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闿大传》 出身名门(1)
谭延闿,字祖安、组庵(祖庵),别号慈卫,亦号畏三、无畏,初名宝璐,湖南省茶陵县高陇乡石床村人,1880年1月25日(清光绪五年12月14日)出生于浙江杭州。 据《茶陵谭公年谱》记载:是年12月14日(农历)夜,其父——时任浙江巡抚的谭钟麟就寝后,忽梦见嘉庆年间进士,曾官至工部尚书、户部尚书的湖南道县人何凌汉(谥文安)衣冠来拜,一下惊醒,家人随之告知夫人分娩,即谭延闿出生。谭钟麟因对大学者湖南湘潭人王湘绮(字闿运)的才学推崇备至,于是将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延闿”(后又将其他几个儿子取名为恩闿、泽闿,并命他们兄弟受业于王闿运门下);又因何凌汉谥号文安,于是,给谭延闿取字祖安。 谭延闿家世代为农,在元朝至正年间,先祖从江西永新迁徙到茶陵。 茶陵,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东邻江西莲花、永新、宁岗三县;南靠炎陵;西接安仁;北抵攸县。风景秀丽,名胜甚多,有“好山千迭翠,流水一江清”之称。茶陵人杰地灵,“农勤于耕,士勤于学”,曾出过两名状元,一百二十三名进士,是明代翰林大学士刘三吾,吏部尚书、宰相、茶陵诗派领袖李东阳,清代大学士彭维新、张治山的故里。 谭延闿曾祖父世峻公,敦厚豁达,以忠信闻名湘东。祖父谭恒读书人出身,在湘潭一带教私塾,人称九淘先生。父亲谭钟麟在四兄弟中排名第三。 谭钟麟(1822~1905)字云觐,号文卿,初名谭二监,后改谭钟麟,生有五个儿子,谭延闿排行第三。谭钟麟少年时生活艰难,衣食不周,但他好学上进,勤奋刻苦,诸子百家无不研读,读书时就常给私塾老师提问题,有时连老师也答不出来,因而深得老师器重。无奈家中越来越困难,以致“不能供粥”。 其贫寒身世在茶陵高陇一带流传不少故事。有个故事说,有一天,谭钟麟的四五个同窗好友到家里来玩。做饭的时候,母亲犯了愁,掏尽家中的米煮饭,也不足二三人吃。她暗暗跟谭钟麟商量。谭钟麟说:“足够了,不要犯愁,我自有办法。”大家入座准备吃饭时,谭钟麟故意大声说:“妈,我们都是读书人,吃饭讲究斯文,不要用大碗,不要装得太满。读书人不比粗人,吃得少!”同窗好友听得谭钟麟这么一说,个个假装斯文,只吃了小半碗就连说“吃饱了”。结果,还有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