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文学 >> 欧洲文学 >>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概述
  • 二十世纪欧美文学概述
  • 来源:原创 作者: 路遥 日期:2008/6/15 阅读:949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科学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与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统一的市场,因而20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纪。但物质财富的丰富并不必然意味着精神的幸福。在这个世纪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无数次局部战争,数千万人死于非命,更有科学技术的应用本身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如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等,因而20世纪又是一个充满苦难的、令人绝望的、异化的世纪,一个精神危机不断的世纪。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文学的发展也有了许多新的特点。一方面,随着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各民族相互交往的增加,欧美文学已不再局限于欧洲和美国,拉美和澳洲的文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种种悲观主义哲学的流行,人们已不再自信能真实地认识和反映生活,也不再相信种种抽象的理想,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都不再一统文坛,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流派登上文坛并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潮之一。此外,随着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些国家的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也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现代主义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诞生并流行于20世纪的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十多种文学流派。现代主义植根于20世纪的社会现实,其思想基础是19世纪末期以来流行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如叔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学说在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现代主义的基本特点是主张反传统,着力表现的是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扭曲和异化;表现手法上追求新奇和怪诞,语言往往晦涩难懂;人物形象的塑造不再遵循典型化和个性化规律,甚至只是某种抽象概念的符号;特别重视内心世界的挖掘,人物的活动日益从外部世界退回到内部世界。

      象征主义70年代兴起于法国,它的前驱是波德莱尔,19世纪80年代正式形成一个流派,而法国诗人让·莫雷亚斯于1886年发表的《象征主义宣言》不仅昭示着象征主义作为一个流派的诞生,也是现代主义作为一场文学运动开始的重要标志。象征主义喜欢用具体的形象表现抽象的观念,用物质的可感性表现隐蔽的内心世界,着眼点不是描写客观的真实,而是追求主观的幻觉;喜欢用象征、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法,重视雕塑美、音乐美和朦胧美。20世纪,象征主义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国家,成为国际性的文学潮流,称为后期象征主义。后期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瓦雷里、比利时的梅特林克、奥地利的里尔克、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托马斯·艾略特、俄国的勃洛克等。

      表现主义产生于德国,最初流行于绘画领域,后来扩展至文学。表现主义强调“艺术是表现,不是再现”。表现主义作家反对模仿外在世界,主张表现内在主观现实,表现所谓抽象的本质。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是抽象的概念,作品中的“情节”往往是几种思想概念的冲突,这种做法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容量,但也损害了作品的形象的明晰性。它的前驱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最卓越的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德国的格奥尔格·凯泽、捷克的恰佩克、美国的奥尼尔等。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的创作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强烈影响。

      未来主义是一个激进的反传统的文学流派。1909年,意大利诗人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它的诞生。未来主义诗人主张歌颂机器文明和都市动乱的生活,赞美速度的美和力量,展示人的意识冲动;主张摒弃文化遗产和现存文化,以自由不羁的字句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础,排斥理性和逻辑,甚至要求取消语言规范。这一流派在艺术上追求怪诞和标新立异,表现手法上有所创新,但语言过于艰涩。未来主义的代表作家还有:意大利的帕拉采斯基、法国的阿波利奈尔和俄国的马雅可夫斯基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战后,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思潮和新的文学流派。它们一方面继续反对19世纪的现实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反对新的“传统”,即流行于20世纪前期的现代主义,反对现代主义将文学变成了精神贵族的深奥、晦涩的文字迷宫,主张把文学拉回到现实--即变成普通人的轻松通俗的文字游戏。这些称为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和流派,其实在表现生活的异化和人生的迷惘方面,与前期现代主义一脉相承。后现代主义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它主要包括存在主义、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等流派产生于法国,并从法国传播到其他地区。“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产生于美国,魔幻现实主义则主要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

      由于现代主义的传播和现实主义新的发展,20世纪欧美文学具有迥然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法、英、俄、德、美诸国和拉美地区的文学成就尤为卓越,其他国家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家。

      1909年,意大利文坛出现了以马里内蒂(1876-1944)为首的未来主义流派,对欧美现代文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了“怪诞派”戏剧和“隐逸派”诗歌。怪诞派戏剧主要以离奇的情节表现现实的荒诞、人生的苦闷和被扭曲的心灵,代表作家是皮兰德娄(1867-1936)。他创作的《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1921)、《亨利四世》(1922)、《如此这般》(1924)和《今晚即兴演出》(1929)等剧作,表现了法西斯统治年代小资产阶级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立足点的颓唐和苦闷,开了欧美荒诞派戏剧的先河。隐逸派诗人回避严酷的现实生活,转向个人的情感世界,抒发在社会的重压下人们孤寂、哀怨的精神状态。翁加雷蒂、蒙塔莱和夸西莫多被称为三大隐逸派诗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意大利出现了新现实主义,同时各种现代派文学也纷纷崛起。莫拉维亚(1907-1990)是20世纪具有国际影响的意大利作家,著有《冷漠的人们》(1929)、《罗马女人》(1947)、《罗马故事》(1954)等新现实主义作品,以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为主人公,展现他们在战后初期政局动荡、经济萧条年代备受生活煎熬的艰辛处境。60年代以后,莫拉维亚写出一些散发着现代主义气息的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剧作家达里奥?じ#?926-)的喜剧创作也颇有成就,著有《神秘的喜剧演员》(1969)、《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1970)等喜剧。

      20世纪的西班牙文坛主要有“九八年一代”、“现代主义”、“二七年一代”、“战后小说”(又称新浪潮小说)等流派。“九八年一代”是现代文学开始的标志,代表人物是哲学家和文学家乌纳穆诺(1864-1936)。他一生创作了8部长篇小说,最著名的是《迷雾》(1914)。他还写有随笔集、短篇小说集、剧本和诗集,广泛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现代主义诗歌的代表是诗人鲁埃达和希梅内斯。“二七年一代”的代表是诗人洛尔卡(1899-1936),他的诗集《歌集》(1927)和《吉卜赛谣曲》(1931)、剧作《血的婚礼》等,广为流传。

      20世纪东欧地区出现了一些有世界影响的作家。捷克作家哈谢克(1883-1923)的代表作长篇小说《好兵帅克》(1923),通过主人公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普通士兵形象,对奥匈帝国统治者的专横、军队的腐败进行了深刻讽刺。安德里奇(1892-1975)以《德里纳河上的桥》开创了南斯拉夫文学中寓意长篇小说的新体裁。米兰·昆德拉(1929- )是70年代起饮誉国际文坛的新一代捷克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生活在别处》(1973)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984)等。昆德拉的作品以其充满智慧的“昆德拉式”的幽默和讽刺,表现了他直面真实人生的勇气和良知,表现出他对历史和现实的批判精神以及对人的本性和处境的深刻思考。

      20世纪的北欧文坛出现多种流派并存的局面。挪威女小说家西格丽德·温塞特(1882-1949)以细腻的文笔刻画女性在追求爱情、摆脱社会习惯势力束缚过程中的复杂心理,代表作有《珍妮》和三部曲《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儿》。丹麦的尼克索(1869-1954)是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蒂特:人的女儿》。

      20世纪澳大利亚文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现实主义文学占主导地位。第二次大战后,虽然现实主义文学仍在继续发展,并出现了不少优秀作家,但是以帕特里克·怀特(1912-1990)为代表的现代派文学是这个时期的主流。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安·布埃罗。巴列霍 基金会(1974)(陈凯生)    986 次 2008/6/15
 奥地利文学    953 次 2008/6/15
 蚂蚁 (博里斯·维昂)    849 次 2008/6/9
 圣经诗选 约伯记(2)    1369 次 2008/6/16
 首领(卡拉维洛夫)    816 次 2008/6/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