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在线 >> 人人访谈 >> 请不要对韩寒过于苛求
  • 请不要对韩寒过于苛求
  • 来源:原创 作者: 吴若愚 日期:2012/1/15 阅读:921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笔者 因为爱好原因,在网上开了博客,不经意间,文章被编辑推荐到博客首页,甚至博客头条,有时的单篇文章点击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看着这些节节攀升的数字,心里的确欣喜若狂。一阵狂喜过后,自己便会坐下来思考,自己在网上发表这些言论到底能起什么作用,一个网络写手,能为社会公众做些什么?

        有人看了我的文章后,要么打电话,要么加QQ好友,他们要我为他们申冤,他们把他们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向我倾诉,希望我能帮助他们走出目前的困境。听了这些投诉无门,无处喊冤的朋友的诉说,一时的愤怒便会涌上心头,真的恨不得提一把枪或一把刀去杀了贪官污吏和地痞流氓。然而现实不是像愿望和理想那么简单,你的愤怒不可能变为暴力,而且一个网络写手,这点力量实在是微乎其微的,即使在网络上振振有词,真到了现实中,你便会体会到,原来网络上居高的人气和影响力在现实中便荡然无存,那一丝的孤独总是一直陪伴着你,正所谓,“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不免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失落。

        最近,人们就因为韩寒连续发表的三篇文章《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重新审视和评价韩寒,人们提出一个疑问,韩寒到底是不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笔者觉得,这样的疑问和审视,其实是一场无谓和无聊的争论,这是文人们把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一股脑的都寄托到了韩寒的身上,巴望着这个曾经读到高中就辍学的青年作家能把文人们不敢说或不愿说的话都说出来,这是大部分中国文人的一种自私心态,也就是把别人推到前台去挨枪子,而自己缩到后面捡现成的果实,这种心态不但是文人有,而且是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有的心态。

        很显然,韩寒在《谈革命》一文中,谈到了中国人素质低下的问题,认为由于国民素质的低下,便不利于革命。韩寒只是寄希望于政治家的配合来一场变革,而非暴力革命。这样的论调一出,便招致文人们的集体攻击,认为韩寒从最初的公共知识分子蜕变成了一个替政治家说话的改良派,好像不能代表公众的心声,事实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韩寒在《要民主》一文中说,“给执政者压力当然重要,但遗憾的是,执政者的配合更重要。这的确需要运气和人品。现在社会各个阶层是割裂的,比如执政者,你动车事件闹得再大,他们依然淡定,觉得这是民间的事情,不费一兵一卒,时间自动摆平,执政者的家属可能完全不关心这事,只关心谁要上谁要下,谁的岁数差一点,XX位置怎么排。而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事情依然能自然过去。当然,更有可能是他们都没有感受到舆论压力。好比你账户里有十亿,你丢了一千块,你自然不紧张。文化界兜里加起来的总和就五百,而他们认为统治者兜里也就三千,所以我觉得他们是放大的统治者的焦虑。人家完全没考虑你的问题。而文化界很多人认为一切的问题就是体制的问题,仿佛改了体制一切都迎刃而解,他们虽然善良正义,嫉恶如仇,但要求农民和工人和他们拥有一样的认知,甚至认为全天下都必须这么思考问题。可事实往往有些让人寒心。”

        这段话便是韩寒对国人素质的评价,因为我们的社会阶层是处在割离状态,我们的知识分子的言论到底有多大的作用,文人寄希望于言论改变现状,能不能实现?韩寒做了很好的回答,因为执政者根本就没有把文人所说的话当回事,很显然,要靠文人来改变现状自然就显得乏力了。

        鲁迅曾经批判过中国人的劣根性,特别是怒其不争的懦弱和无知,看到日本人杀害自己的同胞,还要去看热闹。鲁迅这样恨铁不成钢的言论出来后,受到很文人们的驳斥,认为中国人是很勇敢的,只是要分平民和知识分子,以及政治家。假如有一位好的政治家带头闹起来,革命便会成功了,怪罪国民素质低下完全是没有道理的,因为一个普通国民最大的理想也就是吃饱穿暖,有房主,有事情干,他们可不管你什么革命不革命的,以为改朝换代只是政治家争权夺利的方式,假如危急到个人利益时,他们才会跟随在政治家的后头助威。很显然,这本身就说明中国人整体素质的问题,就是缺少公共意识,缺少公共意识的国民,你还能说他素质高吗?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大概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不合理的事情出现后,很少有人出来抗争,因为这些事情所关乎的并不是个体的利益,而是一大群人的利益。所有的人都在翘首等待着有谁出来发声,而出来发声的人,最终得到的结果比不带头发声的下场要悲惨得多,这就是“枪打出头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原因很简单,谁都想劫取革命成果,好多人在第一时间就当了叛徒,因为当叛徒能够得到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后,谁还管你大家的事情呢?应该说现在的国人思维,除了自私,再不存在什么公共意识。如果说还有那么一些替大众说话的人,那就是整天泡在网上写博客的所谓“网络写手”,说得难听一点,大部分人只是为了发泄,真正因为写文章改变社会的,中国历史上还没出现过。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人们总是寄希望于韩寒,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不得不承认韩寒曾经说人不敢说,写人不敢写,有着相当的影响力,但是这些影响力都来自于什么,难道真的都是韩寒的思想有多进步,他的眼光具有前瞻性?显然不是,一个因辍学而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作家,这是他的品牌,在他这个年龄段的人看到他的成功,于是便随之成为其粉丝,这个群体太强大了,于是,韩寒的发声便得到他们的推波助澜,最后,韩寒便成为一个群体的代表人物。然而,韩寒始终是现实存在的人,他生活在当下中国的社会,这个社会对于韩寒来说,不是一无是处的,韩寒所要求的只是一个自由,但他并不一定需要像美国那样的自由,他无意改变政治体制,而是需要得到个人的自由,比如,出版,言论等的问题。所以他今天会说,中国不需要革命,而需要变革。

        也许韩寒在网上发声之初,人们看到了一个惊喜,正所谓“后生可畏”,那些话他都敢说,大家都寄希望于韩寒,希望他能改变什么,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的普及,自由言论者如过江之鲫,比起韩寒言论激进者多如牛毛,但始终还是很难改变现实状态,而韩寒显然只是这些过江之鲫中的带头鱼,他的一举一动已经淹没在奔腾的水流之中,显得不是十分重要了。改变应该靠大家,而不是靠哪一个人,韩寒他承受不起那么大的重任。今天的韩寒是不是一个公共知识分子?这是肯定的,因为公共知识分子不一定就是把所有人的愿望都揽到自己头上,而是在审视这个世界,分析局势,假如莽撞行事,所带来的必定是悲惨的后果,而且只是被人利用,最终的成果都会被投机者劫走。所以,笔者认为,不能对韩寒过于苛求,他只有那么大的能力,我们需要更多的人鼓与呼,但不需要暴力。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