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朝花夕拾 >> 红袖添香
  • 红袖添香
  •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 网络知音 日期:2008/6/11 阅读:1415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有一密友,终日梦想着,要过上倚红偎翠的封建腐朽生活。办公室里不忙的时候,往往就会听到他冲着高窗上的古柏荫影狂吟:“红袖添香夜读书!”然后,还要转过脸理直气壮地问我们:“就得是‘红袖添香’!这才美!如果是‘爷们儿添香夜读书’,那美吗?”我们女同事笑而不答,心里说,假如赶上这位“爷们儿”是莫伦特斯,或者劳尔,那也没什么不美的。但是,为什么只能是一个性别读书而让另一个性别添香呢?是仅仅中国的男性这么想,还是全世界男性统通都抱这个逻辑?

      不管怎么说,“红袖添香”,终归成了中国古典文化中很隽永的一个意象,并且无可否认的是非常之美的一个意象。只是,今天的人,包括我的那位密友,大约并不了解“红袖”当年是怎么“添香”的。我们所熟悉的“焚香”方式,是点线香。那种装在纸筒里、像一把挂面似的细细香棒,插一枝在香炉中,点燃香头,就有香烟从香棒上袅袅升起。但是,“红袖添香”,可绝非拿一枝线香往香炉里插那么简单。明代佚名画家作品《千秋绝艳》图卷中,表现了“莺莺烧夜香”的情节,画上的题咏说得非常明白:“梨花寂寂斗婵娟,月照西厢人未眠。自爱焚香销永夜,欲将心事诉苍天。”画面上,崔莺莺立在一座高香几前,几上放着焚香必备的“炉瓶三事”中的两件——插有香匙与香箸的香瓶,以及一只小香炉。只是,香炉中、崔莺莺的手中,都不见线香的影子。但见莺莺右手捧个小香盒,左手用拇指和食指拈着点什么,向香炉中添放。

      实际上,如果观察古代绘画中表现的香炉,基本上看不到炉中插线香的情况。线香出现的历史相对晚近,在古代生活中,焚香使用的“香”,是经过“合香”方式制成的各式香丸、香球、香饼,或者散末。如相传为宋人洪刍所著的《香谱》中,记载“延安郡公蕊香法”,是把玄参、甘松香等五味原料“杵、罗为末,炼蜜和匀,丸如鸡头大”——这里所说的“鸡头”当是指鸡头米,也就是说,制成的香丸只有鸡头米那么大。另外一方“球子香法”,则是把八味原料“都捣、罗,以枣膏与熟蜜合和得中,如舀杵,令不粘杵即止,丸如梧桐子大”。此外,《陈氏香谱》中,记载“韩魏公浓梅香方”,是“如欲遗人,圆如芡实,金箔为衣,十丸作贴”,芡实,也就是鸡头米;书中还有“杏花香”方,是“丸如弹子大”;“开元帐中衙香”,是“丸如大豆”;“雪中春信”方,是“炼蜜和饼如棋子大,或脱花样”,成品是棋子大小的小香饼,讲究一点的话,还像做月饼那样,用花模“脱”成各式花饼。从各种香谱的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具体制香的方法虽然非常复杂,但大致是用蜜、枣膏、白芨水、蜡(做软香)等与各种配料和匀,做成小丸、小球、小饼。只有知道了这一点,才能明白《红楼梦》中的一些相关细节,如第十九回,宝玉发现黛玉身有异香,道:“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子的香。”此外,书中多情的章节之一,“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写宝玉偷空溜到郊外,想要私祭金钏,匆忙中买不到好香,幸亏有伶俐的茗烟提醒痴公子:“我见二爷时常小荷包里有散香,何不找一找?”宝玉这才想起来到荷包里去摸一摸,“竟有两星沉速”。以“星”为量词,正是因为当时的合香制品一般都非常之小。

      也因此,莺莺手中的香盒,才在焚香雅事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成为“炉瓶三事”中鼎足的“一事”——香丸、香饼之类,就盛在香盒里。《金瓶梅》第四十回,写潘金莲“瞅了瞅旁边桌上,放着个烘砚瓦的铜丝火炉儿,随手取过来,叫:‘李大姐,那边香几儿上牙盒里盛的甜香饼儿,你取些来与我。’”生动地说明了香盒的用处,也说明了,直到明代,焚香的普遍方式,仍然是使用香饼、香丸,而不是点线香。由此,《千秋绝艳》中崔莺莺的姿态就可以理解了——这里是在表现,她一手捧着香盒,另一手刚刚从香盒里拿出一颗小小的香丸,将要放入香炉中。古代女性“添香”的场景,就这样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非常有意思的是,山西嵇山青龙寺元代壁画中,腰殿西壁上的“三界诸神图”之“帝释圣众”部分,中心人物帝释天被表现为一位雍容华贵的美髯男子,左手握着一个长柄香炉。在他身后,一位力士以跪姿高擎起一张圆盘,盘中盛满弹子大小的圆丸,帝释天的右手刚刚从盘中拈起一粒圆丸。毫无疑问,盘中的圆丸,正是焚香用的香丸,而帝释天正在“添香”。这一场景,可与《千秋绝艳》中对崔莺莺的描绘互相参考,帮助我们修正对“红袖添香”的想像。由此,我们或许才能够明白,为什么两位唐代诗人在专篇歌咏女人的手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添香这一动作。秦韬玉《咏手》,赞美女人之手是“一双十指玉纤纤,不是风流物不拈”,所举几个典型例子是,对镜梳妆,手擎珠帘闲望,向金杯中倾酒,以及“银鸭无香旋旋添”。赵光远《咏手》之二也描写了女人的几个最动人的手姿——拈笔书写,玩掷钱游戏,以及“炉面试香添麝炷,舌头轻点贴金钿”,还有下棋。选择这几个动作,显然是描写女人纤手拈着细巧物件——笔,金钱,香丸,金钿,棋子——时的可爱。添香的时候,以食指与拇指轻拈一粒如梧桐子、如弹丸、如鸡头米的小香丸、小香饼,手形自然很美。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红袖添香    1415 次 2008/6/11
 读一篇奇文    2017 次 2008/5/22
 贾宝玉与于连索黑尔    1603 次 2008/7/19
 小鸟笑 ·小鸟叫 · 小鸟跳    1474 次 2011/10/22
 《论语》八则之题外话    1359 次 2009/2/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