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网络文学 >> 网络原创 >> 了不起的农家石器
  • 了不起的农家石器
  • 来源:原创 作者: 运河散人 日期:2013/9/22 阅读:2109 次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每次走进山里,满眼看到的全是各色各样的石头。坚硬,厚实,层层叠叠。初看起来,出了营造一种雄浑的精致,似乎没有什么用处。若细细想来,在石器时代,这些顽石,不就是让人类繁衍生息的唯一工具吗。尽管在近日看来,石器时代早已成了遥远的过去,但石头做成的工具,居然一直沿用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的农村,要把麦穗变成麦粒儿,就得用碌碡;要把米粮磨碎,变成面粉,没有碾子,石磨也是不成的。至于播种后,轧垄沟的石滚子,还有打墙筑堤用的石夯,洗衣服用的捶木石等等,都是不可少的。可以说,那时的石头,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家家户户吃上饭,立下了汗马功劳呀!那时,我就想,假如没有这些石头的工具,人们就要饿肚子,怎么活不下去呢。

        北宋改革家王安石有句诗说:“看似平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农家石器中的碾子和磨,正说明了这个道理、粗看起来,碾子和磨都是由几块石头做成的。有什么稀奇?细细一琢磨,最先想出用石头造出这么使用电脑工具的创意就是不简单的。其次,再想想选石材的眼力,运石料的艰辛。既要有智力也要有体力。第三,再说制造。把一块傻愣愣的大石头造成碾盘,磨盘,那时锤子和凿子相互配合的手上功夫。碾砣子必须是直径大约一米的圆柱体。还要岸上木框,按转轴。让它转动顺畅。驴拉磨最好。古人就有“卸磨杀驴”只说。人推碾子,吃些力,也能转动碾砣子。这师傅人的技巧。从石器时代也许就有吧。知道改革开放。要是没有邓大人的胆识,今天的农家也许还要退碾子吧。

        石器中,个头饿最大也是贡献最大的,就要说石头碾子自和石磨了。它们俩就仿佛是一对兄弟。干起活来,有分工也有合作。高粱、谷子,水稻的粮食粒儿,都是有壳儿的,要吃米面,先要去了壳,要是没有碾子,谁也没有能耐把谷子壳儿剥下来。就得把稻粒儿放到碾盘上,大石头棍子一咕噜,谷壳儿立马粉碎,再用簸箕簸一簸,那些米粒儿干干干净、鲜亮。为了让人们吃上米饭,碾子真是帮了大忙。出了去皮儿这个活儿,再一个功劳协助人们度过了饥饿的岁月。人民公社的大锅饭,总是让人饥肠辘辘的。夏天可以“瓜菜代”,冬天无瓜无菜怎么办?只得吃棒子骨面、稻草面。榆树皮或者棉籽饼了。要把这些杂物变成面粉,也只有靠碾子轧碎了。那时,人们肚子饿呀,虽然难以下咽,却也比挨饿强呀?石头碾子的功劳真是不可磨灭!和碾子比起来,石磨的作用就是把米磨成面粉,磨盘一转,挤挤压压,麦

        粒儿就变成了白面。干这活儿,磨比碾子干的细致,麻利、地道。那时,一年到头,都盼着吃上白面馒头,怎会忘记石磨的功劳!

        农家石器里,碌碡,也是不可不说说的。碌碡是用青石做成圆柱形体,用于平整场地、碾轧谷物。形状与石碾上的石磙别无二致,但使用它的庄稼人则很清楚,两者并不等同。碾上的石磙是标准的圆柱体,而碌碡则是一端稍粗,一端略细的锥形圆柱体,便于轧场时碌碡绕着一个中心旋转,这样可以使被碾轧的谷物达到均匀受力。为了碾轧效果更好,在碌碡表面,由石匠凿刻成垄沟。碌碡的两端,各凿一个凹形脐窝,为的是方便给它套上口字型木框。木框两侧正中间各有一个向内侧凸起的木橛,恰好卡在碌碡两侧的脐窝里。在口字形木框上栓上绳子,或人力、或牲畜拉着,就可以轧场了。

        人类文明史,实际上是农耕文化的进化史。从远古时代的旧石器时代一路走来,经过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步入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在遥远而漫长的农耕历史中,这些用石头做成的必不可少的农具,最迟应该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应用于生产实践中了。古代不少文人,也曾对农事作业不可或缺的石器农具,给予过热切关注。唐代的诗人薛能,就写过:“蚕月缲丝路,农时碌碡村。”的诗句。诗人耳朵听到的是缲丝车的缲丝之声,目之所及却是村村都能看到的碌碡打场的情景。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无声地陪伴和见证了几千年华夏农耕文明的风风雨雨。  

        我们的祖先也许做梦也梦不到,他们赖以生存的石碾、石磨,碌碡等等,会被一大堆神奇的机械所代替,不但去掉谷壳,还用水磨得雪白,还把每粒大米打磨得两头尖尖……我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我分明感到,这又粗又笨的石头,竟然和人类的生存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是没有任何人类文明迹象的荒漠的小岛。他历尽艰辛,终于种出了小麦,要变成面粉,不是全靠石头吗?他远离了文明社会,过起了类似原始人的幸福生活。 心灵紧贴着自然,与森林为伴,和鸟兽为依·,用石头作为唯一的工具·····这样想来,几十年前的农家石器该是多么伟大的发明呀!

        物质文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感官上的舒适。空间的扩大及物质的拥有。那些古老甚至是原始的农具,是无数农人的智慧和延伸的手臂。有了碌碡,就能把一地扎手的麦穗变成一袋袋光滑的麦粒儿;有了石碾,就能把粗糙度稻谷,变成雪白的大米;有了石磨,就能把硬硬的棒子粒儿,变成细细的棒子面儿,可以蒸窝头、贴饼子。几千年来,这些农家石器默默地奉献着。从石器时代,绵延至今,不知养育了多少代家乡人?知道,改革开放的初期,才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些曾经功勋捉着的老物件,也就渐渐走进被人遗忘的角落。我想,今日看来,这些笨重的农家石器,尽管毫无用处,毫不起眼,它也是家乡农耕历史的见证。留下一些从古代流传至今的老物件,对于将来的人们,也许能成为难得一见的文物吧!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莲藕意趣    2615 次 2013/9/16
 北京日记,艺术的方法(二)    3190 次 2013/10/28
 江夏笔记,为什么都爱钱?(一) (二)    10622 次 2013/10/28
 故乡的变奏    9610 次 2013/12/12
 江夏笔记,艺术之方法(一)    10425 次 2013/10/28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