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藏传佛教泥塑艺术
一、丰采多姿的泥塑造像
泥塑造像是藏传佛教雕塑重要的造像形式之一,西藏各处寺院无异于宗教雕塑的收藏馆,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大多数藏胞家中也供奉着若干泥塑雕像,虔诚地寄托了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目前西藏保存较好的泥塑作品有布达拉宫的赞干部、文成公主、迟尊公主,塔尔寺的泥塑、拉卜楞寺的泥塑和江孜白居寺的泥塑等。
西藏的泥塑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二百多年以就产生了泥塑工艺。泥塑的主要材料是塑泥,用于塑像的用于塑像的胶泥必须是上好的塑泥,要求胶泥光滑细腻,有足够的粘度,在塑像风干的过程中不致于发生皱裂和变形。和泥时要加进一定量的毛边纸,纸的用量是整个塑像外壳用料的三分之一。另外,制作泥塑艺术品时,需要往塑泥里或者掺入颜料之内添加一小部分添加物。例如,从宗教圣地采取的水、土;大德上师的圣物;一部分研碎的金粉、银粉、珊瑚粉和珍珠粉;芬芳的香料;研碎的藏红花粉等。对那些制作的神灵塑像,在其制作材料中,掺入什么样的添加物,这在仪轨文献中有相应的说明,如果有必要,就需掺入添加物。最后将捣碎的石渣和木质纤维同掺有毛边纸的胶泥揉合在一起。
泥塑的工具藏语叫“代万”,可称作“抹子”。它是一种铅笔状的木棍,两端各有一个平行的铲面,有的铲面刻有相互交叉的印槽,专门用于塑造像的泥壳,还有的铲面用于抹光塑像的泥壳。泥塑佛像,特别是泥塑大型佛像,首先,按一定比例做一个尺寸合适的木架周围缠绕上能粘附塑泥的禾秆;其次,用兰草绳和绵线把禾杆捆扎起来,做成毛坯;再次,在毛坯上涂抹覆盖上塑泥;最后,用扶子等工具,塑造出所要塑造的佛像的骨形、躯体、和衣饰,至此,佛像就算塑成。
一件泥塑艺术品完成之后,就要举行一次叫做“开光”的仪轨。在进行开光时,塑像的内膛不能让它空着,要在里面填充圣物,这些圣物称为“神佛像内藏物”,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法身藏物经文;佛身舍利;谷、芥舍利即像谷粒和芥籽的舍利。从神佛像头部装人的经文称为“头陀罗陀咒文”;由颈项处装入的经文称“颈项陀罗陀咒文”;由莲花座处装入的经文称“莲花陀罗尼”。佛身舍利可能由诸如神佛圣人的指甲、牙齿、毛发等物组成或者由属于神佛圣人的个人用品,如衣物以及在他生前曾经常使用过的其它用品组成。佛身舍利有时也用骨舍利或者经过防腐处理的圣者遗体。在一些大的塑像内膛也经常放置一些较小的佛像、经文和佛塔。在新制成的神佛内膛内放置什么物品,完全取决于所放置的物品是否与该佛像一致,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有一些药用植物和用品被认为具有洁净的效能,例如研成粉未的藏红花和旃檀树块(旃檀树是传统的香料),这些物品也可以作为填充物。当然,以上填充圣物并不是杂乱无章地胡乱堆在神佛像的内膛,而是要根据经典中记载的仪式规轨,必须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这个仪式就是“供献内藏圣物仪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把神佛像内藏物按规定的位置放入内膛。如果是较大的佛像,在放置内藏物的同时,通常要在佛像内膛中央竖立一根长木棍,最好是檀木棍,而且长度和内膛高度一致。这根木棍被称为“命根”。
佛教泥塑造像依据其形象属性和面部表情,可划分为三大类:诸佛与菩萨之“静相”、护法与明王之“猛相”、外道鬼魔之“怪相”。诸佛、菩萨类细目下视,慈祥含笑,或坐或立,优雅端庄,和谐静穆,令人一见便觉亲切、亲近,愿意皈依佛门。护法、明王类则与诸佛、菩萨类完全不同,怒目圆睁,咬牙切齿,臂膀挥动,双腿叉立,表现出伏诛鬼魔的威猛、英武,令人望而生畏。外道鬼魔类被诸佛化身踏于脚下,或仰或卧,蜷缩扭曲,透露出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和追求。
藏族佛教泥塑经历了一个吸收中原和印度雕塑艺术精华,与本土艺术相融合的过程,因此,它的艺术风格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根据艺术的发展过程,藏族泥塑造像可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拙朴浑厚,后期趋向细腻、绚丽和世俗化。藏族早期的一些泥塑造像,线条粗犷,富有力度,这既有生产力和铸雕技术不高的因素,又与藏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性格有关。在艺术不太繁荣的情况下,铸雕技术和民族性格在艺术创造中居主导地位。没有精雕细刻,线条就明显粗放,有力度;藏族自古造就的纯朴、粗犷和不拘小节的性格十分鲜明地映照在他们的雕塑艺术上。
藏传佛教泥塑造像虽然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但大多数又都具有圆畅的特点。这和佛性圆满有很大关系。在西藏的艺术理论著作《文经一疏》中对于身像圆满有许多要求,比如身像纵横要相等、牙齿排列齐密圆满、关节圆美等。藏传佛教泥塑正是追求了佛的圆满柔美,造像丰满圆润,尤其受唐风影响较深的雕塑,身材丰艘浑圆而不臃肿,就连足部等细节也颇具风采,脚趾圆润如佛珠。
塔尔寺的泥塑镏金造像,在藏区享有盛名,各殿主供佛像,均为泥塑。如塔尔寺的弥勒殿主供的弥勒佛坐像。该像泥塑镀金,高近5米,具浓厚的犍陀罗艺术遗风。弥勒佛盘膝而坐,体态庄重自然,表情慈祥而庄重,充满神韵。背光光圈宏大,镀金箔,光焰远射,表现了佛法宏扬,并寓意五谷丰登、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以及光明灿烂的太平盛景。
康马县依旺寺著名的桑杰热波顿七尊佛塑像是硕果仅存的吐蕃时期造像。佛像体态造型巍峨端庄,均着通肩袈裟,衣纹叠复疏密有致极富写实感,佛头微俯,表情朦胧含蓄,慧眼呈凝视衰宇状。在这七尊集单纯、静穆于一体的彼岸之神面前,似乎更能体会到古希腊艺术的至高审美理想“高贵的单纯,静穆的宏大”。
塔尔寺九间殿北三间正中供有如来佛,塑像神态肃穆庄重。其它妙音天女、财源天女等塑像也神情自若,体态婀娜,形态各异,是塔尔寺中著名的彩塑作品。中三间供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和金刚泥塑菩萨像,造型优美。南三间正中供奉头戴黄帽的宗喀巴泥塑坐像,其旁边有一组头戴黄帽、红帽的喇嘛,描绘了格鲁派与宁玛派正在举行辩经会的情景。
珍藏在白居寺大殿里的十六罗汉像,是一组艺术价值较高的西藏古代佛教泥塑艺术作品。罗汉是梵文阿罗汉音译的略称,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内地常称十八罗汉,因为宋代有人在十六罗汉之后又增加了两个西藏流行的十六罗汉,为西藏各教派所供奉。白居寺十六罗汉的造型各有特点,不论是动态神情、服饰衣着、决无雷同。这组塑像的人物性格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有的优郁、有的微笑、有的惊讶、有的烦恼、有的口唇微动欲诉、有的手势欲动又止、有的抚膝而坐安祥自如。雕塑工匠对塑像衣饰的质感也很重视,塑像衣纹的来龙去脉、质地的刚柔相济、都恰到好处,它不仅是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也是今人借鉴的艺术佳品。白居寺十六罗汉塑像,不论是写实的技巧还是概括洗炼的手法,都充分显示出江孜派艺术的特点。它展示了西藏民间雕塑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标志着西藏佛教雕塑艺术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