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楚辞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屈原学会主办的“楚辞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二届年会”不久前在杭州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就当前楚辞研究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成果丰硕。
一、文献研究。如崔富章《〈中国图书馆善本书目·楚辞类〉补正》、周建忠《
大阪大学藏“楚辞百种”考论》、石川三佐男《“蟠螭纹精白镜”铭文与〈楚辞〉》、李大明《〈文选〉骚类校文举例》、黄灵庚《〈楚辞〉十七卷成书考辨》、林家骊《哈佛燕京图书馆所藏马其昶稿本〈屈赋析微〉》、熊良智《阮孝绪〈七录〉楚辞分类著录的学理背景》等对海内外的楚辞文献进行了介绍与考证。
二、训诂问题。如王钟陵《〈楚辞·天问〉“阳离”解》、野田雄史《关于“荆”和“楚”的称呼》、大野圭介《“周流”考》、王德华《骚体“兮”字表征作用及其限度》、孙敏强《“蒙清尘”与“罗袜生尘”解》、温洪隆《屈原“放流”辨》等,于楚辞训诂多有新解。
三、文本中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研讨。如殷光熹《〈楚辞·渔父〉考论》、董运庭《〈九歌〉略论》、吴广义《〈九歌〉与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刘谦功《试析“山鬼”的形象及其文化内涵》、吴广平《东皇太一原型研究综述》、黄崇浩《屈原〈远游〉之旨及其它》、曹亮《招隐士诸说述评》、郭令原《〈招魂〉新探》,研究范围在作品本身。姚小鸥等人的论文则论述了屈原的思想及命运。
四、对楚辞历史、文化、音乐等背景问题的研讨。如黄震云《楚辞的文体与入乐》、邵学海《“烛僮”发微——论屈原时代楚国文学艺术的风格与趋向》、张兴武《楚声组曲与〈九歌〉声辞》、吴万钟《对兰象征的历史演变之研究》、黄康斌《古乐〈承云〉考——楚辞古乐考之一》、周苇风《屈原作品称经的文化背景》等。
五、从新角度切入的跨学科研究。如赵敏俐《对七言诗源于楚辞体之说的几点疑问——从〈相和歌·今有人〉与〈九歌·山鬼〉的比较说起》、刘伟生《赋体内序与外序的区分及其结构特征》,角度新颖。禹经安、舒新宇和张昌竹等从地域文化入手进行研究,提出楚之黔中郡与溆浦之关系。张群、龚元秀取美学角度,刘冬颖、丁素红则对姜亮夫先生楚辞研究的文化语言学特色进行了比较探讨。
六、楚辞对后世的影响。如朴永焕《陆游的屈骚情怀》、陈炜舜《叶向高及其楚辞论探赜》、过文英《评朱熹的〈九歌〉研究》、邵炳军《汪瑗对〈楚辞〉文学性的体认》、李翰《从“温柔敦厚”到“发愤”、“绮靡”——屈赋的文学史意义及对“诗言志”说的再思考》探讨了后世对楚辞的继承。
此次会议的主题之一,是纪念姜亮夫先生从事楚辞研究八十周年兼缅怀在楚辞学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汤炳正、林庚、褚斌杰、张正明、郭在贻诸先生,选出了新一届屈原学会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