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遗址,南北长约6公里,东西宽约6公里,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核心区域包括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目前,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保护范围为414公顷,缓冲区的总面积为720公顷。
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经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它以象形为基础,有4500个单字和固定的语法结构。源于殷墟甲骨文的中国汉字,其书写形式虽然经过了3000多年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对中国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殷墟是中国考古学的摇篮。1928年,考古人员对殷墟进行了正式发掘,这标志着我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殷墟遗址的发现名列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300多年,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覆盖面积最大的一个地点,以其完整的都城遗址和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我国青铜文明最杰出的代表。
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制作精美、工艺精湛、纹饰神秘,是沟通人、神关系的祭祀礼器。以司母戊鼎为代表的殷墟青铜器,采用独有的片范铸造法和复杂的铸铜工艺,达到了古代东方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峰。以妇好墓玉器为代表的殷墟玉器,采用圆雕、俏色、双勾阴线为主要技法,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形象,堪称世界玉雕艺术宝库中的精华。现存铜器、玉器作坊遗址和数量惊人的出土青铜器、玉器等,构成了古代东方发达的青铜文化和艺术的杰出见证。
以宫殿宗庙建筑为代表的殷墟建筑,采用黄土、木料等建筑材料,夯筑高大厚实的台基,房架用木柱支撑,墙用夯土版筑,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特色。以M1001等为代表的12座商代王陵大墓深埋地下,墓室宏大,棺椁极尽奢华,组成了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完整的王陵墓葬群,代表了中国古代早期王陵建设的最高水平。
78年来发掘表明,殷墟地下遗存十分丰富。截至目前,殷墟发现了超过110座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2500多座祭祀坑和族邑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等大量遗迹;发现了数十处青铜冶铸、制玉、制陶、制骨等门类齐全、技术先进的手工业作坊;出土了约15万片甲骨,及6000多件青铜器和数量巨大的玉器、陶器、骨器等大量精美文物,构成了殷墟这一商代都城的丰富内涵。
近年来,殷墟仍然有大量遗存不断发现,呈现出巨大的考古潜力。如1999年在传统殷墟遗址东部边缘发现的洹北商城,面积超过4平方公里,把殷墟的建都史提前了数十年。一系列的新发现表明,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殷墟的文化内涵还将得到进一步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