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观点
儒墨两家哲学堪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显学”。与儒学不同的是 墨学思想同样是站在西周文化的传统中 却主张从应一般百姓的立场上谈“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巨害”的重要性及其方法。而这种兴利除害的理论预设即为其著名的“兼爱”思想 提出了“爱无差等”的理想命题。此外 墨学的开创者墨子是有神论者 认为天与鬼的智慧和权威远远超过古代圣王 是因为天是掌握正义 赏善罚恶 爱利百姓的最高主宰。可以说 墨家思想是以宗教代替一切道德与权威 而展现其理想的平民主义思想。
由于墨家思想的平民性格 其涉及理论的内容也就特别着重于大众化的福利取得与平民式的自我超升。不论是主张和平的兼爱 非攻 或是“必顺乎天”的尊天 事鬼 其要点在于使人的能力的发展与一切动作仪型能如实地遵循天的意志 而且在社会中的举事任职 也都有一定的标准 这不仅是形式上的要求 还更是一种自我的反省与自觉。也正是这种对于标准的反省 逻辑性的思辨及理论验证的检查就格外重视 因此发展出相当严格的逻辑体系。
墨家哲学中的社会哲学主张是积极进取的 充满“舍我其谁”的态度 不但从理论上发抒国与国 家与家 人与人之间兼爱 非攻的思想 主张贤人政治 还透过实际行动 亲身参与各种反战行动与建设事业 在知与行上完全奉行从百姓到天子“尚同于天”的原则 希望达到世界大同的理想。由于其站在平民角度上立论 讲究节俭克苦 杜绝浪费 使其文化哲学理论呈现素朴保守之风。
重要哲学家及其思想
墨家哲学代表人物即为墨子 其重要思想观点包括在下列内容之中:兼爱 非攻 尚同 尚贤 非命 非乐 节用 节葬 尊天 事鬼。充分反映出其素朴的自然宗教观 并把一切政治的 社会的 道德伦理的各方面思想完全以宗教性的面纱加以合理化。值得注意的是墨子的科学精神 他不但对科学哲学中的概念定义有所主张 对于科学方法的建立 科学教材的撰写与科学思想的传授 使得中国科学研究和应用很早就展现了高度智慧。
墨子死后 后期墨家分裂成许多派别 而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以《墨经》为研读与发展思想的主要依据 基本上成两派 一是从自然科学 逻辑思辨的法则与认识论问题着手 主张人的认识能力是获得知识的工具 但必须透过感官与思维作用始得 而逻辑的真伪的标准 只有透过客观的自然世界或人类社会现况的检证 才能取得。另外一派是发展墨子的宗教理念 他们试图在现实政治权力无法取得或予以保护的情况下 仍能奉行墨子平等兼爱的社会理想 因而发展成劫富济贫的游侠之路。
墨子的思想在战国时代十分盛行 门人弟子遍布天下 影响层面很大。墨子以其务实的淑世理想 高越的人格情操 丰富的思想内容 完善的教材设计 形成了一个极其严密而充满宗教精神的团体 深深吸引了无数百姓与和识分子。也因为这个团体的切实践履态度 参加各小国反战保卫的活动 协助农耕及军事防御建设 左右墨氏之徒在各国的施政措施 在在显示出墨家势力的庞大。但在墨子死后 墨家团体无法出现德望 学识真正有领袖之风的“巨子” 而且墨氏思想与音主政者的权力与利益有所抵触 受到政治势力的排挤 而其在哲学理论的建构上也不乏矛盾之处 更遭遇其他学派的严格挑战 后期墨家各学派也彼此不服 是以在汉武独尊儒术以后 墨学便失去了学术上的传承。在这样一种颓势中 墨学重名实辨的思考与科学研究的热情 在一片强调伦理道德 法治武功的学术市场上便失去了一席之地。值得安慰的是墨子精神在民间的发展 游侠的侠义作风与方士的炼丹 不可不谓多少受到墨子学说的启发。
兼爱
人人平等互助互爱。
非攻
反对侵略战争。
尚贤
不分贵贱唯才是举。
尚同
上下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兴利除弊。
天志
掌握自然规律。
明鬼
尊重前人智慧和经验。
非命
通过努力奋斗掌握自己的命运。
非乐
摆脱划分等级的礼乐束缚,废除繁琐奢靡的编钟制造和演奏。
节用
节约以扩大生产。
节葬
不把社会财富浪费在死人身上。
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在战国时代唯一能与儒家抗衡的就是墨家学派 虽然墨学不像儒学发展的那般源远流长 但其有关政治学上所主张的贤人政治与中央集权 在社会学上所主张的兼爱反战与重节俭反奢华 在宗教思想上尊天重鬼与非命 在科学态度上讲究理性与实践 无一不在中国思想界或大众日常生活中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比起许多言论在辩论台上的尔争我执 相抗不下 未尝不是一种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