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陈仲义诗学专著出版,撰文剑指无难度写作
安徽文艺出版社于今年3月推出了陈仲义的第八部诗学专著、诗歌鉴赏论集《百年新诗百种解读》。《百年新诗百种解读》精选“五四”以来的百年新诗百余首,以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方法为主要通道,围绕各类诗歌的特点、亮点、难点,进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作业。牛角尖般钻入每篇诗作的内在肌理,甚至直抵每个词根、词素。力求每一次进入都是一次阅读刷新;力求将现代诗的基本常识、美学元素和主要技术手段“一网打尽”。
7月15日,陈仲义又在《文学报》发表题为《网络诗写的“大跃进”和无难度写作的隐患——网络诗歌十年刍议》的文章。文章指出,比起其他文学艺术门类,网络诗歌场域颇似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又像土地革命的分田到户、各自经营又经常集结的“自由市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传播途径的便捷,一个诗歌写作的全民“大跃进”时代正在到来,无难度写作风气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必将有损于诗歌的声誉与健康成长。文章最后说,正是由于浮躁,放逐了必要的积淀、沉淀,复杂的精神流通变得简化、粗疏。浮躁也同时怂恿了大量灌水操作和后现代拼贴,必然使心灵的写作标杆大打折扣。诗歌的接受尺度与标准正在不断下滑,甚至走向无序与混乱。对此不能再等闲视之了。
七、第二届衡山诗会召开,多元背景下的确立与分歧
8月13日至17日,第二届衡山诗会在衡山举办,来自全国六十多位诗人参加了诗会,诗会提出了“以民间力量推动诗歌,以公益精神成就诗歌”口号,受到广大与会者的认同。衡山诗会每十年举办一次,由诗人吕叶及其团队全资赞助、策划和服务。
主办者吕叶在会上指出,本次诗会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公益性,从财力到人力都是民间的自发行为,是一种纯粹的公益文学活动;二是学术层面的超越性,诗歌学术的研讨不再停留在诗歌的层面,而是转向诗人自身的修炼。但是在后面的诗人发言中,不少看法一出口即变成有争议的诗歌话题,直至演变为针锋相对的辩论。争议最大的问题有:一、如何看待新时期这十年甚至三十年的诗歌创作。二、对网络诗歌和口语诗歌的肯定或否定。
八、70后诗人的命名焦虑与话语权之争
9月,青年批评家霍俊明在新浪博客发表博文《是谁在给“70后”抹黑?——给梦亦非的一封公开信》,针对70后诗人梦亦非的文章《艾丽丝漫游70后:返真的一代》给予了措辞严厉的批评。霍文指责梦文不仅完全诋毁了《尴尬的一代》这本书,而且还对霍进行了人身攻击。霍认为,《返真的一代》根本就够不上对整整“70后”一代人的整理考察和历史观照。不仅没有任何建设性意义,反倒是在给“70后”一代诗人抹黑。
于此同时,胡应鹏、魏克等“70后”诗人的一段QQ聊天记录被曝光,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生于70年代的诗人都是“70后”诗人,而只有参与了早期“70后”诗歌运动的诗人才算是“真正的70后诗人”。在这个名单里,不仅排除了霍俊明、江非,还将出生在1975年以后的诗人也排除在外。这一说法引起了一些诗人的不满。这种论争实际上反映出“70后”诗人命名的焦虑,因而难脱争夺话语权的嫌疑。一般认为,所谓“70后”只是表示断代的简便概念,而并非诗学意义上的流派命名。
九、纪委书记获鲁迅文学奖,“羊羔体”走红网络
10月1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公布,因诗集《向往温暖》获奖的湖北省武汉市纪委书记车延高成为话题人物。他的诗作《徐帆》《刘亦菲》被网友翻出,因为缺乏诗意的口水式写作而被戏称为“羊羔体”。于是本届鲁奖由“羊羔体”“纪委书记”“官员诗人”等关键词迅速连缀成一起网络热点事件,备受舆论关注,有人直指其评选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更有业内人士直接道出幕后“跑奖”“买奖”的潜规则。叶匡政、蒋蓝、尹丽川、韩东、阎延文等多位诗人作家对“羊羔体”事件以及鲁奖发表了尖锐的看法。
21日晚,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陈崎嵘回应说,引起网友们争议的《徐帆》等诗歌并没有收录在获奖诗集《向往温暖》中,而车延高的《向往温暖》达到了鲁迅文学奖所确定的标准,诗集里面大部分的诗具有比较高的水准。车延高的官员身份令其广受争议,许多网友怀疑他的获奖与其身份有关。对此,陈崎嵘表示,车延高的获奖与他的身份无关。“很多评委根本不知道车的身份,获奖在于诗歌文本的本身”。这一说法被许多网友指责为公然撒谎。
批评者指出,“羊羔体”事件显示出现行文学体制和官员形象的双重失败。而由于评选机制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事实上鲁奖已经成为与鲁迅精神完全不相干的官方荣誉。
11月9日,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绍兴如期举行。
十、《中国先锋诗歌二十年——谱系与典藏》出版暨“中国先锋诗歌二十年讨论会”在佛山举行
“中国先锋诗歌论坛”于12月24-26日在佛山传媒集团及1506创意城(南风古灶)举行。论坛活动包括“《中国先锋诗歌二十年——谱系与典藏》的出版意义暨二十年汉语诗歌的发展路径”研讨会和“城市·诗意·创意”研讨会。参与嘉宾有唐晓渡、张清华、芒克、欧阳江河、林雪、于坚、陈超、耿占春、陈仲义、周伦佑、周瓒、姚新勇、舒羽、徐敬亚、王小妮、黄礼孩、张况、梦亦非、陈陟云、谢有顺、温远辉、伍方斐、向卫国等诗歌界人士。名家云集,盛况空前,堪称近年来中国规格最高的一次诗歌聚会。
先锋诗是从欧美文学批评领域引进中国的一个概念,美国权威词典《新韦伯斯特英语国际词典》对先锋派一词的界定是:任何领域里富于革新和进步的人,特别是艺术家或作家,他们首先使用非正统或革命性的观念或技巧。中国先锋诗歌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在诗坛上叱咤风云,形成了众多诗群团体,转入90年代之后,社会的文化语境随着整个国家经济政治形势的调整和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文化语境从激进趋于保守,先锋诗潮探索和试验的潮头也大大跌落,先锋诗的创作形成了若隐若现的文学暗流。本次《中国先锋诗歌二十年——谱系与典藏》的编辑出版及讨论会,带有对中国先锋诗歌运动进行总结和追思的意义。
(本年度“中国诗界十大新闻”由《非非》执行编委梁雪波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