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经过记者细心观察,发现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地面徒步方队、车辆方队的受阅队形都有重大改革。如车辆方队队形的改革体现在某新型坦克方队。方队将一改以往装备阅兵队形,以箭形队形亮相,这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车辆方队的首创队形。

三军女兵方队的陆军士兵在训练(7月3日摄)
新华网9月15日报道 一队队紧张训练的官兵,一架架等待起飞的战斗机,一排排停放整齐的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战略导弹方队——出现在记者眼前的,就是为国庆60周年大阅兵建立的阅兵村。
带着阅兵指挥部颁发的特殊通行证,本刊记者分别走进北京郊区这几个“最神秘的村子”。
在这里连日采访,本刊记者与受阅官兵朝夕相处,感受了官兵们苦练精兵的奉献精神,也得以解读10月1日之前一些可以公开的“阅兵秘密”。
我军史上最人性化的阅兵村
阅兵村采取的是封闭式训练、封闭式管理,与社会隔绝,但它的各种服务设施却与社会接轨。不出阅兵村,衣食住行也能全方位得到最佳保障。
晚饭后是休息时间,本刊记者在阅兵村里看到,超市里迎来了三三两两购物的官兵,邮局里几名士兵正往家里邮信,银行有位女兵在刷卡取款,理发室一位上尉军官在等着理发,电话亭里一位士官往家里拨通了长途电话。在本刊记者眼中,这里不像封闭的“村庄”,倒像是进了商业区。
“阅兵村的建设体现了时代特色、科技特色、野战特色和人文特色,为受阅官兵提供人性化服务”,阅兵指挥部联勤保障组组长、北京军区联勤部参谋长张韧介绍,阅兵村具有超市、银行、邮局、电信、理发室、照相馆、洗衣房、修鞋部、文化广场、生活服务中心、门诊部等40多个功能,具备加工面包、包子、饺子、面条、豆腐、酱牛肉等食品的条件。大部分商业网点都是引进地方的服务单位,有数百名地方人员在阅兵村从事各种服务工作。
“国庆60周年阅兵村建设与历次阅兵村建设相比,接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北京郊区两个飞机场兴建阅兵村,仅用了131天就搭建板房133925平方米,比国庆50周年缩短时间96天,建筑面积增加了48693平方米”,张韧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此次阅兵村建设本着“勤俭阅兵”原则,物资采取招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低价中标、不设标底,先后考察全国22省市420多家企业,中标总额6000余万元,比预算减少开支4000多万元。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群众性活动,节省了大量开支。
看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多功能板房,阅兵村第二兵站政委傅钢对本刊记者说:“阅兵村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是方队指挥区、训练区、装备区、生活区和兵站保障区,集中布设管理单元,建制独立组织伙食,集中集约搞好保障。”
1999年国庆50周年,本刊记者也曾采访当时的阅兵村。那时受阅官兵“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身上没有干爽的时候;洗澡困难,板房内没有空调,像是“闷罐车”,官兵的衣服上都是汗碱,室内气味难闻;官兵白天训练一天,晚上气温太高,很难入睡。
如今,室内安上了空调,官兵午睡都能安然入梦。第一兵站站长李建华向本刊记者介绍道,阅兵村里宿舍、浴室、会议室、餐厅、盥洗室、炊事用房、服务中心用房、凉棚、绿地等应有尽有。
还有医疗队和防疫队,他们为1万多名官兵进行了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食品有严格的检验制度,保证了目前阅兵村没有一人食物中毒,没有一人感染甲型H1N1
流感。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参加过多次受阅的“老兵”都很感慨:“这是我军阅兵史上最人性化的阅兵村,是绿色阅兵村、城市化阅兵村,训练最理想、生活最舒适的阅兵村。”
英雄部队云集
阅兵村堪称人民解放军英雄部队的大本营,战功卓著部队的万花筒。“秋收起义团”、“平江起义团”、“硬骨头六连”、“上甘岭特功八连”……走进阅兵村,本刊记者看到英雄团队的旗帜四处飘扬,每一面旗帜背后都有一部惊天动地的光荣历史。
“铁军”、“红军师”、“猛虎团”……国庆60周年阅兵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并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据统计,受阅部队中,有一半以上的方队诞生于战争时期。
在徒步方队驻地,“红一师”的旗帜猎猎生风。这是一支从井冈山走来的部队,战争年代先后涌现出了“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近年来,连续8年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在这次国庆阅兵中,这支部队作为中国陆军步兵的代表参加受阅。
某新型坦克方队,渊源则要追溯到1928年7月平江起义的红军团队。这支部队的历史简直就是人民军队历史的缩影——参加过从井冈山会师到万里长征、从三大战役到抗美援朝等众多历史事件,也是我军第一个由骡马化向摩托化、第一个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部队,目前装备我军最先进的三代主战坦克。在这次国庆阅兵中,它将作为装备方队的“排头兵”第一个出场。
身披空军迷彩、装载降落伞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是以“上甘岭特功八连”为主体组建的方队。这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尖刀”部队。这次大阅兵,他们将首次驾驭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伞兵战车亮相阅兵场。
空军某地空导弹方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组建的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曾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被授予“英雄营”称号。进入新世纪,英雄营接连两次换装,每次换新装备到部队都是当年形成战斗力,实弹打靶都是发发命中好成绩。
汗水铸就“受阅标准”
“这次阅兵,军委总部确定的标准是要‘超历史水平,创世界一流’”,阅兵联合指挥部训练组组长、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王舜向本刊记者具体解释了这个标准:“国庆35周年阅兵,受阅方队队员的腿功很硬实;国庆50周年阅兵,受阅方队排面很齐整。在今年的国庆阅兵中,我们要求徒步受阅部队既要硬又要齐。”
徒步方队受阅训练讲究军姿挺拔、步调一致。为此,训练组制定了军姿定型、踢腿定高、操枪定位、步幅定距、步速定准、转头定度的“六定”要求,以及帽线齐、颚线齐、胸线齐、臂线齐、脚线齐、枪线齐的“六齐”标准。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标准,有关部门还制定了10项重点内容、四种基本方法和循环连贯综合作业法等一系列的训练方法。
受阅训练是高强度的、超负荷的,其艰苦程度有时难以想象。“光按照循环连贯综合作业法这一项要求,徒步方队的队员们每人每天要正步走13000米,齐步走4600米。”训练组副组长尹守基说。
炎热的气候给阅兵训练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入夏以来,室外气温有时高达40摄氏度,地表温度达到50多度,训练场地像是一块“铁板烧”。在步兵方队,本刊记者看到战士们每天的衣服训时一身汗,回时一身碱。
阅兵方队二中队教导员刘杰说,投入阅兵训练以来,队员人均每天流汗2公斤以上。新战士高腾说,每天训练回来脚全被泡白了。
“擦汗就像是洗脸一样,一抹一大把汗。每天出的汗都把帽子内圈的黄色牛皮泡黑泡臭了”,王舜说,在训练场上他们每天都被处于“上下夹击”中:热浪一股股从裤子口、衬衣口灌进去,再一点点向上蔓延,经过衬衣直至呼到脸上,与此同时,帽子上、头上、脸上、身上的汗一点点地向下流,再一点点地汇聚,最后都流到鞋里。
“没有办法,一些官兵只能在帽子里垫一块毛巾,过一段时间就摘下来拧一拧”,王舜说。
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战士的皮肤晒黑了,肩上、手上磨出了老茧,脚上长了鸡眼,脚底磨出了血泡,有的战士还出现了尿血、烂裆、静脉曲张的现象。可是为了提高动作水平,阅兵队员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加劲,就连在上厕所的路上都会练练踢腿、练练步幅,上床睡觉前要先压压脚尖、练练腰板。
仪仗队方队队员艾金玉有时半夜会想起教练讲的动作要领,爬起来就到洗漱间去体会。高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星期天,终于可以休息了,可我不想休息,因为我的动作与老兵之间有差距,我必须加班加点,争取超过他们。”
艰苦的训练造就的是过硬的本领,每个方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步兵方队,队员们站军姿两小时纹丝不动、4小时挺立不倒、60秒钟不眨眼睛。正步练习连续踢腿200次、端腿10分钟不变形。
在导弹战车方队,导弹发射车行进的标齐误差和骑线误差均达到3厘米以内,远远超过了10厘米的训练标准。整体行进时,像“豆腐块”一样整体向前移动。
在海军学员方队,352名身穿洁白礼服的海军学员方队,在1分06秒的时间里,踢出128步,通过96米模拟的天安门东西华表。这一速度与上级的规定分秒不差。
据本刊记者了解,经过多次合练和天安门广场两次预演,目前受阅部队已经基本达到军委总部确定的受阅标准。
三支“娘子军”
在阅兵村和空中梯队所在机场采访时,本刊记者发现,上万官兵的阅兵方阵中有三支“娘子军”格外起眼,分别是三军女兵方队、女民兵方队和女飞行员梯队。这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女兵最多的一次,其中三军女兵方队和女飞行员梯队是首次参加国庆受阅。
三军女兵方队是白求恩军医学院负责抽组,由北京军区、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选送,阵容大、军兵种全、地域分布广。据介绍,三军女兵方队队员来自除港、澳、台、西藏外全国其他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78名队员中,有少数民族24人,分别来自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黎族、瑶族、藏族和羌族等10个民族。
女民兵方队由北京市朝阳区在编女民兵遴选抽组而成。队员分别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所辖的23个街道、20个乡、国资委、卫生局、教委以及驻区市属企业,平均年龄21岁,最大的29岁,最小的17岁,其中有公务员、打工妹、教师、护士、企业职工,还有大学生村官、舞蹈教练等。这次女民兵方队将作为唯一一支民兵方队,代表全国基干民兵接受祖国检阅,展示我国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这是曾享有“民兵之花”美誉的朝阳区女民兵方队,继国庆35周年和国庆50周年阅兵之后,第三次参加国庆阅兵。
女飞行员梯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梯队由空军某飞行学院女飞行员组成,都是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人均飞行时间不足400小时,经过刻苦训练,她们已达到多机起飞集合一次成功,准时到达时间误差在±1秒之内。10月1日,她们将驾驶15架国产某型号歼击教练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
在阅兵村,本刊记者还发现有3支部队自开国大典以来,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他们把辉煌的历程留在共和国的阅兵史上。
第一支是海军学员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来自素有“海军军官摇篮”之称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这次参加受阅的400多名队员为清一色的军校大学生。
在大连舰艇学院流传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学员身后,都将是一艘舰艇、一个舰队、一支编队。为了提升学员自身素质,锻造海军未来的生力军,他们中大多数人执行过重大任务,锤炼了过硬的作风。其中,248人执行了援奥任务,演绎了精彩的奥运仪式,118人援奥结束后随舰出访了柬泰越三国,2人曾两度参加意大利及“中国杯”帆船赛,1人曾参加环球远航。
第二支是水兵方队。由青岛海军潜艇学院组成的水兵方队,受阅队员全部为2008年12月入伍的新兵,平均年龄仅19岁。
潜艇学院是亚洲唯一一所以潜艇、防险救生为主的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国海军潜艇、防救领域的教育训练中心、科研学术中心、决策咨询中心。中国海军潜艇部队80%以上的官兵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深造。全国重大宣传典型、“铁血艇长”蔡一清,就是该院培养的优秀指挥军官的代表。
第三支是履带式自行加榴炮方队。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组成参加受阅的履带式自行加榴炮方队,是唯一一支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的装甲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晋察冀炮兵排,1947年成立晋察冀军区炮兵旅,1985年整编为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自诞生以来,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们曾在渡江作战中击伤入侵我国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表彰。
在60多年的征程中,这支部队身兼多项第一:全军第一支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全军第一个机械化炮兵旅和全军唯一对外开放的炮兵部队。作为一支开放部队,自1971年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132个国家和地区463批5600余名贵宾来访,其中国防部长以上级别88批次。
据悉,在这次受阅中,方队的参阅装备是信息化含量较高的一种新型大口径火炮,实现了单炮作战和连续发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行军状态转化为战斗状态。
徒步方队囊括中国所有武装力量
徒步方队是本刊记者采访时间最长的阅兵村,在逐个方队进行拉网式采访之后,本刊记者蓦然发现:国庆60周年大阅兵14个徒步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武警和后备力量六大阵容组成,展现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全貌。
陆军阵容由3个方队组成,分别是陆军学员方队、步兵方队和特种兵方队。陆军学员方队由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步兵方队由北京军区某步兵师组成;特种兵方队由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兵大队组成,在国庆阅兵中是第一次亮相。
海军阵容由3个方队组成,分别是海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和海军陆战队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来自大连舰艇学院;水兵方队由青岛潜艇学院组成;海军陆战队方队由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某旅组成。
空军阵容由2个方队组成。分别是飞行学员方队和空降兵方队。飞行学员方队由空军210多个团以上单位抽组而成。空降兵方队以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上甘岭特功八连、英雄红三连、常胜模范连为主体组建而成。
第二炮兵阵容由二炮学员方队组成。队员由第二炮兵所属院校的生长干部学员和士官学员组成,其中本科以上生长干部学员占60%。第二炮兵徒步方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武警阵容由武警方队组成。队员从北京总队19个支队、4万多人中层层挑选出来,分别来自国旗护卫队、摩托车护卫队、武警仪仗队、礼炮中队、雪豹突击队,以及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警卫的武警部队。
后备力量阵容由2个方队组成,分别是女民兵和预备役方队。预备役方队由北京军区预备役高炮师为主体组成。
此外,有两个合成方队,分别是三军仪仗队方队和三军女兵方队。三军仪仗队方队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组成。三军女兵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这是徒步方队中阵容最大的一个方队,共有378人,其中领队有3人,分别代表陆军、海军和空军。
特种兵方队首次亮相
特种兵一直以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备受外界关注。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由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兵大队组成的特种兵方队作为全军特种兵的代表队,将首次出现在阅兵方阵中。
方队队长李乃刚向本刊记者介绍,我军特种侦察兵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总部和各大战区都编有不少数量的特种部队,特种兵的装备不同于一般部队,除配有步枪、微声枪、匕首等轻武器外,还配有无人机、战场电视、热成像仪、全球定位系统、战场情报处理系统等高科技装备,能够利用先进的侦察器材获取敌方情报。这与我军当年“一根绳子,一把刀,深入敌后捉舌头”的侦察方式已有天壤之别。
李乃刚说,北京军区特种大队是一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担负着反恐维稳、紧急处突以及其他多样化军事任务。1990年特种大队组建以来,先后完成“北线联合”、“利剑—98”、“联合—2000”、“挥戈—01”、国家反恐演习、2008奥运安保支援等重大任务90余项,迎接了俄罗斯、希腊、德国、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等50余国军事代表团参观访问。三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9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在阅兵村,本刊记者还见到了方队副队长金铭。1米82的个头,标准的军人姿态,说话条理清晰,思维敏捷,他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大队大队长,也是中国第一代特种兵。
2001年,金铭带队赴爱沙尼亚参加了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侦察兵大赛。在与美、英、法、德、意大利等13个国家31支参赛队的比试中,中国特种侦察兵以绝对优势勇夺外国参赛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比赛课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刷新了“爱尔纳·突击”10届以来多项新纪录。这是中国军队自l998年应邀参加比赛以来取得的最佳战绩,这支特种部队同时荣获了“军事技能最佳表现奖”,令世界特种部队刮目相看。
金铭说,中国特种兵与一些国家特种兵相比是年轻的小弟弟,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佳绩实属不易。“国庆60周年由北京军区特种兵大队代表全军特种兵参加国庆受阅,与我们大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不无关系。”
方队政委赵泽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特种兵在国庆阅兵舞台上首次向世界亮相,我们必须以一流标准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在阅兵训练中,方队以特种兵义胆忠肝的豪气、舍我其谁的霸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敢打敢拼的杀气“五气精神”,激励队员苦练素质,奋力拼搏,目前整个方队士气高涨,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每天训练超过了12小时,踢腿1.8万步,里程接近14公里。
按照预设的方案,10月1日当天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徒步第四方队就是这支闻名遐迩的中国特种兵方队,中国特种兵的风采将首次镶嵌在共和国的国庆阅兵史上。
地面和空中队形发生重大改革
本刊记者在阅兵村采访期间,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地面徒步方队、车辆方队、空中梯队的受阅队形都有重大改革。
地面队形的改革体现在陆海空三军女兵方队。三军女兵方队的徒步方阵为25×15+3,陆海空3人领队,共378人,比其他徒步方队多一个排面25人和1个领队,共多26人,这是世界近代阅兵史上最大的徒步方队。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国庆阅兵徒步排面进行过3次改革:开国大典至1958年阅兵式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组成;1959年国庆10周年大阅兵横排面增加为24人;35周年国庆阅兵徒步方队将横排面确定为25人,纵列为14人,形成25×14+2,2个领队。三军女兵方队比国庆50周年阅兵增加1个领队和1个排面,是为了体现陆海空三个军种的人数均等,即每个军种5个排面、各1个领队。
车辆方队队形的改革体现在某新型坦克方队。在阅兵中,坦克方队作为装备第一方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方队将一改以往装备阅兵2+4×4队形,以1+2+3+4×3箭形队形亮相,这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车辆方队的首创队形。
空中梯队队形的改革体现在某直升机梯队。今年空中受阅有三种队形:楔字队形,就是受阅飞机编队成箭头形状;右字队形,就是受阅飞机编队像中文一捺的形状;品字队形,就是9架直升机组成品字形状,品字队形是首次出现在国庆受阅空中梯队。据悉,我军历史上空中受阅大都是楔字和右字队形,国庆50周年,直升机首次参加国庆受阅,当时5架直升机就组成了楔字队形。
上述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地面和空中队形发生变革的观察成果,得到了阅兵指挥部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