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帝国良民
在全世界看来,基本上诺贝尔奖无疑是代表了科学界的最高学术水平,当然充满意识形态色彩和偏见的和平奖并非如此,也因此存在众多非议;我们可以看到,每年一次的诺贝尔奖评选结果都会引起世人的瞩目并对获奖者怀有一种尊敬的心理,中国人也不例外,多少年来,虽然没有真正的中国籍科学家获此殊荣,但总还是出了几个美籍华人作为华人的荣耀,不论是李政道、丁肈中、杨振宁还是李远哲、崔琦等,都在华人中享有盛名和极高的知名度,当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可能又会有一位美籍华人获奖消息传出时,同样成了中国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新闻之一,似乎虽然没有真正的中国籍科学家的份,但好歹又会有一位华人,自然也让亿万国人感到一些自豪。但说实话,年复一年的评选诺贝尔奖,而中国人也是年复一年的期盼着哪一天会出现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科学家的名字,似乎中国人真的很在乎这个奖项,甚至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多少远离基础科学的奖项在内,经常都会被国人在失望之余来评头论足,也有人为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未能得到奖项而感到愤愤不平,基于上述各种因素和现象,很多国人在失望之后就开始习惯性的对诺贝尔奖加以讽刺和淡化,比如就有国人在贬低诺贝尔奖的同时,大谈国人过分自卑,并将人们对诺贝尔奖的重视和期盼讥讽为所谓的“诺贝尔奖情结”,并认为中国人应该抛弃这种有害的情结。 真的是中国人在诺贝尔奖方面有自卑感吗?还是说中国人不应该有诺贝尔奖情结?又或者说是真的中国人的基础科学学术水平远低于世界水平或至少没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呢?也有人说是因为诺贝尔奖是西方人搞的奖项,他们对中国人怀有天生的偏见等等,所以呼吁中国人不要将诺贝尔奖当一回事或过于看重;其实在我看来,诺贝尔和平奖或许如后者所言充满意识形态和西方偏见,但在基础科学和文学艺术这些方面,基本上中国的学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由于中国的这种科学技术水平的现状和差异,中国人的失望其实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不能怪别人没有评到你,甚至没有提名的份,而是实实在在的有差距,从这一点上来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中国人在诺贝尔奖评选上存在一种自卑倾向,反而故意贬低诺贝尔奖的学术水平和科学贡献以及科学价值才真正显示出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卑感。 要说中国人在诺贝尔奖方面存在一种“诺贝尔奖情结”,这一点我承认,不仅仅中国人有,估计全世界各国的人民都会有,毕竟这是科技学术领域的世界最高奖项,既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也显示出一种国家的荣誉,为什么不能有“诺贝尔奖情结”呢?中国人每年在诺贝尔奖评选出结果的时候都会高度关注,很多人甚至对其它国家获奖者到底取得了什么科学成就都一无所知,只是关心又是什么人、哪个国家的科学家有幸获奖,充分证明了中国人从内心里极其期盼哪一天能有一位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更不用说那些在中国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专业学者们了,我相信每一个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人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获得此项殊荣,这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我认为,有人呼吁中国人要抛弃“诺贝尔情结”,甚至认为中国人这种情结挥之不去,是过于看重了这个奖项,甚至莫名其妙的胡乱认为中国的真实科技水平被诺贝尔奖评选机构看低了,这些思维才是对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极其有害,恰恰相反,我认为,中国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包括普通大众,就是要有一种诺贝尔奖情结,甚至将之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理想进行追逐,拼命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拼命向学术前沿挺进,并告诉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要认真的学习,发奋图强,从小就要树立一种面向诺贝尔奖高度的奋斗目标,有朝一日中国人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诺贝奖的名单上,现在没有中国人的份,并不代表将来没有,现在中国人会感到失望,尤其昨天又看到同是东亚人的三位日本科学家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应该能让中国人想到些什么,所谓知耻而后勇。 当然,我们首先就要搞清为什么中国人会有着一种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这不仅仅只是因为没有中国人获奖,也不是因为中国人有一种希望获奖的虚荣心,更不是因为天生的自卑,而是因为目前中国的科技水平实实在在的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尤其是中国的基础学科研究方面,与世界科技前沿还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我们目前的科研体制还存在着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而这种体制性差异甚至比学术成果、学术水平落后的情况更让人忧心,一方面,我们不能说中国人不聪明,相反华人的智商应该在世界上是公认的,华人在海外不断取得各种学术成就就已经充分的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不能说在中国从事学术研究尤其是从事科研的人数不多,相反是很多很多,学术机构也遍地开花,但说实话,大多数这种存在于大学院校或各类研究所等事业型单位的科研人员都类似于中国各机关的公务员一样,不仅仅吃大锅饭,而且人浮于事,大多数人整天就只是想着抄几篇学术论文,再凭老资历和关系混个高级职称,以获取与之相对应的待遇,研究生博士或博士后是越来越多,学术水平却提升得很慢,总是跟在国外科研的后面赶,人家在研究什么,我们也研究什么,要么就是模仿;再者,在中国,虽然学术机构多如牛毛,但真正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人又有多少呢?这里我可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人造飞机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是航空发动机,而航空发动机我们知道它不同于火箭或其它发动机,它要求寿命、可靠性和其它性能指标,是一个必须反复工作连续运转的复杂工程,而中国造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瓶颈又是什么呢?不仅仅是工艺水平和设计理论,更多的实际问题首先就是制造发动机所运用的各种先进材料,比如一些复合材料、合金材料等等,这些材料虽然民用不多,但航空发动机就必须用到,很多在中国就根本生产不出来,需要想方设法的从国外比如西方国家或俄罗斯高价进口,有时即使高价也买不到,西方人想方设法的控制,连俄罗斯也经常卡中国脖子,这些方面,就说材料方面,本身就是基础学科,就是基础科研,事实上产量会很少,又有多少人会在这并不赚钱没有产业前景的科研方向攻关呢?国防工业的水平往往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研综合实力,并非我们的长征火箭上天了就代表了基础科研水平也上去了,我们甚至就连一些芯片也必须从国外弄进来,这就是差距,就是中国在很多基础研究领域与国外先进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 所以我为什么说媒体不应该呼吁打压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相反应该鼓励和提倡中国人普遍怀有一种诺贝尔奖情结,而且要从小学就开始教育和培养中国人的这种情结,也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最前沿,同时国家也要在科研体制上,建立一种类似诺贝尔奖一样的激励机制,从基础抓起,总有一天中国人也会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我相信会有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