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消息(记者 袁新文)“走近你,才发现比例尺的实际距离。” 参加第五十七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中国博士生们,用诗人袁可嘉的诗句表达由衷的感慨。
前不久,在美丽的德国小城林岛举行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上,25位中国博士生和600多位各国青年学者一道,与17位诺奖获得者第一次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聆听大师的教诲,畅谈自己的感受,享受了一次科学盛宴。他们说,在这里得到的,是心灵启迪和科学真谛,懂得的是人生目标和自己的差距。
■“诺奖获得者也是普通人,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多做了一些工作”
诺贝尔奖就像一个梦。
对诺奖获得者的崇拜是许多青年学者久存心底的情结。可是,来到林岛,中国博士生们发现,这些科学大师原来和平常人差不多,神气不“牛气”,可敬又可亲。
会议气氛轻松而融洽。青年人可以无拘无束地向获奖者发问。他们不仅对获奖者的研究领域感兴趣,对他们获奖时的情景也很好奇。面对青年人热切的目光,2006年生理及医学奖获得者梅洛教授说,太太接到一个电话,说我获得诺奖了,她啪的一下挂了电话。电话又响了,我去接,太太说,别接,骚扰电话,说你获诺奖了,真会开玩笑。真实而精彩的段子,一下拉近了诺奖大师和年轻人的距离。
1998年化学奖得主科恩讲过这样的故事:获奖的第二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在街边散步。两位中学生与他擦肩而过。忽然,两位学生回过头来,将他打量一番,问他是不是昨天电视上的诺奖获得者。得到肯定答复后,俩学生高兴地跳了起来,迅速掏出课本,对科恩说:“今天化学测试,有两个问题还没弄懂,你能给我们讲讲吗?”科恩看了看,发现自己也不敢确定,只好说抱歉。两位中学生十分失望,转身走了,边走边说:“还得诺贝尔奖呢,连这都不知道。”科恩因此告诉年轻人:“不要太看重诺奖,诺奖获得者也是普通人,只不过在某些方面比别人多做了一些工作。”
2001年生理及医学奖得主亨特教授说:获得诺奖是我没想到的。我上中学时物理和数学有时不及格,可是我对生物很感兴趣,尤其喜欢做实验。实验不出结果,我不会离开,不论多晚,看不到实验结果我是不会睡觉的。
诺奖大师们的话很平常,可中国博士生们感触很深。中山大学博士生苏宇雄说,多么朴素的道理呵,一点也不玄虚,却蕴含着深刻意义。正像爱因斯坦曾经说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上海交大博士生顾翠萍说,获奖者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凭的是兴趣和执著,而不是整天想着获奖。
■“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有梦想,不能因为忙碌而失掉梦想”
谈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许多诺奖获得者有一种共识:勤奋努力,进取心强,非常可爱。1992年生理及医学奖得主、87岁的菲舍尔教授是会上最年长的获得者。他出生在上海,对中国有着特殊感情。他对记者说,近年来他多次到中国访问,看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很欣慰。但他发现,现在的中国年轻人似乎个个都忙忙碌碌。他不无忧虑地说,“年轻人最重要的是有梦想,不能因为忙碌而失掉梦想。”
语重心长的话,令中国博士生们感慨不已。他们向记者诉苦说,自从读了博士,整天忙着做实验,做论文,以前的业余爱好几乎都丢了。学校对博士生的考核都有发表论文的要求,论文发的不够就不能答辩,不少人写论文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质量难以保证。个别人为了凑数,甚至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这真是中国博士的悲哀。
会上,许多诺奖获得者表达这样的观点:科学研究不能太功利、太浮躁。社会应当为年轻人搭建舞台,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梦想,去飞翔。
全国师德标兵、北师大教授林崇德曾说:武侠小说里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位大侠出山后,碰到绝世高手,打不过人家,只好请出自己的师傅;师傅也不行,只好请出师爷。青年要成长,决不能这样,应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会上,许多诺奖获得者表示:科学研究是一种接力和超越,科学家必须为年轻人成才提供无私帮助。
梅洛教授是会上的明星,他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令青年学者折服,他幽默风趣的演讲、和蔼可亲的态度吸引了大批“粉丝”。中科院神经所博士生周扬会前曾与他通信联系,希望到他的实验室工作。会上,他们一见如故,聊得很投机,梅洛当即邀请周扬到美国面试,路费由他的实验室负担。周扬说,与大师面对面交流,不仅能获得知识,而且能赢得机会。
■“我们是为你们而来的,你们才是这儿的真正主人”
对中国博士生来说,参加林岛大会是机遇,是荣誉,但靠的是实力,是素质。他们是从全国近百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博士生中层层选拔出来的。因为代表中国,所以选拔非常严格。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负责遴选的中德科学中心制定了严格而规范的选拔程序。中心中方主任韩建国教授说,中德科学中心每年向全国有关高校和研究所发出通知后,首先是高校和科研机构组织选拔推荐,然后由7名中德专家组成评委会函评,最后是中德专家面试。
但韩建国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在遴选过程中,既发现了不少优秀人才,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有的学生除专业知识外,社会知识和人文常识少得可怜,有的人对德国著名人物说不出一两个,甚至连贝多芬、歌德都不知道。有的人治学态度很不严谨,面试时答非所问,显得很尴尬。这反映出我们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弊端,值得反思。
中德科学中心德方常务副主任赵妙根说,在选拔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让中国博士生走向世界科学前沿、走进诺贝尔殿堂十分必要。为此,我们还专门组织中国博士生到德国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考察。不少学生对这里的研究氛围很感兴趣,有意来这里做博士后或工作。为了给他们铺路搭桥,中德科学中心设专项基金,对来德国工作或做博士后的中国博士提供半年的资助,并推荐申请洪堡等奖学金。目前已有7位学生来到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所工作。
在慕尼黑工业大学,记者见到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博士陈进。两年前,他作为中国博士生代表参加了林岛大会,会后到慕尼黑工大参观时,化学系系主任对他的学术背景很感兴趣,诚邀他加盟研究组。在中德科学中心专项基金的资助下,陈进如愿来到慕尼黑工大。他笑着说,中德科学中心“既当红娘,又送彩礼”,为中国青年学者走向世界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1993年生理及医学奖得主罗伯茨教授在林岛大会上对青年学者说:“我们是为你们而来的,你们才是这儿的真正主人。”人们相信,中国博士生将不负科学大师的期望和重托。
链接:
林岛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战后德国百废待兴。位于德国博登湖畔林岛小城的两位医生萌生想法:邀请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来德国聚会。生活在博登湖畔的瑞典伯爵伯纳多特对此鼎力支持,利用自己家族与诺贝尔基金会的特殊关系,使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在德国落脚。自1951年至今,在每年6月底到7月初,十几位甚至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便聚集林岛举行学术大会,同时参加大会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几百名青年科学家。
2000年,德国成立了专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基金会,目前有13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基金会成员。自2004年起,中国博士生代表应邀参加大会。在中德科学中心的资助和组织下,每年从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选拔25位博士研究生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