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晚亭
诗该怎么写,一张白纸上落下几行字,就叫诗?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的诗歌就回到了小孩学步的幼稚状态,胡适说:“新诗是一种自由体诗,虽说是该有甚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说,可是诗的整体要讲究自然节奏、自然和谐。”有趣的是许多的诗人打着要“推倒”旧诗的旗子,写起诗来却还缠着旧时代的脚布。现代诗的难处,正是难在“自由”两字上,白话白的没有创意,如顺口溜,重视了节凑而忽略了诗歌的空间建筑方式,这类诗歌在整体的创造力上就显的很平乏。
五四时期,把现代诗的自由体连同西方现代诗歌惯用的隐喻和象征诗意一起引进来的是我国的诗人郭沫若,他在《凤凰涅磐》中形象感人的博大隐喻, 凸现着思想解放和“人的觉醒”,而在《女神之再生》中,他用了现代隐喻的方式,这不仅增强了现代诗歌的形式内涵,也弥补了草创期诗歌的不足。郭沫若的诗使汉语诗歌进入了现代精神家园,郭沫若也因此被人们称为是“中国的雪莱”、“泛神论信者”、“ 革命思想的健儿”。
何为诗歌?在我们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歌词。古人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就是指诗和歌的作用。诗歌,主要是偏义指称诗而言,而所说的诗词,则指诗和歌词。当今国内大体上把诗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两种,古体诗也可称为旧体诗,主要指五四以前的诗歌。而现代诗广义上即可称为新诗,也可称为自由体诗,狭义上可分为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等。无论我们属于那一派的诗人,我认为作为一个诗人必须具想象力、洞察力、表现力。鲁迅说“想象力是文学创作的催化剂”,而诗歌作为是文学艺术之一,不管是叙述还是抒情, 作为一种诗性言说的方式,它体现着作家的某种思维与我们驾驶思维飞奔的那一段空间,我们飞驰的空间越大,我们的诗歌留给读者的空间就越大,这就是诗歌的最大魅力。诗歌的洞察力是指对同一种事物,却有着不一样的灵敏程度,这种灵敏程度真接影响你的作品。比如我们以“冬天”为主题,写一首诗歌,每个人在下笔之前,他们会搜索自己对冬天的某部分的记忆,这些记忆就来自于他们对冬天的洞察,每个人的洞察力不同,笔下的文字也将与他人不同,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加上个人想象,使他们作品往往给读者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这也是写好诗歌的技巧之一。表达力是诗人写诗的一种技巧,诗人通过语言上的表达,将自己的想象力,洞察力融于其内,使作品达到淋漓尽致,这种语言上的穿透是需要诗人长期的磨练,才能到达炉火纯青的地步。如此以来,他们写的诗不但千变万化,而且顺乎自然又超乎一般现象。
诗是由诗人写的,诗人来自于民间,平民生活是诗歌永久不衰的素材。真正的诗歌,虽来源于生活,但必须高于生活,否则诗歌创作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诗歌做为文学的一大样式,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留给读者一种思考,一种诗人对生活的看法。每个国家的诗人写的诗大多与他的国家、与他生活有关,与他的经历有关,当我们的环境、文学发展史、国度、语言等等存在差异的时候,就会造成诗歌技巧、结构、语言习惯、大众认知等方面的不同。一位真正的诗人,他的诗不仅是灵与肉的结合体,甚至还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某个时代的文化,他们不会玄虚地去说一些连自己都无法把握或解释的奥理,他们会审视和反思诗歌的自身文化。
我们的古人说,诗歌是诗与歌的结合体,所以我认为诗歌不仅要有诗的意境,还要有歌的美妙与动听,诗人把二者结合起来,切勿行云流水或口语化,否则呈献在我们面前的诗歌就是另一副模样。所以写好新诗首先要打破传统诗的格律,还要将诗歌的自然节奏与自然和谐融为一体。让我们的生活通过我们的诗、我们的语言,把他们一个一个挖掘出来、表现出来,使读者通过我们的诗歌了解社会或给读者美的享受,这才是真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