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一)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18 阅读:1405 次 [大 中 小]
  • 谈通州的传统农具

    其实,笔者对这些农具并不陌生。家乡是个偏僻的小乡村,自幼就和这些农具打交道。在家务农时经常使用这些农具。现在,这些农具在我的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了。我想。像我这样印象模糊的人不在少数吧!有的农具40岁以下的人恐怕很少见过。这还得说是现在的农民。那么城里人呢,恐怕连听说都没有听说过吧!这些农具渗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有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是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将其记录下来吧,因为,记录它们就是记录我们的历史。

    通州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域内就有先人进行渔猎、耕种活动。1949年以前,农业生产完全依靠人力、畜力。农具为木制件、木石配制件、铁石配制件、铁木配制件等传统农具。耕地整地农具有犁、耙、钉耙、盖耢、榔头、三齿、铁锨;播种农具有耠子、沙斗烘箕、铁瓦、压地磙儿;管理农具有薅锄、薅刀、耘锄、镐、大小锄、抿铲;收获农具有镰刀、爪镰、禾杈、碌碡、簸箕、木锨、筛子、朗子(竹筛)、杈子、刮耙、沙耙、扫帚、礤床儿、扇车;运输有铁木轮花轱辘车、单轮胶胎手推车、禾筐、背筐、挑筐、驮筐、胶轮大车、小型胶轮车;灌溉有水桶、辘轳、吊杆等。

      又称犁杖。是通州人最熟悉的传统农具。小学时读课文云: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心中顿生寒意,脑海中总是闪现这样的情景:雾气迷蒙的清晨,天上几颗晨星,幼童领着羸弱的老牛,老牛拉犁“呼呼”喘气艰难行进……“羸牛无力渐艰行”一句,令人震撼,画面至今在我眼前晃动。笔者为农家子弟,对犁还是比较熟悉的。犁由犁镜、犁铧、犁楔、犁床(犁底)、犁辕、犁把、小犁把、柁头等组成。犁把木制,长约一米左右,安装在犁床上,与犁辕连接,用于调整犁的方向;小犁把用于提犁、调头;犁镜又称犁壁,铁制,安在犁铧上方,用于将耕起的土翻向外侧;犁铧铁制,略呈曲面,前端为两等边三角形或半月形,用于耠沟、翻土,把杂草及肥料翻埋土层中;犁楔木制,用于调整犁耕深浅;犁床(犁底),断面长方形木柱制作,长约60厘米,前端装接犁镜,后端安装犁辕。犁辕,铁制,弯曲成近似S形,后端穿过犁梢并固定在犁床上,前端近似水平并逐渐变细成一曲钩。柁头木制,安装在犁辕的前端。用于犁耕成直线。犁由畜力或人力牵引,耕深1520厘米。畜力牵引日耕地35亩。没有牲畜的人家呢?只好用人了。扶犁得是好把式”,扶犁要稳,耕地深浅如一,无“重沟”或“地梁”(跑犁漏耕)。耕法有“一面倒”和“合手犁”:“一面倒”则由田地一边来回向一个方向翻土,恰似层层涟波水纹;“合手犁”(荷苞犁)由地中间开犁,来回向中间翻,望之如同初绽荷苞。犁地是技术活,犁铧入土深浅适度,耕得浅了,日后禾苗根系扎不深,耕得深了,翻出生土。深浅到底多少合适,很难说清,凭的是一种感觉。耕地也是体力活,一会儿压犁,一会儿提犁,随时调整,不断变化,一犁耕出头,犁从土里提起来,转身,又往回耕。提犁的动作要利索干净。犁由古代耒耜演变而来。《易经·系辞》云: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后经石犁、铜犁、铁犁的演变,到了唐代基本定形。元朝农学家王祯记述和歌颂了犁的结构、效能与功绩:犁以利为用,用在耕夫手。九木虽备制,二金乃居首。弛张测深浅,高庳定前后。朝畦除宿草,暮坡起新亩。千余年来,犁结构上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1954年,通州推广双轮双铧犁。该犁耕幅较宽,但畜力牵引费力,使用23年,废弃。70年代后,通州逐步实现了农业生产机械化,手扶犁逐渐消失,其作用体现在其他大型农业机械上。

      耙为长方形,长五尺左右,宽三尺,桯(ting即上下两条长横木)四寸见方,凿齿孔一排,孔内纳铁制或硬木耙齿,上下耙齿错开,牲畜牵引。耙地时,人立耙上,两脚叉开,“吁吁喔喔”地吆喝着牲畜拉耙前进;一会儿看看土块破碎土面平整程度,一会儿身子倾斜踩足左右晃动农务时方急,春潮堰欲平。烟笼高柳暗,风逐去鸥轻。压笠低云影,鸣蓑乱雨声。耙头船共隐,斜立叱牛行。”这是清世宗宪皇帝写的耙田诗。嘿,他把耙地当旅游了。其子高宗皇帝也不甘寂寞:九重霄旰廑民依,课量阴晴总不违,缥缈云山迷树色,绿蓑扶耙雨霏霏。”在这二位眼里,耙田是那么的惬意,风雨中,农夫斜立耙上叱牛耙田,欣赏着春潮、笼烟、暗柳、轻鸥,就连打在蓑衣上的雨点声都是那么动听。咳!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正的农夫哪有这种心情啊!雨笠胄宿雾,风蓑拥春寒,破块得甘湮,啮塍浸微澜。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农夫两腿酸痛,哪有什么力气扬鞭呀!既使有力,老牛四蹄沉重,又怎能忍心抽打呢!还是南宋的楼璹体恤民情啊!耙为晋代发明,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称之为“铁齿楱”,王祯赋诗曰:古人制农器,因物利其利,犁耕起厥初,耙入以为次,迹足钅屚  钅奏 功,齿有渠疏义,再遍不防多,稼事非求易。深犁细耙”。耙的好,泥土细碎平实,对苗的生长起到很大的作用;耙不好或没有耙,土块粗大不细,播种后作物的根与土不能相互依附,不耐旱,作物很容易出现根部悬空而枯死。耙的使用基本延续到上个世纪70年代,后完成了历史使命,但其作用体现在其它大型农业机械上。

      耙完地后,就该“盖”了。盖也称耱或劳(耢),通州人称之为盖。产生于汉代。形与耙很是相似。《王祯农书》云“劳(耢),亦称无齿耙”。木制框架,长方形,上置耢条。耢条多用荆条或藤条编织而成。盖的作用很是简单:平整地面、掩土保墒、破碎土块,撒播后盖土盖地时,人站在盖上,吆喝着牲口有节奏轻踏晃动前进。这当然是“好把式”。也有“半大小子” ,拉(领)着牲口盖地,盖上放一大石或其它重物。没有牲口或牲口很少呢?那没办法,只好用人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笔者在农村务农时就曾拉过盖,咳!受那罪就甭提了,现在想起来还不寒而栗。 6E{*G#p@V,Y09A$D:@0s7盖在80年代后逐渐消失。现在想找都恐怕很难了。

    榔头  结构简单:短粗圆木,直径1112厘米,长约30多厘米左右,凿上方孔,再安两米左右粗细手握为宜硬木棍,这就是榔头。“生产忙。活茬儿杂,迭埂整地砸坷垃”。榔头的作用主要是砸坷垃。通州的黑土地、黄土地多,人走马踏,土地僵硬,耕后坷垃多,小者如碗,大者如盆。这样的地苗能长吗?即使长能长好吗?恐怕不能吧!这就要砸坷拉了。砸坷垃是要掌握“火候”的,新耕地砸坷拉不行,坷拉成僵泥团状,只会越砸越僵;放的时间稍长呢,那就更不行了,坷拉太阳一晒,棒硬,和石头一般,一榔头下去,榔头蹦起老高,震得虎口生疼;那么砸坷拉什么时间最好呢?我想应该是春天吧,春天,土壤“潮湿不干”,经过冬天、春天,一冻一化,坷拉就“粉”了,好砸,一碰就碎。榔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称之为 南朝诗人萧衍云:公卿秉耒耜,庶甿荷锄耰。宋朝诗人苏轼云:南窗可寄傲,北山早归耰。陆游也有诗曰:野人知我出门稀,男辍锄耰女下机。元朝王祯咏唱了耰的结构与功能:声耰字从木(耰和櫌是通假字),农器书所载,古今用不殊,摩田复椎块,坐见锋镝消,太平风物在,尧年击壤风,今闻歌圣代。”榔头结构、用途古今没什么大的变化,上个世纪80年代消失。现在,知道榔头为何物的人越来越少了。

    三齿  也叫齿镐,其样式多了,有二齿、三齿、四齿等。通州呢三齿居多,故名三齿,三齿是农家常用小面积耕垦农具,把儿(木柄)长约120150厘米,柄与齿约成90度角。三齿用途非常广泛,一是垦掘,地块不大,又有些潮湿,用镐吧?很不好着,粘镐啊,用它就没有这个问题了。另外还可以当榔头使用,土块翻完了,有坷拉,怎么办?砸啊!一边翻地,一边砸碎土块,使土地细而平整。第三就是捣粪了。冬天,没什么活干,人们检粪、起垫脚、聚垃圾,起猪圈,堆成一个个粪堆;“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吗!可这粪堆大坷拉小块的能直接送到地里吗?不能!得捣,这就得靠三齿了:将硕大的粪堆用三齿刨开,边刨边砸,将粪肥“捣”细,运到地里肥田,可做底肥、也可以作追肥;第四呢就是收获了,它可以作为收获工具,主要是收获根块作物。什么土豆、红薯等等,这家伙使起来也很顺手。农村土建呢?就更少不了它了:抹房脱坯、拆花秸垛、弄麦芋儿、和泥……甚至建房筑堤,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笔者在村务农时,生产队红薯地“放圈”,曾用它拾过红薯,嘿!拾得还不少呢!现在,三齿仍然在通州不少乡村中使用。

    碌碡  通州传统农具。右木框和石磙组成。木框成矩形,石磙圆柱形,两边有圆孔,直径约半米,长约1米,表面凿有浅显凹凸石槽,两头凿有圆孔,插装一短轴,短轴嵌在长方形外框两头的圆洞或凹槽内。碌碡的作用两个,用牲畜牵拉在田中滚动,可将土壤碾碎压实保墒;二是在场院又可碾压小麦、秫秫、豆类等使之籽粒与果穗分离,俗称脱粒。碌碡历史悠久,《齐民要术》中称为陆轴,唐代称为碌碡,农学家王祯诗云:木石非异名,大小惟一致,机括内圆转,觚棱外排峙。登场脱稃穗,入埂均块滓……”此农具在通州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后被大型农业机械代替。
          这是人们最熟悉的传统农具了。用乡亲们的话说,是“随手的家伙儿”。锨由锨头与锨柄合成,锨头镶纳锨柄地方称燕儿窝。通州的锨样式很多,什么西锨、笨锨、捅锨、铁木锨、挖河锨(荞麦棱锨)等。其中最受欢迎的是西锨和铁木锨。西锨又称掘锨、尖锨或铁锹,锨头半圆尖形,其作用几乎无所不在:开沟、挖坑、翻土作畦、修渠、挖河、筑堤……哪样农活都离不开这“家伙儿”;铁木锨锨头方形,主要用于装车,叠埂、培土、撒粪、抹房、脱坯“除泥” 铲取杂物等等。通州有一个铁铺名“双合成”,民国及解放后的一段时期,通州农村使用的锨60%80%均来自这里。铁锨起源很早,古称锸,初为木锸,后为青铜锸,战国时代出现铁锸。后演变为锨;铁木锨也是由铁锸演变而来。元朝王祯诗云:“非锹非锸别名锨,柄直銎圆首利銛,毋谓土工能事毕,刬除荒秽要渠兼。说的是铁锨;锨头利刃似风斤,裁割畦田尔策勋,莫谓等闲农事了,人间经界要平分。咏的是铁木锨。锨的使用已经几千年了,其结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现在通州乡村仍然在使用。    

      由镐头、镐柄合成,镶柄时用木片塞实,其木片称为镐楔,柄略有下弯儿。镐有大小两种,也有宽面镐和窄面镐之说。民国时期及建国后的一段时间,通州乡村用镐有相当一部分来自通州的双合成铁铺。大镐作用主要用于刨地翻土、做畦、刨沟儿、点种刨埯、着茬子、抹房脱坯和泥等;小镐又称手把镐,镐头小,镐头把儿二尺长,有的地方用来刨晚玉米秧或刨山药、药材、鬼子姜等。镐又称镢或镢头。嘿,说到此处,有点儿意思,查镐的历史,字典和词典的解释呢,说镐是一种刨土工具,等于没说;查“镢”字吧,字典和词典都说类似镐,也就是说像镐而不是镐。是什么呢,不知道,云山雾照。后来看资料得知,镐就是镢,只不过是各地叫法不同罢了。镐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鹿角钁、商周的青铜钁、战国时期的铁钁,尤其是横銎式铁钁。銎口横穿钁体的上方,直接横装木柄,加塞木楔,已经近似镐了。宋元时期定型。和现在镐已经没什么两样。王祯《农书·钁臿门》云:盖钁,斫器也。农家开辟地土,用以斫荒。凡田园山野之间用之者,又有阔狭大小之分,然总名钁。镐的使用贯穿着整个农业文明,现在通州有些农户还在使用。我想,这种状况短期内不会消失吧。

    洋镐  其实就是 通州说的“刨斧”,有两头尖的,有一头尖一头扁的,镐头中间穿把。其主要作用是用来挖比较硬的土地。冬春平整土地、刨冰冻农家肥或挖河打堤等,没有它是不行的。 

    钉耙  由钉耙头与钉耙柄组成,用以平整耕过的地面,由木把、钯头组成,钯头装有铁齿,农村中的铁匠、木匠都能制作,多用于平地碎土、耙土、耙堆肥、耙草、平整菜园等。翻地时,农民手握木把的一端,把耙举过头先往后,再往前甩,铁齿由于甩劲插入泥土,然后向后拉耙,把土翻松。耙子,一种是铁制的平耙,翻松的地再用平耙耙平整,特别是菜园,种菜的田畦尤其要平整,必须使用平耙。
      耠子  通州传统农具,耠头铁制,耠身木制,与犁相似;畜力拉、人扶。有人说摘掉犁镜,就是耠子。其实,这话是不正确的,摘了犁镜,安上分土板儿,才是耠子。否则,怎么能耠出沟来呢?再说了,耠子头也比犁铧小啊。耠子作用有三个吧,一是挑沟播种,俗称耠地。我有点奇怪,播种,别的地方用耧车较多,通州则很少,可笔者在家乡务农时,在生产队库房里见过耧车,可能以前用过吧?不得而知。耠地一般5—6人,两人用耠子挑沟,一人拉墒,一人扶耠。挑沟后一人“捋种”(撒种子)12人将事先准备好的粪肥撒在沟内,一人牵牲口拉压地磙儿紧跟,压地滚前挂有铁瓦,铁瓦刮土盖严后压地磙儿轧实,再用盖一盖,如果人手富余,再用碌碡一压,耠地就算完成了。耠子另一功能是中耕,主要是“趟青”。小苗一尺来高,垅背上全是草,套上牲口拉上耠子“刷刷”一趟,再用锄这么一耪,嘿,“草死苗活地发暄”啊。耠子的第三个功能就是收获了,主要是根块作物。什么红薯啊花生啊,用耠子一耠,就出来了,您拿筐子、篮子捡就是了。耠子的使用起于何时,待考。《齐民要术》里讲有两个用法,一是播种(耧耩),另一个是松土。这倒和现在耠子功能较接近,但“耩”不是农具。王祯说,无鐴而耕曰耩,鐴是犁耳,用无耳犁耕地称为耩地。《农器图谱》里还有这个目,就是简单的小犁头。王祯说劐所过,犹小犁一遍,这显然就是现在的用耠子耠地了。字大约就是从”的音变化出来的。我想,耠子也是经过几千年演变,才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罢。现在,通州域内还有很少的地方使用耠子,以后恐怕很难了。

    压地磙儿  也称砘子或地母子,小圆柱形,长约0.3米,两头直径0.180.2米,中间直径0.20.25米,两端凿方坑,再浇铸铁脐,安铁套环钩住两端铁脐,环拴绳。压地磙儿是和铁瓦相互配套的农具,播种完毕后,铁瓦在前面覆土,后面压地磙儿镇压,一气呵成。压地磙儿压地对于播后的种子极为重要。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如不及时镇压,不仅土壤中的水分散失快,而且不能及时供给种子使用。压地磙儿由畜力牵引,人赶,俗称赶“压地磙儿”的。生产队时期,队长派活儿,说谁谁谁赶压地磙儿去儿,那人会高声答应。赶压地磙儿活比较轻松,还可以和“把式们”在一起,听他们“侃大山”,算是享受吧。不过,也不一定。赶压地磙儿的一般为大小子,赶小毛驴。当然,也有人拉的,那是在畜力不够的时候。

    “落斗儿”  又称把斗子,是手工撒种时成装种子的工具。斗呈圆筒状,把呈倒“U”字形,口径30厘米,深23厘米,把手高13厘米,重0.6公斤。除了撒种外,把斗子也可作他用。

    铁瓦  用带状铁板弯成曲弓状的一种覆土工具。用以播种后拥推土壤,将种子覆盖起来。其尺寸大小因使用的动力而异,用畜力牵拉的较大,用人力牵拉的较小。大者5.3公斤,小者3.7公斤。通州地区一般与压地磙儿结合,放在压地磙前面,边覆土边压。当然,在畜力缺乏的时候,也有人拉铁瓦的。一般为半大小子。

      为传统的中耕农具。锄板、锄勾、锄把构成,锄柄长可两米以上,锄板略呈半月形或长方形,通州人称之为方板锄和木梳背锄,刃线弯曲形成两个尖角,锄头用铁板制作,锄头与木柄之间用一“S”形铁棒相连,铁棒长70厘米左右,一端有孔,可将木柄插入,木柄为杨木或榆木,断面为圆形,直径34厘米。锄有大中小三号,方板锄很受通州农民的欢迎,木梳背锄则为通州河东农民所喜爱。两种锄均产生通州的双合成铁铺。锄主要用于锄地。通州人称锄地为耪地。耪地的活儿看似简单,实际是有很多讲究的。天旱要耪地,锄头底下三分水……雨水多了,更得耪了;一下雨,杂草丛生,不耪地,庄稼能长吗?还不被杂草“欺负”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这是庄稼人的切身体会,是现实主义;至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很美很轻松很浪漫,不过是陶渊明避世梦语罢了!耪地一般要耪四遍。春天,莺飞草长,这就要耪头遍了。头遍比较简单。当头炮,大锄板儿,一下就得。主要是锄草。耪二遍就比较复杂了。先是“趟青”。小苗尺来高。把大骡子大马小毛驴拉出来,套上耠子,“哗哗哗”地里一趟。一垅两遍,把苗里外一淤,这就要看您的了。耪二遍是技术非常强的农活。什么“钻裆”、“过埯”、“掏耳朵眼儿”……“钻裆儿”就是要把垅沟中间没有被土淤上的杂草锄掉。“外去锄儿”用锄在垅沟外边使劲一刮,把外垅沟封上;“里去锄儿”呢?用锄把沟儿里边的土轻轻一带。这样,整个垅沟就全封上了。如果是玉米地,埂就起来了。这就叫“过埯儿”。如果杂草较高,土还是淤不上,那就只好掏“耳朵眼儿”了。用锄头把垅中的高草剁掉。这一切在一瞬间完成,非常优美。好把式耪地“丁”字步,前腿弓,后腿绷,哈腰……要使腰劲儿,非常轻松。地耪得深浅如一,泥土散发着芬香。脚印儿清晰,漂亮。最难受的要属耪第三遍地了。七月,伏天儿,热。玉米一人多高,棒子地里一钻,嘿,像个大蒸笼啊!不光热,还挨“拉”呢。穿件儿破褂子,弄个大裤衩;光个大膀子,弄条说白不白说黑不黑的白手巾。手巾搭在肩膀上褂子系在裤腰上。拿锄钻进棒子地,“轰”的通身是汗。前腿弓,后腿绷,挺胸哈腰一使劲,“唰”……花粉“哗哗”落下来,胳膊上,脑袋上,肩膀上聚成团,打成绺儿,“和”成泥。尤其是棒子叶儿,像刀子一样。胳膊、肩膀是一道道的红血印。锄四遍地主要是壮籽粒。早棒子“撇”出来了,要壮籽粒了,那就再搂一遍吧。用锄刷刷一耪,再一下雨,棒子笑了。这遍地耪好了,一亩地多打几十斤玩艺儿似的。锄产生于战国时代,汉代基本定型。王祯《农书·钱镈门》云:“其刃如半月,比禾垄稍狭。上有短銎,以受锄钩。钩如鹅项,下带深裤,皆以铁为之,以受木柄。钩长二尺五寸,柄亦如之。北方陆田,举皆用此。”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种植形式的改变革新,有着数千年历史的锄在通州乡村逐渐减少,现在,只有些许农户用小锄锄锄菜园,弄弄花草。至于林黛玉的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泪痕。”只能当戏文听听了。

    薅锄  又称小锄,锄板铁制,铲部近似半月形,锄头口宽五寸,刃口均为直线。带库,短把,铁裤上安插木柄,是传统短小中耕农具,主要用于开苗、松土、除草、间苗;操作者多是妇女,蹲着干活,以手间苗,以薅锄铲掉苗附近的草。笔者家乡管间苗叫拔苗。庄稼不同,拔苗的方法当然不大一样。拔谷子要蹲着拔,一点点儿地挪,右手用薅锄刷刷开垅锄草,左手呢飞快地间苗,留强去弱,留墩要匀,留苗要准(每墩大约3棵左右)。熟练的农民剔出苗来均匀整齐,错落有致,一根一条,干净漂亮。拔棒子拔高粱就不同了,要猫着腰拔。在棒子长到3片叶的时候,就开始拔苗了。右手舞锄开垄除草,左手拔苗,手锄交替进行,令人眼花缭乱。这当然是麻利人干活,手拙的人就不行,赶不上趟儿。拔高粱、拔棒子要比拔谷苗容易的多,因为高梁棒子间距较大,“一步三棵苗”,只要掌握间距(大约50厘米左右),留下壮苗,其余剔除,但是在剔除过程中,要深挖,防止留下根系再生,这是锄高梁、棒子格外注意的。薅锄的使用始于夏商周时期,称之为“镈”或“薅”。《诗经·良耜》:“其镈斯赵,以薅荼蓼。”镈亦写作鑮,《释名》:鑮,迫也,迫地去草也。《吕氏春秋·任地》:“耨()柄尺,此其度也,其博六寸,所以间稼也。”是一种单手执握蹲行田间除草的小锄。《王祯农书》所说的亦称薅锄,为除草用的短柄()小锄。现在,薅锄还在通州乡村中使用。

    薅刀  又称薅刀子,其样式、功能和薅锄差不多,只不过薅锄铲部是半月形,薅锄则是三角形罢了。薅刀子功能主要是用于除草。使用起来比薅锄灵活多了,尤其是“拔谷子”苗时的“开垅除草”,用薅刀子尖儿剔除谷子中的弱苗,那真是左右逢源,上下飞舞。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感觉,至于其它的吗,就与薅锄没什么两样了。

    抓钩  俗称小抓钩,铁制、木柄,有三齿与二齿两种,多用于春季麦田划锄。

    抿铲  也称剜刀子,尖头,用以移栽幼苗。缺苗补苗,尤其是在菜园里少不了用它。

    吊杆  又称桔槔,通州传统的提水工具。吊杆结构简单:一根丈余长杆,取中间架系于一支点上,支点可借水旁树木或另植一立柱,长杆中间一点系在树或柱上横悬。一头挂水桶,一头绑或挂重石。取水时挂水桶一头下握,使水桶垂于井中或河中,悬石一头高高翘起,桶中装满水后,轻轻一提,悬石的一头坠下,水桶即可提出水面。操作时多为一人;也有两人的,一人拉杆,一人搬重物。这就得是妇女和孩子了。清代诗人唐孙华对此有精确的描述:一月不雨蒸炎熵,上田下田禾欲焦,东方未明尽出室,妇子相呼牵桔槔。蓬头露体斗轻健,三尺青布裁围腰,终朝轧轧直至暮,首如鹤啄尻益高。吊杆使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庄子· 外篇·天运》云:“且子独不见夫桔槔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嗬!说这话时间远去了。汉代呢,记载吊杆的文献就更多了。唐代诗人王维云: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辋川闲居》)。通州吊杆何时使用,只有待考了。明嘉靖年间进士、吏部尚书大学士徐阶到通州旅游,作《夏日吴侍御邀游通惠河二首》,其一云:“颇忆三江远,源流意若何。水深秋气切,竹密雨声多。熟果当尊落,飞尘旋堞过。柳荫催系缆,细听桔槔歌。(《通州诗抄》)”桔槔歌演唱形式如何,不得而知,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通州早已有不少的吊杆了。笔者幼时见家乡不少乡亲用吊杆儿浇灌园圃。运河沿岸更是一溜的吊杆儿。70年代后,通州大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吊杆衰落,80年代逐渐消失。

    戽斗  用柳斗(俗称水斗)或水桶,也有用水罐的,两侧各系长绳二条,使用时两人相对而立,协调拉绳使水斗或水桶左右摆荡,每一振汲水一次。一张一弛,反复动作,摆荡中低处取水扬上高处田中。此法适用于扬程低、水流慢的地方,通州多在菜园中应用,其作业名为戽水。所用器具称之为戽斗。戽斗的使用历史悠久,明朝罗颀著《物原》一书中就有公刘作戽斗记载(公刘是周文王的先辈)。元朝农学家王祯咏颂戽斗云:虐魃久为妖,田夫心独苦。引水潴陂塘,而器数吞吐。绳绠屡挈提,项背频伛偻。掘掘不暂停,俄作甘泽溥。焦槁意悉苏,物用岂无补。毋嫌量云小,于中有仓庾。长久的干旱,像妖魔一样危害着农田,农民们在陂塘边前伏后仰拉动戽斗上长长的绠绳,一下一下向田中灌水。请不要嫌弃戽斗水量小,就是这一斗斗像甘露一样的水,使焦枯的禾苗复苏了,从而带来了丰收的希望。戽斗,建国初期通州常见应用者,后逐渐淘汰。有时人们还用此法淘水捉鱼,名为淘鱼。

    辘轳  提水工具。通州域内用者较多。辘轳结构:以三根棍作辘轳腿,镶插于“辘轳身子”(一段圆木)上,这就是辘轳架子;“辘轳身子”横插一轴,称作辘轳芯子,辘轳芯子上穿圆木制成辘轳头,辘轳头外端置一弯木摇把,俗即称为辘轳把。将麻制或钢丝制辘轳绳绕在辘轳头上,里端固定,外端备铁环拴水斗(水斗有铁皮与条编两种),放水斗于井中,摇把提水,用以灌田或浇园。操作熟练者,放水斗下井时,可不控制摇把,只以手轻按辘轳头,任其哗哗急速转动,水斗下井底极快,提水时,边唱号子边摇,“一斗上来,哎咳,还有那二斗来……”悠然沉稳。水斗出井口,并不弯腰用手提拉,趁水斗摇摆不定之时,顺势用脚一拨,踩准了水斗里沿,就翻转倾水于水槽(俗称井池子)之中,再一拨,水斗又随哗哗的辘轳声响再次坠入井底。辘轳起于春秋战国时期,初为战争器械,后来被应用于井上提水,并渐渐演变成手摇式辘轳。陆游有诗云:老学奄北井,六月寒如冰,大旱不涸雨不增,凛如人以常德称。日济千人不骄矜,置而不汲渠自澄。辘轳三丈青丝绳,对之展足凉肺膺……”说的就是辘轳。“土厚由来产物良,却艰致水异南方,辘轳汲水分畦灌,嗟我农夫总是忙。”这是乾隆皇帝见人们在骄阳底下大汗淋淋摇着辘轳时的感叹。上个世纪70年代,通州农村实行大规模的水利基本建设,辘轳的作用逐步缩小,只用于自留地和浇园了。90年代后,随着农田水利设施逐步完善,辘轳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老人们茶余饭后诉说的一个传奇。

    水车  30年代渐流行的畜拉(或人推)的提水工具,由水井架子与水车盒子或水车桶子组成。拉盒的一种较早,用桶子的一种较晚。桶子下至井中,用铁链(俗称水车链子)穿胶皮圆块(俗称皮钱)桶子内拉水出井。通州地区五60年代多用它浇园。吱吱忸忸,很有意思。水车 由支架、卧轮、立轮、汲水筒、水盘等构成,用人力、畜力转动卧轮,卧轮拨动立轮,带动汲水筒内的皮钱汲水至筒口后将水倾入水盘,用于浇灌农田。30年代普遍使用,1966,由于农排泵的推广使用,水车使用逐渐减少,至70年代初被淘汰。

    水罐  铁板制作,口径40厘米,深22厘米,底呈半圆球形,多在辘轳上使用;作戽斗戽水时振纲长170厘米,每分钟扬水2030次。此外,有木桶、铁桶、柳罐等。木桶除用于井上提水外,也可和扁担结合成为担水用具。木桶多用白杨木制作,外用铁箍扎实,容量约为0.51.0斗。实测的一只木桶,口径33厘米,深30厘米,重7公斤,容量约为一斗。铁桶是用薄铁板制作的水桶,比木桶坚固耐用。柳罐又称水斗子,柳条编织而成,外形呈半球状口经35厘米,深27厘米,重1.7公斤,桔槔、辘轳皆可使用。水瓢子是用瓢瓜(葫芦)干燥后分作两半,去除种子即成。用于小面积的菜地或点播时,从桶中取水。也是农家家用取水工具。

  • 上一节、谈通州的岁时节令(二)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谈通州的传统农具(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