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谭钟麟挂名吏科给事中,参加阁议,位卑言微。像这种身份的人参加阁议,一般是人云亦云,可奏章传到他手里时,他认真阅读,出人意料地拒绝签名,厉声作色说:“上意未定,才命内阁议决。我们应当认真议。没有议,怎能决,怎能签名?身为御史,就要讲真话,讲实话,一味仰承上意,还要御史做什么?我要单独上奏。”说完拂袖而去。 会后,他联络四十余名官员联名上奏,为奕 开脱,并晓以利害。他在奏折中慷慨陈词:恭亲王自议政以来,“夙夜在公,尚无贻误,屡荷优诏,奖其贤劳。”恭亲王这么任劳任怨并非是只顾自己的私利,这是天下臣民所看得见的。至于诏见之时言语不检点,自当斥责其过。现在已经天威震慑,他一定会感到愧疚后悔。在现今内忧外患之际,全靠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如果“庙堂之上,先启猜疑,根本之间,未能和协。骇中外之观听,增宵旰之忧劳,于大局实有关系。”谭钟麟在奏折中说:他作为监察御史,专司上书议论之事,不敢缄默不语,“至于用舍之权,操之自上,非臣下所敢议也”。 慈禧看到这份奏章后,如梦方醒,但她对奕 还是不放心,于是免去他的议政王,保留他的军机处行走、管理各国事务衙门等职权。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谭钟麟因此名震京师,也自然获得奕 等权臣的好感,还得到了李鸿章等人的赏识。 1866年,谭钟麟授浙江杭州府,遗缺知府。所谓遗缺,就是候补,有“缺”则“补”,无“缺”则永远“候”下去。如果没有靠山,没有银两打通关节,是很难补到“缺”的。浙江巡抚马端敏久闻谭钟麟贤达,相见后更感名至实归。所以,谭钟麟一到浙江,马端敏就上奏,请补授其杭州府知府。当时浙江经历太平天国起义后,百端待举,巡抚马端敏“倾心委任,事无大小”,都咨询谭钟麟。 屡遭战乱的杭州,社会混乱,一些不法分子趁火打劫,鱼肉百姓。豪强徐正魁、张桂林等人多年来横行乡里,杀人越货,强占良家妇女,无恶不作。因其党羽众多,以前官府也莫敢奈何。谭钟麟到任后,决意将他们绳之以法。可是僚属们听说要处决徐正魁、张桂林,连连摇头,说徐广植党羽,势力很大,弄得不好,闹出个官逼民反的变乱,就不好收拾了。他见这些人平时在百姓面前作威作福,这时“谈徐色变”,很是失望,也就不再跟他们商谈此事。他假意专程登门拜访徐正魁,几天以后,他又派人请徐正魁进府“议事”,暗地里部署可靠的捕快埋伏在城里。徐正魁刚进杭州城,便被捕获送进大牢。审清犯罪事实后,当即判决处斩。处决徐正魁时,数千人围观,无不拍手称快。 谭钟麟“咳惊吴棠”的故事更是绘声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