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杂文分类 >> 杂文原创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一)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一)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杂志 日期:2012/7/12 阅读:1337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郑建山 我不想,不想长大——谈通州的儿童游戏(一)

     

     

     

    童年是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一个游戏,一段故事;一个游戏,一段童年。从童年走过的你,哪个游戏曾让你乐此不疲,哪个游戏曾让你尴尬捧腹,哪个游戏曾让你在小伙伴面前趾高气扬?

    记忆一点点浸润开,一张张顽皮的笑脸也愈发清晰……

     

    游戏,俗称玩耍,是流传于广大民众生活中的嬉戏游乐活动。旧通州民间游戏大体分为两类,儿童游戏和成人游戏。有的游戏儿童和成年人兼而有之,没什么年龄界限,这主要表现在季节游戏中和节日游戏上。

    儿童游戏以嬉戏、消遣娱乐为主,其特点是有较强的随机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易学、易会、易传,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能激发儿童的浓厚兴趣。下面将通州旧时儿童游戏作一简要的介绍,算是献给孩子们的一个礼物吧!

    捉迷藏通州叫藏猫儿或藏没儿,是很好玩的游戏。晚上,月亮升起,虫声唧唧,树影婆娑,小伙伴们聚在一起,玩捉迷藏。捉迷藏的玩法简单有趣。先分工:各儿童右手握拳相叠,并握住下一人手指,然后自上而下抽,谁抽到7,谁就是“捉人者”。众人藏,附近场院、柴禾垛、碾棚、磨棚或胡同犄角儿旮旯等都是好场所。一人蒙其双眼。其余儿童各找隐蔽处躲藏起来,毕。被捂双眼的“捉人者”连问三声“藏好没儿”,如没人回答。“捉人者”就开始寻找,月色朦朦,人影绰绰,神神秘秘,找了一段时间没有发现人时,藏猫的人就会跑出来,“格啊格”,一边跑一边喊,招引“捉人者”来堵截,某儿童跑到了事先说好的固定地点,摸到一个预定的实体,没有被捉算嬴。跑动时被捉或躲藏地方被“捉人者”找到,算输,成了下一个“捉人者”。唐代元稹《杂事》诗:“寒轻夜浅绕回廊,不辨花丛暗辨香。忆得双文笼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捉迷藏游戏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至于通州捉迷藏游戏起于何时,因为没有相关资料,只好待考了。我想,大概也有上千年了吧。

    摔泥盆儿:通州域内叫法不同,有的地方叫摔泥盆或摔泥锅,还有叫摔泥饽饽的。参与者大都是半大小子。将河沟里吸饱水分的胶泥(滋泥)抠起,揉成软硬适度的泥团,做泥盆儿。泥盆直径十一、二厘米。底薄,边儿厚。底薄是指泥盆中部底面要吐唾沫用手指捻薄,边儿厚是指泥盆儿的帮要有适当厚度,这样,摔泥盆儿时才不至于把边儿摔裂。泥盆儿做好,比赛开始。参赛儿童各个精神抖擞,手托泥盆儿,“扑”,吹口“仙气儿”,然后,抡起胳膊朝地猛摔。边摔边唱:“天崩崩,地崩崩,中当间儿摔个大窟窿。喂哇!你来打补丁。”“哇哇哇!我的泥盆儿响不响?响!”泥盆儿中部底面鼓面破碎,“砰砰”,泥片儿四溅,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儿童们争看谁的泥盆儿摔的窟窿大,评述谁的泥盆儿摔的响。输了呢,恐怕真的要给“打补丁”了。

    跳绳:古称跳百索。在通州域内很是盛行。跳绳方法有两种:即单人跳和多人跳,或“跳短绳”和“跳长绳”。前者为个人游戏。一人持绳两端用力甩动,双腿或单腿在绳圈中跳动,以跳动次数多而不为绳所绊者为胜。后者为集体活动,两人牵长绳上下摆动,数人轮流跳入摆动的绳圈中,以能不为绳所绊者为胜。至于具体跳法,那就多了。有一人抡绳自跳;有两人抡摆长绳一人或数人跳;有两人抡一绳索并跳;还有两人用两条绳索交叉抡,一人在中间两脚跳。有单腿跳、双腿同时跳、一前一后跳等。各个跳法都有名称:什么“前甩”、“后甩”、“前交叉”、“后交叉”、“双摇飞”、“八字形编花”等。跳绳游戏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称跳绳为“透索”,宋代为“跳索”,明清时称“跳飞”、“跳百索”。《清风阁诗钞》诗云:“太平鼓,声冬冬,白光如轮舞索童。一童舞索一童唱,一童跳入光轮中。”说的就是跳绳。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上小学,有不少小同学在课间进行跳绳游戏。90年代,我在通县二中教公共关系课,课间休息时,也有不少同学跳绳;2009年吧,通州区文化馆还组织了跳绳活动。搞得还不错,不过,成年人已将游戏变成健身活动了。

    “抽汉奸”:本名抽陀螺,在我看过的资料中,好像只有通州人将陀螺称为“汉奸”;我想,这可能是通州人民对背叛祖国,卖身投敌汉奸的痛恨吧。“汉奸”制作很简单,选择一块不大圆的木料,用刀削或镟成圆锥形,尖端钉上转子(滚珠或钉子)。用长约五六十厘米的木棍儿和一块不长的布条或绳子做鞭子。玩时用鞭绳在“汉奸”上环绕数圈,放在地上,后迅速地抽回鞭绳,使“汉奸”在地上急速地旋转。这时要抽上几鞭。后,每隔一定时间要用鞭绳抽打数次,抽时要用力均匀,否则或转不起来或被抽死。“抽汉奸”游戏一般在春天进行,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玩。孩子们一边玩一边唱:“打汉奸,抽汉奸,棒子面,涨一千。”非常有趣,不但可以健身,还可以使孩子们玩味历史。

    搳拳走步:又称“跳跳猜”。是一项跳跃性游戏。两人或四人参加,两人玩自己搳拳自己走步;四人玩分成两组,每组甲负责搳拳,乙负责走步。以“锤子”、“剪刀”、“布”来决定跳跃的步数。出“锤子”(拳头)的砸“剪子”(伸两个手指)赢走十步;出“剪子”的剪“布”(伸出五个指头),赢走两步;出“布”包“锤子”,赢走五步。场地要求平坦宽敞。先划定起跳点,指定前方大约10 20 米处的树或某一标志物为折转点。比赛看谁先重返至起跳线。游戏开始,两人用相同的节奏喊:“跳跳猜”,出拳。如果甲出“锤子”,乙出了“剪子”,甲向前跨跳10 步;再喊:“跳跳猜”,出拳,乙又出“剪刀”,甲出了“布”,乙向前跨跳两步……这样继续下去,看最后谁先返回并首先跃过起跳线为胜。如果最后只剩一步的距离,而获得跳10 步的机会,也可规定再向回跳9 步,这样在终点附近往返,直到以应跳的步数跳过起跳线,结束这一轮的比赛。比赛可规定为三轮两胜。

    粘知了:知了本名蝉,俗称“唧鸟儿”。夯歌云:“有一个唧鸟儿那就奔上爬,一爬爬到那树梢儿上啊,回过头来它就往下爬呀……”指的就是这种小虫。粘知了以二三人为宜,一人玩,没意思,没人分享欢乐;人多了也不行,动静大,会引起知了警觉。粘知了工具简单:找一根长高粱杆儿,将顶端一节劈开,用一小棍儿支成梯形,或撅一软树枝,弯成椭圆形,插在高粱秸的头上;到墙角找新织的蜘蛛网,绞,让蜘蛛网缠绕上面。多绞几个可更粘些。这样就可以粘知了了。城里人粘知了的工具是竹竿粘臭胶或面筋。那时,通州的树也多:槐树、柳树、桑树、榆树、枣树、傻青扬……尤其农村大姓人家坟地,大树参天,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知了的叫声。听哪棵树知了叫得欢,就猫腰慢慢地一步步靠近,到了树底下,慢慢直起腰,一点点儿把高粱秸往上举,屏住呼吸,让那梯形或椭圆形网逐渐接近知了,在其后快速地往下摁,知了就沾在网上了。通州域内知了有三种:“小热热”、 “大热热” 、“二嘶”。“小热热”很小,颜色淡黑,小眼睛。它出生最早,麦收前,天刚热,就在高槐密柳中唱起来。“小热热”渐衰,“大热热”登场。“大热热”也叫“大马唧鸟儿”,和“小热热”颜色差不多,比“小热热”大。叫声单调,声音很燥,整个三伏天,“热儿呀”!叫得人抓耳挠腮,浑身渗汗。与“大热热”相比,“二嘶”就可爱多了。“二嘶”绿色,形态很美,唱得也好听,“二嘶二嘶”的,很有节奏。此君机警异常,稍有动静,立即飞走。“二嘶”一叫,天也就有些凉意了。另外还有“哑拔(巴)子”(三种蝉都有),屁股有一尾巴,如针状,不会叫,很是讨厌。粘知了要细心,接近时要慢,靠近时往下摁要做到稳而快,稍有不慎,知了飞了还尿一脸尿;另外要用蜘蛛新拉的网,如果是几天前的旧网,不粘,那是粘不得知了的。天热爬树梢,大喊又大叫,啥事都不懂,偏说知了知了”……

    扌得 dēi tǎi):也叫打奤。参加者多为半大小子。到小树林中“噌噌”上树砍直径三、四厘米的小树干,用刀将枝叶削平,截成一米来长秃木棍儿称砍奤。后仨一群俩一伙地集中在空旷宽敞的场地上扌得 奤。扌得  奤就是用木棍儿敲击另一根木棍儿。先在场地上画一横线,叫“河”。距“河” 两米左右再画一弓背向“河”的半圆称“锅”。扌得 奤开始。先(简称“甲”)扌得 奤者称“开奤”,对方(简称“乙”)在半圆里放奤称“汇奤”,放的位置对方越难扌得 越好。甲用自己木棒狠劲向“河”方向扌得 乙奤,把奤扌得 过“河”为赢,奤归甲,乙再汇奤,甲再扌得 ;没把奤扌得 过“河”,扌得到什么地方,乙就在这个地方接着向“河”的方向扌得 扌得过“河”者为赢;没扌得 过“河”,甲继续扌得 ,直至把奤扌得过“河”以决胜负。再由负方汇奤,胜方重扌得 。奤压在“河”线上,对方“剪子腿”(双腿交叉)骑在“河”线上扌得 ;奤没扌得 过“河”,木棒抛过“河”,木棒输给对方;奤和扌得 奤木棒同时过“河”算“平局”。小时候,笔者和小朋友们割草,有时半路上玩 奤,没有木棒用“甜棒”(不长棒子的青玉米杆,有甜味儿),玩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家筐里一棵草也没有。当然一顿骂是少不了的。嘿!现在想起来还蛮有意思呢。

     

     

 相关文章
 2008年的第n+1封信(书信日记)    1658 次 2009/5/30
 大海的声音    1411 次 2012/5/22
 本 刊 通州荣获2009年“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1470 次 2012/7/10
 盘点08年贪官“发表”的“无耻语录”    1725 次 2009/2/4
 麻将    1665 次 2009/2/21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