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从政生涯
孔子一生的最大愿望,是从政并做出一番成绩来。他的各种理论如提倡"礼"、 "仁"等,都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纲领。当时的中原,大小国家林立,虽然名义上同在周王室的旗帜下,但实际上早已独立。孔子拿着自己的政治纲领到处鼓吹。孔子三十五岁时,鲁国内乱,他一度跑到齐国发展,游说齐景公建立礼制,齐国名臣晏婴指出孔子提出的厚葬会浪费钱财,而官员拜见时的繁琐礼节根本不实用。
晏婴从施政的实际出发点来辩驳孔子,击中了当时缺乏实务经验的孔子的要害,齐景公最终也没任用孔子。之后许多年,孔子带着自己的学生四处谋职---颇似今天的名经理人,带着自己的团队跳槽一般,相当的气派却苦无良机。年届五十的孔子一度想到一个名叫费邑的小城去当官,但遭弟子子路坚决反对而作罢。不久,孔子终于在鲁国谋得了职位,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到了鲁国的大司寇,管理全国的刑法。
除了管理刑罚以外,孔子还兼任过司仪,相当于今日的礼官。在此期间,鲁定公与齐景公会谈,孔子向齐国展示了正宗的礼法。据说齐国因此而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
孔子在五十六岁时代理了鲁国的宰相职位,在行使权力的第七天,就杀掉了同样也是大夫的少正卯。这件事情真是匪夷所思,因为后者并无实际的罪行,孔子却说他犯了五种罪,都和个人私德有关,说少正卯是个爱搬弄是非、没有才学的小人。如果此事为真,作为政治家的孔子未免显得也太幼稚了些。司马迁说其后的三个月,鲁国的政客都不敢贪污,应是被新任宰相的举动给吓住了,但话说回来,用刑罚来恐吓并不是个好办法。鲁国的另一大问题是权臣的势力过大,对此,孔子的策略是拆毁三位大臣封地的城墙。但这些城墙乃是防御所需,因此最后只拆毁了一家城墙,权臣势力过大的情况并未改观。
孔子代理宰相仅三个月,就自己辞职了,据说是看不惯鲁定公爱好女色的缘故。实际上,考察孔子执政期间的事情,很难说孔子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毕竟在当时尔虞我诈的政治氛围中,单纯以儒学治国,终究难以成气候。
十四年周游列国出售学说
离开鲁国之后,孔子便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学说。当时的国际形势,小国面临被大国吞并的危险。孔子的学说"礼",往往被大家挂在嘴上,却难以付诸实行。孔子也不想变更自己的施政方针。有一次,卫灵公欲向孔子请教行军打仗的事情,惹得孔子极为不悦,说: "祭祀的礼节我知道,但打仗的事情我可从来都没学过。"当面给卫灵公钉子碰。
从性格上来看,孔子是个理想主义浓厚的人,但执行能力不高。要在各国出售自己的学说,见缝插针推荐自己是很重要的,然而孔子写的自荐信却一点也不见效。孔子在叶城停留时,叶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没说出具体的方策。第二天,叶公问子路:"你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子路不知该怎么回答。孔子知道了以后,便写了一封自荐信,内容如下:"孔子其人,好学不倦,教育别人也不知疲倦,常努力工作到忘记了吃饭。高兴起来便忘了忧愁,连自己老了都忘了。"
这样的自我介绍,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来说,应是不错的,但对一个政治家而言,可就太不合格了。因此,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并没有获得实际成果。
文化巨人是怎么练成的?
也许正因官场失意,造就了孔子文化上的巨大成就。孔子的学说,最适合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的统治,如同汉代。孔子的儒家学说因其统治需求,被不断地挖掘、扩充,并发扬光大。
孔子很会讲道理,在《论语》的师徒对话录中,不难看出这些道理施行的难度。而孔子编辑《春秋》,不是基于史实,而是按自身对礼法的理解来重述,加上了一番道德价值的判断,如"弑":指臣下杀害君主。于是《春秋》笔法,成为后世历史学家批判的常用手法。
孔子去世以后,随着后代对儒家学说的重视,他的思想被一代代地挖掘,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日积月累。至今,孔子的思想已深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本文摘自《影响中国的85位名臣》 高鹏 华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