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Le Rouge et le Noir 1830)是斯丹达尔的代表作品,小说真实地描写了法国从1815年至1830年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整整一个历史时代中的各个阶级的殊死较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法国封建贵族复辟势力及其教会组织的蔑视和批判,同时也对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英雄时代表达了无限的崇敬和追念之情。它的出现,标志着以当代社会生活为题材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
1.基本内容
长篇小说《红与黑》的基本故事情节来源于斯丹达尔偶然在当时的《法院公报》上看到的一则案件报道。报道说有一个名叫贝尔德的乡下铁匠的儿子,当家庭教师期间同女主人发生了暧昧关系,后来由于女主人的信件阻碍了他同一位富家小姐的婚事,开枪射杀了女主人,因此于1828年被判处死刑。斯丹达尔从这则普通报道中深深感受到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尖锐的社会矛盾,认识到一个有理想有热情的青年在这样的社会里是找不到出路的,于是决心在青年家庭教师贝尔德的悲剧故事的基础上,概括出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形象,以充分表现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冲突。
小说写于1829年,第一次出版时的书名为《于连》,副标题是《1830年历史纪实》。1830年,小说定名为《红与黑》。关于书名《红与黑》的含义,历来有不同解释。有的说红象征革命,黑象征教会;有的说红象征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黑象征教会势力猖獗的复辟时期;也有人说红象征法国将军的红色军服,黑象征教土的黑色教服,红与黑代表着于连谋取前程的两条途径。但不管哪种解释,都可以从书名的象征性意义中看出小说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政治内容。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波旁王朝复辟的时代,描写查理十世统治时期平民青年于连·索黑尔个人奋斗的故事。于连是法国外省一个锯木工厂老板的儿子,喜欢读书,从小跟随西朗神甫学习拉丁文,能将一部拉丁文圣经倒背如流。他头脑敏锐,意志坚强,精力充沛,工于心计,胸怀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抱负,一心想出人头地。在老西朗神父的介绍下,他到维立叶尔市德·瑞那市长家当了家庭教师。不久,他同德·瑞那夫人发生了恋情,后来他们的暧昧关系败露,他被迫离开维立叶尔市,进了贝尚松神学院,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甫的赏识。于连后来卷入了教会内部的宗派之争,当彼拉神甫受到耶稣会排挤离开神学院时,又将他介绍给巴黎极端保王党的重要人物德·拉·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于连不仅博得侯爵的重视,让他参加秘密政治阴谋会议,而且还赢得了侯爵女儿玛特尔的爱情。正当他踌躇满志、扶摇直上之际,德·瑞那夫人在教士威逼下给侯爵写了一封信,揭露于连的所作所为,致使侯爵愤怒地撕毁了婚约。于连一怒之下,来到维立叶尔小城,向正在教堂做祈祷的德·瑞那夫人开了枪,虽然,德·瑞那夫人并未丧命,但于连却因此被判处死刑。于连死后,玛特尔埋葬了他的头颅,德·瑞那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2.形象分析
1.于连的形象 《红与黑》中最主要的人物于连·索黑尔是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的典型,拿破仑的忠实信徒,一个一心想建立功名的英雄主义者。他为自己生不逢时感到遗憾,向往拿破仑的时代,认为在那个时代,坚强的个性可以不依附门第和财产的特权而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说:"在那个时代,象我这样的人或者已经被杀死,或者在36岁时就当上了将军。"然而,在复辟时期,象于连这样的青年是很难有出头之日的。他不能干自己想干的事,没有展露自己才华的平等机会,感到异常愤怒和痛苦。他崇拜拿破仑,但他又不得不把自己真实的感情谨慎地隐藏起来。他不满足于过庸碌的小平民的生活,决心要在这种黑暗的社会当中独自闯出一条路来。他深知自己不能在这个时代里象拿破仑时代那样靠驰骋疆场和建功立业获取个人地位和财富,于是采取虚伪、卑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一连经历了三次人生转折。第一次是从他到维立叶尔城的市长德·瑞那先生家里当家庭教师开始的。在德·瑞那先生家里,于连出于一个平民阶级的本能,对所有出入于市长家的上流社会人士和官员都极端蔑视和憎恨,但他在表面上却佯装笃信宗教,谨慎地斟酌自己的每一句话,以迎合这个虚伪的环境,满足一个平民的自尊心。他决心引诱市长的妻子德·瑞那夫人,以此来向以市长为代表的上流社会挑战,显示他作为一个平民青年的自尊和力量。由于德·瑞那夫人是一位纯洁而又真情的女人,她对于连的行为不仅宽容,而且最后还抛弃阶级的偏见,真心爱上了于连。不久,于连与市长夫人的暧昧关系在社交界传开了,于连不得不被迫离开市长家,由西朗神甫介绍来到贝尚松神学院学习神学,从而开始他的人生的第二次转折。他本来是一个无神论者,对宗教事业异常憎恶,然而他却理智地意识到在这个耶稣会当权的时代,对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来说,当一名神职人员也不失为是一条社会晋身之路。他决心忍受神学院的清规戒律和精神上的折磨,装出一副虔诚的样子,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甫的赏识。于连后来卷入了教会内部的宗派之争,当彼拉神甫受到耶稣会排挤离开神学院时,将他介绍给巴黎极端保王党的重要人物德·拉·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从而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三个转折。在这里,于连已由过去那种充满激情幻想的年轻人变得更加老成和虚伪了,为了达到自己出人头地的目的,他更加厚颜无耻地去做一切违心之事。为了钻进上流社会,他甘愿充当这个阶级所利用的工具,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社会不道德的法律。他内心燃烧着对这个社会的反抗火焰,然而在行动上又不得不向他所憎恶的敌人妥协。他非常谙熟借助贵族女人之爱来达到晋升目的这条捷径,于是与木尔侯爵的女儿玛特尔小姐发生了恋情,终于获得了一个德·拉·伟业骑士的封号和法兰西陆军中尉的军衔,有了一个年收入在二万零六百法郎的庄园。正当于连刚刚当上中尉就开始做着如何在30岁时当上司令的美梦之时,德·瑞那夫人写的"揭发信"使于连的一切希望和梦想顷刻间化为了泡影。于连开枪打伤德·瑞那夫人,被判处死刑。在最后独居囚室的日子里,于连回顾了自己短暂的一生,开始真正意识到这个社会的本质,意识到“目前的世界,整个的社会,都充满虚伪”,“到处都是伪善,至少也是欺诈"。他愤怒地喊到:"我爱真理!但真理在哪里?"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作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贵族阶级是绝对容不下象他这样的平民青年的。他开始丢掉伪装,放弃幻想。当玛特尔小姐在最后的时刻为他的判决四处奔走求救时,他却拒绝上诉。他在法庭上作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公开向世人讲出了自己内心的话,并以此表白他是一个社会的真正叛逆者,他与这个社会势不两立。
于连作为平民小资产阶级人物,并非想去推翻贵族、僧侣的统治,也不想去变革整个社会,只是对阻碍他升迁的社会组织不满,对那些庸俗无能而又自以为是、高人一等的贵族阶级产生本能的反感。于连的失败表明,复辟时期小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所进行的社会反抗斗争以及同贵族阶级的较量是不可能成功的。于连是特定历史环境产物,他的身上概括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性格特征。
2.玛特尔小姐的形象 木尔侯爵的女儿玛特尔的形象是小说中最出色的形象之一。玛特尔·德·拉·木尔小姐资聪明,精力充沛,有自由的天性和刚强的个性,是一个高傲、冷酷、任性和爱幻想的贵族少女。贵族阶级的社会环境使她感到天性受到压抑,因而心情苦闷。她还富于幻想,身上带有浪漫的性格特点。她向往十六世纪祖先们的充满英雄主义热情的生活,看不起周围平庸无能的贵族青年。她深知当代贵族的道德堕落到了怎样的地步,努力在自己的周围寻找一个值得她祟拜的性格刚强的人,并认为这样的人只有从下层平民、雅各宾党人于连·索黑尔的身上才能找到。但是,贵族小姐玛特尔和出身低微的下层平民于连的共同点仅仅在于他们都蔑视庸俗丑恶的资产阶级现实,而玛特尔小姐这个贵族门阀的后裔和上流社会的风流佳人,在本质上并不像于连那样是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她对于连的爱情主要还是建立在她对浪漫主义爱情的幻想上,是她对理想中的女英雄的浪漫主义模仿。因此,玛特尔小姐这个形象进步意义是有局限性的。
3.思想意义
《红与黑》以法国波旁王朝临近覆灭的最后几年为背景,从外省小城到首都巴黎,从社会底层到高级贵族,从神学院到保王党集团,从爱情生活到秘密政治会议,广泛地、鲜明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查理十世统治下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社会生活的图画。
首先,《红与黑》形象地再现了封建贵族同资产阶级之间争夺统治权力的斗争。查理十世上台后,施行一系列反动政策,促使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跟资产阶级相勾结的自由党与保王党之间的斗争空前激烈。维立叶尔小城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这种斗争的缩影。小说一开始就写到自由党人为了争取市长的职位,四处活动大造舆论。在巴黎,极端保王党召开秘密会议,讨论如何依靠外国军队,废除宪章,恢复绝对君主专制制度。实际上,《红与黑》是一部政治小说,它通过对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社会描写,强烈谴责了复辟贵族阶级的残酷、卑鄙、虚伪和教会特务组织的反动统治,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倾向。
其次,《红与黑》对封建贵族、教会僧侣的反动本质和奢侈腐朽的生活给予了无情揭露。例如,木尔候爵在家中举行舞会和晚宴,有几十个身着华丽制服的仆人随时侍候,整个晚上每隔一分钟就要送上一道冰制点心。正如书中所说,参加舞会和晚宴的贵族全是些"戴勋章的恶棍"、"漂亮的坏蛋"。他们策划阴谋,妄图建立反革命武装,出卖人民。贝尚松神学院变成了法国反动社会的象征。
第三,《红与黑》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谴责了资产阶级的利欲熏心和贪得无厌。德·瑞那市长极端自私,爱钱如命,连他的婚姻观念也完全受金钱支配。当他得知妻子与家庭教师关系暧昧时,心里十分愤恨,但转而想到妻子可以给他带来一大笔遗产时,立刻就心平气和了。于连被关进死囚牢,于连的父亲前来探望,他先是严厉地斥责儿子,当听说于连还有一笔存款,除了给哥哥每人一千法郎外,全部给他。老木匠立刻笑脸相迎,这不能不使于连痛心地想到:“这就是父爱。"
最后,《红与黑》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小说的政治主题。书名“红"指拿破伦时期将军的红军服,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复辟时期僧侣穿的黑衣,代表封建教会反动力量。“红”与“黑”象征两大对立阵营、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书名高度概括了小说的主题,从而突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4.艺术特点
《红与黑》是第一部真实地反映法国当代社会风貌的现实主义小说,总的说来,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艺术特征。
1.描写典型环境,塑造典型性格。司汤达在《红与黑》中通过于连性格的发展史,具体描写了三个不同的环境及其特点:维立叶尔市的唯利是图与虚荣,贝尚松种学院的宗教专制与伪善,巴黎贵族社会的阴谋与腐败。于连的英雄主义热情、虚荣心,他的富于反抗性的个人奋斗的道路,他的妥协和虚伪,都是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是当时各种社会风气影响的结果。正是在上述典型环境里,作者在于连的身上概括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法国小资产阶级青年的性格特征。
2.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环境来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刻画他们的性格。斯丹达尔用心理分析的方法细致准确地描绘人物在特定情景中的心理状态,分析他们感情的细微变化,或通过人物的心理独白,或通过人物神态和行动的描写,展示他们灵魂深处的感情活动。这也是小说《红与黑》的显著特色。
3.结构完整严密。小说以于连的生活史为主线,随着于连向上爬的过程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从维立叶尔市到贝尚松神学院,再到巴黎贵族社会,由偏僻外省到首都,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线索和层次非常清楚。这种逐层升高的结构方式和于连的向上爬道路构成有机联系。通过于连的经历,真实细致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后期的社会风貌。
思考练习:
《红与黑》有哪些方面的艺术特点?
《红与黑》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于连的形象经过几个发展时期?
参考文献:
1、斯丹达尔著:《红与黑》,郭宏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赵隆著:《司汤达和<红与黑>》。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3、许光华著:《司汤达比较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