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谭钟麟到西安就医,谭延闿随父亲到西安,受教于姚世贞先生。在西安生活的时间虽不到一年,但却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搓玉团金万缕丝,豆芽新摘韭花迟; 雨声恰似推蓬急,苦忆长安侍食时。 这年10月,谭钟麟目疾治愈,举家迁往湖南长沙荷花池。谭延闿在湘先后受教于李少苏、陈春坞先生。谭延闿的少年时代,受业老师不少,但因经常迁居,授课的时间都较短,唯有跟陈春坞先生学习的时间最长,受其学识影响也很大。他在诗中忆及陈春坞先生道: 篝灯写记记吾师,绝似长安夜学时; 惭愧雕虫亦无技,卅年赢得鬓成丝。 1890年12月,谭钟麟奉诏入京,任吏部侍郎。次年5月,谭延闿偕母亲进京。谭钟麟因对儿子的习作非常得意,常交给翁同 等朋友们传阅。谭延闿在自记中回忆说:“此数文最为先公所赏,尝示友朋。翁文恭、徐颂师皆尝来索看,吾亦常拜翁丈于厅。” 身为“帝王师”同时亦为晚清书坛巨擘的翁同 对谭延闿一见惊奇,赞不绝口,他在光绪十七年十月二十五日日记云:“访文卿,见其第三子,秀发,年十三,所作制义奇横可喜,殆非常之才也。”而谭延闿的政治思想,实因年轻时耳濡目染而渊源于翁同 的维新思想;迄后随着跳动的时代脉搏,又演变为立宪主张;北伐时,又追随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 1892年6月,谭延闿随赴任闽浙总督的谭钟麟到福州。同年7月,回湖南应童子试,入府学为附生,考试后仍回福州。这次谭延闿以小小年纪入了府学,在人们眼里自是前程无量,所以,以前有些人因他是庶出而喊他为“小老三”,此后就改称为“三大人”了。1893年和1894年,两次回湘应乡试,拜谭铭三为师,致力于宋儒之学。 1895年,谭钟麟任两广总督,谭延闿随居广州,从南海人丁伯厚先生课时艺。丁伯厚以翰林院编修在籍主讲粤秀书院,要求学生每三、八日作文一篇。谭延闿1929年在《自记课艺后》中说:“丁先生谨身慎行,躬行实践,下笔不苟,勤勤不稍假借。今日读此,犹见循循善诱之衷,至为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