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史记·淮阴侯列传》,掩卷而思之,对韩信的军事才能钦佩至极,又对韩信的遭遇深表同情和惋惜。秦汉之际,英雄辈出。楚汉相争,项羽空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匹夫之勇,由于不会招揽人才,更不肯重用人才,原本无过人才能的刘邦争斗了四年,结果一败涂地,落得个“别姬”“自刎”的下场。论才能,论实力,论人品,论地位,哪一样刘邦都处于下风。可刘邦却胜利了,而且当上了大汉的开国皇帝。这并非是历史给给后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而是刘邦有政治才能,他能任用人才。有人把帮助刘邦打下天下的张良,陈平,萧何称为“汉初三杰”。而功劳最大的韩信,却不在三杰之列。这是什么道理?我则认为,韩信应该是汉初的第一人杰!韩信其人,实在令我钦佩,又令我嗟叹!
我钦佩韩信的气量,气质和气魄;嗟叹他不谙世事,不懂政治。
韩信的气量甚大,这气量是他后来建功立业的根基。青少年时,他衣食无着,曾靠以为洗衣服的老妈妈的施舍度日。它不以为耻,也不自甘堕落,照样认真读书,相信将来会大有作为。这是现在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后来,他又受到一个泼皮无赖的挑衅,受了胯下之辱,引得街头一群旁观者哄笑。在一般人看来,这是难于忍受的奇耻大辱!但是,韩信承受了。他软弱吗?他不顾颜面吗?我想他是要权衡一番的。当他受辱之时,当他在街上受人嘲笑之时,也许他在想:你这样的泼皮值得我跟你计较吗?你们今日笑我的人,将来会明白: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这是韩信的气量,他不是一遇到不平之事,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的匹夫之勇。要干大事,没有这气量是不会成功的。
韩信的气质,柔中有刚,刚柔相济。沉稳厚重又不失权变。既视野开阔又能洞察人情。本来,他的帅才早被刘邦的第一亲信张良发现,给了他“三寸角书”让他去见刘邦。凭着张良的身份地位,韩信得到刘邦的重用几乎是肯定的。可是,韩信就是不拿出角书,直到自己觉得不会得到重用了,立即就离开刘邦,另寻他途。此时,他很自信,即便不是萧何月下追上他,张良也会来找他。后来,他又为何非强调筑台拜帅不可?这分明是树立权威,他明白,他这个无功,无名,又无关系的一军之帅,若无权威是无法实现他的军事谋略的。这种气质,使他看得深,看得远,看得透。这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这句成语概括了韩信统兵打仗的气度和气魄。几十万军队,在他眼中,仿佛是一堆棋子,摆起这些棋子,又是那么悠闲和出神入化!简直令人叹为观止。但韩信用兵,并非以多取胜,最典型的战例是进攻赵国的背水一战。当时,刘邦把他手下的精兵强将全调走了,只剩下三万未经训练的新兵。而赵国有精兵二十万,且以逸待劳。此战未打,胜负已无悬念。况且韩信又指挥军队背水列阵,怎不让赵人乐得手舞足蹈。而大战的结果,完全出人意料。赵国被打得溃不成军,几乎全军覆没。这结果实在不可思议,而韩信却平和地总结道:兵法上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句话,我只不过用用而已。并非我之神算。请看,这是何等的气度和气魄!
韩信的大功,也同时铸成了他的大错。因为他虽然是了不起的军事家,却不是伟大的政治家。他不知当机立断,也不懂功成身退的道理。他尤其不留神功高盖主会引出杀身之祸的危险。当他打下齐国之后,有谋士曾提醒过他:“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他那时极幼稚地相信,他不是走狗,他也绝不会被烹!等到刘邦当上了开国皇帝,就开始收拾韩信了。刘邦只需和几个人策划于密室就让他身首异处了。一代英才就这样的陨灭了。其实刘邦不只杀他一个,一些战功卓著的开国武将如英布,彭越,陈豨······哪个不是死的糊里糊涂?韩信一心只读军事书,看来没读过政治书,和韩信一样下场的几个冤死鬼,也都是只知打仗,不通权谋的人,要知道你们功高盖主,已经出于危险地境地,你们又是带兵的统帅,着危险又增加了几分。不小心翼翼,怎会有好的下场?这样的悲剧,历史在不断地重演着。有人可以说,封建皇帝太自私,太无情,毋宁说,这是权力欲在作怪,在没有民主宪政的时代,这就是历史的必然。也有人说,历史是超越道德的,政治家是不顾道德的。这话自然有失偏颇。只是如果让地下有灵的韩信听到,也许就不觉得过于冤枉,稍许有些安慰罢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打开历史的篇章,拂去岁月的风尘。我写此文,只想借凭吊韩信,抒写对历史人物的一点感慨,只想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让一些功勋卓著、秀出于林的人才,清醒一些,理智一些,让韩信这样的悲剧尽量不再重演,让公平正义和法制光照人间而已。倘能如此,我也就心安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