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谭延闿大传》 科举之制(1)
  • 作者: 刘建强 日期:2010/12/30 17:58:02 阅读:566 次 [大 中 小]
  •     科举制度创设于隋,发展并成熟于唐朝。
        隋代,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打破士族的垄断,炀帝时始设进士科。
        唐代,于进士外,复置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等科,分科取士,因称科举。武则天称帝时,亲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宋以后,科举皆用儒家经义。明代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体式为八股文,解释须依照朱熹《四书集注》。
        清政府在1653年(顺治十年)重开科举,完全承袭了明代的科举制度,不仅实行八股取士,而且把科举作为取士的唯一途径,“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毋得与官”。清初曾两次分满汉两榜取士,之后改为只有一榜,但不鼓励满人、蒙古人参加,把科举入士之途留给汉人,即所谓“旗人不占鼎甲”。
        科举制度以封闭式考试录取士生,具有公正性和法定性,又因不计生员出身,唯才是举,对中下层知识分子走上政治舞台、废除门阀世族垄断政权曾经起过巨大的作用。科举的吸引力,使士子竞相攻读、参试,“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考生从乡下考到省里,从省里考进北京,又从京城考进皇宫,过五关斩六将,自是极为不易。
        首先,要参加童试。童试,系童生试的简称,亦称小考、小试,是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每三年举行两次,丑、未、辰、戌年举行岁考。凡参加童试科考统叫“童生”,参考年龄当时没有限制,只是称十六岁以下者为“幼童”,七十岁以上者为“寿童”。童试在县、府两级举行,整个考试分县试(在本县举行)和府试、院试(均在府所在地举行)三个阶段。其中,县试,亦称县考,清代由各县县官主持的考试,试期多在二月。
        要取得入学资格的士子,向本县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年岁、三代履历,并取得本县廪生保结,保其无冒籍、匿丧、顶替、假捏姓名,身家清白,方准应考。约试五场,各场分别试八股文、试帖诗、经论、律赋等。事实上第一场录取后即具备参加上级府试的资格。以下各场续考与否,听凭自愿。府试,亦称府考。

  • 上一节、《谭延闿大传》 少年游学生涯(3)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谭延闿大传》 科举之制(2)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