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 络 连 接 世 界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当前位置:首页   网络文学 >> 网络原创 >> 亟待规范的媒体语言
  • 亟待规范的媒体语言
  • 来源:原创 作者: 孔昭琪 日期:2009/9/7 0 阅读:7930 次 【 】 A级授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亟待规范的媒体语言

    孔昭琪

     

    长期以来,媒体语言尤其是有声媒体语言的规范始终是一个严重问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媒体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都存在问题,而最突出的是语音和语法方面的问题。其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严重。因为纸质媒体的语音问题无从暴露,所以语音问题就主要表现在有声媒体亦即广播和电视之中。在有声媒体中,诸如异读词、多音多义字、容易读错的字等语音问题都相当普遍地严重存在着。

    首先是异读词问题。不遵循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早已审订的规范读音,而仍坚持错误读音,如将“骨气”的“骨”(gǔ)读成gú,将“骨髓”的“髓”(suǐ)读成suí,将“脊梁”的“脊”(jǐ)读成jí将“指头”的“指”(zhǐ)读成zhí等。其次是多音多义字。这类字含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将“称职”的“称”(chèn)误读成chèng,将“处理”的“处”(chǔ)误读成chù,“慰藉”的“藉”(jiè)读成jí将“强劲”的“劲”(jìng)误读成jìn等等。再次是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如将“按捺”的“捺”(nà)读成nài,将“卑鄙”的“鄙”(bǐ)读成bì,将“粗犷”的“犷”(guǎng)读成kuàng,将“偌大”的“偌”(ruò)读成nuò,将“舷梯”的“舷”(xián)读成xuán等等。

    还有些错误读音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实在是莫名其妙,好像只是为了赶时髦,人们趋之若鹜,争相效尤。如将“因为”中的去声(或轻声)“为”读成阳平wéi,将“友谊”中的去声字“谊”读成阳平yí,将“有的放矢”中的上声字“矢”读成阴平shī,将著名剧作家曹禺名字中的阳平字“禺”(yú)读成上声yǔ等等。还有一些更顽固的异口同声的错误读音如将“法子、法儿”中的上声字“法”读成阳平fá,将“主意”中的上声字“主”读成阳平zhú,将“不好意思”中的轻声字“思”读成本调阴平sī等等,可能是北京方言的影响。再如,很多有声媒体中的年轻人将“我们”中的轻声字“们”重读成阳平mén,而且也大有蔓延之势。这当然也是严重破坏普通话的语音规律的。如此泛滥开来,诸如“你们、他们、人们”等词中的“们”岂不是都要重读了吗?

    但这几个误读很顽固,大有无可逆转之势,然而无论其流行有多广,流毒有多深,只要国家权威机构或书籍如《现代汉语词典》等不予承认,就是不规范的,就应该坚决纠正。

    这里很有必要特别强调提出关于“说服”一词的读音。“说”字原有shuō、shuì、yuè三读,而据《现代汉语词典》,除yuè音的“说”同“悦”之外,shuì音只用于“游说”一词,其余如在“说服、说客”等一切含“说”字的词语中一律读shuō。然而近几年来,在港台语言的影响下,一些有声媒体中逐步出现了shuìfú、shuìkè之类的错误读音,而且迅速蔓延,以致影响到一些严肃的影视作品。时至今日,我们从有声媒体上所听到的几乎是千篇一律的此种港台腔调了。

    尤其是近几年来一直在央视世界地理频道播出的大型艺术专题片《诗人毛泽东》,其著名解说任志宏竟然把“坐骑”读成zuòjì,把“感慨系之”和“情系长江”中的“系”读成jì,把“鄱阳湖”的“鄱”读成bō等等。解说这样一部严肃重大的艺术文献片,而且解说员又是名家,竟然出现如许常识性的语音错误,实在不应该。如此重要的节目,录制完了之后,为什么不请语言专家把关?

    更令人大惑不解的是近几年来有声媒体特别是电视中出现了一种非常古怪的发言方法,即在不出镜的报道中,大部分女记者或女播音员都把iy)和ü(yu)开头的零声母字读成了一种带气口的舌面磨擦音,如将“医院”读成带气口的xīxuàn等。而且相关人员竞相效尤,大有蔓延之势。这是赶的一种什么时髦?对普通话语音如此肆意歪曲,这样稀奇古怪的读音,不仅令人啼笑皆非,而且令人觉得面目可憎。

    语法方面泛滥成灾的是“然后”的滥用和“两百”的错误搭配。

    先说“然后”。这是一个表示时间意义的连词,它主要用于叙述中接连发生的事物。然而在如今的有声媒体中我们满耳听到的竟是“然后”代替了诸如“而且、但是、不过、此外、另外、还有、接着、接下来、同时、就”等等表示递进、转折、并列、连贯等等关系的虚词以及表示列举的顿号之类,这个“然后”简直成了汉语语法中一个无所不适的万能的虚词和符号了。此种语病的蔓延与泛滥,不仅语意不通,重复啰嗦,令人生厌,而且严重破坏了汉语句法的丰富多彩,它甚至会令初学汉语的外国人产生汉语词汇、语法单调、贫乏的错觉。

    当然,这一语病表现得最为严重的还不是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而往往是“作客”者或被采访人,而尤其是青年学生或其他年轻人,他们几乎是一句一个“然后”,甚至一句几个“然后”。此亦可见,这种语病是何等严重地毒害着年青一代!此外就是初学汉语的外国人,特别是留学生,我们从电视上看他们说话,简直是满口的“然后”,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这又可见,此“然后”的蔓延与泛滥,造成了  多么恶劣的国际影响。

    再说这可恶的“两百”。“两”和“百”的搭配是完全违反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请看《现代汉语词典》的有关规定:

    注意“两”和“二”用法不全同。……在多位数中,百、十、个位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见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

    这个规范标准很清楚,只能说“二百”,说“两百”就违反了普通话的语法规范,就是错误的,就必须予以纠正。

    “两百”之说原系吴方言等方言习惯,头几年还仅是偶尔听之于有声媒体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以外的某些人群,如作客者或被采访人之类,然而,仅仅三两年的时间,有声媒体上从专业人员到其他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的“两百”,就连严肃、重大的“皇家”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的播音员也是口口声声的“两百”。当然,记者和编辑的稿子如此,他们自然也就只能这样照本宣科地读。还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有时电视屏幕上明明写着“二百”或“2百”,但播音员却仍然我行我素地读成“两百”,如此睁着眼睛说瞎话,难道不是播音错误吗?而更为严重的是,时至今日,一切纸质媒体也是满版满篇的“两百”,而“二百”似已绝迹。可见,这个“两百”已经从口头到书面全方位统治了现代汉语。

    总之,在一些人看来,不是用普通话去统一方言,而是用方言来代替普通话。而最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专业的媒体人员竟然把模仿港台、吴粤等方言当作一种时髦,还有更多的人趋之若骛,跟风学舌,致使上述语言垃圾泛滥成灾,且大有不可阻挡之势。

    好一个“习惯势力是一种最可怕的势力”!

    然而,语言是科学,科学不能搞“少数服从多数”,错误的东西坚持的人再多,也仍然是错误的。如果一般的呼吁不能奏效,必要时,就应该由相关机构下发文件,利用政权的力量予以纠正。因为这不是学术争论问题,而是国家的语言政策问题。政策问题当然可以动用政权的力量来解决。

    有声媒体的语言不规范现象,会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它不仅会误人子弟,而且会贻误全社会,而尤其会影响外国人学习汉语。

    随着我国外交关系的日益扩大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世界已经出现了汉语热,而直接来中国的外国留学生和各类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他们无疑都面临一个学习汉语的问题,而有声媒体历来是人们学习语言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的广播、电视中的语言不规范现象肯定会给他们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

    “文革”前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委员会等语文机构及其有关刊物如《文字改革》、《语文建设》等都曾是很有权威的,它们的文件和规定也都很有号召力,学校、媒体、文化工作者乃至全社会大家都认真遵循。但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大为不同了,首先是缺乏相关的专门机构,其次是缺少专门的刊物,仅有的一家《语文建设》近几年来也改成了中学语文教学专刊,而社会语言规范这一重要板块竟然无人管了。因此广大受众尤其是广大语言工作者的呼声没有了传播途经,致使语言规范问题长期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

    目前这种语言规范化无人过问的状态必须改变!

    媒体尤其是有声媒体语言的不规范现象亟待解决!

     

                               20071031初稿于岱下

                              2009331修改于岱下

1楼  姓名:钟启松 评论时间:2009/9/7 23:55:52
   不仅仅是“媒体语言”有问题,其它也有,如本人所在的城市,公交车报站名读错字,114查询台当遇到连续两个数字都是上声时,不懂得变调等等,也亟待解决。
本文共有评论 1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相关文章
 灰姑娘是如何变成公主的?    2649 次 2008/5/27
 书中自有颜如玉    2106 次 2013/9/25
 了不起的农家石器    2109 次 2013/9/22
 北京笔记,读上下五千年(十一)--(十三)    9101 次 2013/10/28
 北京笔记;无 题(76)--(78)    8856 次 2013/10/28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版权所有:  网络作家网 『 中网协 』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