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外国文学 >> 欧洲文学 >>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 17世纪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
  • 来源:原创 作者: 佚名 日期:2008/6/15 阅读:859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世纪欧洲文学的主要成就: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清教徒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巴洛克文学。

      理解后简答题:

      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

      1继承 思想上:古典主义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主题)

      创作方法上:古典主义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反拨 :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17世纪文学概括(巴洛克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一 巴洛克文学(贵族文学):

      术语解释

      巴洛克文学:

      1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

      2内容上多写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屈莱顿(英国古典主义的奠基人之一):

      理论著作《论剧体诗》他主张悲剧中的“三一律。”

      班扬:(王政复辟时期带有民主倾向的清教徒作家)

      梦幻寓意小说:《天路历程》

      弥尔顿(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

      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人子耶稣)

      《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参孙是大力士)

      三 法国古典主义文学

      术语解释

      古典主义:

      1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最早出现于法国,是指17世纪流行于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2 基本特征:

      (1) 政治上拥护中央王权,主张国家统一。

      (2) 思想上崇尚理性(理性王权统治所需要的道德规范)

      (3) 艺术上提倡模仿古代,重视规范。(主张“三一律”)

      三一律:

      1 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创作法规。

      2 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一致(剧本的情节只能有一条线索、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之内完成。)

      缺点:人物类型化。

      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熙德》(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第一部典范性作品):主人公:罗狄克、 施曼娜

      当个人感情与封建家庭发生利益冲突产生矛盾时,封建义务让位于国家利益。

      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与荣誉、义务的冲突中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表现了理性战胜感情,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为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奠定了基础,但没有恪守“三一律”。

      让。拉辛:(悲剧家)

      代表作《安德洛玛克》(标准的古典主义悲剧):取材于希腊悲剧。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赫克托尔的寡妻)、皮洛斯、爱弥奥娜、奥雷斯。

      布瓦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

      最大成就: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强调“理性”是文学创作的最高准则。全面系统得阐述了古典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创作原则。作者由此而获得“古典主义立法者”的称号。

      拉封丹(以寓言诗著称)

      《寓言诗》:通过动物世界反映现实生活,动物影射现实社会中各阶层的人。

      莫里哀 (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 (法国)

      出生:巴黎一个经营宫廷陈设的富商家庭。

      第一个作品:《可笑的女才子》

      最后一个剧本:《无病呻吟》

      莫里哀的创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创作奠基时期 ,主要是滑稽剧和情节喜剧。

      剧本《冒失鬼》

      第二阶段:古典主义喜剧开创时期,主要是社会问题剧。

      创作了一系列杰出讽刺喜剧:

      第一个剧目:《可笑的女才子》

      《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第三阶段:全盛时期,也是他与教会和封建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

      《伪君子》:揭露宗教骗子。

      《恨世者》:讽刺贵族勾心斗角、虚伪做作。

      《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嘲笑资产阶级贪婪、吝啬和虚荣。取材于罗马喜剧普劳图斯《一坛黄金》:作品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拜金主义的本性。作者用夸张讽刺的手法,成功塑造了“阿巴贡”这个典型的资产阶级守财奴形象。

      《乔治。唐丹》:揭露了没落腐朽堕落的内幕和资产阶级的种种丑态。

      第四阶段:创作晚期,轻松幽默的滑稽剧和芭蕾舞剧。

      《醉心贵族的小市民》

      《无病呻吟》

      《史嘉本的诡计》:最富人民性的剧本之一。用闹剧手法,赞扬了仆人史嘉本的智慧和胆识,嘲笑了上等人的昏庸、愚蠢显示出蔑视封建等级观念的民主倾向。

      《伪君子》五幕诗体讽刺喜剧,代表了莫里哀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

      主要人物:答尔丢夫、欧米尔太太、达米斯、玛丽亚娜、桃丽娜。

      综合论述题:

      分析答尔丢夫的形象及其社会意义。

      伪善的没落贵族,职业宗教骗子。

      1表里不一:表面上虔诚教士“把世界看成粪土一般”,实际上是贪图享乐的酒肉之徒。

      如: “一顿饭吃两只竹鸡、半只羊腿、一离开饭桌就睡觉”;看到桃丽娜袒胸露背是竟扭过脸去,掏出手帕,要她把胸脯遮起来。然而,他一边答应做奥尔贡的女婿,一边又向奥尔贡的妻子求婚;当奥尔贡送他一点钱时,他总是说“太多了,一半已经太多”;当奥尔贡把全部家产赠给时,他没说半个“多”字。

      2进一步揭露答尔丢夫伪装虔诚的罪恶用心在于贪财好色。

      如:一看见欧米耳太太就垂涎欲滴,“要拔去上帝这样一个障碍”。当他的罪行面临败露时,他伪装深受委屈而不予计较,致使奥尔贡盛怒之下将儿子赶出家门,并立下字据,把全部家产赠给答尔丢夫。至此,伪君子的罪恶用心已昭然若揭。

      3再进一步揭露了答尔丢夫伪善的危害使人家破人亡。

      如:把奥尔贡一家赶出大门,还到宫廷告发奥尔贡私藏政治犯的秘密文件,想置人于死地。并声称:“现在王爷的利益是我的头等重要责任。”伪善的社会孕育了这类伪善的人。

      社会意义: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民主倾向。答尔丢夫成了“伪善者”的同义语,是个不朽的艺术典型。

      分析《伪君子》的艺术成就。

      1遵循了古典主义的“三一律”原则。

      情节单纯集中:都是表现答尔丢夫的虚伪与欺骗;时间:24小时之内;地点:奥尔贡家里,而且只有一个布景,就是奥尔贡的客厅。

      2全剧结构严整紧凑。

      主要人物到第三幕才出场,通过开幕人物的议论,暗示了他的作为、欺骗、影响和权威。答尔丢夫第一次被达米斯揭露未被赶出反败为荣,第二次桃丽娜采用桌下计,又未能走他。一波三折,最后在大家抱头痛哭时出人意料的被抓走。(体现古典主义戏剧歌颂王权。)

      3喜剧还有机综合了多种戏剧因素。

      民间闹剧:打耳光、隔墙偷听、桌下计。

      风俗喜剧:奥尔贡的专横,达米斯的反抗和被赶出家门。

      悲剧:几乎家败人亡。

      这些使作品即有滑稽戏谑的的情趣又扣人心弦。

      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答尔丢夫:语言矫揉造作,长篇大论的玩弄教义,符合他伪善的性格。

      桃丽娜:犀利、明快、生动的语言显示她爽朗的性格和来自民间的智慧。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女人十日谈(第四天)里娅·沃兹涅先斯卡娅    656 次 2008/6/9
 乌兹别克文学    882 次 2008/6/15
 欧洲古代文学    827 次 2008/6/15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880 次 2008/6/15
 女人十日谈(第一天)里娅·沃兹涅先斯卡娅    1965 次 2008/6/9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