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第一章 名门世家(7)
  • 作者: 荣宏君 日期:2010/12/25 1:24:49 阅读:570 次 [大 中 小]
  •     用笔描写自己钟爱的玩物,无论这些玩物有无生命,王世襄都把它们平等地看做自己的朋友,注入自己的情感和心血,与它们共享人世间的繁华与落寞。在他的笔下,物什都显得是那样的鲜活和富有情感,让读到他文字的人也逐渐亲近起这些传统的玩艺儿。王世襄就是在这种不经意间使祖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发展,这种信念和做法他一生未曾改变。

        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发展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阶段。经历了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各种思潮经历了萌芽、成长到壮大,到30年代进入空前活跃时期。一方面是各种文化论战不绝于耳,文化视点在辩论中走向多元;另一方面,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和初步的运用,很多知识分子开始对延安革命圣地产生兴趣。30年代末涌现了一股奔赴延安的热潮。

        不管是政局的动荡变幻,还是文化界风起云涌的变革,似乎都没有影响到王世襄的生活,他依然是那个沉浸在放鸽子、逗蟋蟀、袖葫芦、听鸣虫中的世家子弟。

        20世纪30年代,当王世襄还在燕京大学中过着“非冀有获,自悦而已”的生活时,大他三岁的季羡林在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苦读,并于1938年争取到了前往德国留学的机会;钱学森在上海交通大学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习,转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

        王世襄则继续在他熟悉的燕京大学内,读着轻松的国文科,过着韝鹰逐兔、放鸽斗虫的惬意生活。很多与他同时代的人已经开始在人生道路上疾行,而王世襄的日子还在晃晃悠悠中散漫地打发着。对于人生与未来,他似乎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方向,也缺乏富有远见的安排。至少,他还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在这一时期,他通过一个叫杨耀的工程师认识了一位德国来的医生——古斯塔夫•艾克。当时艾克正沉迷于中国古典硬木家具的收藏和研究,这为爱好广泛的王世襄日后喜爱古典家具并从事明清家具研究埋下伏笔。

        如果王世襄这样一直走下去,他会生活得自在逍遥,但是也不会有现在著述等身的王世襄。

        命运的转折用一种很平和的方式徐徐铺展。1938年秋天,燕京大学四年学业结束后,王世襄考入了燕京大学研究生院文学院,成为一名三年制的研究生。如果他继续以前的生活,那么,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也会在弹指一挥间度过。

        但是,1939年春天,王世襄的母亲金章因病辞世,对王世襄的人生道路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这一年,王世襄二十五岁。年轻的王世襄没有想到刚刚五十有六的母亲会突然离开,自小生活在母亲呵护下的他感受到了莫大的悲痛,悲痛之后是对往日疏于学习的愧疚。

        “1939年母亲去世,对我打击很大,觉得家里这么重视我的学习,我愧对他们。于是,我开始研究画论。燕京大学没有美术系,我在文学院做的算是跨学科题目,学校同意了。三年获得硕士。我一直到进研究院才开始念书。”①王世襄曾经对采访他的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

        王世襄对于母亲的深情可想而知。他便将玩性暂且收拢,安心研究中国绘画,以期用这种方式来缅怀母亲。母亲金章精通英、法两国语言,精于诗词翰墨,平日除了相夫教子,就是潜心于她的由笔墨色彩构筑的金鱼的世界。王世襄对母亲的感情非常之深,即使后来离开北平到重庆李庄,他也随身携带母亲的画作和遗著《濠梁知乐集》,并在有限的条件下整理母亲

        的手稿,在李庄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次印刷了《濠梁知乐集》,以示对母亲的追念。即使到了晚年,王世襄每每谈起他的母亲,依然是充满无限眷恋之情。他甚至不顾耄耋之躯,又一次整理母亲的《濠梁知乐集》《金鱼百影图卷》,在香港公开出版发行。母亲的出生地在南浔,幼年时期王世襄曾于此随母亲生活过两年,直到2004年他依然赋诗追忆与母亲在南浔的时光,诗云:“儿时依母南浔住,到老乡音脱口流。处世虽惭违宅相,此身仍半属湖州。”岁月沧桑、世事无常,但依然没有洗去他对母亲的一片深情。

        王世襄将玩时养成的专注与执著,用到学术研究领域,玩时的痴迷转变为做研究时的刻苦努力。于是,一个潜心向学的王世襄出现了。凭借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和艺术素养,他毅然选择了“中国画论研究”这一题目作为自己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并于1941年获得燕京大学文学硕士的学位。

        虽然顺利毕业了,但《中国画论研究》因为涉及知识面太广而未全部写完。在毕业论文中王世襄仅仅论述了从先秦到宋末这段画史,宋之后并未涉及。离开学校后,王世襄的父亲鼓励他,要他将书写完。这之后,依靠父亲的支持,1943年王世襄完成了全书的写作。

        一部洋洋洒洒的《中国画论研究》历时数载,终于完成。全书共约七十万字,是王世襄学术之路的第一本学术著作。王世襄因此也给予了极高的重视,书稿完成后,他专程请了两位青年用毛笔誊抄一遍,并线装成册。

        在他准备南下时,为了保险起见,他特意将书稿复制一份留在家中,将手稿随时携带。《中国画论研究》在王世襄的人生旅程中,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他学术道路上的处女作,也是他人生“脱胎换骨”,从纨绔子弟到潜心为学的转变标志。或许,在这其中,也寄托着王世襄对于母亲的无尽哀思。

        这本书对王世襄来说至关重要,它奠定了王世襄一生的学术之路,也是他治学方法初步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意义非凡的《中国画论研究》完成之后,却一直未能付诸印刷,直到2002年,经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才得以问世。

        王世襄在《中国画论研究》的自序中写道:“惟在编写中,始终感到论说罗列多于分析研究,未能揭示各时期理论作法之发展,与画家画迹相印证,故自知欠缺尚多。只有再用两三年时间作较大修改,始能有所提高。惟是时国难日深,已决定离开沦陷区,求职谋生,修改画论只有俟诸来日。”①

        1996年王世襄做《大树图歌》有句如下:

        行年近而立,放心收维艰。择题涉文艺,画论始探研。上起谢六法,下逮董画禅。诸子明以降,显晦两不捐。楷法既详述,理论亦试诠。所恨无卓见,终是饾饤篇。何以藏吾拙,覆瓿年复年。②

        由此可见,王世襄对于《中国画论研究》的不满意以及对延误时间修改的自责。

        无论王世襄对于《中国画论研究》有多少不满多少遗憾,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王世襄在撰写《中国画论研究》的过程中,完成了从耽于玩乐的少年到一心向学的青年学者的自我嬗变过程。

        可以说,从《中国画论研究》开始,王世襄明确了日后学术之路的选择。尽管父亲及其朋友都对这本著作表示了赞许,王世襄自己却并不满意。他觉得这部初稿论说罗列多于分析研究,文字都在皮毛,未能揭示中国美术史上各时期理论技法之发展。而王世襄自己知道,这是由于他缺少实践的支撑。虽然翻阅了能力范围内的所有典籍,保证了书稿的理论基础,但对

        自己书中记载的画作,却很少能见到真迹,这使得他的研究有些纸上谈兵的味道。他也因此萌生了想在绘画理论方向继续深入研究的想法。

        还有一个有趣的插曲是,王世襄也是由于撰写《中国画论研究》而结识了小他几岁的师妹袁荃猷。从此两人携手共同走过六十年的人生路,风雨同舟,相濡以沫,成为学界伉俪的典范。
  • 上一节、第一章 名门世家(6)   [ 返回主目录 ]   最后一节、第一章 名门世家(7)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