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诗词韵律 >> 楚辞古韵 >> 鸟瞰楚辞研究的百年盛况
  • 鸟瞰楚辞研究的百年盛况
  • 来源:原创 作者: 佚名 日期:2008/6/4 0 阅读:1254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周建中

    一、对象审视
      楚辞的出现,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现象。
      楚辞是以屈原及其作品为主体的,所以,研究楚辞,必须首先研究屈原。
      郭沫若说过:"它的时代的确是群星丽天的时代,而他在这个时代中尤其是有异彩的一等明星。"(《屈原研究》)
      屈原,作为战国时代诞生于楚国的"一等明星",他的迅速升起与陨落,就如一颗明亮的彗星,一闪而过,稍纵即逝,只不过在广袤的天空中留下一道渐渐淡褪、又永恒难灭的痕迹;他来无影,去无踪,我们既无法寻找他那源远流长、极为显赫的家族背景,又找不到子孙绵延、世代相继的家庭线索,家族的精华似乎正如代代蓄积的能量,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作了"一次性释放"--从而也多少带有一种伟人的生命神秘色彩。
      更令人遗憾的是,他那敏感多愁、忧郁孤独而又富于狂飙式暴发、雷电式抒发的转换极快的个人气质,加之几分狂态、几分醉意、几分痴迷,几分迂阔,使他与同时代的人造成了巨大的隔膜,他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别的人则对他不屑一顾,只给予了一点点与其历史价值极不相称的关注,乃至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著作对他没有作出片言只字的记载--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运,有人称之为"伟人宇宙孤独感"的表现。
      不过,人们对于这样一个事实:即战国史籍、先秦文献只字未提屈原,从感情到理智双方面都难以接受。当然也可以圆通,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quot;完壁归赵、渑池之会"二事,亦不见于先秦典籍,而且情节离奇,耸人耳目,虽然亦有人怀疑,但是成不了气候。赵逵夫于心不甘,从《战国策》中发掘了两条有关屈原的史料:《齐策三》所写设计让孟尝君拒绝楚国象床之赠的人,《楚策一》"张仪相秦谓昭雎章"中要求使齐恢复齐楚邦交的人,就是屈原[1]。当然这样的发掘还有待于学术界的接受与认同。
      关于屈原的生平资料,最早而且权威的是司马迁《史记》,有《屈原贾生列传》专篇,并载录《渔父》、《怀沙》两篇,遗憾的?quot;议论太多,事实仍少"(梁启超),"通篇多用虚笔,以抑郁难遏之气,写怀才不遇之感[2]",抒情、议论多于叙事。另有《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亦分别提到屈原,但与本传所叙说法不一。以致屈原的生卒年代、放逐次数和时地、作品篇数及作年等,均没有明确记载或说明。
      《史记》之外,研究屈原的资料还有:1、王逸《楚辞章句》,王氏在注释中涉及到屈原的生平情况,如任三闾大夫、《天问》作因、《九歌》创作等。2、刘向《新序·节士篇》,如叙及屈原"为楚东使于齐,以结强党",又如屈原在顷襄王时被放的原因?quot;怀王子顷襄王亦知群臣谄误怀王,不察其罪,反听群谗之口,复放屈原"。又云顷襄王时代的政治是"暗王乱俗,汶汶嘿嘿,以是为非,以清为浊"。3、民间传说,如卒日为五月初五、赛龙舟的由来、端午节的内涵等,比较全面的有唐代沈亚之的《屈原外传》。只是这些材料均出于汉魏之后。4、从屈原自身的作品中去发掘,主要是指带有自传性的《离骚》、《九章》,如《惜诵》"思君其莫我忠兮,忽忘身之贱贫",可证其没落贵族的身份。《悲回风》"孤子吟而泪兮,放子逐而不还。"蒋天枢以为古谓死国事者之子为孤子,推断屈原其父殉国战死[3]。又如,屈原在流放地究竟干什么呢?《卜居》有"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之句,虽然是选择语气,亦透露出某些信息。5、汉人楚辞作品。汉人楚辞为拟骚之作,往往代屈原立言,如《七谏》、《九怀》、《九叹》、《九思》等。东方朔《七谏·初放》云:"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吕氏春秋·明理》高诱注:"国,都也。"可见屈原生于都城郢都,长于秭归一带"原野"。此说可纠"生于秭归"之传说(如袁山松《宜都山川记》)。
      由于屈原生平史料的匮乏与歧异,造成后人研究的巨大困难,有以"传说"为信史者,如云"屈原生于秭归"、"卒于五月初五";有从屈原作品中发掘其生平事迹而过火者,如蒋天枢、谭介甫、张中一;也有怀疑屈原其有无者,如廖平、胡适、朱东润等,如朱东润引用荀悦《后汉纪》,申述《楚辞》的作者是刘安[4],因而引起了五十年代初期的一场论辩,郭沫若还专门写过两篇驳斥文章[5]。于是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从屈原的生平到作品,从宏观到微观,到处充满着争议,初学者往往在各种观点中比较、抉择、认同、申述。如屈原的生卒年,梁启超说:"我们最抱歉的,是不能知道屈原生卒年岁和他所享年寿"。(《屈原研究》)但人们仍然不甘心这一状况,各自研究,"自说自话",林庚说屈原活了四十一岁,蒋天枢说屈原活了七十八岁,前后相差37年。凡是惨淡经营"屈原年表"、"屈原年谱"的,总会"捉襟见肘",吃力不讨好。
      正是这样,以屈原生平及其作品为主体的楚辞,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而又望而却步的谜团:
      1、先秦史籍为何不载屈原其人?
      2、楚辞是如何从战国传至汉代的?
      3、屈原作品不涉及家庭情况而有爱情婚姻的深刻体验。梁启超说:"最奇怪的一件事,屈原家庭状况如何,在本传和他的作品中,连影子也看不出[6]"。
      4、屈原作品从不直接涉及当时的国家大事,而将视野投向遥远的神话、传说。
      5、《天问》不问炎、黄二帝,不问颛顼、不问伏羲,屈原作品从来没有点到先秦诸子,如孔子、老子、墨子等。
      6、屈原作品的艺术水平之高,如异峰突起,且衣被俅?quot;上源"、其"发展线索"极难描述。
      7、如何对楚辞与楚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作出纵横交叉的双向描述?
      8、如何把握屈原作品与苗族文化、古傩、民间文学作品的关系?
      9、如何把握屈原作品中抒情主人公"我"与屈原本人的关系?
      10、如何看待从楚辞中发掘或比附屈原生平事迹这一特殊现象?
      的确,要走进"屈原世界",仍然颇费斟酌,从屈原、屈平、左徒、三闾大夫到正则、灵均、美人,从湘累[7]、楚狂、狂人、独醒客到爱祖国、爱人民的典范,从诗人、诗祖、东方诗魂到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世界文化名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侧面,都折射出不同的内涵与外延。
      朦胧、复杂、多元,如隐在云雾中的山峰,既令人神往,又无法回避:因为屈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想想曹植、陶渊明、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刘禹锡、柳宗元、苏轼、陆游、辛弃疾、曹雪芹、鲁迅、沈从文,我们无法摆脱"屈原模式"的潜在牵引。所以,林庚先生说,唐代诗人都读过楚辞[8];姜亮夫先生说,整个中国文学都"楚"化了[9];陆侃如说,他的作品几乎含有宗教的魔力,变成神圣不可侵犯的著作[10];郭沫若说:"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中国统一着的[11]"。
      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平的。一个当时不被人们重视、理解的历史人物,特殊的遭遇与归宿,使他独"享"一个节日(端午节);独具个性的创作,使他独"成"一门学科(楚辞学或屈学)--这就是屈原、屈原模式、屈原现象所独有的永恒魅力!
        
      二、历史回顾
      鸟瞰楚辞研究的百年盛况,必须从学科的历史谈起。早在1978年,香港学者饶宗颐就提议建立"楚辞学[12]";1986年,大陆学者薛威霆、王季深又提议建?quot;屈原学"[13]。其实,学科的历史应追溯到西汉初年。"楚辞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包括:1、《楚辞》作者生平、思想研究;2、《楚辞》作品的诠释与研究;3、骚体文学发展状况研究;4、《楚辞》研究史的研究,等等。但漫长的古代研究史,基本上局限于1至2项,即楚辞作者与作品研究
      古代楚辞学史,肇源于汉初的贾谊与刘安,奠基于司马迁。贾谊与屈原相距不过"百有余年",加之仕途不顺,"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伤屈亦自伤。贾谊的《吊屈原赋》,开创了拟骚诗风,亦开启了汉代学者、诗人对屈原既敬佩又有所不理解的评论倾向,多少表现出隔代跨度后的神往与隔膜。贾谊凭吊屈原,亦是后代批?quot;屈原否定论"的一个坚实证据。
      据班固《汉书·淮南王传》与《离骚序》,淮南王刘安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离骚传》为楚辞学史上第一个注本,分为总体评论与文字训释两部分,但大部分已佚,今仅存51字,即见于班固《离骚序》中一段文字: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皎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4]
      刘安留给我们的文字虽然不多,但形成了整个封建社会评论屈原的基本倾向:即对屈原人格精神的推崇与向往。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将屈原、贾谊合传,写怀才不遇之悲,"岂独屈贾二人合传,直作屈、贾、司马三人合传读可也[15]"。据汤炳正先生考证,刘安《离骚传》被后人窜入司马迁的《屈贾列传》,导致了《屈原列传》的前后矛盾、阅读困难[16]。又由于荀悦《汉纪》、高诱《淮南子·叙》称刘安作《离骚赋》,以致后代有人认为《离骚》为刘安所作,成为"屈原否定论"的一个证据。好在阜阳汉简中有《离骚》、《涉江》残句,而墓主为汝阴夏侯灶(卒于前165年),从而否定了刘安作《离骚》的可能性[17]。
      历史的发展是不可思议的,漫长的楚辞学史就是在贾谊、刘安、司马迁三者的纠葛中逐步形成、奠基的。自此之后,古代楚辞学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以章句训释为特征的汉唐阶段,以义理探求为特征的宋元阶段,以各逞新说为特征的明清阶段。第一阶段以汉代为主,代表著作为王逸的《楚辞章句》。王氏训释,多有所本,或本于经书故训,或本于方言楚语,又注?quot;因形以得其音,因音以得其义"(段玉裁《广雅疏证·序》),颇得正解。现当代的许多新注、今注,往往源于王氏。又,王逸注文有成例,即"正文之字,于《注》文中必出现之[18]",若对照屈赋用韵体例,则可校勘今本楚辞或异文。第二阶段以宋代为主,代表著作为洪兴祖《楚辞补注》、朱熹《楚辞集注》。洪氏校订原文,载录异文,补释诗意,阐扬义理,如云屈?quot;同姓无可去之义,有死而已"、"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非死为难,处死为难。屈原虽死,犹不死也"、"《离骚》二十五篇,多忧世之语"。释《怀沙》云:"知死之不可让,则舍生而取义可也。所恶有甚于死者,岂复爱七尺之躯哉?"凡此诸说,皆为后世忠君爱国、忧国忧民之"放大"张本,又为后人探寻屈原之生命意识、生死观、死亡意识而起步,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认为,死亡构成屈原作品和思想最?quot;惊采绝?quot;的头号主题。把屈原的艺术提升到无比深邃程度的正是这个死亡--自杀的人性主题,他的选择绝非一时的冲动或某种迷信的盲从,而是自我意识的充分呈露,是一种理性的情感抉择[19]。朱熹的《楚辞集注》被后人称之为"里程碑"式的著作,"祛前注之蔽陋,而明屈子微意于千载之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他说:
      原之为人,其志行虽或过于中庸而不可以为法,然皆出于忠君爱国之诚心。原之为书,其辞旨虽或流于跌宕怪神、怨怼激发而不可以为训,然皆生于缱绻恻怛、不能自已之至意。
      朱子在对屈原批评的掩护下,发掘屈原忠君爱国、缱绻恻怛的个性与思想,颇为中肯。朱熹也是最早彻底以文学眼光来看待、诠释楚辞的,如他释《离骚?quot;上征"一节,"望舒、飞廉、鸾凤、雷师、飘风、云霓,但言神灵为之拥护服役,以见其仗卫威仪之盛耳,初无善恶之分也。旧注曲为之说,以月为清白之臣、风为号令之象、鸾凤为明智之士、而雷师独以震惊百里之故为诸侯,皆无义理"。(《楚辞集注·辩证上》)朱熹还注意从作品整体去把握意象、探求艺术方法,如说:"《离骚》以灵修、美人目君,盖托为男女之辞而寓意于君,非以是直指而名之也。"说明他已发现了《离骚》"男女君臣之喻"的意象结构与象征体系。凡此,都使《楚辞集注》成为楚辞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著作,成为后人治骚?quot;必读书"。所以它的翻刻次最多,计宋有四次,元有四次,明有十次,清有四次,在日本刊印了一次,朝鲜四次[20]。即使在当代,亦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79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本(1990年)、中国人事出版社本(1996年),同时流行。1972年中日恢复邦交,毛泽东送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的礼物,就是朱熹的《楚辞集注》,并由此在日本引发了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专题讨论会,在日本受到极大的关注[21]。
      古代楚辞学史的第三个阶段为明清阶段,从章句训诂、发明意旨到各逞臆说、言人人殊,呈现一?quot;百花齐放"、良莠混杂的局面,代表著作有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戴震《屈原赋注》。
      汪瑗《楚辞集解》曾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严厉批评,说该书:"以臆测之见,务为新说,以排诋诸家","疑所不当疑,信所不当信",所以清代乾隆以后一度沉寂,日见其微。至近世经游国恩、金开诚、崔富章等学者的研究,终于恢复了它的地位。如关于《离骚》"三后"之释,先后为王夫之、戴震、马其昶、刘永济、姜亮夫等所承[22]。又,关于《哀郢》的创作背景发掘,为王夫之、郭沫若等所承;关于《礼魂》为前十篇之乱辞,亦为王夫之及后世学者所采[23]。又如,论述《九歌》思想云:"《九歌》之词固不可以为无意也,亦不可以为有意也。"这种体悟,亦颇得体。缘此,熊良智有专题系列论文,北京古籍出版社出了董洪利的点校本(1994年)。
      王夫之《楚辞通释》则是另一种情况,他说自己与屈原"时地相疑,孤心尚相仿佛",注屈以寄托他的民族感情。如说:"原之沉湘,虽在顷襄之世、迁窜之后,而知几自审,当怀王之时,矢志已夙密,于此见之。君子之进退生死,因时以决,若其要终自靖,则非一朝一夕之树立,唯极于死以为志,故可任性孤行,无所疑惧也?quot;正因?quot;思想性?quot;的原因,大陆十年"文革"动乱期间出版的唯一的一本古人楚辞著作,竟是该书[24]。因此,真正代表楚辞学史第三阶段学术成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则是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蒋氏自序中称自己"独于离骚,功力颇深",又云:"以余穷愁之身,而沉没于骚,岂不然乎!"他"考订楚辞地理,与屈子两朝迁谪行踪",绘成地图五幅:即楚辞地理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其次,蒋氏对屈原作品创作时地的考索,亦具说服力。如关于《九章》写作时地,一般以为作于江南、作于沅湘之野,蒋氏考证的结果是"《九章》杂于怀、襄之?quot;,其中《惜诵》、《抽思》、《思美人》皆作于怀王时,与《离骚》是同一时期的作品;《涉江》、《哀郢》以下六篇,作于顷襄王时,写作地点在江南。蒋氏此论,为后人判断《离骚》作时提供了充分的理由,现当代学者詹安泰、金开诚、马茂元、胡念贻、浦江清、逯钦立、孙作云、戴志钧等学者,或直采其说,予以引申、发挥、补充;或者殊途同归,其结论与蒋氏相同或相近。[25]。最后,蒋氏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内在意蕴的阐发,亦精辟中肯,令人击节。如云《离骚》"以好修为纲领,以彭咸为结穴",此说为当代学者毛庆采纳并有发展,称彭咸为《离骚》象征体系的中心[26]。又释"闺中既以邃远兮,哲王又不悟"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上句收反顾游目以下半篇,下句收怨灵修之浩荡以前半篇。用笔一俯一仰,旋乾转坤,千里来龙,至此方合。至于蒋氏对《离骚》两次神游天界时,在行动上、心理上微妙细腻的差别的发掘,更是洞幽察微,令人叫绝。
      当我们对漫长而古老、窄深而热烈的楚辞研究作一匆匆"巡礼"之后,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楚辞研究已经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文学上两种力量的碰撞。一是屈原抒情模式本身的传承魅力;二是司马迁、曹植、李白、杜甫、辛弃疾、曹雪芹等作家对屈赋传统的自觉再现和积极扩张。后人从他们身上得到多重的沾溉与熏陶。二、学术上两种类型的交叉。历代注骚者往往拟骚。楚辞,不仅是开展研究的对象,也是再现研究成果的载体。能进入境界?quot;拟骚",往往掌握了屈原的精神与风格。三、民俗上两种内涵的渗透。端午佳节,龙舟竞渡,本为驱邪避灾,而与纪念屈原叠合,则使后者具有了超越时代、地域的广泛性、久远性。四、再现上两种方式的张扬。以屈原生平事迹或楚辞作品为题材的戏剧、音乐、绘画作品的大量涌现,也常常阶段性地刺缴、加强了人们对楚辞本体的回眸、体悟与把握。
      当然,以上四方面的传承特点又归结于屈原本身与旧式制度。这是因为:屈原追求的存君兴国、独立不迁、上下求索、好修为常四?quot;全能",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典范、民族精神的完美象征。而另一方面,封闭的封建社会给文人提供了与屈原相类的生活环境、风云际遇和价值取向、追求方式。他们易与屈原的行为和思维相契合,从而采用屈原的进取模式与消释模式。
      同时,漫长的古代楚辞学史也为我们的"百年观照"提供了很好的前提与渊源: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再现的。二千年的历史给我们贡献出许多启示:
      一、研究层次、研究方法总是不断提高、发展。从王逸的名物训诂到朱熹的义理阐释,再到蒋骥的艺术分析,离文化的研究只有一步之遥,同时又自始至终贯穿?quot;文化研究"的因子、因素。因此,晚清以来,注意文化的研究,则是理所当然的发展趋势。
      二、许多研究者的独到之见,又逐步为历代学者所接受,成为不刊之论。如刘安的人格推崇、司马迁的不平之气、王逸的方言诠释、朱熹的男女君臣之喻、蒋骥的时地考索,都成为近百年来研究的热点课题。
      三、一代代的研究者都在反驳、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说法;而他们自己又受到后代或同时代人的反驳、纠正或补充,从而不断推进研究的深入,寻找"近真的屈原"。而后者在反驳、纠正、补充前人之说的同时,也在方法上留下前人难以磨灭的痕迹。如研屈、绍屈并举,从刘向《九叹》,王逸《九思》,到王夫之《九昭》,进而发展为闻一多《〈九歌〉古歌舞剧悬解》、李大明《九歌歌舞剧新编》,以及郭沫若《屈原》(话剧)、胡鸿延《屈原诗传》(大型神话传奇史诗)、陈书良《屈原与婵媛》(电影文学剧本),楚辞学者的创作热情,可谓方兴未艾。
      四、每一种学术派别、研究方法的出现,总是与当时的文化学术思潮分不开的。任何摆脱时代制约的努力,往往正是时代思潮的反映,从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到清代的乾嘉之学,从晚清的求新求变、抗战时期对爱国主义的呼唤到建国初?quot;人民性"的弘扬,总会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楚辞研究。
      五、近现代研究中出现的许多困惑,完全可以在古代研究史中找到原因和答案。如楚辞研究的各家往往各言其是,虽然有一些证据,但合起来则相互龃龉。论文发表虽然很多,而能被广泛接受的结论甚少。每个个体总是虔诚地认为自己最了解屈原及其作品,而排斥甚至嘲弄他人成果,但同时代的人或后人对他的"独得之秘"往往不买帐,不以为然。----目前研究中的这一困惑正是清代各逞臆说、言人人殊的延续,又可追溯到宋代义理探求在方法论上的不足。义理探索虽然高于章句训释层次,但仍然是平面的、局限的、单一的,不能从根本上解释《楚辞》的复杂、丰富与多元现象。
      鉴此,我们审视本世纪的楚辞研究,正是以两千年楚辞学史为逻辑起点与历史参照的。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楚辞繁体精校本[2]    1356 次 2008/5/31
 鸟瞰楚辞研究的百年盛况    1254 次 2008/6/4
 著名书法家窦万兴创作《葫芦赋》    2242 次 2015/1/30
 [屈原]卜居    1256 次 2008/6/4
 楚辞研究的新收获    1362 次 2008/6/4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