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文学在线 >> 文学动态 >> 北京养老调查:一公办养老院排到7千号 需等10年
  • 北京养老调查:一公办养老院排到7千号 需等10年
  • 来源:原创 作者: 一一 日期:2012/3/27 阅读:5201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得等10年的公办养老院

      电影《桃姐》里,年迈的桃姐对“干儿子”说:我干不动了,我要去老人院。“干儿子”反问:你真的想去老人院。画面中,神经绷紧的桃姐挤出两个字,愿意。

      “谁真正想去养老院呢?我子女齐全,去养老院算个什么事呢?”张寅生和老伴眉头皱紧。但社区养老指望不上,他们又只能去找养老院。

      面对着越来越多的疾病和不便,心高气盛的兆芬也开始寻找养老院。

      “公家的,放心。”张寅生夫妇、兆芬、卢月爱的儿女都最先想到公办养老院。他们的理由大致相同,公办养老院设施完善、服务齐全、收费合理,更重要的在市区内,家人看望方便,“突然发病,送医院抢救都快”。

      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截至2011年年底,养老机构总数为401家,其中公办215家,民办186家,每百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为2.9张。

      在数据上,公办占多数,但现实并不乐观。

      张寅生带着老伴找了多家公办养老院,均被拒之门外,理由都是“满了”。

      四年前,兆芬就在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和第五社会福利院登记排号。虽然多次电话询问,但答复至今都是“没床位,还得等”。

      除了没床位,拒绝卢月爱的还多一个理由,“公立养老院都不愿收不能自理的老人”。

      第一社会福利院是北京“标本”的养老院,位于朝阳区华严北里闹市区中的静谧之处。

      3月19日,记者探访该养老院,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的老人分住不同区域,一所老年病医院就在院内。养老院内老年活动丰富,还有各种兴趣小组的课程。

      一位老人晒着太阳,手里转着的两个核桃,被逝去的时光磨得锃亮,划着属于他的年轮。老人说,每逢年节,常有各级领导和志愿者来慰问,“我见过好多大领导和明星”。

      这名老人坦言,这里的确不好进,“很多都是托关系进来的”。

      3月20日,记者以家属身份咨询,第一社会福利院称,目前有1100张床位,前面排了7000多人,“老人要住进来,至少得等10年”。

      记者调查数十家公办养老院,目前都是床位已满需排号,虽然不像第一社会福利院排了数千名,但数百人排号很常见。其中一些养老院的确不收不能自理的老人,“自理的还排队要住呢,何必要新添麻烦。”一家公办养老院人士透露。有的养老院还需要对入住老人进行面试和试住,不合格将被劝退。

      城里天价民办养老院

      去不了公办的,兆芬考虑城里的民办养老院,曾去离家两站的双井“恭和苑”试住。

      “得离家近的,我舍不得那两只猫。”她说,以前是一儿一女,现在有两只猫,“就像还把一儿一女搂在怀里”。

      3月19日,“恭和苑”的接待员热情介绍,“我们还未正式接收老人入住,老人可在样板间试住,一周费用1500元。”

      “就像星级酒店”,是这家养老机构给人的第一感觉。单人间、双人间和套房,拟定的收费价每月从8800元到3万元不等。

      8800元的试住样板间中,液晶电视、考究灶具,一应俱全。“8800元包括饭费,一日三餐不重样。”接待员说,从去年接受试住以来,约200名老人试住,“10多个已定下入住。”

      接待员说,养老院正式建成后,将设有医务室,并和大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遇到紧急情况,不用等着挂号,会有绿色通道。”

      看着“恭和苑”的规划沙盘,一位住在附近的老人咨询,“我退休金5000来元,有没有这个价位的?”

      接待员微笑着摇头。

      东南四环吕家营的康梦圆老年公寓也是一处“城里的”民办养老院,餐厅、超市、桌球室、水疗、足疗、书画阅览室等设施完备,医疗区还细分了内外科。

      工作人员介绍,每位老人床位费、饭费、护理费等,最低5000元左右,高的要11800元。

      “住的一般都是退休干部。”工作人员坦言,低收入家庭的老人的确住不进来。200余床位,自前年试运营,至住了30来个老人。

      兆芬试住一周后,居住环境、营养膳食、娱乐活动等,的确吸引了爱漂亮、爱唱歌的她。但她还是选择了离开,“每月3000多的退休金不够”。

      张寅生和老伴退休金加起来六七千元,“看了几个城里的民办养老院我们住不起。”

      “平头百姓,干脆就甭想。”卢月爱的儿女说,母亲退休金两三千元,子女也都年纪大了,各家并不宽绰。

      让人忧心的民办养老院

      从公办到民营,从城里到郊区。

      “我们的要求被迫一降再降。”张寅生皱纹包裹的眼睛中,流露出焦急和无奈。他和老伴开始打听郊区的民办养老院。

      北京多数民办养老院都在郊区。整体相比于公办养老院,设施服务等差一些,但价格也相对便宜。

      侯群英思来想去,最适合母亲的似乎也只有郊区的民办养老院。

      “看了好几个,看着揪心。”听说哪里有养老院,侯群英就过去看,还从电脑上搜,打电话问,一个个筛选。

      两个月内,折腾了五六家养老院。不是家人对条件不满意,就是养老院嫌母亲太吵。“都说给孩子找托儿所难,现在找养老院比那还难。”侯群英说,找了半年才找到相对合适的一家。

      记者暗访调查北京数家民办养老院,不少养老院没有独立医务室和医生,加之距离城里较远,老人的治疗和急救难保障。护工素质普遍不高,一些从农村来的护工不识字,就敢拿着药瓶给老人喂药。

      2011年北京市政协调研数据,北京369家养老机构中,只有100多家内设医务室,比例不足三分之一。

      张寅生夫妇最终住进大兴一家民办养老院,两人合住不到20平米房间,每人每月交2300元。医务室能看头疼脑热的常见病,“这价格有这条件就不错了。”

      这个养老院内,自理的老人和不能自理的老人混住,过道里弥漫着难闻的气味。张寅生的斜对门就住着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从白天到黑夜不停叫嚷。

      最近,张寅生和老伴又开始发愁,所在的养老院面临着拆迁,“据说开发建商业住宅。”他向老伴抱怨,“咱们都被挤到郊区来了,为何还不能安宁”。他们担心,这个刚住习惯的养老院真拆迁了,“我们怎么办,已经没力气动了”。

      记者调查,北京郊区民办养老院多为租地兴建,当地开发地价上涨,不少养老院面临着拆迁的风险。

      兆芬还在等,她坦言以前媒体报道的民办养老院折磨老人的事情在她心里有阴影,坚持要等公办养老院的排号。

      “但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最近这一年,她总这样问自己。

      两只猫趴脚边,它们也已老了。

      说法

      2015年养老床位达12万

      到2015年,北京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户籍人口23%;8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4万,占户籍人口4%。

      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2012年政府老龄工作规划,建设100个具备综合管理服务功能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将开工建设1万张养老床位。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规范建设6000个社区(村)托老(残)所,北京市托老床位达到6万张,养老(助残)餐桌达到1万个。

      北京市老龄委规划,到2015年全市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方能满足320万户籍老人中约4%老人在养老院养老的需求。

      本报记者 张永生 卢美慧 张晗

      魏铭言 实习生 李禹潼 陈莹磊

    上一页 首页 [1] [2] 尾页 下一页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