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理论研究 >> 文学描写 >> 创作技巧 >> 胸次淡泊与美的发现——谈审美虚静
  • 胸次淡泊与美的发现——谈审美虚静
  • 作者: 古今 日期:2008/1/23 阅读:1659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普通的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到处都有美,但并非人人都能发现它。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人的眼睛怎样才能发现美呢?英国学者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认为我们若要发现周围事物的美和诗意,就必须在事物与我们的利害考虑之间,插入一段“距离”,使我们能换另一种不寻常的眼光去看事物。然而这种方式并非人人都能采用。马克思早就说过:“处于困境之中的忧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色也没有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能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对矿物的美的特征则无动于衷”。这就是说,审美注意的形成并非顷刻之间强行调整一下心理的事。对布洛所举的“雾海航行”的例子,黄药眠先生说:“你想想看:当水手们手忙脚乱,当乘客们喧嚣扰嚷,当邻船不时敲钟的时候,这位诗人却能够无动于衷,在那里欣赏雾景。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可能的吗?即使是可能,这样的诗人也只能是一个十分自私的脱离生活的人物。”这个批评是完全正确的。这就说明人的审美注意并不是孤立的,因而也不是人们自己可以随意调动的。或者说审美注意的形成必须以审美心境、胸次和人格为前提。对此,产生于中国先秦时期的审美虚静说,就显示出了它的优点,因为它正是以人的审美胸次、人格来说明审美体验所需的条件。

        “虚静”说由来很早。最早提出此说的是老子。他的“涤除玄鉴”的命题,可以说是“虚静”说的源头。“涤除”就是洗除尘污,意即清除人的头脑中的私心杂念,使心胸变得沉静清明,“鉴”是观照,“玄”是道。“涤除玄鉴”就是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望,取得内心虚静,以保证对“道”的观照。托名于春秋时代齐相管仲的《管子》,也认为要虚静恬淡,专心致志,才可能达到最高的认识。“心术”篇说:“去欲则寡,寡则静,静则精,精则独,独则明,明则神矣。”其后,《周易·系辞》提出“虚壹而静”的主张。但是老子、管子学派等提出的各种虚静说,都只局限于认识论领域,与美学无关。真正把虚静说作为一种审美理论提出来并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庄子。其后,宗炳、陆机、刘勰、刘禹锡、苏轼等发挥并完善了庄子提出的审美虚静说。

        那么,以庄子为代表的虚静说是怎样揭示审美规律的呢?其要点是什么呢?

        (一)庄子思想的基本观念是“道”。“道”是一种决定整个宇宙人生的绝对精神,它主宰着万事万物。庄子认为,最高层次的美并不在现象界,而在“道”之中。“道”才是客观存在着的本体的美。《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里所说的天地的“大美”,就是“道”。在庄子的心目中,“美”与“道”是二而一的东西。圣人“观于天地”,既是观“道”,也是追寻天地之“大美”。庄子在“田子方”篇中又进一步指出,能够“游心于物之初”(即游心于万物的本始,观照到了“道”)的人,就可以得到“至美至乐”,获得审美的愉悦。而“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人,这才是在“道”与“美”之中遨游的“至人”。庄子上述对美的看法是他的“虚静”理论的前提,整个虚静说的体系都由此生发出来。
    (二)既然美与道一体,那么观美也就必须得“道”。然而怎样才能得“道”呢?庄子提出了“无己”、“去欲”的主张。他在“大宗师”篇中借一个得道者女偊之口,说明学道先要“外天下”、“外物”、“外生”,然后才能“朝彻”和“见独”。所谓“外天下”,就是排除天下世事的干扰;所谓“外物”,就是消灭物欲,不计贫富与得失;所谓“外生”,就是把生死置之度外。总的说就是摆脱一切功利思想的束缚,这样才能使心境清明洞彻(“朝彻”),并进而见到独立无待的“道”(“见独”),游心于天地之“大美”。庄子在“刻意”篇中更明确地说:“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意思是说,人若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即达到“无己”、“去欲”、“外天下”、“外物”、“外生”的毫无功利考虑的境界,那么一切美也就随之被发现了。

        必须指出的是,庄子及其后继者所说的“无己”、“去欲”,不是像后来西方学者所说的那样,只在体验的瞬间,抛却功利考虑,调整心理定向,以便形成审美注意,而是要求长期修养,使自己的胸次、人格都达到“无己”、“去欲”的地步,即所谓“喜怒哀乐不入胸次”(《庄子·田子方》),成为“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参见《庄子·通遥游》)。如果胸次、人格没有达到这种地步,审美注意是难于孤立形成的,当然也就不能发现美。“无己”、“去欲”是虚静说的核心,其它要求都是围绕着它提出来的。

        (三)怎样才能达到“无己”、“去欲”即无关功利的精神境界,获得审美的胸次与人格呢?这就必须“心斋”或“坐忘”,进入“虚静”的状态。《庄子·达生》有一则寓言说:

        梓庆削木为璩,璩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二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璩,未尝敢以耗气也,必斋以静心。斋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斋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斋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见成璩,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由是与!

        这里所说的“璩”,是一种乐器,似夹钟(司马彪说),也就是装在木架上的钟鼓。“削木为璩”的活动,从广义的角度看,也是一种带有审美性的技艺活动,其中也必然有审美体验。庄子通过这个小故事,力图说明在艺术创造的审美体验中,必须排除功利的考虑,既“不敢怀庆赏爵禄”,也“不敢怀非誉巧拙”,甚至于要“忘吾有四枝形体”,忘记有朝廷。一切功名富贵、褒贬得失都不入胸次。心意专一,外扰全消。然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胸次与人格呢?庄子提出了不使“耗气”、“斋以静心”的方法。所谓“斋以静心”,即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所说的“心斋”。“心斋”不是指不饮酒、不吃荤那种祭祀的斋戒,而是指一个人心志专一,不用耳去听(因耳的作用止于聆听能引起欲望的外物)而用心去体会;进一步则要做到不用心去体会(心所体会到的毕竟还是现象)而用气去感应。气具有空明的特点,它能容纳外物及其内蕴。这种“气”只有在虚静中才能养成。所以“虚静”(空明沉静的心境)就是“心斋”。不难看出这个“心斋”“虚静”的过程,就是“去欲”的过程,就是消灭一切直接功利性的过程。

        值得重视的是,虚静以养气,不仅仅是为了调整一下心理,形成审美注意,更重要的是为了使人获得审美的心境、胸次和人格。而这种心境、胸次、人格的获得,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长期修养的结果。明代人方孝孺在《逊志斋集》中收了这样一则故事:方孝孺小时候有一次同一个老书生一起去逛闹市。回家后,方孝孺发现,“凡触乎目者,漫不能记。”而老人则把闹市中的一切都能讲得清清楚楚,连一些细枝末节也都记住了。方孝孺问老人这是怎么回事。老人说:“心之为物,静则明,动则眩。”又说:“子观乎车马,得无愿乘之乎?子见乎悦目而娱耳者,得无愿有之乎?人惟无欲,视宝货犹瓦砾也,视车马犹马草芥也,视鼓吹犹蛙蝉之音也,则心何往而不静?”方孝孺听了老人的话,“退而养吾心三年,果与老人无异”。这则故事说明,是否存功利欲望之心,是主体能否把握客体的关键。而想做到不存功利欲望之心,别无他途,要靠长期地“养”。方孝孺“养心”三年,终于获得像老人那样澹泊、洒脱的胸次、人格,终能像老人一样地洞彻周围的世界并发现生活的美。这也就是说,虚静说对审美主体的要求,不单是调整一下心理定向,换一种眼光,而是换一副心肠,换一种胸次,换一种人格。而心肠、胸次、人格的更新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四)“虚静”作为主体的一种精神状态或心境,具有怎样的功能呢?在这个问题上,虚静说以主体的“静”和客体的“动”之间的关系,来论证虚静具有使客体的美得以充分显现的作用。“静”有消极与积极之分。消极的“静”,使人心灰意懒,使人处于睡眠状态,这样,人就无法深入客体,无法把握客体的审美属性。积极的“静”,使人的精神沉浸下来,专注于一个目标,使人的一切审美心理机制处于最敏锐的状态,这样,人就易于深入客体,并迅速把握客体的审美属性。“虚静”说中的“静”属于积极的“静”。南朝著名画家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澄怀味象”的论点,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的“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以及“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的论点,刘禹锡提出的“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的论点,苏轼在《送参寥师》一诗提出的“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的论点,具体说法虽有所不同,但大致上都是说,在人的心境、胸次空灵、虚静的情况下,人的审美之心特别地敏感,这样就能领略、把握天地万物之美,吸引、容纳“万景”、“万境”之致,从而感发起兴,诗情勃勃,进入审美体验。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公安派作家袁中道在《爽籁亭记》中一段听泉声的审美经验的生动描述:

        其初至也,气浮意嚣,耳与泉不深入。风柯谷鸟,犹得而乱之。及瞑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嗒然丧偶,而后泉之变态百出。初如哀松碎玉,已如鹍弦铁拨,已如疾雷震霆,摇荡川岳。故予神愈静,则泉愈喧也。泉之喧者入吾耳,而注吾心,萧然泠然,浣濯肺腑,疏瀹尘垢,灑灑乎忘身世而一死生。故泉愈喧,则吾神愈静也。

        起初,“吾”(审美者)受泉声以外种种杂音的干扰,“气浮意嚣”,不能形成审美心境。“及瞑而息焉,收吾视,返吾听,万缘俱却”,进入“坐忘”一般的虚静状态,这时候,“吾”(审美者)才领略到了泉声的种种变态之美。而泉声入耳之后,又“浣濯肺腑,疏瀹尘垢”。这样,主体与客体就互相深入。所谓“神愈静,则泉愈喧”,是主体深入客体,客体之美充分显现于审美者面前;所谓“泉愈喧,则吾神愈静”,是客体深入主体,使主体与客体融为一体。袁中道的“静”(主体)与“动”(客体)的相互促进论,更深刻地揭示了虚静使人的意识契入客体,从而显现客体的审美属性的功能。

        (五)“虚静”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游”,是心灵的自由。“游”也是庄子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其意义在于当人进入“心斋”、“虚静”状态之后,完全摆脱个人利害的束缚,实现了对“道”的观照,心灵于是进入一种高度自由的状态。庄子在其著作中经常运用“游”这个概念,如说“逍遥游”,“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游心于物之初”,“得至美游乎至乐”等等,其中的“游”都是指人的心灵在虚静状态中那种无拘无束的高度自由状态。那么为什么虚静可以使人进入此种自由境界呢?庄子在“庚桑楚”篇中这样说:

        彻志之物,解心之谬,去德之累,达道之塞。贵富显严名利六者,勃志也。容动色理气意六者,谬心也。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去就取与知能六者,塞道也。此四六者不荡,胸中则正,正则静,静则明,明则虚,虚则无为无不为也。

        庄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各种各样的功利欲望是束缚人的心灵的,去掉此种束缚,那么心中就可不受干扰而处于平正状态,心中平正就能安静,安静就能明彻,明彻就能空灵,空灵就能“无为无不为”。所谓“无为无不为”就是“游”,也就是主体的心理由静而动,进入高度自由的境界。此种境界在一切审美体验中都是存在的。陆机、刘勰将“虚静”与“游”的思想用来描述艺术构思。陆机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瞳胧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刘勰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这就是说,在审美创造中,一旦进入寂然虚静的状态,那么创造主体的心灵就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一切审美心理机制就可活跃起来。“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想象飞腾起来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知与思维也充分调动起来了。

        这种先静后动、动由静生的道理,一直为历代诗论家所津津乐道。如唐代司空图在《诗品》所说的:“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如苏轼所说的“居士之在山也不留于一物,故其神与万物交,其知与百工通”。所有这些说法都阐明了虚静有解放人的心灵的作用,是使人的审美心理达到高度自由活跃状态,并使人得到真正的审美享受的必不可少的媒介。

        审美虚静说作为中国传统的美学理论,与西方的“心理距离“说有相似与相通之处,但它从审美胸次、人格立论,而不是从审美注意立论,这就从更深的层次上去解释审美体验,值得我们很好地总结。然而庄子把美和“道”连在一起,而不是把美与生活连在一起,乃是头足倒置的唯心主义。另外,虚静说作为审美理论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但若是把虚静作为人生的自由来追求,那就可能会使人堕入“宿命”论的梦幻中。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换另一种眼光看世界——谈审美心理距离    1639 次 2008/1/23
 数字成语    2105 次 2008/3/15
 界十大文豪    1520 次 2008/3/14
 气象名词    1451 次 2008/3/14
 职称称谓    1447 次 2008/3/14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