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教育
应该说,我的心胸还是比较开阔的。可不知为什么,我对那件事总是耿耿于怀。那是发生在我女儿身上的事。那年我女儿九岁正上小学三年级。这天中午女儿放学回家把书包往床上一扔,笑嘻嘻地对我说,爸爸,我们学写作文了。
我很高兴。我说:是吗?写什么题目啊?
《你在教室里看到了什么》。您给看看吧!
说着,女儿把作文本递了过来。
说实话,我对女儿是相当自信的。妻子在商业部门工作我呢在文化馆,我们工作都很忙,平时除了接送女儿外,其他什么的就谈不到了。不过,我们有个不成文的约定,一到寒暑假无论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陪孩子出去游玩。什么八达岭长城、海底世界,北京各大公园、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馆、天文馆、科技馆……有时甚至到附近农村乡镇。尽量让孩子在欢乐中接触社会接触知识,回来要写日记,写观后感。我想,有了这样的基础孩子学写作文,大概不会错吧?
这是一个简单的片段练习,是孩子初学作文的必修课吧。我看着看着发现有点不对劲儿了,怎么写的像流水帐啊!还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完全没有了往日日记中的真诚和质朴。更不谈不到别的什么了……我是知道文无定法的,但对一个初练文字的孩子,还是应该让她掌握一点基本的东西。
我说,你怎么能这么写呢?
是老师让我这样写的。老师说要先写黑板,再写黑板上的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接着写字上面的红旗,再写墙左边同学们的小红花,写后墙上同学们写的字画的画,写……望着滔滔不绝的女儿,我笑了。你进教室先看到什么?是先看到黑板吗?不,我是先看到墙上的小红花,看到墙后边同学们画的画,最后坐在座位上,打看书本,我才开始看黑板呢!我说,对啊!写东西要有顺序,要学会观察,我们平时不是老讲观察吗?要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写的时候要渗透自己的想法……
女儿很高兴,照我说的把作文重写了一遍。我一看写得还不错,很有感情,我夸奖了她两句,她也很得意……
下午五点钟,我骑着自行车来到学校,校门口是黑压压的接孩子的人群,我也加入其中。不一会儿,孩子们排着队伍浩浩荡荡地出来了,出了校门家长就紧抢孩子,孩子被抢得一轰而散……一拨拨、一块块、一群群……孩子越来越稀,家长们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我在校门口焦急地等着,五点、六点、六点半……最后,我有些沉不住气了,想进去看看。我刚进校门,女儿出来了,眼睛红红的。我问她怎么了她就是不说。我骑车把她带回家。一进家门,女儿把书包哐地扔在床上,哇地哭了。
都是您出的好主意,您看我的作文,得60分。人家不是80,就是90,我……我……
我愣住了。不是写教室里见到的事吗?
是啊!老师说必须按着她说的来写,要先写黑板,我以前写的是对的,听您的了,错了。老师把我留下狠很地骂了我,说就你能?为什么不按我说的顺序写?还说你看过什么书?我问你了吗?我让你写了吗?更可气的是还用了什么书名号,你知道书名号应该谁用的吗?人家大作家才用书名号呢!你算什么?……我们班就我一个人得中,及格,别人都是优良……
我蒙了……
我再一次拿起了孩子的作文本,看了又看,没错呀!孩子是按老师的要求写的呀!只不过是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把观察到的东西拟人化了,把顺序颠倒了,把重点突出了——我的孩子是非常喜欢看书的,她把看过的书通过联想也写出来了,相当精彩,怎么了?——退一万步说,即使写得不好,和用书名号有什么关系?怎么能责怪孩子使用书名号呢?这是基本知识。难道书名号大作家能用学生就不能用吗?望着哭泣的孩子,我真的无话可说。我想,难道是我错了吗?不会吧,我还是相信我的直觉的。那么,老师呢?她真的不懂吗?还有……我不愿想下去。我不能把阴影留给孩子。孩子的自信心是脆弱的,我应该保护她。我沉思了一会儿,说,你这篇文写得真是不错,咱们投投稿吧!
我和爱人把稿子投给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心里忐忑不安。大概是第三天吧,少儿部来了电话,说稿子准备用,并邀请孩子到电台录音,自己读作文,而且把这个消息登在北京广播电视报上。我非常高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孩子。
晚上,孩子在妻子的陪同下到了北京广播电台,节目做得相当成功,孩子的出色表现令我们非常吃惊。电台的叔叔阿姨称赞她,我们更是兴奋异常。我们拥着孩子走出了广播电台,妻子对女儿说:“咱们好好庆祝一下,闺女,你说,咱们吃点什么?是烤鸭还是肯德基?”
孩子非常平静,淡淡地说,妈,我累了,咱们还是回家吧!
我心里刷地凉了。我有一种不祥的感觉,孩子的心里有阴影了!孩子和我有距离了。这阴影是谁造成的,难道是我吗?还是……我有些迷茫了。
从那以后,孩子的作文再也不给我看了。写完就藏起来,我追问急了,她才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爸,您烦不烦啊?!
咳!这让我说什么好呢?!
2004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