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散文分类 >> 散文原创 >> 党大建 新西兰杂感录
  • 党大建 新西兰杂感录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2 阅读:1432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党大建 新西兰杂感录

     

     

     

    前不久,我有幸来到位于南半球,号称“地球上最后一块净土”的新西兰。该国无论是文化与物候与国内差别甚大,虽属发达国家,但又不同于欧美。

    新西兰国土与日本、英国相当,但只有四百万人口。民风质朴、生活恬静、富足,以畜牧业为主,遍布美丽的海湾、起伏的群山、茫茫林海和广阔的山地草场,犹如一块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二五眼”的入境检查

     

    出境前,看到电视中西方国家机场实施的严格安检,我做好了被查个底朝天的准备。

    但没有想到的是,去新西兰居然比国内安检还要简单。我遗留在提包里的打火机居然两次通过X光检测。安检时间不但短,程序也简单。到了新西兰奥克兰机场,只通过一个电子门,居然没用探棒“搜身”。一个华裔海关人员认真询问我们,是否带有违禁药品和动植物。我如实回答:带来些随身用感冒中药。他告知,需要到1号口进行开箱检查。我来到一号口排队,值班的老外看看我,用手一指3号口,此口仅作X光检测,不用开箱。查验护照时,办公者只是睡眼惺忪得看了我一眼,就在护照上盖章放行。

    如此简单快捷的入境检查,大大超出我的预期。我分析原因如下:

    1、本人面善,不像歹人。

    2、新西兰偏安南半球一岛,没有敌人与恶邻,与世无争,国际关系甚好。从未有过战争与恐怖主义的威胁。该国的经验是,反恐关键不是防范,而是不树敌。

    3、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丰衣足食,国民性中多宽厚与善良,与人交往,互信为先。

    4、作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国家,尽量让来客有“宾至如归”之感,少找麻烦。

    据当地中国人讲,新西兰的安检重点不是恐怖威胁,而是外来物种和毒品。动植物检疫非常严格,以保护该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入境药品中凡含有毒品原料的,如“康泰克”,因其中含有麻黄素,绝对禁止入境。

     

    第一句地道的英文

     

    出关之后,第一件事是找能抽烟的地方。

    来到机场大厅外的路旁,用漏检的打火机刚刚点燃香烟,忽然发现墙上写着“吸烟请到路的另一侧”。我对其中“other side”一词所指方位有些费解,几位烟民同胞也是不知所云。这时,一位穿戴时尚,白领气质的少妇,用标准的英文念了一遍提示语,又用自信与坚定的普通话告诉我们,“other side”就是指这里。于是,我们几位烟民放心地抽了起来。看着淡淡的烟云升上奥克兰清新瓦蓝的星空,飞行十三个小时后的第一口烟,让我有些陶醉。

    忽然,一位新西兰机场保安疾步走来,用严肃的口吻向我们发出“驱除令”。“这里不准吸烟,请到路的那边”。这是我落地新西兰后,听到的第一句地道的本地英文。他还用手指了一下方位,原来路的另一侧有一排椅子,还有一个带烟缸的垃圾桶,距离我们不过十米。 

    我有些懊恼,尤其怕出师未捷,先折财,被开罚单。好在保安告知后,信步走开。我们赶紧服从指挥,来到准确的“other side”,再看那位少妇,早就不见踪影。

    事后总结:来到异国他乡,切不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猜测理解当地的法规。拿不准的事,最好找本地人问清楚,不能轻信“半吊子”。

     

    一人三任的导游

     

    新西兰由南、北两大岛屿组成,南岛风光最佳。我参加了一个环南岛六日游。导游是个台湾人,50多岁,秃顶,人称“老周”,是新西兰的名牌导游。他在南岛的基督城接机,一照面,我就被他风趣的语言逗乐了。来者全部尊以家庭式称呼。小伙子一律叫“大哥”,年长的女性一律称“妈妈”,前边加上姓氏与来源地。如“北京的张大哥”、“上海的李妈妈”、“香港的王小姐”、“天津的李先生之类。交代事宜过后,一定有“谢谢”和“好乖”两句,如同我们是一群天真的小孩。

    初听,有些别扭,尤其是小伙子。但老周解释,这是台湾叫法,家庭氛围,轻松愉快,好记上口。事后证明,效果确实不错,车上30多位旅游者确有“中华一家人”的感觉。

    老周的气质有些女性化,说话中声细语,介绍沿途风光时,像是一个被景色陶醉的文人在自我抒怀,没有那种职业化的公式语言,声调柔和风趣,与窗外景色相得益彰。每当疲惫乏味之时,总有让你开怀大笑的爆料从老周那里脱口而出。时不时,还传授些教子之术,养生之道、人生哲理与大伙商议。

    一般的旅游团是司机和导游两人带队。我们这台车却是司机、导游、搬运工三位一体,老周一人全包了。起初,我担心他精力不济,服务不周,但很快发现这是多余的。

    即便路况甚好,车也是稳速前行,弯道险坡提前告知,减少晕车。车上有老周自备的饮水、药品、饼干与干果,供我们随时食用。行前,每人发一个干净的饮水瓶,写上号码,以防混用,用后回收。下车前,每个人即将住宿的房号就已经被告知。乘车的座位有序安排,并每天轮换,以防争座位造成不愉快。上车后,老周会手捧绵羊油或防晒霜,笑眯眯地走到每个人面前,供免费擦用。下车后,老周以最快的速度把每个人的行李取出放好。行前,车辆洗刷一新。吃饭时,老周常自购红酒犒劳大伙,但绝不落座共餐,等等。

    停车小歇,均以游客生理需要的时间周期为主,所到景点均在合同之内,确实别有洞天,美不胜收,货真价实。老周从无强拉购物,推销商品之举。即便介绍景点或歇息之处的购物环境,也是一一列举,实事求是。如果景点只有一家特色产品店,如特色水果店、当地葡萄酒厂,老周会如实告知,此店会给导游“啤酒钱”,但一切自便,绝不推销。游客给导游小费是明码标价,每人每天6元新币。最后两天,老周发给每家一个空的可装小费的红包,并声明,请写上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如对服务不满意,小费多少,悉听尊便。

    一切都是公开、简单、透明,有规有矩。服务者精心敬业,为游客着想;客人玩的开心,有知情权与选择权,双方在皆大欢喜中“拜拜”。

    我知道,老周充沛的体力、高效的工作,细致的服务,除个人素质外,也有社会环境、制度约束、奖励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新西兰是个严格的法治国家,如有违约行为被客人投诉,公司与导游将被重罚,在无孔不入的媒体面前曝光。个人与公司名声一旦受损,就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用老周的话:这里只看“政绩”,不讲“关系”。

     

    最香的地方是茅房

     

    在新西兰的20多天,我游历了多处景点、城乡与村镇,除风景外,印象最深的是厕所。

    第一是布局合理。在任何公众场所,都可以方便快捷的找到厕所,标识多且明显,既有文字,又有形体,不懂英文也能辨认。

    第二是洁净。无论是奥克兰市、基督城,还是皇后镇、牧场、住家、库克峰、密尔福特峡湾等景点,哪怕就是路旁偶遇的厕所、人潮如梭的海滩,厕所一律窗明几净,色彩温馨,设施齐备完善,地上没有任何灰尘与污迹,室内不但没有丝毫浊气,而且还散发着或淡或浓的香味,让人有误入花房之感。新西兰人不像欧洲人,身上鲜有香水,但对厕所的香味十分讲究,舍得投入。历数我在新西兰闻到的各种气味,我认定,最香的地方是茅房。

    第三是手纸管够。凡厕所,都有供免费使用的手纸,而且数量充足。样式多样,放在专用小柜里,方便又保洁。无人顺手牵羊或随地乱扔。

    第四是未见清扫工。“游历”厕所众多,未见管理人员清扫,未看到类似“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示。君子如厕,全凭自觉。

    途中,曾到过一个洁净,但味道平平,设施略显陈旧的小镇厕所,我未有不适之感,但导游老周就此向当地镇长发出警告,如不改进,旅游车将不在此停留。

    厕所虽小,但却让我对“以人为本”的含义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未见烟囱的国家

     

    转遍大半个新西兰,我只在奥克兰看到一个砖砌的旧烟囱,还是废弃的。即使是城市边缘的工业区,也只有厂房,未见烟囱。据了解,为了保护环境,新西兰一直没有发展大规模的制造业和矿产业,其电力绝大部分是靠水利与地热,没有二氧化碳排放超标问题。在这里,任何有损环境的项目都被严格禁止。

    鉴于澳大利亚靠采矿业大发横财,现任新西兰的总理提出适度开发本国的矿产资源,遭到一片骂声。为此,有可能进行全民公决。

    严格的环保,换来的是仙境般的蓝天、碧水,青山、绿野。加上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到处是茂密的森林与草场,整个新西兰就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无论是在城市的闹市区,还是国家森林公园,空气都是清新纯净,与北大荒不相上下。不少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国人,来到此地后不治而愈。

    无论是海湾,还是天然湖泊,均是清澈见底,群鱼戏水,历历在目。我在海上垂钓,下竿必有鱼,其密度超过北京专供垂钓的高钓池。一群群蓝色精灵般的大鱼,在钓船周围游动,用抄网就可捕捞,鱼竿成了多余。

    在新西兰,鲜见高楼大厦。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最大城市奥克兰,也只是在市中心电视塔周围,有几十座高楼。市区的绝大部分是绿茵覆盖的单栋别墅。法律规定,每户住宅必须配有一定面积的绿地花园。

    虽然看不到高耸的烟囱,但参天的百年、千年古树在市区、乡镇、牧场随处可见。新西兰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适于各类植物生长。寒带的松柏、白桦树与热带的棕榈、椰林、芭蕉共生一处,错落有序。奇妙的植物景观,让人有眼花缭乱,不知魏晋之感。

    市区内有很多块“保留地”公园。所谓“保留地”是开发城市之初,保留下来的原始林地。很多树种我从未见过,颜色、形状、果实千奇百怪。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十分粗壮,茂盛,多数直径超过两米,树龄至少在百年以上。在奥克兰我居住的公寓前的小公园里,就有“活化石”之称的珍稀蕨类植物。据当地人讲,这些林地受到高度保护,永远不得开发。

    老移民告诉我,集他们多年的经验,新西兰保护力度分四级,最严格的是环境与动植物,第二是小孩、第三是女人,第四是爷们。原因何在,各有所悟。据讲,一位即将毕业的亚洲留学生,在海边用面包喂食海鸥,由于海鸥长期与人和谐相处,从不防范,此人被海鸥围困,只好挥臂反抗,结果被当场举报,不但重罚,而且驱除出境。

     

    什么都贵,水最便宜

     

    新西兰的商品总体比国内贵。看标价虽然相当,但用汇率4.8折成人民币就有些乍舌。相比之下,水果基本相同、汽车、房价低于国内。难以理解的是,奶制品、鱼类是该国的强项,但也价格不菲。

    当地人告诉我:新西兰什么都贵,就是水最便宜。我问过几个当地华人。他们只知道电价,却说不出具体水价多少,大概可以忽略不计。

    新西兰水源充足,质量上佳。我在奥克兰这些天,是新西兰的秋季,平均每周两场雨,冬天雨更多。该城年均降雨量近3000毫米。充沛的雨水来自周围的海洋。奥克兰东毗太平洋,西邻塔斯曼海,从城中心,向东或西,只要开车20多分钟都可以看到大海。随着风向,含大量水气的云团不断从海上飘移过来,给当地带来充沛、稳定的降水。在大气环流和雨的滋养与荡涤之下,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的空气清新滋润,植物生长茂盛,与山野无异。

    我仔细观察公路两旁的花草、树木,发现虽然身居车流之侧,但仍旧青翠欲滴,鲜艳夺目。据留学生讲,奥克兰街道的洁净主要不是人力所为,而是频繁降雨所致。 

    我所住公寓中的电水壶,已经使用数年,但内胆仍旧光亮如新,未见一丝水垢。印象最深是在南岛小镇喝到的自来水,那种甜软、清爽、碧透之感,让我想起童年喝过的甘泉。

    环保加天赐,使新西兰的空气透明度极佳。站在公寓阳台或景区山巅,无论天气如何,放眼望去,百里之内的风光尽收眼底。视觉效果如同站在五大连池,眺望北大荒的锦绣大地。

    新西兰降雨量最大的是密尔福特峡湾一带的国家自然保护区。年均降雨量在6千至7千毫米。三天两场雨,终年不断。车驶进浓绿幽暗的原始森林,巨树参天蔽日,每棵都挂着长长的“绿须”,身披厚厚的苔藓。清澈的山间溪流在林中盘旋激荡。

    与大海相通的峡湾由冰川所造,其地型与长江三峡神似。峡湾水面宽约2公里,两岸大山直插云天,巍峨险峻,高度均在千米以上,底部郁郁葱葱,腰间云雾缭绕,峰顶白雪皑皑。最神奇的是众多大小瀑布从千米之巅飞流而下,远看似条条飘逸白纱垂落,近看如战鼓轰鸣,万只银剑直刺深潭。

    这里是著名电影“指环王”的外景地。

    从豪华游轮的窗口,看到细雨纷飞中密尔福特峡湾的壮观美景,我对什么是“发达”有了新的领悟。

    有人说,是上天赐给了新西兰如此优厚的地理环境,但不要忘了,新西兰人是抵挡了“工业文明”的诱惑,才留住了如此的秀美山川。

    有人说是独特的山地之貌,造就了新西兰之美,但以我所见,不如说是“水之韵”、“心之静”才是新西兰之魂。

     

    牛奶开锅就糊,买车如同买菜

     

    这些年,华人移民到新西兰的不少。城市中,有不少华人超市与店铺,国产日用品应有尽有。华人报纸、电视台、加上电脑网络,使新西兰的中文信息十分发达。不少移民在家里安装锅状天线,能收到国内40多台卫星电视。不管英文水平如何,中国人在这里都可以方便地生活。

    据移民讲,这里的商品丰富程度与国内差别不大,但假冒伪劣商品极少,市场环境即规范又简单。对此我深有感触。

    新西兰奶制品十分丰富,质量上乘。

    按照国内习惯,喝牛奶必先煮沸。但在新西兰,洋人多为拆封即饮,当地同胞多是用微波炉加温后食用。起初,我以为这是方便快捷之需。实践后才知,当地牛奶根本不能上锅煮沸。

    落地的第二天,夫人习惯性地用小锅煮奶,而且是电磁炉,火力不强。但还未开锅,就闻到一股糊味,起初,不知味从何而来,待查明原委,为时已晚。只见锅中牛奶已经发黄,忙将热奶倒出,发现锅底糊黑一片。

    原来,本地牛奶除消毒之外,未被加工。是货真价实的“全部天然”、“牛之亲赐”。

    新西兰地广人稀,轿车为必备之物。奥克兰街头上下班之际,也有些拥堵。新西兰不产汽车,但车价低廉。据留学生讲,省出几顿饭钱,花上几百新币,就能买上一辆低档二手车。新的豪华车,如奔驰、宝马等,价格多在4-5万元新币左右,折合人民币不过20多万。虽然便宜,但新西兰的豪华车没有国内多,日式轿车独领风骚,占90%左右。在新西兰,小车只是行路的工具,无其他社会含义。

    当地购车手续出奇的简单。我亲见二手车的交易过程,买卖双方验货,谈妥价格,一起到邮局,在指定的网上完成转换车主的登记手续即可,全程费时与到超市买菜差不多。

    有关市场营销与管理的知识,可谓汗牛充栋,相关大师被奉若神明,其实没有那么玄奥。市场无非是买卖,一要货真价实,二要方便快捷,核心就这两点。我以为,只要与人们的日常需要,基本权利相关的事项,一定要常识为本,简单为上,不像搞核物理,一定要建反应堆,要懂量子力学。

    但凡把简单之事搞复杂,必是“掺了杂物的牛奶”。

     

    二环的别墅,“七环”的房价

     

    新西兰房子之美,房价之低,超乎想象。

    以奥克兰为例。居民房绝大多数是大树与绿地相伴,颜色淡雅,200平米左右的独栋别墅,并配几倍面积的花园。老房子更是讲究,屋顶、凉台,楼梯多为古典欧式造型。

    翻看当地房产广告,发现二手房占多数;照片均为实景拍照;报价以政府评估价为参照;建材与年代一并告知。看似豪宅,其实多为木制,成本造价不高。价位高低以面积、地段与观景效果为主。而且房价稳定,近十年略有增长。经过计算,奥克兰相当于北京二环左右的房价,每平米平均一万元多元人民币。如果把花园面积平摊下来,在3千元人民币左右。按北京房价排列,此价位应在“七环”以外,河北燕郊附近。

    新西兰是土地私有制,房屋连带花园土地均属房主私人财产。

    据当地人讲,二三十年以前的房子质量最好,近几年新建房质量有所下降,关键是老房子的木质要好于现在。新西兰是地震多发国家,又盛产木材,所以房子的框架与外墙多是木制。木材的种类与品质直接影响房屋的抗震、保温、防腐性等,所以选房首先要了解该房的木质如何,不能只看外观。

    房产是居家之本,个人、家庭最大的财产,为保障房产交易的公正与双方的权益,当地政府承担了重要的中介职能。如调节利率保持房价的稳定;在交易方申请基础上,对房屋进行全面真实的质量与价值评估;印刷相关手册,对房产交易的相关法律、程序、注意事项进行明示;规划审批;绿化监管;对无房户提供租房福利等。总之,政府在其中仅提供中介服务与保障,不是利益相关方。在交易中,买卖双方一般都聘请律师办理相关手续。所以新西兰的房价稳定,砍价余地不大,有关信息水分不多,手续简洁。

    相比热火朝天的国内房地产市场, 新西兰市场的有序、稳定与高质量、低房价确实让人感叹。此外,我对居家的含义也有所新悟。

    相比之下,中、新两国一般市民家中的日用品数量与种类差别不大。我们多注重房屋的面积,装修与摆设等居家硬件。新西兰人显得更加简约实用,大电视少,屋内陈设相对简单。新西兰人在舒适、够用基础上,更讲究整洁、方便与实用。新西兰房子样式多元,极少雷同,为不同文化偏爱的人提供了充分选择余地。与当地华人相比,洋人的花园更加精细美观,绿化景观更佳。看得出,洋人更加注重家庭文化艺术的个性需要,和对自然的“返璞归真”,并不讲究所谓硬件的“豪华”。

    其实,对文化品位和“返璞归真”的追求不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更有利于居家环境的优化。此种“豪华”反映的是房主文化素养方面的积淀与勤劳程度。

    我想,虽然中、新国情与发展阶段不同,但在居家理念上确有我们可学之处。满足文化偏爱,力求最大限度与自然和谐的“返璞归真”,应是今后居家置产的方向。

     

    只养绵羊不养山羊的畜牧大国

     

    游历新西兰,沿途见到最多的就是牧场。甚至奥克兰市中心的山景公园,也是牧场与公园兼而有之。

    路旁牧场多山地与林木点缀,不像内蒙草原那样平坦辽阔。牧场之间用铁丝网或防风林带相隔,界限分明。沿途常看到一些宽厚齐整的绿色高墙,近看才知是一棵棵经过人工修剪,颇具立体艺术感的老树组成的防风林带,估计养护成本不低,可见牧主生活颇具情趣。

    实地考察,牧场均为精耕细作,维护有方。草场施行轮牧;放养数量科学测定;旱时用大型喷灌设备洒水;割草、打捆均是专用机械;草情、土情、病虫害、疫情等由专业部门提供信息与服务。

    踏上牧场,青草茵茵,茂盛茁壮,脚下如同踩到厚实柔软的地毯。牲畜膘肥体壮,饱食之后,在大树下闭目养神,难见有牧主忙碌其中。

    蓝天、青山、绿野、牛养散落的景色,加上悠闲、宁静、懒散的情调,组成新西兰式的田园风光与人文精神。我想,大概只有读懂了牧场,才能了解新西兰。

    牧场的牲畜最多是绵羊,其次为牛、马、驼羊和鹿。唯独不见山羊,即便是高山牧场,也不见山羊的踪影。导游老周告知,新西兰虽然水草丰美,但禁养山羊。因其啃食能力太强,连草带根一起吃,会破坏草场与植被的良性循环。虽然山羊绒是羊绒制品的唯一来源,经济价值很高,但长远看,得不偿失。

    我有意在各处服装店问询是否有羊绒制品,回答全部是“没有”,在羊毛大国,贩卖羊绒制品为非法行为。

    只养绵羊不养山羊的新西兰,让我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以我所见,新西兰虽然是发达国家,但未曾经受欧美式工业文明的大规模洗礼,浓重的“牧场情节”,渗透到该国的许多方面。新西兰人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依赖自然的丰厚赐予,人性虽然宽厚、质朴,但生活、生产节奏慢,效率低。街头的店铺,普遍是上午九点半到十点开门,下午4点多关张。街上行色匆匆的多是亚洲人。据老移民讲,这里的工程,中国人一个星期能完成,洋人要一个月,在工地上喝茶的时间比干活多。这大概就是新西兰物价高的主要原因。该国卫生习惯总体良好,但街头、树下等死角也有星点垃圾。街头交通秩序不错,但也有个别不看红灯,横穿马路的洋人。

    有趣是,前几天,奥克兰北岛市现任市长在办公楼前树下方便,被人抓拍曝光,反对派大做文章,掀起“小便门”事件,市长在媒体公开道歉。我眼见一位中年洋妇,大概是酒后,居然在光天化日,闹市商铺的树下,脱裤就尿。夫人与我赶紧掩面而逃。

    该国福利发达,不少人不找工作,专吃政府补贴。吃福利的人几乎占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三个劳动者养一个懒汉,成了“无产阶级”剥削“资产阶级”。政府财政不堪重负,纳税人怨声载道。

    回顾新西兰之行,杂感不少。感悟最深有两点。其一是自然环境恶化,有钱也是白搭,过不上好日子。其二是“发达”社会除适量的财富与科技水平外,更要看是否简单与和谐,是否能“返璞归真”。

     

    作者:二十多天就敢妄评一国,难免挂一漏万,以偏概全,胡说八道,全当游记趣闻,切勿参照。

     

    新西兰是移民国家,对各国移民一视同仁,鲜有种族歧视。相比之下,中国移民的平均文化素质较高,其适应能力、经营能力比较突出。加上本地严格规范的市场环境,我所接触的华人基本是事业有成,安居乐业。但他们强调,由于新西兰人口少,市场有限,想发大财不易。新西兰白领多,就业难,但蓝领工作机会很多,只要肯卖力气,能吃苦,就能生活的不错,如能掌握一门手艺更好。

 相关文章
 蔷薇花开    81 次 2013/11/16
 我的第一次微笑    1489 次 2012/3/26
 珍藏仇庄    1772 次 2014/7/18
 高庆秀(北京平谷) 妈妈的一双手    1505 次 2012/7/11
 整洁·宁静·高雅    1178 次 2013/10/25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