状态,进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雨的天籁作用,很早就被古人所重视,如唐代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五代韦庄“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菩萨蛮》),清郑燮“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浪淘沙·暮春》)这些诗词都写到了作者感悟到了静听雨声的妙处,自我享受之情可见一斑。
雨还有锻炼身体、磨砺意志的作用。许多人喜欢在狂风暴雨中接受雨的洗礼。据《尚书·尧曲》记载,远古的时候,尧打算把帝位传给舜,但放心不下。为了考验舜的意志和能力,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尧让舜进入原始森林,看他能否顺利回到自己的身边。舜靠着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智慧,经受住了考验,做到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当代历史巨人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一直把雨浴当作锻炼身体和磨炼意志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长沙第一师范求学期间,毛泽东常常在狂风暴雨时,一个人在操场脱去外衣,让倾盆大雨淋个痛快,还在风雨中大声呼喊。
二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景观。每当天下雨时,许多人特别是文人往往将雨当成一种自然景象来观赏。朦朦细雨、倾盆大雨、暴风聚雨……各种各样的雨态以及下雨时风声雨声、电闪雷鸣的气势和声色等,很容易使文人墨客触生情,涌动文思,所谓“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唐·杜甫《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是也,故古人常常将对雨的观察和感悟赋于诗文。纵观华夏民族的文学画廓,写雨的诗文很多,而且不乏名篇佳句。专写雨的诗,著名的如唐杜甫的《春夜喜雨》、韩愈的《初春小雨》,宋曾几的《苏秀道中》、苏轼的《有美堂暴雨》、秦观的《春日》等。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时节,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润的时节。但春雨贵如油,春天下雨,岂不是“好雨”?!一个“好”字,把作者的见春飘然而下的喜悦心情表现得颇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随着微风夜来,悄无声息地滋润万物,写春雨的作用,笔墨细腻。末两句写清晨看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润下,红润一片,花因饱含雨水而重、而浓,写的情深意切。全诗通篇无一“喜”字,但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
韩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以饱满的激情盛赞小雨,于小中见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润泽,连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细雨中草色微绿,近看不觉而远视泛青。最后归结为”一年春好处“,连帝王宫苑的景色也比不过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绘的细腻真切。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
苏轼《有美堂暴雨》:“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全诗生动地写出了暴风骤雨来临前后的景象:雷声轰鸣,乌云密布,黑风从天外刮来,大海为之竖立,足见其凶猛;大雨随风飞腾,由浙东横过大江,足见其急骤。湖海水涨,雷声铿锵,诗人的才思也在暴风雨的催促下迸发出来。
秦观《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写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象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虽主要写雨后的景致,却透露出对春雨滋润之功的称颂。
除了专门写雨的诗文以外,古人的其它诗作中多有描写雨及雨中景物的句子多多,如:“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形容雨如散落的丝线一般密集。“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写夏日骤雨初停,断虹出现在天边,上涨的湖水从缺口流出,形成一股新的水流。“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杏花绽开时节的细雨,亲切地将要打湿衣服;扬着柳枝的微风拂面,令人感到暖和香甜,诗人即景寓情,给人以禅的意境。“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微雨飘洒,笼罩在雨中的池塘意境横生;好风吹来,襟袖都生温馨之意。“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描写了诗人在灵岩寺(坐落于济南市郊长清县方山之阳泰山西北麓)山道上所见的雨中山间景色。“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细雨湿衣,不显其形;闲花落地,不闻其声,可谓描写入微。“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唯“细雨”,鱼方上浮,若大雨则伏而不出;唯“微风”,燕子方斜,若大风亦伏而不翔。对微风细雨中的景物体察入微,描绘的情趣盎然。“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以飒飒的雨声比喻高松摇晃之声,使得景物饶有意趣。“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柳枝带雨,枝叶增重,烟雨之中,松色深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更显出野渡的清幽。“隔帘春雨细,高枕晓莺长。”(唐·柳中庸《幽院早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描绘了江南黄梅天多雨、处处蛙鸣的乡村景致。“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远处鸠声悦耳,近处杏花映日,动静相宜,声色互衬,展现出江南农家雨后新晴的明媚春光。“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春风春雨,滋润大地,草木萌发,百花开放,织成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释志南《绝句》)春雨飘洒湿衣,杨柳风扑面,何等的惬意。“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写乌云翻滚如墨,夏日的阵雨云尚未来得及把山遮住,但如跳动的珍珠般的雨点也扑天盖地地打向了船舱。“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写出了风狂雨猛的态势。“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雷声轰鸣,如千座高峰倒塌;暴雨倾注,烟云滚滚,似万座山峰迎面扑来,写出了大雷雨的气势。“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上句写暴雨来临,大雁疾飞避雨;下句写暴雨来势迅猛,万山似在雨中浮动。
另外,借雨起兴抒情的诗也不少。如:“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原是写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的情景,现用以喻指政治昏暗、人民渴望社会清明的状况。“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漫漫的湘江之滨,秋风劲吹,荷花竞发,景色颇佳;而千村万户,野蔓满墙,笼罩在沉沉暮雨之中,一片萧索。两句相对,以佳景更衬生民艰难憔悴之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望着窗外绵绵不断的秋雨,不禁心神飞驰,想象着归家后与妻子在西窗下剪烛夜话,诉说自己在巴山夜雨时长夜难眠的相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尘雨打萍。”(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元兵侵宋,国家遭难,山河破碎如风吹柳絮,个人的身家性命如雨打浮萍,随时有沉没的危险。“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借在蒙蒙细雨中傲独立的海裳花,寄寓作者与强暴势力不妥协的精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真切地写出了山雨来临前城楼风狂的情景,后来喻指重大事件即将发生前的紧张气氛。“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春夜幽居小楼,整夜听着风雨之声,想到杏花得雨绽蕾,明晨雨霁,叫卖杏花之声传来,心境不禁这之开朗。“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春雨中游湖,桥断被阻,何其怅惘;忽然间,柳阴下小舟悠悠而来令人喜出望外!未言情,而情却微妙地表达于曲折的细节描述之中。“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诗人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当年那样那样对故乡有强烈的思念,但思乡之情一直郁结在心头,那一阵淅淅沥沥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思恋。
三
词对“雨”更是情有独钟,或直接写雨,或描摹雨中景物,或借雨写离愁别绪,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周邦彦是北宋婉约词的集大成者,其词多处写雨,且对各种“雨”之声色状态描写颇有传神之处。如:《大浦》一词,从雨声、雨色、雨思、雨愁各方面曲折铺叙,把作者凄清的雨况客思描写的漓漓尽致,堪称咏雨的佳作。词曰: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粘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频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流、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对宿雨”六句,展示了一个急雨铮铮、气势不凡的雨世界。在这背景上,作者还细致地绘出了青竹的动态、声色。“润逼”三句写屋内的情景,体物入微。“邮亭”四句,着重叙述了凄寂无聊、神魂不宁的情状,而这一切总是因“雨”生发,归结到“自怜幽独”的主题。下片开头用奇而入理的设想抒写因大雨滂沱使车马难行而欲归不能的愁闷,更用历史人物的故事渲染触景伤心的情绪。“况萧索”以下再现雨景,并寓惜春之情。
周邦彦善写雨,在词中对各种雨的状写颇为传神。如:“叶上初阳干宿雨”(《苏幕遮》),“宿雨”即隔夜之雨;“飞雨时鸣高屋”(《大酺 》)“飞雨”即急匆飞洒的骤雨;“密云衔雨暗城西”(《望江南》),“衔雨”即将下未下之雨;“古帘暗,雨苔千点”(《夜游宫》)“雨苔”即急雨密布击打在帘前的苔痕上;“朝云漠漠散轻丝”(《少年游》),“轻丝”即毛毛细雨;“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琐窗寒》),“愁雨”,即依词人凄凉心境而对的拟人化的雨。
其实何止是周邦彦的词,许多词家都善写雨。如写雨态、雨景的词有: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水漾半壕,花簇全城,烟雨掩映,千家万户都在朦胧之中,写出了密州(州治在今山东诸城县)一带春雨朦胧的景色。
“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用“染”字连缀“春雨”与“新绿”,对春雨之下小溪的描绘,生动贴切。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近·梦中作》)春天行于山路,细雨飘洒,使花平添妩媚;花为雨所拂动和滋润,更使满山春色动人。
“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春天的夜晚,阴云罩月,洒下一阵细雨,一树梨花沾满雨露,显得诗意盎然。
“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写清明时节,夜间窗前被雨打而发声,淅淅沥沥的春雨,让作者心境难平,浮想联翩。
“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雨打新荷,声声入闻,惊破作者好梦,岂能不报怨?
借雨写离愁别绪,堪称词的一大特色。如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以丁香花蕾在雨中愁苦不堪,喻指作者忧愁结心,无法解脱。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黄昏的细雨击打梧桐,极力渲染愁思之深、相思之苦。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以烟草、风絮、梅雨等一连串落漠迷离的景物,形容多得难以捉摸的满腹闲愁。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写出了黄昏之时,院落中雨打梨花的伤感之情。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秋风萧瑟,黄花满地,秋雨凄凄,怎能不生悲凉之情。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秋雨打梧桐、芭蕉,一声声,一点点,都似敲打在游子的心头,足见愁思之深沉。
当然,借雨表达情怀的词句也不都是离愁别恨,也有寄托豁达开朗性格和坚定情感的。如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不避风雨,一任自然,含蓄地表现出不计荣枯得失,经得起挫折磨难的豁达心境。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着一“解”字,赋予苦雨终风以生命,它如此怜悯诗人的凄苦处境,了解诗人渴望晴天的心意,竟戛然而止,让阳光普照。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写雨霁天晴,火红的晚霞把一天的凄风苦雨都收尽,心境也为之明亮爽朗。南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之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写作者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仍念念不忘到边疆保家卫国。夜深时,躺在床上倾听窗外风雨之声大作,不知不觉化为梦境里我军奔腾的战马在冰河上驰骋杀敌的情景。
四
中华民族在长期与雨打交道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并与社会现象相联系,总结出许多与雨相关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极大地丰富了雨文化的内涵。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语出《老子·二十三章》)。意为狂风刮不到一个早晨就会过去,暴雨下不到一整天就会停止。,现用来比喻腐恶势力不会长久存在。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语出《辨奸论》)。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圈,通称“风圈”,常被认为是即将刮大风的预兆;将要下雨时,空气中的湿度加大,房屋基石就湿润了,预示着将要下雨。以常见的气象征兆,说明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其预兆。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语出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说明了雨形成的原因。
“破屋更遭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民谚)。以破屋、漏船遭连阴雨、遇打头风形容灾祸接连发生。
“春雨贵如油“(民谚)。言春天正是庄稼生长最需要水的季节,而此时往往又是干旱少雨的时节,故称春天的降雨如同油一样宝贵。
“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语出《礼记·乐记》)意思是说寒来暑往不合时令容易使人生病,风雨调节不适容易造成农业减产导致饥荒。
“百谷之仰膏雨“(语出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意谓犹谷物之仰望雨露润泽,比喻极其急迫的样子。
“雨露”。雨和物能滋长万物,多用于比喻恩泽、恩情。如李白《书情》诗:“愧无横草功,虚负雨露恩。”
成语有:风调雨顺、五风十雨、雨旸时若,形容风雨适时,气候调和,遂人所愿;和风细雨、柔风甘雨、斜风细雨、雨丝风片,指春天的和风细雨,亦喻待人处事采取和缓的方式,不粗暴;雨后春笋,指春天雨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蓬勃发展;雨过天晴,指雨霁云开,天空晴朗,比喻情况由坏转好;风风雨雨,泛指刮风下雨,亦比喻遇到重重阻碍或议论纷纷;风雨交加,指风雨一齐袭来,亦比喻几种灾难一起袭来;狂风骤雨、狂风暴雨、烈风淫雨、震风陵雨,形容大风大雨、疾风暴雨,亦比喻声势猛烈;滂沱大雨、飘泼大雨、银河倒泻,形容雨下得很大;风雨飘摇、风潇雨晦、风雨晦暝、风雨如晦,形容风雨交加,天色昏暗,比喻局势动荡不安、社会黑暗;八方风雨,指四面八方的急风骤雨,比喻局势变幻,激烈动荡;呼风唤雨,原指神道呼风唤雨的法力,现多比喻能够支配自然的巨大力量,亦形容恶势力猖獗;凄风苦雨,指寒冷的风,成灾的雨,形容天气恶劣,后常比喻处境悲惨凄凉;风雨剥蚀,指物体因受风雨侵蚀而损坏;雨沐风餐、栉风沐雨、雨淋日炙,形容在外奔波,历尽辛劳;亢旱不雨,指天气干旱,久不下雨;密云不雨,言乌云密布而未下雨,原指德能未能下及,现比喻事件已酝酿成熟,但还没有爆发;风雨同舟,指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度难关;风雨无阻,指刮风下雨也阻挡不住,无论天气如何都照常进行;风霜雨雪,比喻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风雨兼程,指冒着风雨加倍赶路;挥汗成雨,言洒出的汗能成为雨,形容人很多;泪如雨下、涕零如雨、涕泪滂沱,指眼泪象雨水一样往下流淌,形容悲痛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