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是回民较集中的地方,由于历朝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加深了民族隔阂,回汉矛盾尖锐,曾多次发生回民起义。地方政府于是下令禁止回民出城。大量回民困在城里,挨冻受饿,难以为生。谭钟麟年轻时曾游历陕西,对陕西的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到任后,解除了不许回民出城的禁令,并指示各府县秉公处理回汉诉讼,赢得陕西回民赞誉。 1872年,原任巡抚回陕西赴任,谭钟麟还任布政使。布政使是管财赋、管人事的行政大员,一般官员视之为肥缺,但陕西土地贫瘠,因此谭钟麟在陕西当布政使做的是个怄气官。当时左宗棠督师甘肃,其部属金忠介部、穆果勇部驻兵陕西。因清廷国库空竭,军饷往往不能得到保证,陕西是军饷的重要转运地,设有粮台,专门负责军粮运输。运输费是一笔不小的数字,粮台往往通过发行“官钞”(就是“白条”)支付,从事运输的人凭官钞到府库兑换银两,如果府库没钱,就换不到银子。持官钞的运输者怨声载道,拒绝官钞,没有现银不运粮,而这又影响了军队的供给。谭钟麟任布政使后,明察暗访,从财赋入手,清查出各官衙吏所瞒报隐匿的一大批银两,谭将这些银两统统收归国库,同时,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因而筹集了足够的银两,用于支付官钞,保证了军饷的运输,深为左宗棠所赞许。 1875年,谭钟麟实授陕西巡抚,赏一品顶戴并赏戴花翎。1877年,陕西大旱。谭奏请缓征蒲城、绥德等四十九厅州县本年未征和旧欠钱粮,急调各州县社仓库粮赈济灾民,并通过朝廷向闽、粤海关借银来解决向外省购粮、运粮所需经费。赈灾中,他颁布禁令十条,严禁囤积居奇,严惩肥私官吏。富平知县贪污,被投入监狱,衙役被斩首,此后再也没有人敢作奸犯科。当时山西、河南也遭旱灾,朝廷为此购粮赈灾,平抑物价,但杯水车薪,于事无补,饿死的灾民不计其数。同样受灾的陕西却安然无事,百多万人得到赈济救济,没有流亡后患,皆因谭钟麟防范及时,赈灾措施得力。 1879年10月,谭钟麟补授浙江巡抚加兵部尚书衔。浙江虽有“鱼米仓”的美称,但自道光、咸丰以来,战火未已,百姓大量逃亡,农田荒芜。战争平息后,地方豪绅依仗权势,大肆霸占兼并土地,又与官府串通一气,将霸占的土地报为“荒产”,荒田粮赋照收却隐瞒不报,中饱私囊。在外逃亡的农民返乡后,无地可耕,告状无门。官府筹饷反而向失去土地的农民强拿索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 谭早年任杭州知府时,对此有所了解,而其政绩也被士民所传诵。对谭钟麟任浙抚,民众都寄予厚望。谭钟麟对部属说:“今筹饷事急,若过求于民,则恐生变乱。欲无过求于民,必自复经常之制始。复经常之制,尤应自清查荒产始。”也就是说,要减轻百姓的负担,清查荒产是其中重要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