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栾承舟(山东即墨) 知青身边的岁月(外一篇)
  • 栾承舟(山东即墨) 知青身边的岁月(外一篇)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6 2 阅读:2035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栾承舟(山东即墨) 知青身边的岁月(外一篇)

     

     

     

    我是从一件美好的往事出发来到母校的,在这个五月的双休日的上午,整个校区静悄悄的,只有白杨叶子像个上了年纪的校工,絮絮地诉说着多年前的一切。操场边上,处处丛生着嫩黄的草,高高低低的,摇出一片芬芳。垂柳依依,其情也真其爱也暖,随风摇曳如同少女的腰肢。白杨、槐树的枝头上,鸟雀们梳理着羽毛,间或倏地起飞,饶有兴趣地追逐着潇洒来去的柳絮。多年以前,在这里,即墨县移风公社的知青曾隆重而热闹地举行过运动会,他们统一着装,男的轩昂,女的漂亮,与村子里我们身边那些男女相比,便有天壤之别。如果说他们是凤,那么,那些人就是鸡了,他们的美和率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我们一边看着他们在场上如风来去,一边高喊“青岛大嫚真浪张,尼龙袜子穿四双”的俚语,她们也不以为忤,依然那么透明地笑着,跳着,依然那么认真比赛。自那以后,一些触动情肠的往事、一些让人怀想的笑声就永远留在了这里,留在了树木和庄稼的骨骼里。

    他们来插队的时候也是春天。我们喊着口号,竟还没有来得及看清他们的脸庞,载着他们的汽车就呼的一下从我们的身边飞驰而过。他们去了我们的邻村,在那里一直待到知青返城,上山下乡运动落幕。

    不久,这些来自都市的学生们就给偏远、落后、困境中的农村带来了一股无处不在的新奇。他们的装束,他们说话的声音,甚至走路的姿势,都使我们觉得奇特,别致。在大田里做活,在村街上走路,我们也总是能够觉出他们的优秀来。自然而然地,我们将他们确定为自己的精神向导。一天傍晚,一个身材瘦弱、修长的知青来到了我们村头,手捧一管竹笛咿咿呀呀吹奏起来,不一会儿就聚集了一圈人,在那优美、忧伤的曲调中,大家如痴如醉。后来,我们知道,这个人的父母都是右派,被关进了牛棚,家中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只好上山下乡,到我们公社来插队落户。那天收工后,他在回知青点的路上看见了我们村的叶子姑姑,刹那间不由呆了,一腔心思竟牢牢系在了美丽的叶子姑姑身上。他尾随着她进了村,吃过晚饭再次来到了我们村头。还别说,他的笛声真的捉拿住了叶子姑姑的心。但他们后来并没有搞成对象,叶子姑姑的老爹死活不答应。说来他倒不是嫌知青的父母是什么右派,只是觉得自己的女儿无论是身份、学识还是门庭都与眼前这个修长的小伙子差距太大,俩人绝对过不到头。自己的女儿除了漂亮,还有什么?而漂亮是多么靠不住的东西啊,于是事情不了了之。

    关于知青的话语渐渐地多了起来。邻近村庄安排了一位家庭妇女给他们专职做饭,这位妇女后来成为我的岳母。她说。绝大多数的知青都是品行挺好的年轻人,他们在大田里出力流汗,在生活上也不太挑剔。再说,村里为他们盖了新房,定期改善生活,经常吃些肉啊鱼啊什么的,他们的居住啊生活啊比村里的老百姓幸福多了,甚至超过了他们城市家中的水平。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那些女知青还来帮她挑水、烧火、和面什么的。他们也利用自己的便利,为村中不少人家代买了许多尼龙袜、雨鞋、手电、饭盒以及钟表、自行车等紧缺商品。他们从城里回来的时候就是整个村子的节日。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存在于知青中的许多问题还是渐渐暴露出来。大家喜欢他们,也反感他们,不理解他们。他们离开自己的家,远离父母,生活的寂寞,精神的空虚,对前途的绝望,构成这个群体独特的心灵世界。他们的心,同整个村子的色调是一致的,灰暗而沉闷。他们互相之间也有矛盾,也为一些鸡毛蒜皮打打闹闹;有时也为了出工、恋爱、生活、回城等琐事,不时闹出一些花边新闻,成为邻里四村茶余饭后的谈资。两年之后,他们基本融入了农村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准农民。偶尔,他们也像村中青年一样,会在某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到村中或外村偷鸡摸狗,然后,悄悄撬开伙房的门,将猎物洗剥干净煮上;然后,再悄悄敲开小卖部的门买几瓶白酒,慷慨高歌、大快朵颐直至月上柳梢。有好几次,我徘徊在知青点的门外,一边透过栅栏大门往里窥望,一边不停地为自己寻找着进去看看的理由,多年了,竟一次也没有成功。这个梦,在我的心中藏了若干年。

    他们插队的村庄是全公社经济条件最好的,同时,因了他们的到来,我们竟可以每周看上一次电影,那是一种多么令人感奋的事情啊!电影开演后,便会不时从黑暗中传出一连串的惊叫,紧接着就会传来一阵口哨,一阵大笑,大家知道,尖叫者都是临近村庄最美丽的姑娘。她们的惊叫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和恼怒,而是显得有一些儿夸张,透出隐隐的羞涩和兴奋,真个是欲拥还拒,羞涩生春,一个少女的情怀展现的如此淋漓尽致。不用说,恶作剧的就是那些男知青了。一次,村中一位退伍军人戴着一顶别致的的确良军帽出现在电影场上,知青们一见不由两眼放光,他们一齐动手,将他的军帽摘下来乱抛。时间不长,竟在无边的黑暗和攒动的人头中不见了踪影。退伍军人找了村庄书记和知青点负责人,都没有结果,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那时,城市乡村的日子紧巴,精神生活凄惶。知青们苦中作乐,不时就会弄出一些事情来。一次,知青点厨房里少了几斤花生油,知青们互相猜疑,后来竟私自查起房来。还别说,油在一个知青的床下找到了。这个知青也是一个刚烈之人,一气之下仰药自尽,留下一个难解的谜团困惑着所有的人。岳母说,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没了,再说,这小伙是多么老实憨厚的一个人啊,他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呢?是他一时糊涂还是别人栽赃陷害,死了,可就什么也说不清了。他的父母坐车过来看了看他,竟一句话没说,带着他的遗物匆匆离开了村庄,没有悲伤和眼泪。他们肯定认为,儿子给家庭带来了羞辱,使他们无法面对村中的农民,无颜面对儿子的同伴。然而,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不久,一件震动乡里的事情再次攫紧了我们的心灵。一天,邻村的几个同学极为神秘地呆在一起,脸上都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愕然,一种令人不安的凝重。一个在该村窑厂干活的女知青,一个多么漂亮的仙女啊,竟然鬼使神差地爱上了村中一个有妇之夫。开始,他见她纤弱,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关怀,对她呵护有加。一来二去,竟擦出了火花。一次,两人在大沽河畔的砖林里休息,一时间情不自禁,年已不惑的他与二八年华的她完全沉浸在一种柔曼的缱绻之中,完全没有注意近处有一双盯了他们好久的眼睛。傍晚时分,公安局的警车呜呜叫着一路开进了村庄。她坚称是自己主动,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但是,他仍以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罪名被判刑六年。自那时起,满怀歉疚的她便经常上门与他的妻子做伴,教他的儿子做作业,直到回城的那一天。两个善良的女人,用一腔真情和宽容谱写了一曲理解万岁。

    不久,四人帮垮台了;不久,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此时,我们并不知道,在这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性转折中,边疆、农村的近千万名知青,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股强劲的返城风。197812月,西双版纳垦区景洪农场一千多名上海知青抵达昆明,在昆明火车站卧轨,导致由昆明发往北京的列车中断运行72小时。勐腊农场部分职工砍断近百株像胶树,勐定农场七千名知青集体罢工。农林部副部长、国家农垦总局赵局长星夜赶到勐定农场时,一千多名男女知青黑压压地跪了一大片,他们用嘶哑、呜咽的声音喊着:“我们要回家!我们要回家!”赵局长老泪纵横,拉着一位知青的手,哽咽着却是那么郑重地向跪在地上的知青保证:“你们的合理要求是可以得到解决的!”19791月底,在中央批示下,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的领导人和知青办负责人在昆明参加了紧急会议,决定由原动员地区尽快分批接受云南农场知青回城的决定。与此同时,回城风迅速刮向北大荒,刮向海南岛,刮向全国农村。到了1980年,轰轰烈烈了十年的上山下乡运动,终于走到了它的尽头。曾经那么深刻影响了我们一生的知青大哥大姐,也回到城市,回到了自己的家。在他们的身边,在先进文化的引领下,我们渐渐长大了。

    命运真是一位造化大师。19816月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分配到这个知青曾经插队的村庄任教。一个星期天,我起了个大早,在太阳升起之前,悄悄地去了知青们曾经生活过的那个大院,我要去圆自己那个并不久远的梦,进到那个院落里去好好看看,当年知青们生活过的地方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看门大爷开了门,我走进去,院中的一切都在沉睡之中,一切都使我既陌生又真切。看门大爷陪着我,一一指点给我看,说这是宿舍,这是伙房,渐渐地,我的心竟奇怪地没有了刚刚踏进大门时的那种新奇。时间仅仅过了不到两年,生活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在这个春日温馨、清凉的早晨,我忽然觉得多年前的自己竟是那样的幼稚而可笑。漫天花语与新鲜的阳光,在昨天和明天之间,将我面前的这个早晨渲染的如此生机勃勃。据说,村里即将在这里开办一家织布厂,设备、原料、销售都由回城知青一手经管。工业化的曙光,市场经济的曙光,真的要从大沽河畔的农耕中,从满坡玉米和原始丛林中冉冉升起么?

     

    美丽的火车

     

    头顶是干净的白云,耳边是凉爽的和风,面前,两条黑色长龙也似的钢轨,蜿蜒伸向碧绿的时光深处;俯拾即是的石子,宛若一堆堆的发光体;黝黑的枕木,像一道道亮丽的闪电,照亮了我们的视野。我第一次真正地理解了,这就是铁路啊,铁路原来就是这个样子啊。

    决定去看火车是在一个星期六的放学之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几个悄悄起身,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了三十多里路,终于一身热汗地赶到了姜家坡火车站。从车站西侧一条幽僻小路走近路轨,刚刚看完铁路的一切,一种穿透时空、响遏行云的笛声就从远方倏地传来,接着,脚下的大地极其规律地震动起来,先是微微的,麻麻的,感觉极轻,继而震动的强度、幅度越来越大,最后,连我们的心跳也随着大地的律动不断加快,接着,一声嘹亮的长笛之后,一连串铁质的呼啸由远及近,迎着我们扑面而来,转眼间就来到了我们身边,他看也不看我们一眼,随即像闪电一样奔向远方,只留给我们一个越来越小的尾巴。我们的一腔疲惫、想往、新奇,全部交给了速度和飞驰,心,也似乎随着那列火车去了远方。我们知道,火车,还有好长好远的路要走。

    一节接一切的车厢,一身草绿的颜色,雷电一样的速度,一个接一个的面孔,宛若村中久违的大爷、叔叔和姑姑,神话一样从我们的面前一一闪过,让仿佛置身电影之中的我,陡然滋生一种向往,十分忘情地凝视着列车远去的方向。“趴着都跑的这么快,要是站着跑,跑的更快”。我们大声喊着队长调侃我们时说过的话,然后大笑,一直笑得弯下腰,笑出泪来。静下来后,我想,什么时候,我也能有那么一次机会,也像那列车上的人一样,乘坐闪电一样快捷的车,也像他们一样愉悦地看着窗外跨快速后退的树和生活,也在别人的羡慕和注视下奔向远方呢?那种速度与心理愉悦所带来的飞驰,该是一种啥样的感觉呢?

    因为偷偷去看火车,因为没有拾柴搂草,回家后,我们几个都挨了打,但我们一点也不后悔。许久以来,心中那个扑棱着翅膀搅得我们心焦的梦,终于圆了。

    不久,我终于有幸成为同伴中坐过火车的第一人。那时,五叔在高密当兵,他们部队担任高密机场的守卫,来信邀伯父、四叔去看收音机,并特别说明要我同去。一个夏日的凌晨4时,我们早早起身,顶着星星露水走了一个多小时,赶往平度县南村公社驻地,然后乘车去即墨县蓝村火车站转乘火车。

    10时许,我们登上了路过高密的火车。进入车厢坐下,我发现,明亮的车厢啊,比我想象的还要洁净,宽敞,舒适。就座后,我坐下、起来的反复试了好几次,邻座的一位大爷见我这样,笑眯眯地对我说:“孩子,你是第一次坐火车吧?”我的脸一红,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坐在座位上的人们,高矮胖瘦,男女老幼,脸上都带着微微的笑意,显得那样亲切,实在,淳朴,我陡然觉得,自己就像坐在村中的乡亲们中间。

    我至今还记得火车开动时传递给我的感觉。当时,只是觉得脚下微微一动,火车便慢慢开出了车站。随着速度的加快,挑着绿缨的玉米,高高矮矮的草,沟渠里的水,村落里的房屋,如同无数的人流高扬着手臂,次第向后退去。一个波次逝去,一个波次又至,层次分明、摇曳多姿的奇景,在一个十二岁的农村少年面前展开了一幅画卷:地域的跌宕多姿、快速旋转的大地和笼罩在丽日晴空下的生活,散发着只有电影、书本和童话中才会发生的一切。这一次,我不但坐了火车,还在五叔和他的战友带领下,观看并着实寻摸了一会儿飞机,并且知道,这是战斗机,值三十二万块钱。第三天,我们还近距离地观看了飞机起飞。当我眉飞色舞地对同伴说起这一切时,班级中那位随父亲住了二天县委招待所的同伴却因此对我恨恨不已,我们有半年多互不搭理。

    再次乘火车外出是1984年的春天,去济南参加中国散文诗学会山东分会的成立大会。第三次则是1985年的5月,单位组织去泰山旅游。这二次,我都是骑自行车赶往蓝村火车站上的火车。最有意义的一次当是去湖南参加散文诗杂志社组织的全国首届散文家诗笔会,这是我一生中第四次乘坐火车出行。其实,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发展,列车已完成了第三次大提速。109日傍晚时分,我坐上青岛开往广州的列车。第二天时到达株州,下车后就宿在车站的招待所里。第二天一早,我即持车站一位大姐给我买的车票,踏上无锡开往张家界的车到益阳报到。在全国各地与会的二十余位诗友当中,我是第一个赶到桃花宾馆的人。

    即使是这么有限几次乘坐火车出行,我也有了许许多多别样的感受,我们的祖国,我们多灾多难、坚贞不屈的民族,已经从没有路的地方找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正像那飞驰而去的列车一样,沿着这条确立的道路阔步前进。我是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机车越来越现代化了,车厢越来越宽敞了,速度越来越快了,乘火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了,安全,卫生,舒适,朝发夕至,火车越来越充满人性的特质,“以人为本”不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火车在经济社会中正日益发挥着重大作用,不断地为人们出行、物质和精神的交流、生活的嬗变提供便利。即墨境内几处铁路与乡村公路交汇处,都由国家出资建起了高架桥,事故多发地段一举成为交通安全区。说来是历史和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国家繁荣昌盛的一个标志。20047月,我与著名作家韩嘉川在贵州开阳参加首届世界华人散文诗笔会返回青岛,途中要经上海倒车。我们傍晚在贵阳上车,一梦醒来之后,竟然已从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中来到了斑斓壮阔的东海之滨,速度之快不由令人叹为观止。20071110日,我去北京参加纪念中国散文诗九十年颁奖活动,早晨8时乘坐动车组从青岛出发,五个小时便到达北京。在这巨大变化的背后,是我们伟大祖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是科学发展日益爆发的巨大威力。

    这就是火车。一个速度的王国,一座运动着的城,一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文明殿堂,一个让历史发出微笑、让今天告诉未来的精神王国……

     

 相关文章
 心与心的阳光 (原创散文修订稿)    1440 次 2012/10/27
 刘维嘉 何山记(外一篇)    1684 次 2012/7/15
 虞姬虞姬,魂归何处    1424 次 2012/8/31
 我的老师(外一篇)    3593 次 2013/7/29
 忙秋    1294 次 2013/9/2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