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雨的云感怀短文500篇》
第433篇 最不可磨灭的一次“节庆”印象
七十余年来我最是不能忘记的日子,最是不可磨灭的印象,是日本鬼子投降的8.15这一天。那是公元1945年,也叫民国34年。“故事”从这一天的下午,接近傍晚时分开始。
我父母的小油盐店座落在水东街,山城当时最长、最热闹、商店最密集的街道。爸爸妈妈的小店就在离水东桥头十字路口的约20米处。
那天傍晚,突然发现水东桥头的十字路口上,警察天天站岗的那个地方,忽然熙熙攘攘,挤了一大堆人,互相推推搡搡像是吵架打架一般。怎么突然那么热闹?邻居们你问我我问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有邻居跑过去看,回来说是买“号外”,日本鬼子投降了。什么!什么?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投降了?所有的人都非常吃惊也非常高兴。
脑袋里突然“轰”的一下,意外、兴奋,却又半信半疑。被折磨得日子太长太久,几乎麻木不仁了。八年啊,已经八年了。一个又一个城池失守,不断的传来噩耗,都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是真的。难道是真的?
一听说鬼子投降,一下子就拥去了好几个人要买“号外”。可是全空着手回来。
有一人说,只知道日本鬼子投降,具体情况问不着,买着“号外”的人都急急忙忙往家跑,顾不着回答,只回答一句“日本鬼子投降了!”
又一人说,才抢着一张,一个人塞给他一张钱,抢了他的“号外”就跑。还有一人说,才买着“号外”,一伙人拥上来,塞给他钱要买他的“号外”,后面又一伙人一拥他被压在了人堆里面,手上的“号外”也不见了,钱倒是多了出来,够买几份的。
终于有人抢着了一张,紧紧的攥着皱巴巴的“号外”,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跑回来,边跑边跳边嚷着:“日本鬼子投降了!日本鬼子投降了!”
开始时挤不进去,才进去,不料被倒在地下的人拌了一下失去平衡,便也倒在人堆里。这时他看见地下有一张,还有钱,便赶紧把那张抓在手上,攥得紧紧的,一挣扎起来就赶紧跑回来了。
一遍遍的看过才相信,日本鬼子真的投降了,美国丢了原子弹才不得不投降的。大家一个个喜笑颜开。
大人高兴,我这小孩也高兴,虽然没有直接受过鬼子兵的凌辱,可是一天几次躲飞机逃命,太恐怖太怕人,躲怕了、逃怕了、吓怕了。
我记得水东街的那场从“天”而降的灾难。第二天清晨我和爸爸妈妈去了。记得一路上倒塌的房屋、烧焦的屋梁,马路两旁一堆堆的泥土、碎砖、瓦砾。记得老人和孩子悲惨的哭泣嚎叫声。记得木板上抬着的受伤者。
当然更记得我爸爸妈妈的那爿小油盐店,变成了残垣断壁,还记得用一根小木棍翻扒那些破铜烂铁。
六十年余过去了,然而日本鬼子轰炸的那个日子,像是就在眼前,回忆中,我的眼睛已经微微的湿润了。
投降的那个日子我也是记忆犹新,犹如就在眼前。我还不足11岁,大约小学四年级快要放完暑假时候。刻骨铭心,怎么会忘记呢,怎么不是留着最不可磨灭的印象呢?
八年的日子多么长、多么长、多么长啊!鬼子投降,人们全都欢天喜地。
当天晚上就开始了在我懂事以来最热闹的庆祝活动。不分男女老少,满街的人,从来没看见过街上有这样多的人,从来没看见过如此多的笑脸,从来没有过这样快活的日子,比哪一年哪一个节日都要热闹。
那年代没有广播,更没有电视,报纸要第二天才有。报纸每日出一次。“日”又叫做“号”,“号外”就是一天之外的临时报纸。号外出来没多久,消息就传遍大街小巷。天黑不久,街上就有人开始敲锣打鼓,还有踩高跷、舞狮子、采莲船、舞龙灯的,熙熙攘攘、人山人海。
那年代很少政府组织的活动,是民间自发性的,每逢过年过节的喜庆日子都有这样的活动,锣鼓、高跷、狮子、龙灯是现成的,于是比“召之即来”还快,不需要“召”也不需要准备。
第二、三天的庆祝更热闹。像是政府组织的,有老师、学生、生意人、工人、农民各方面的队伍。
哥哥也参加了,他要了一节竹筒回家,往竹筒里面塞棉花、灌油,竹筒外面用红红绿绿的纸糊上,做成一个很好看的火把,他正念中学。我好羡慕。
和过年过节一样,也把菩萨抬上街了,几个壮汉抬着那个木头菩萨边走边跳,“咔咔”“咔咔”“咔咔”不停的响,旁边还有不少壮汉等侯着换班。其它节日也是这样,不过这天等侯换班的人特别多,抢着要上。队伍里有人举着万人伞,有人举着火炬,有人举着彩旗……
“黑无常”“白无常”也来了。黑无常和平常一样一身黑衣服,咧着大嘴巴,不过比过去更加兴奋更加活跃,在街上跑跑颠颠、跳跳蹦蹦,一会儿转过来、一会儿转过去。白无常也比平日活跃,虽然还是一张严肃、苍白的脸,着一身白色袍子,走路时摇摇晃晃摆动着两只大手,不过比平日摆动得更快一些。
过去我看见“黑无常”,尤其是“白无常”时候很害怕,这天,黑无常、白无常似乎不那么怕人,亲和了许多。
狮子街的一块空地上搭了高台,上面站着一个戴了有“刺”一样的帽子的女人。人家说那是“自由女神”,穿白色长跑,手上高举着火炬,火炬上还有闪烁的亮光,下面有轰隆轰隆声,说是发电机。
我第一次看见过自由女神,抬头看了好久,好漂亮的“自由女神”。有同学议论说,那么高,如果要上厕所怎么办。
街上处处挂着“普天同庆”几个字的灯笼,这四个字的印象很深。1949年以后的节日再也没有“普天同庆”几个字。以后似乎不是普天之下、四亿神州共庆的节日。
“8.15”这个日子确实是四亿百姓的普天同庆,所有的人都喜笑颜开、其乐融融,不是有人欢乐有人愁,把鬼子赶出去了,不会做亡国奴了,不用躲飞机逃命了,谁不是笑脸盈盈呢。尤其背井离乡的难民,可以回去重建家园了。
商店门外插上国旗。后来知道叫做“青天白日满地红”,是孙中山先生同盟会的会旗,也是民国的国旗和党旗、军旗。当时我叫它“十二角星”,旗上的星星是十二个角。
挂旗不知道是不是统一规定的,大小不一样。最多的还是灯笼。甚至巷子里也有普天同庆四个字的灯笼。
四年后,又是暑假快要结束的日子,再一次迎来了一个热闹的节庆日。这次不是“号外”迎来,而是从枪声中迎来的。上午,四周的山上忽然枪声响起。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另外的文章曾经记叙。不过这次的盛大庆祝不是当天,气氛不完全相同,不是自发的,不是敞开的欢腾,带有一些神秘感,也没有“普天同庆”的灯笼。
印象最深,最令人难忘的还是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的8.15,从这天接近傍晚时分开始的那个普天同庆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