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收,是上世纪末学校的一个非常普遍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得到身体的锻炼,更主要的是增加学校的收入,添置点笔墨纸张等教学用品。
我上小学的时候,大约是1974年前后,学校每年秋天都要组织学生到地里去复收花生。那时候大概是三四年级吧。事实上,我们还是很喜欢到地里去的。并不是多么的喜欢劳动,主要是因为在教室里憋的时间久了,就想到外面去疯,去玩儿。
记得当时好像是分配任务的。男生是每个人三斤,女生是二斤吧。我们才不管分了几斤任务呢。拿着篓子和抓钩,三五一伙,撒开脚丫子就往地里奔跑。我们张开双臂,学着飞机在天空盘旋的样子;又分成两拨,一帮扮八路,一帮扮鬼子,头戴用树枝编成的隐蔽帽子,匍匐在地上,假装往敌人阵地扔手榴弹——其实是在木棍上系一绺布条当作手榴弹。然后,端起用木棍做成的枪,往山上敌人阵地上冲锋。想想那个时光,多么惬意啊。
然而到了日落西山的时候,我们就都傻眼了。眼看着篓子里就几个花生在滚来滚去,回去老师剋我们不说,弄不好还要挨一顿臭揍。怎么办?我们有办法。过去每个生产队里都有场院,是专门用来将收获的花生,地瓜,玉米,小麦等庄稼进行加工处理的地方。那时花生收获后,用马车(俗称“大板车”)拉到场院上,妇女们就开始摘花生。其中有些花生仁被蛴螬吃光了,光剩下个花生壳,扬场的时候,空壳就被风刮出去了,往往堆积在场院的沟里。于是,我们就把这些空壳子再装上泥,充当好花生;当然上面得装一层好的。趁着天黑,让在那儿等着过秤的老师称。称完了,要抢着自己去倒,不然就露陷了——因为倒的用力了,就会听到空壳里的泥撒出来的沙沙声;因此必须自己轻轻的倒。现在想想,那时的我们有多么的顽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