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新人潜规则之二:最好的老师是你的敌人
  • 作者: 张振刚 日期:2010/8/25 13:35:07 阅读:421 次 [大 中 小]
  • 新人潜规则之二:最好的老师是你的敌人

     

    单位不是学校!

    领导不是老师!

    同事不是同学!

    团队不是班级!

    业绩也不是一张试卷所反映出的分数!

    工作中的所谓正确答案,则绝不唯一!

     

     

    一个新人来到单位里,多半都揣着这样一份梦想,那就是:让我遇到一位良师吧,他会指给我最正确的职场道路,而我也会尽力拼搏,最终取得一份自幼便一直向往的成功。

    可惜,这几乎也就是梦想而已。

    首先可以肯定的讲,绝不存在这样的所谓良师。

    具体说就是:

    单位不是学校!它你来,不是为教你学东西的,而是要靠你赚钱的

    领导不是老师他不会把解答你的所有疑难问题当成自己的义务,而只会竭力挖掘你的潜在价值,以增加自己的团队业绩

    同事不是同学他们不是来陪你睡懒觉、聊大天、喝酒、逃课、作弊、泡妞的,他们最大的愿望,只是希望将你当成垫脚石,而使自己脱颖而出

    团队不是班级不是让你浑浑噩噩就能一直混下去,而不被人知觉的地方在这里你干得再卖力倒可能没人注意到,但一旦稍有疏漏,便一定会被放大若干倍,提升到集体后腿的高度。

    业绩也不是一张试卷所反映出的分数!那是太复杂太微妙的东东,非经多年修炼,断难领略其深奥之处。而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何时你将手头工作告一段落后,举目四望,便一定会发现,有人绝对比你“会干”得多!

    而工作中的所谓正确答案,则绝不唯一!在实际操作中,既可能条条大路通罗马,也可能四面撞墙都走不通!

    教科书就更别想了!倒是所有做老板的人,会希望将他的一套人生理念全套灌输给你,让你成为一个只知奉献不求索取、以苦为乐以为荣的员工。而那自然恰恰是你需要警惕的地方。

    总之,到单位后便睁大两眼四处找师傅的人,分明就是多年做学生养成的习惯在作怪,似乎不管到了哪里,一定要有个老师出来为你今后的行为负责。一旦你成绩不好,肯定也该埋怨学校老师。

    醒醒吧,小朋友!那种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且光说这些还不够,让我再给你多泼一瓢冷水——

    几乎可以肯定的说,凡是一直打着主意,要到社会上找个名师来学两手的人,一定就荒废了在校时的大把时光。

     

    案例2:在校时能做哪些职场准备?

    在校大学生小韩,对未来的职场坎坷早有思想准备,平日在同学中就显得相对更深谋远虑一些。至于社会的许多阴暗面,他更早已见怪不怪。

    他的业余时间基本都投入到了社会实践当中,而对校内必修的课程,不免就疏松一些,几乎每学期都要个一两门,即便通过的也多是在六十来分上晃悠。

    他对此毫不在意,心想:反正将来到了社会上,一切都还要从头学起,书上的这些教条有用吗?甚至就你们这些做老师的,让你们到外面的大千世界里,都能混得下去吗?恐怕你们就是没能力在外面混,才在学校里指手划脚的吧?要不是为了最后那张文凭,我才不在这儿浪费大好青春呢。

    他甚至有点亏得慌。

     

    评析:

    先看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关于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又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进去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学生们回答。

    “真的吗?”教授又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

    这回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有人轻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又拿出一袋沙子,慢慢的倒进罐子里。完後,再问学生:“现在这个罐子满了没有?”

    “没有满,”同学们都学乖了。

    “好极了!”教授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进了看起来已被填满的罐子。

    当这些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班上一阵沉默,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如果再挤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

    教授点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这还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其实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你以后也许永远没机会把它们放进去了。”

    然后回到小韩的困惑上。他对老师的那些非议,其实倒不值得花太多功夫来加以纠正,或替老师做什么辩解,因为那无非是一种少年轻狂的表现罢了。

    说起来,老师在很大意义上只是分别熟悉某些专业方面的知识,当然不一定成为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学习榜样。而仅仅敢于跟老师叫板,其实同在家里冲父母耍横一样,也不过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而且话又说回来了,老师们再没水平,从整体素质上看,恐怕也不会比小韩将来会遇到的主管、上司们更差吧?

    作为小韩,有了明确的职场导向固然很好,但即便凡事都以职场需要为取舍标准,也不见得就要把学校的教育视若粪土。倘能换个角度,将学校也看做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则于人于己,都善莫大焉。

    对此小韩可能会皱眉:有这必要吗?学校怎么能跟职场相比呢?老师不是领导,同学不是同事,一切环境因素都是两码事呀。

    两者当然有区别,但讲得更准确一些,可以把学校看作是通往职场的一处训练营。尽管这个训练营的纪律比较松懈一些,目的性似乎也不是太明确,但这其实也就如同供信徒们参禅的场所一样,究竟能参悟到何种境界,自然是每个人的事,总不能自己成不了佛还要怪方丈。

    至少,该把老师当成一个必须适应的领导。眼下不能配合好老师的学生,将来在领导面前肯定没有底气。

    不要讲什么“将来我再认真努力”之类的鬼话,行为会形成习惯,习惯会影响性格,性格会变成命运。

    一个多年间上课就在最后排(能溜号就溜号),见老师只会低头而过,考试只会祈祷侥幸发生的学生,有朝一日到了职业岗位上,又怎么可能在一夜间就变成一个言行举止处处规范到位的员工呢?

    而且,目前的多数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其实老师是一种能量巨大的免费资源。做老师的没有人会拒绝学生的提问,相反,让今天的很多老师们苦恼的反倒是,没有学生提问,哪怕再怎么启发都没用。多么悲哀。

    要等这些学生们到了职场上才会知道,身边有个随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请教讨论的老师有多么难得。

    当然,今天的学生也不是啥都不问。他们会在考试前憨憨的要求老师给划出复习范围,或在考试后可怜巴巴的求老师将分数改成及格。实在太没技术含量了。

    学生们意识不到的另一点则是,今天不会跟老师讨论问题的人,明天在跟领导沟通方面也必定要从头学起。

    上下级之间的交流,重要吧?但放眼职场上的新人群体,有多少都只是傻楞着等待领导下达指令的书呆子啊。

    你瞧,当初你曾那么不喜欢读书,出门后居然还是个书呆子,这到哪儿讲理去!

     

    何况,话又说回来了,职场上真的没人能教你吗?难道你只能一个人反复碰壁后,才能摸索到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道路?

    从某种程度上讲,反复碰壁是绝对必要的。否则,即便再有什么明白人告诉你前路不通,你也不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职业素养。

    但是否真的没人能教你,倒是未必。甚至毋宁说,职场上人人都是你的老师,只是需要你采取的学习方法不同而已。

    这些老师,当然跟你在学校时遇到的不一样,尤其不会在你遇到难题时,就恨不能比你还着急,一定要揪着你的头发让你反复练习八遍才罢休。

    在学习的内容上,也跟在学校时大不一样。在校你最熟悉的学习过程,就是将一门课里的要点背下来,然后奔向考场挥洒一番,交卷后便万事大吉。

    而在职场上首先要学的,与其说是做事,不如说是做人。这方面话题太深奥,到后面我们还会再详加阐述。

    至于怎么才能开始你的学徒之路呢?实际情况可能有这样几种:

    一是的确有人可以教你,譬如某些老同事。

    一个老同事能教给你的东西,一定比你全凭自己揣摩更有用。花点时间弄清楚部门里人与人的关系,尽快找到自己的队列,从你将来的职业发展来看,也肯定比你每天去勤恳表现更有效。

    但人家老同事并非收取学费的专业教师,总不能上赶着过来好为人师啊,这时你就该主动去求教。

    这条看上去似乎很简单,新人哪有不虚心的?但做起来却不见得很容易。

    问题就出在,我们的教育体制没有教会学生提问题。多年下来,你们全都不自觉的养成了只想了解标准答案、不愿知其所以然的毛病,结果到了职场上,就变成了一片苦恼茫然的傻瓜,不知该学什么,更不知怎么学。

    所以,只要能将这一条很得体的做好,通常就能解决好入门上手的大部分问题。

    二是有人很想教你,但前提是你要“懂事”。

    这种人通常是你的业务主管,甚至是你的老板(倘若你是在个小公司的话),因为你的进步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成就。

    而能否实现这种和谐的协作呢?关键还在你。说得具体点,就是看你的姿态和悟性。

    你既不能一有问题就上交,给他们留下凡事都不会动脑子的印象;也不能听不听两,好象一点拨就会了,过后做起来却依然不是那么回事,令人感到简直不堪造就。

    有人可能会说:“我的老板或上司,根本就兴趣培养我,甚至冷淡我,对我爱理不理;还有就是我的老板或上司很差很,从他们那里根本学不到什么,那又该怎么办?”

    对于前一种情况,你得先搞明白,是你选择老师,而不是老师选择你。爱不爱教是他的事,愿不愿学却是你的事。“师”都能成一代大家,何况你还成天跟他们朝夕相处呢。

    对于后一种情况,一方面可能是,他们的确水平很差;但另一方面也极有可能是,你的学习心态和为人处世的角度有问题。要知道,无论他们在你眼中有多么差,他们既然能做到这个位置,就一定有其道理,从他们身上,也就一定有东西可学。

    三是你可以通过多种机会,向尽可能多的人学习,譬如客户,譬如对手。

    这两类人其实将是你生命中最好的恩师,尽管他们绝对会带给你烦恼,但什么技能不是从烦恼中提炼出来的?

    尤其对手,从公司层面来看,他们的名字叫做是同行;从个人层面来看,他们其实就是你身边的同事。

    没错,他们都是你的敌人,也都是你最好的老师。

    你犯下的错误,对手会在将来的战斗中告诉你。

    能不断指出你错误的人,难道还算不上你的恩师吗?

    感谢他们吧。没有他们,就没有你的进步。

    至此,如果你还是觉得学不会,那就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你的情商问题,二是你所在的公司确实差了点。两者都可以归入后面的另一些话题,在此先不赘述。

    总之单位尽管不是学校,但一个人的学习生涯却不该因离开学校而终止,只是需要转换学习方式而已。

     

    案例3:入职后没事干怎么办?

    小苗大学毕业后来到一家外资企业。先是在试用期内接受一系列培训,但转正后,有些同来的新人便有老员工带着做别的去了,小苗所在的部门却没人领他,成天没什么事情做,只好单纯自学、看资料,偶尔跟别人一起干点零星工作。

    小苗觉得,没有挑战目标的学习,往往是谈不到什么效果的,故而对现状非常郁闷。而且若是照这么下去,自己跟别人的差距岂不会越拉越大了吗?离职似乎也不是现在该考虑的问题,毕竟才刚开始,到别处也还是没什么竞争力,还凭空多了一段工作不安心的经历。真是左右为难。

    好些时间里,小苗只剩下怅望着窗外的灰色天空,不知明天会不会有点什么新鲜事发生。

     

    评析:

    这是个新人们经常可能遭遇的现象,对此有几方面的话题值得了解。

    一方面,即便是一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再完备的公司,也很难对所有人的成长管理做得尽如人意。何况哪个新人也不会把自己当成幸运儿来看待,因此对这种社会现状应该是理解的,只是摊到了自己头上,难免觉得有些不甘心罢了。

    就小苗所在的这家公司来看,看上去还是有些正规化的培训机制,偏偏小苗似乎真是倒霉了一点,他的部门大概出了点什么情况,致使某些该有的传帮带工作忽然中断了。所以,他所遭遇的只能算是正规环境中的偶然偏差,并非进入了一个没法呆下去的企业。

    有些外企中甚至有这样的习惯,它可以让你连续几个月没事干,但不会解雇,当然更没有忘了你。这叫做人才储备,也是它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就有必要提到这样一条值得参照的员工准则了:优秀员工的最重要素质之一,就是能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在自己的工作之余,还能做些有益于大局的事情。

    就是说,你来到这家公司里,不是来单纯接受别人的工作安排和发号施令,仅仅按指定要求做好某些工作,然后定期领走一份薪水的。那样你就永远只会是一个打工仔,而且还是一个让老板在很多时候拿你没什么办法的下属,但却绝对不会成为自己职业生涯的主人。

    你要通过对公司的了解和推断,知道它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或者知道,一个你这样的人才到了这里可以有怎样的发展。

    这样的说法听着有点象大道理,但起码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思路,所以即便是大道理,也并不是空道理,假道理。

    平心而论,我们许多刚离开校门的年轻人,恰恰就是太习惯接受指令了,最缺少的能力就是,用自己的脑袋,在一个独特环境里,考虑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眼下,小苗最大的优势就是,有大把的工作时间可以自己支配。尽管坏处是师傅少了,但好处也是明摆着的,你可以把这个公司里现有的东西,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当然找到具体的学习途径是你自己的事,这方面就没法再多说什么了。至少,将来你从这里出去后,人家看你是干过这类公司的,问起相关的事情来,你都该能讲个头头是道,那便叫做不负众望。否则你能跟人家这么解释吗——说自己虽然在这个公司干过,但只是在里面干点比较偏的岗位,并不了解其它许多情况?那就请想象别人的那份失望吧。

    除了自学之外,有机会也可以去别的部门帮忙,只要人家需要的话。

    再者,若换个角度考虑,恐怕没人会相信一家公司会傻到这种程度,花钱聘来个新人,只为了浪费他的青春,就是没工作给他干。

    所以更可能的是,启动你的时候还没到。这样,早做些围绕主旋律的准备,也可以显得你是个有心人。
      甚至,如果你觉得实在有必要的话,你还可以直接找到上级主管,把你的想法告诉他。相信他总会给你个差强人意的答复,而不会跟你同样的茫然无措。


    案例4国企其实是培训的好地方

    小姐读书的时候就特别好学,找工作也希望能到一个具备良好培训环境的单位,譬如传说中的某些外企。她觉得只有在那样的地方,才能不断取得进步,不致使自己的生命徒然耗费在不断重复的简单劳动之中。

    但事与愿违,她最终进入的却是一家国企。尽管工作环境方面还算过得去,但系统培训就根本谈不上了。几年工作下来,少有的几次业务学习也颇有走形式的痕迹,根本体会不到那种激动人心、思想观念豁然洞开的感受。这使她很无奈,继而越发向往那些三天两头总有培训活动的外企。

     

    评析:

    在职业培训这件事上,小姐有必要认识到两点,一是培训可以包括哪些形式,二是如何认识国企中的训练机会。

    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只有按照严谨的培训体系,在专门抽出的时间里,置身于规范的培训环境下,手拿一册为特定职位量身订做的教材,再聆听着专家的高水准讲授,才能算是培训。

    其实培训的形式当然可以有许多种,如实践、考察、互动等,都不比单纯听讲的效果差。从培训关系来看,又可分为外来培训和自我培训两种。作为小姐,则无疑更应加强对自我培训的认识。

    正所谓,职业并不能扼杀激情,是我们对职业的态度扼杀了激情。

    前面多次说过了,企业不是学校。即便外企,也不可能针对每个人的需求,以外力给予其恰到好处的培训提升。对当今的大部分国内企业而言,要求其对各类员工都能进行系统完善的培训更是奢望,甚至不可思议。但为什么还是有人能够在这种环境里快速成长、脱颖而出呢?显然,他们是对自己进行了良好的自我培训。

    自我培训,意味着能够及准确的分析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善于观察身边环境,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东西,尤其还要发现能为自己所用的培训条件。然后,按照一个只有自己明白的进程计划,按部就班、扎扎实实的取得有效的收获。应该说,倘若能做到这种境界,则简直就是一种高僧修炼般的水准了。

    对此肯定会有人说:“且慢,别光说得花哨,能举个例子示范一下怎么做吗?”

    问得好,眼下小姐所在的国企,就是这样一种上佳的自我培训环境。

    国企是这样一种地方,一方面,普通员工恐怕很难得到专门且有深度的进修,说白了,那种机会即便有也是留给干部和关系户的。但另一方面,国企却也能给你一种最好的培训条件:做事。

    对此估计有人又要嗤之以鼻了:“在哪儿不做事!”

    但做事做事不一样,譬如开发新产品或负责某个新项目,这种事在国企就很少有人愿意去干,因为既有风险,也没多少好处。而此时你就可以慨然请命,大胆的拿着国有资产练手艺去!机会无价呀,不论在民企还是外企,会有这么好的机会给你吗?

    也用不着把这种动机“拿国家财产交学费”上面联系,因为事情本质是这样,首先你的动机纯正,是打算做事而并非蓄意损公肥私;其次既然没人来抢,那估计也就不是什么肥差,就算交点学费,也交不了多少;何况从培养新人的观点来看,反正学费也总是要交的,那与其让别人去交,何不抢过来自己交呢?

  • 上一节、新人潜规则之一:别人可以不守规矩,但你不可以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新人潜规则之三:适应环境不是勉强改变自己,而是要完全忘记自己是谁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