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房外的表情
20世纪末中国某大直辖市妇产医院的手术室外,我得以观察到性别差异对我们面部表情的影响。
同一个下午,竟有七八位孕妇接受剖腹产手术。于是,手术室外挤满了焦急地等候的家属以及他们期待与忐忑的表情。
对于新生儿性别的猜测早已在进行中,前来探望的亲友此时向“准爸爸”们提的最多的问题是:“知道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吗?”
答案将由护士最早揭开。产妇还没有出来,护士便先会探出头来说一声:“某某,男(女)孩儿!(。)”护士的语调有难以察觉的细微差别,说“女孩儿”时很平和,说“男孩儿”时多了些热情。所以前者应该用句号结束,后者则似乎该用感叹号。
情绪的大起大伏表现在家属们的脸上。女婴的长辈至少有十分之一秒的沉寂,然后表现出适当的兴奋;男婴长辈们预备已久的笑容与狂喜在瞬间绽放,脸上的肌肉挤成一团,那兴奋是不需要节制的,像狂欢节里游行的人们,再多的疯狂也不显得出格。
一位显然是祖母或外祖母的女人手捂着胸口,仿佛这样可以保证心跳不会因兴奋而剧烈。最激烈的表现发生在一位年轻父亲的身上,他迫不及待地在楼上楼下跑动,通知自家的众多亲属:“男孩儿!男孩儿!!”他脸上的笑容将持续到肌肉麻木,但是,那种因生男孩儿而带来的光荣感、成就感,将持续到更久。
女婴家长则显得相对平静,他们的笑容与兴奋恰到好处地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出生了!而男婴家长的表现似乎出生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种至上的光荣。
所有羡慕的表情均投向男婴的家长们,绝对没有人会想一想,为什么生男孩儿便值得如此兴奋呢?
女婴的家长们会互相说一句:“现在这个时代,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甚至会说:“还是女孩儿好,省心,同父母贴心。”但问题是,如果这确实是普遍信奉的理念,还有说这句话的必要吗?毕竟,男婴的家长不会谈论生男孩儿的好处。
我们为生了个男孩子高兴的时候,不需要理由,仅仅因为这是一个男孩子;我们为生了一个女孩子而自我安慰的时候却需要许多理由。这极为奇怪的现象却被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人提出质疑。
为孕妇做 B超时告知胎儿性别是被禁止的,这禁止其实是针对女胎的。没有人担心哪位父母会将男胎抛弃。
需要重复与强调的是,我是于 20世纪末中国某大直辖市的妇产医院观察到上述景象的。在这座城市里,不需要男劳力去耕地,女人也享有就业权、财产继续权,也有扶养老人的责任,国家法律保护两性平权。
性别的优劣观念已如此深入骨髓,以至于我们不加思考地喜欢男婴不需要理由。“男性=优等性别”,就是这样简单,简单到被无条件地视为真理。法律在此显得无能为力。
身为“准爸爸”时,我曾表示希望生个女孩儿。我这表态曾被认为是一种“作秀”,被人猜测为已经知道了胎儿的性别为女所采取的“策略”。我是哭笑不得的。
我做上述观察那天,我的太太也在手术室里。护士告诉我是个男婴的时候,我表现出的兴奋一如我希望是女婴时的情景。我知道,最重要的在于我有了一个孩子,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一个平等的人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