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创 文 学 新 风 尚 ,引 领 写 作 新 潮 流

会员管理
 带雨的云 558
 王风 372
 作协推荐 307
 运河散人 263
 零度 261
 古月重升 210
 郑永涛 173
 张天珍 169
 轻舞飞扬 154
 孙新坤 154
  •  第二种忠诚(中篇小说...
  •  第十二章 山神土地...
  •  第十一章 除魔告城隍
  •  第十章 都城隍判官互...
  •  第九章 化梦点才子...
  •  第八章 化梦点才子(...
  •  第七章 遇仇人禅定...
  •  第六章 与地藏菩萨对...
  •  第五章 悟德收妖僧
  •  第四章 乱法坛悟德羞...
  •  楼梯寄情
  •  她说什么了
  •  吴稚晖何许人也
  •  《爱,能勿劳乎?忠,...
  •  枫叶的招摇
  •  自在杨花
  •  “地坛”的魅力
  •  田间小路
  •  人散茶已凉
  •  发自病榻的心语
  •  浅伤
  •  溱沁
  •  孤煞
  •  梦魇
  •  奈何
  •  道
  •  淡然
  •  天道
  •  超脱
  •  英雄决
  • 《大运河的传说》的说明(一)
  • 作者: 日期:2012/7/17 0:16:23 阅读:854 次 [大 中 小]
  • 《大运河的传说》的说明

    提到通州民俗文化,自然想到了民间故事。运河民间故事是通州人民的精神财富,是运河文化的璀璨明珠,她渗透在通州人们的生活中,至今被人们传颂。通州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起于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全国正在进行一项大的文化工程,即“十大集成”(民间故事、民歌、民舞、民谚、民谣及戏剧志、曲艺志等)的搜集整理工作。通州当然也不例外。那时,我在文化馆任副馆长、“十大集成”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这项工作。按项目分成几个组,还真出了一些成果,其中就有文学组的民间故事。不过那时因时间仓促和认识上的原因,这项工作开展的很不平衡,宋庄文化站搜集的资料就多些,质量也比较高,其他乡镇就很少了。我是文化馆文学创作干部,自然受其影响,对民间故事发生浓厚的兴趣。多年来,在文学创作、辅导的同时,致力于大运河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2003年吧,我的朋友刘祥受区委宣传部的委托,编辑出版《运河文化丛书》,其中有一本就是民间故事,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我答应了。我将搜集到民间故事进行了梳理研究,出了一本书,名曰《大运河的传说》。书出版后,反响不错。2009年,文化馆将《大运河的传说》申报为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我以“大运河的传说”为题,写出论证报告,对大运河传说的历史渊源、内容与形式、艺术特色、价值、传承关系、面临的状况及保护措施等进行全面的论述。评审专家团对“大运河的传说”给予高度评价。一致同意将其列为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区级保护项目。不仅如此,专家们建议,可将其作为北京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最近几天吧,通州区文化馆决定将《大运河的传说》再版,增加一些新搜集的传说故事,单独出书,作为申报市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基础。我昼夜兼程,搜集、整理、修改、编写,目前已经基本完成。

    因为该书单独出版,本文就不好再现了;现选择几篇故事登录,算填补这篇文章的空白吧!

    选登:

    铜帮铁底古运河

    相传在很久以前,京东有一个郭姓的人家,媳妇怀孕四十年总不生养,待她刚满六十岁那一年的二月初二,却突然生下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细一瞧,这男孩屁股上长着一条小尾巴,全家人都很扫兴。谁成想,这带尾巴的小男孩绝顶聪明,落生会叫妈,三岁会作画,他总是在地上画一条龙在爬。爹妈给他取名唤郭灵。郭灵长到十八岁,竟考中了状元,当上皇帝朝廷里的一个大官儿。一天,皇上要挖运河,嘿!这可是关系到国运兴衰的大事,交给谁呢?这就想到了郭灵。郭灵带领成千上万的民夫,从京城北海开始往下挖,只要把北海的水接上白河,运河的水路就算畅通了。民夫们昼夜不停地挖呀,挖。一天,他们挖到一个地方,咳!这地方太怪了,白沙成堆,卷着旋风,嗖嗖作响。那河道呢?怎么挖怎么陷。有时挖着挖着,轰隆一声,沙坑倒塌了,不少民夫陷进沙坑里丢了性命。也不知挖了多少日子,可河道还是一个大沙坑。皇帝限定的竣工日期就要到了,急得掌管挖河大权的的郭灵整天围着那个大沙坑来回转悠。

    沙坑的旁边有个小茶水摊儿,卖水的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郭灵转悠烦了,就到茶摊儿上喝茶水,跟老奶奶闲聊解闷儿。日久天长,老奶奶知道他是统管挖河的大官儿。这天,老奶奶见他魂不守舍的样子,就安慰他说:“你别着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郭灵心说,我能不急吗?耽误了竣工的日期,辜负了皇恩,皇上就得要我的脑袋;掉脑袋事小,江山社稷事大。这条河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老百姓的生活啊!老奶奶见他不吭声,又说:“俺这块儿祖祖辈辈有个说法,‘沙坑底下有沙龙,要想治沙龙,除非人变龙。’你穿过南边的小树林,径直再走三里地,那儿有座观,叫成龙观,听说观里有成龙药,吃了成龙药,人就变成一条龙。”听了这话,郭灵猛地一机灵,沙龙?成龙药?人变龙?这怎么可能呢?他呆呆地看着老奶奶。老奶奶见此情景又重复了一遍,说的是那么肯定。咳,甭管真假,试试吧!他似信非信告辞老奶奶,信步向南走去。穿过小树林,走三里地,果然有座成龙庙。只见观里古树参天,绿荫蔽地,青砖绿瓦隐在绿意之间。郭灵大喜,轻轻敲了敲观门。半晌,门吱呦一声开了,一小道童迎了出来,说来者可是郭大人,我家师父有请。郭灵心中暗暗称奇,可又不便多问,只得随着道童进入三清殿。观主老态龙钟,须眉洁白像雪,迎了出来,见到郭灵,说:“郭大人光临小观,有失远迎,惭愧惭愧。”郭灵更加奇怪了,他们怎么知道我要来呢?老观主见郭灵惊奇,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雷雨大作,闪电中,一条小白龙钻了出来,直入观中。醒来时,又听到成龙药的葫芦里沙沙作响,故而知道有贵客要来。”郭灵更加奇怪了,昨天晚上哪来的雨呀?再说,那贵客怎么就知道是我呢?老观主笑而不答。老观主不答,郭灵也不便多问,言归正传,郭灵试探着说:“您这儿真有成龙药?”“有啊!”“我想借来试一试。”老观主说:“我这成龙药也不知是哪朝哪代老祖师传下来的。一打雷它就轰轰作响 ,现在看来是该它出世的时候了……”说着,从房梁上取下一个烟熏火燎、又脏又黑的小葫芦。郭灵快步上前接过小葫芦,擦了擦。年代太久了,拳头大的小葫芦已经变成了深红色,拔开布塞往外一倒,果然蹦出两颗栗子般大小的药丸。一颗鲜红鲜红,一颗雪白雪白。那药丸上有小米粒儿似的金字,红药丸上写着“龙变人”,白药丸上写着“人变龙”。郭灵心领神会,大喜。

    郭灵捧起那两颗药丸,拜别了老观主,回到老奶奶的茶摊儿,把拜见老观主的事说了一遍,又对老奶奶说了许多感谢的话。之后,郭灵向老奶奶要了一杯白开水,把那颗白药丸一口吞了下去。接着,又把红药丸交给老奶奶,嘱咐道:“您看着点儿,待会儿要是有条白龙从沙坑里爬上来,张嘴向您点头,那就是我,您千万把这丸药投进我的嘴里。要是那条沙龙出来了,您可别投,要是投错了,那就误了我的大事了。”说完,郭灵就往沙坑跑,刚跑到坑边上,他就变成一条银练似的小白龙,“哧溜”一声,钻到沙坑里。一会的工夫,这沙坑就闹腾开了,先是咕嘟咕嘟冒泡,接着就像开了锅,水和沙粒卷起的大浪头几丈、十几丈……,天昏了,地暗了。沙浪愈卷愈高,愈来愈狂,漫过了坑边,冲垮了老奶奶的小茶摊。大风刮起来了,半天云里,雷鸣电闪,晴朗朗的天气,一下子变黑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可把老奶奶吓坏了,她赶紧钻进茅草棵子里。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风停了,雨住了,明亮的阳光露出了笑脸。老奶奶赶紧从茅草丛中爬出来,看见坑边上果然趴着一条巨龙,正张着大嘴呼呼地喘粗气。吓昏了头的老奶奶也分辨不清谁是谁啦,哆哆嗦嗦地把手里红药丸投进了龙嘴里。

    老奶奶的药丸投错了。原来这条龙就是那条被打败了的沙龙,此时它正趴在那儿歇息呢。它吃了这颗药丸,在坑边上打了个滚儿,立时变成一个全身穿着黑衣服的粗壮汉子,一瘸一拐地向东走去。在坑底趴着的那条小白龙,见沙龙吃了老奶奶的药丸变成了人要逃走,急忙跃出沙坑,张开大嘴使劲一吞,就把那个黑壮汉子吞进肚里。接着,他的身体横展开来,躺在了沙坑里。顿时,身上的鳞甲飞起来,贴在了坑边上,他的身体变成了长长的河道。河帮,是他的鳞甲筑成的,因此是铜帮;河底,是他的身体变成的,因此是铁底。从这儿以后,运河有个昵称:铜帮铁底古运河。

    后来,在老奶奶的茶摊旁聚集了很多户人家,形成了一个村落,这些人家为了纪念郭灵,在村旁修了一座白龙庙。这个村子就起名叫沙古堆。

    那位投错药的老奶奶呢?她投错了药,很后悔,就边哭边喊地向南跑去,“误事,误事,我误了事啊!”跑着跑着,遇到了一棵老榆树,他边喊着“误事”就在这棵树上撞死了。后来,这棵树下也有了人家。村名就叫“误事”,日久天长,人们觉得“误事”这个名字不好听,就改名叫“吴寺”了。

    乾隆游通州的奇闻逸事

    传说乾隆皇帝因拆东陵盖西陵,被刘墉奏了一本,按大清条律,挖棺掘墓,那是“斩立决”。还是这个刘墉,既“维护”了大清律,又照顾了皇帝的面子,出了个主意——定乾隆个“充军发配江南罪”。这正对了乾隆下江南游玩的心劲儿。

    这天,乾隆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直奔京东通州而来,他们来到了八里桥,拱桥石壁上刻着八里桥三个楷书大字。乾隆喜欢对对子,心里一动,勒住马缰,问身旁和珅:“八里桥何为八里?”

    和珅东张西望,心想:谁知道它为啥八里呢?忽听刘墉在旁说:“三间房岂止三间。”三间房是通州的一个村庄,很有名。三间房对八里桥,岂止对何为,相当工整。乾隆听了,龙心大悦,笑道:“刘爱卿聪明过人也!”何珅脸色一沉,心中顿生妒忌之意。

    乾隆进了通州,到了鱼市口,两旁街市繁华异常,有烧锅、饭馆、当铺和京广杂货店等,乾隆问和珅:“此乃何地?”

    和珅在马上连忙躬身回答:“这就是京东大门,北京第一重镇,有名的通州啊!”

    乾隆问道:“卿可知还有一个南通州吗?”

    和珅忙道:“知道。”

    乾隆道:“爱卿既知南通州,我出个对联,卿可对来。”

    和珅点头称是。乾隆念道:“南通州,北通州,南通北通通南北。”

    和珅脑袋嗡的一下懵了,什么南通北通乱七八糟的。他张口结舌对不出来。乾隆大笑,转身问刘墉:“卿能对否?”

    刘墉四下张望,看到十字街口有当铺,分东西隔街相望。刘墉灵机一动,心中有了下联,慢慢念道:“东当铺,西当铺,东当西当当东西。”

    乾隆竖起拇指,连声赞好。和珅在一旁,心里酸溜溜的,真不是个滋味儿。他暗恨自己少学无才,满肚子是草。

    乾隆顺着通州东大街前行,来到东门,乾隆弃马登城,朝东望去,一条银练似的河水向南奔流。河东有一村庄,绿树掩映,郁郁葱葱,乾隆用手一指,问身旁的刘墉:“这是什么村庄?”

    刘墉抬眼望去,顺口答道:“此乃龙望庄也!”

    和珅不服,忙问:“刘墉,你来过这个村?”

    “没有。”

    “那你怎么知道叫龙望庄?”

    刘墉笑道:“望即看也,皇上看了那个村庄,故叫龙望庄,你说不对吗?”

    和珅哦了一声,无话可答。

    现在通州城东的龙旺庄的王,即望的谐音。

    乾隆心中高兴,道:“二卿不必争论,现在,我出一联,看二卿谁能先对出来。”

    乾隆望着城外一片黄花地,道:城外黄花亚赛金钉钉地。”

    刘墉看到城内的燃灯塔,随即答道:“城内宝塔恰似木钻钻天。”

    这时,城外有几头小驴驮着青草沿小道过来,又有一群杂色马匹在黄花地里吃草。乾隆触景生情,吟道:

    “花马吃花花碰花马嘴。”

    刘墉紧接对道:

    “草驴驮草草压草驴腰。”

    和珅又输了,马上转了辙,忙向皇上奏道:“运河岸边有一个沙林村,村里有一豪门富户,住宅宽敞,临时改做寝宫,天色不早,望皇上起驾。”乾隆挥手,大队人马直奔沙林村而来。

    沙林村在通州城东南,座落在运河东岸,运河从沙林村边折了个大弯,弯里水深数丈,周围有古树密林,是停泊船只的天然避风港。站在村边,白日,俯视来往如梭的运粮船,运河滩里时起时落的小鸟;夜晚,渔船灯火,撒满运河水中,水天一色,还不时传来阵阵渔歌和悠扬的笛声。村里住一郝姓大户,家产万贯,千顷良田,京都有店铺,近处有烧锅,是当地首富。宅院座北面南,红漆大门,黄铜门环,门两旁有一对雄威昂扬的石狮,进门有穿堂回廊,七进院落。后边有阁楼,楼后有依岗傍水的花园。清兵早把郝家人等赶出家门借住别处,把郝家正房改为寝宫。

    乾隆住下后,随驾而来的御膳房厨师,给乾隆备下了他最爱吃的“葱椒羊肉”,“燕窝红白鸭子炖豆腐”等十几样菜肴。乾隆用膳毕,到庭院内散步,走到东西跨院,见到众太监正围坐在屋内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又漫步至前庭,看到耳房内清兵也在吃饺子。乾隆心中好奇:在这旅途之中怎么能给这么多人包饺子吃呢?乾隆问身边的太监,你们吃得什么饭?太监回答,饺子。乾隆暗想:随朕南下何止千人,怎么能吃上饺子呢?他转身回到大厅,道;“传刘墉、和珅进见。”俩人听传,急忙进入大厅,趴下叩首。乾隆摆手,道:“起来!二卿能让大家吃上饺子,真是大功一件啊!”和珅忙跪下奏道:“臣不敢冒领皇恩,这是本村郝姓财主家传一只聚宝盆,只要包上一个饺子,扔到盆里,然后,摆上几只水桶,每只桶都能装满饺子。要是将几粒米扔到聚宝盆里,米饭同样用之不尽。”乾隆听了,笑道:“要是扔到聚宝盆中一块金子呢?”刘墉答道:“聚宝盆只长吃的,不长金银财宝。”

    太监传旨,要郝财主带聚宝盆进见。

    郝财主拜驾后,乾隆命其当场表演。郝财主往聚宝盆里扔了一个饺子,立即倒出一桶饺子,扔米、馒头、烙饼,依次倒出米饭、馒头、烙饼。乾隆心中高兴,他仔细看了聚宝盆:大小像面盆,黄色暗淡的盆边,像是上了锈的黄铜,盆底是黑色,像是生铁。

    和珅一旁奏道:“郝财主敬献饺子,供奉皇上随从有功,应该加封。”

    乾隆笑道:“正合朕意,封郝财主为四品知府。”

    郝财主叩首谢恩,从此 ,沙林村改名为郝家府,一直流传至今。

    乾隆手抚聚宝盆,顿生贪心,笑道:“爱卿!朕乘龙舟南下,一路炊事艰难,欲借宝盆,不知卿意如何?”郝财主面有难色,欲言又止。

    刘墉忙奏道:“皇上有大聚宝盆,何须此民间之异物呢?”

    乾隆愕然,暗想:我哪来的大聚宝盆呢?

    刘墉奏道:“请皇上安歇,明日就能见到大聚宝盆。”

    翌日,起驾,乾隆坐在船头,问起大聚宝盆之事,刘墉指指运粮河道,说:“京城几十万人口全指望这大聚宝盆吃饭啊。”

    乾隆恍然大悟,赞道:“刘墉,孤之爱卿也。”

    刘墉乘机奏道:“大聚宝盆应该加封。”

    乾隆看到运河两岸,黄土直立,亚赛黄铜,黑色河底,似铁似墨。随即封道:“铜帮铁底运粮河。”

    刘墉朝天一揖,道:“我主乃真龙天子,从此,运粮河将不泛滥成灾了。” 

    吴仲建闸遇鲁班

    提起开凿通惠河来,总要说起两个人,一个是郭守敬,一个是吴仲。明嘉靖年间,御使吴仲向嘉靖皇帝奏本请求重新疏通通惠河。皇上准奏,并命他负责工程的指挥。施工中,由于明成祖在北京大修宫室,影响了由西北郊流向通惠河的水源,又加上北京和通州落差很大,据说通州万寿宫旁的塔尖和朝阳门门洞下边的那顶门石一般高。谁都知道,水往低处流,怎么办呢?这可急坏了吴御使,他整天愁眉不展,在工地上转来转去。

    工地上聚集着成百上千个民工。有挖河泥的,有看热闹的,还有赶来做小买卖的……什么卖烧饼的、卖油炸鬼的、卖糖葫芦的、卖面茶的……热闹非凡。在一片嘈杂声中,一个宏亮的声音传来:“炸——炸糕!”走近了,是个老头,吴御使仔细观瞧:老头脸膛紫红,须发皆白,双目炯炯有神,上身穿粗蓝布上衣,腰系一根蓝褡包,脚登白布袜双脸鞋,手提小筐;举止潇洒,气度不凡。他总是在吴御使眼前转悠,不时地喊着哪句:“炸——炸糕!”吴御使开始并没在意,只觉得这个老头有点儿怪。一连数天,都是这样。休息时坐在工地临时寓所,叫他那个“炸——炸糕”。后来,吴御使注意了,渐渐地琢磨开了。他想,这个老头卖炸糕为什么吆喝法和别人不一样呢?非要两个“炸”字?而且两个“炸”字的之间空了那么长时间。“炸——炸糕!炸——炸糕!”忽然他眼睛一亮:“炸”不就是“闸”吗?“炸——炸糕”就是一闸比一闸高啊!这不就解决了水源不足,落差太大的问题了吗?他心中豁然开朗,一拍大腿站起来走向书桌,挥笔疾书,订下了按坡度设闸的方案。写完了,他想去拜访那个老头,在工地上遍找不见,心中纳闷,又觉遗憾,偶然间发现工地上供着的鲁班画像,哎呀!这不就是那个卖炸糕的老头吗?他就把这事和大家一说,大家也觉得很奇怪。从此,工地上就传开了“鲁班下界了,帮助咱们修通惠河呀!”“修通惠河是天意啊!老天帮助咱们修通惠河啊!”这个传说迅速传遍了沿河两岸,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

    吴御使根据落差坡度,设立了五个闸口。大通桥往东到庆丰五里设第一闸口;庆丰到平津七里设第二个闸口;平津上闸到下闸四里设第三个闸口;平津下闸到普济闸十三里设第四个闸口;普济闸到石坝十里设第五个闸口;共设五个闸口。后来,人们根据习惯和地名,对这些闸又有了新的叫法。如今还有二闸这个地名,乘312公共汽车去通州,还有杨闸、花园闸两个车站。为了纪念吴御使,人们还在通州修了吴御使祠。

    通州燃灯塔

    早年间,运河刚挖成不久,河水时常泛滥,通州城时常被水淹,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一天夜里,通州全城的老百姓,包括官府的人都做了同一个梦:一个头顶放着灵光的神仙,手里拿着一盏佛灯,对大伙说:“通州若想免去三灾八难,须建一座十三层的玲珑宝塔。因为城里有一海眼,海眼内有一个大鳌鱼,此怪乃东海龙君九子的坐骑,只有在海眼上建座塔,才能把此怪镇服,龙子也就无法兴风作浪了。”

    一觉醒来,大家都感到奇怪,纷纷来到提督衙门,提督老爷一见百姓都来了,而且是为建塔请命的,十分高兴,因为他也做了同样的梦呀!

    提督赶紧带着百姓们来到梦中神仙所指示的地方察看,只见这块地果然与其它地方不同,地的周围长满荒草,唯独有块六角形的地上却寸草不生。

    提督想:肯定就是此处了。便命令百姓们开挖,果然刚刚挖地三尺就见有三块大青石板,每块青石板上都刻有许多字,大都是佛门梵语谁都看不懂,甭管懂不懂吧,掀开再说。等到掀开一看,大家都愣住了,只见青石板下面是一巨大井口,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天上既没刮风也没下雨,而井里却如雷鸣一般隆隆作响,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提督大喜,命令道:“就在此处建塔。”

    老百姓们见提督下了命令,为了全城的人能过安宁日子,谁不愿意呀?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城的能工巧匠也都来啦,他们用了九九八十一天就建造好了宝塔。等到造好塔的这天,全城男女老少都来了,正在大家高兴之际,只见轰隆隆一阵巨响,塔身晃悠起来。

    人们吓坏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出什么差错了吗?这时一位老者站出来说道:“此塔不稳,并非工匠之过,想必是那鳌鱼感到身压此重物不舒适故而作祟。我听说古人造塔,定有镇塔之物,方能安泰,我们造塔却没有镇塔之宝。想当初,造塔是受了神佛的启示,如今我们何不请神佛为全城百姓镇慑妖鱼呢?”

    大伙儿一听有理。便根据众人的回忆,塑造了神像,因为当时托梦的神仙手中拿着一盏灯,便敬他为燃灯佛,此塔也就定名为燃灯塔了。

    自从燃灯佛镇守宝塔之后,通州塔还真的不晃了。但是每逢初一、十五东海涨大潮时候,塔身下仍能听见轰隆轰隆的声音。

    就在燃灯塔造好后的第三年,一天,燃灯佛祖到人间巡视,途经通州,只见高耸着一座宝塔,香火旺盛,供奉的竟是自己的神位,十分惊诧,便使神通聚来土地神,问道:“东土百姓供奉如来佛祖甚多,通州地界为何单单设下我的神位呢?”

    土地连连作揖道:“佛祖原谅,几年前,此地有一鳌鱼兴风作浪,危害黎民百姓,小神得知此鳖鱼乃龙子坐骑,便化作佛祖的模样,托梦于百姓,点化百姓营造此塔,以镇鳌鱼,免遭涂炭。百姓们因感激佛祖神威,故尔供奉佛祖神位。”

    燃灯佛祖说道:“你为何不用自身形象去点化百姓呢?”

    土地答道:“小神法力有限,怕得罪龙子伤害老身,才变成佛祖形象,为的是借助佛祖神威啊。”

    燃灯佛祖听后大笑道:“如此看来,我能受用此方百姓供果,还得念你这土地佬儿的好处了。也罢,我也不能辜负百姓们的一片苦心,每逢初一、十五我到此地,那鳌鱼也就再不敢为非作歹了。”

    说罢,燃灯佛祖来到塔前,点燃神灯,只见灯内射出一道金光,然后,架起祥云飘然而去。

    第二天,人们来到塔下,只见塔内出现了尺余大的一个空洞,直通塔顶。据说,这就是当年燃灯佛祖神灯照射的结果。从此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塔门就会自动打开,大概就是燃灯佛祖降临人间的缘故。

    钟鼓楼与雷瘸子成仙

    很久以前,通州有一户雷姓人家,母子二人,靠母亲给人做针线活儿糊口。母亲心地善良,勤劳俭朴,很受邻居的敬重;儿子自幼聪敏憨厚,也很惹人喜爱,只是生来腿有残疾,人们都管他叫“雷瘸子”。雷瘸子心肠好,如同那刚出锅的豆腐,又软又热。他长大以后,对街坊四邻多有帮助。谁家有了为难着窄的事,他必一瘸一拐地来到这家,尽自己的力量,替人解难分忧。因此,邻居和亲友们都把他当作亲人。后来,雷瘸子在通州钟鼓楼找到一个打点的差事,母子生活稳定,他对别人的帮助也更多了。

    当时没有钟表,全城人都根据钟鼓楼的打点来安排一天的活动。雷瘸子尽职尽责,暮鼓晨钟,准时准点,很受官府的信任。

    有一天,雷瘸子从钟鼓楼回来,路过一个窑地,看到一群犯人在砖窑背砖,咳!这伙犯人太惨了,脚上带着沉重的脚镣,走得稍慢一点,狱卒的鞭子就没头没脑地抽下来,脚镣把脚脖子都磨破了,鲜血淋淋的,有的甚至还露出了骨头,一动叮当乱响。雷瘸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心想:“这些犯人当中,有许多人都是好人。有的因为交不上财主的地租,有的因为还不起财主的阎王债被关进大牢。我怎么才能解救他们呢?至少也应该让他们少受点儿罪,减少点儿痛苦啊!”

    雷瘸子就四处打听,后来听人说监狱里有规定:每天早晨,听到钟鼓楼的钟声,就把手铐脚镣给犯人戴上;每天晚上听到钟鼓楼的鼓声,就把手铐脚镣卸下来。雷瘸子一听,心里有了主意。从此以后,他总是每天早晨很晚才敲钟,使犯人晚带手铐脚镣,晚上很早就击鼓,使犯人早点儿把手铐脚镣卸下来。

    雷瘸子还做了很多救苦救难的好事。他的善心感动了天地。

    有一天晚上,掌灯之后,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头儿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你跟我走吧,我教你得道成仙。”雷瘸子福至心灵,赶紧跪下磕头,说:“师父想渡化弟子,我当然愿意跟您走。可弟子家里有七十多岁的老母,没人赡养,还有许多亲朋好友,临走也得托付托付,向他们辞行啊。”白胡子老头微微一笑说:“这些事,为师早已料到了。你的老娘,自然有人照看;向亲友辞行,今晚就可以办完。你先回家,对老娘说一声,咱们就该走了。”

    这天晚上,雷瘸子向老娘说明了跟随师父修仙学道的事,出乎意料,老娘不但不阻拦,而且欣然同意。并说:“刚才隔壁的王婶已经来过,说你要出远门,还送来一大包银子,留给我过日子。你就放心走吧,有什么事,王叔王婶会来照看我的。”

    就在同一时间,城里城外几十家亲友,都看到雷瘸子前来辞行。第二天早晨,钟不响了;晚上,鼓也不敲了。亲友们到一块儿,都说:“雷瘸子走了,他昨儿晚上来我家辞过行了。”大家说的都是同一时刻,都觉得非常奇怪。

    过了几年,雷瘸子飘然而至,进了家门。他家养了一条黑狗,见了主人摇着尾巴撒欢儿。他娘一看儿子回来了喜出望外,赶紧张罗饭菜。雷瘸子说:“妈,您别忙活了,我已经好几年不动烟火了。今天是您的寿诞之日,我是特意来给您祝寿并来接您的。”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大蜜桃,说:“您先把这桃吃了吧,这是儿子为您祝寿孝敬您的。”什么?雷瘸子娘心里不高兴了,说道:“你离家这么多年,今天回来,就给妈带这么一个桃儿来?我不稀罕!”说着,就把桃扔在地上。这时,正好儿家里的一只大公鸡跑进来,对着桃子啄了几口,随后,大黑狗也跑了进来,一口就把蜜桃给吞下去了。忽然间,一团白云从大公鸡、大黑狗脚下腾起,托着公鸡、黑狗从门口飞出去升上了天空,把老娘看得目瞪口呆。这时,雷瘸子蹲在娘的跟前说:“妈,您趴在我的背上,让我背着您走吧。”老娘看着屋里的家具、被褥,舍不得扔下,有点儿迟疑不决。雷瘸子把老娘的两只胳膊往自己的肩头上一拢,背起老娘就飞走了。

    从此,雷瘸子得道鸡犬成仙的故事,就在通州城里外传开了。

      

    通州城南、北运河岸边有一个两千多口人的村庄,叫小圣庙。

    很久很久以前,小圣庙是一个地主家的庄园,那时不叫小圣庙,叫王家园,由于这家信奉神仙,在庄园里修了一座供神的庙,后又叫小庙庄。

        有一次,给皇上运粮的船队刚到小庙庄附近,突然船队像触了礁似的打横,怎么摇也走不了,有一个船夫看见河里有一个头上长了一个角,似龙模样的东西,身上骑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人。这个消息从前传到后,船夫和押船的官吏大为吃惊。当时船上运的全是“皇粮”,谁也不敢耽搁,官吏赶紧派人报告了当地官府,官府马上找了几个木匠和泥瓦匠,就按船夫看见的模样,用木头当骨,用泥作肉,塑出了古怪人骑独角龙的形象供到小庙里,还举行了隆重的烧香上供仪式。从这以后,船队一路过这儿,就得烧香上供,这个稀奇古怪的人被称作小圣爷。从此,这个庙开始叫小圣庙,村子也随着改为小圣庙村了。

    八里桥的故事

    “扒拉桥”

    通惠河上这座大石桥,离通州西城整八里,所以叫八里桥。这桥还有个小名,叫“扒拉桥”。

    老年间,这里没有桥,每到夏秋雨季,河水猛涨,隔断了两岸,人们只好靠临时架起的木桥和小船来往,很不方便。河里水大浪急,常常发生淹死人的事儿。

    自古北京就是皇上住的地方,这里是北京的东大门,大门被水一关,京城和外面的来往就断了。有人把这事启奏皇上,皇上传下一道圣旨:造大石桥。圣旨一下,忙坏了大小官员,他们到处抽人,从老远的山里运来了大量的石头,又调集了成百上千的民工,有石匠、瓦匠和铁匠。从此,这里便响起了凿石头、打铁的锤声和打夯的号子声。

    一天早上,人们正在忙碌着,不知从哪儿来了一个老汉。这老汉有六十多岁,花白胡子,满脸皱纹,衣服上补丁摞补丁,肩膀上搭着一个破褡裢。他找到了工头,说是过路的,没盘缠了,想在这里找点儿活儿干,挣俩盘缠用。工头把他留下了。

    这老汉来到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角落,找了块石头坐下。从褡裢里拿出锤子和铳子,找了块七棱八角的石头,乒乒乓乓地敲打起来。一个小石匠见了,奇怪地问:“老大爷!您从哪儿来呀?”老汉哈哈一笑,抬头看看他,用手一指天:“我是从天上来。”“从天上来的?嘿嘿!”小石匠也笑了:“您敲打这玩意儿干什么?”老汉笑呵呵地反问说:“那你敲打这玩意儿干什么呢?”“我吗!造桥!为后人造福啊!”小石匠自豪地一拍胸脯。老汉又笑了:“后生,你听说过女娲补天的故事吗?我这石头就是补天的呀!哈哈!”说完,又叮叮当当地敲打起来。

    快到晌午的时候,小石匠端来一碗开水:“老大爷,喝碗水,歇会儿吧!”“不啦,不啦!这点活儿说话就完。”老汉头也不抬,继续不紧不慢地敲打着石头。

    吃饭的时间到了,小石匠心里还惦记着老汉,左找右找,哪里还有老汉的影子?只有那块石头,敲打得方方正正地摆在那儿。

    不久,地基打好了,三个拱形桥洞——两小一大成形儿了。就在中间那个大桥洞快要完工的时候,有个窟窿说什么也堵不上了,搬块大石头,放不下去,换块小的,又掉下去了。可把工头给急坏了,他猛然想起刚动工时来过一个老汉,见他凿过一块石头,他正想着,只见那个小石匠把那块石头搬来了,往里一放,窟窿倒是堵上了,可似乎还稍微小了一点儿,用脚尖儿一点,石头还能晃动呢,可是掉不下去,也拿不出来。

    大石桥建成了。桥洞上面那块显眼的石头仍然一扒拉就活动。就这样,八里桥便落下了个“扒拉桥”的小名儿。直到今天,有的孩子到河里去洗澡的时候,还常常喜欢用木棍扒拉那块石头玩儿呢。

      

    通惠河在古时候是运粮河,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石粮食从南方运来,送进京城。八里桥建成后,桥洞子小,大粮船桅杆高,过不去,人们只好在这里落帆停下,把粮食倒到小船儿上去。

    有一年,北方大旱闹粮荒,京城急需大批粮食,皇上降旨;要加快运粮,并亲自到通惠河来视察。

    这么一来,可把倒粮食的民夫治苦啦,他们虽然拼死拼活不分昼夜地干,粮食还是倒不过来。

        一天,人们正望着一队队粮船发愁,一个老汉挑着厨师用具,来到这里。他先冲人们微微一笑:“你们发什么愁哪!”“发什么愁?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吧!瞧——”一个中年人伸手朝河里一指,那粮船都快排到通州西门了。“哈哈,那也不能不吃饭呀!”老汉笑着说,“都快晌午了。”

    “唉!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有心吃饭呢!”中年人叹了口气。

    “光发愁不吃饭,脑袋就保住了?老汉还是乐呵呵地说,“我是跑大棚的厨子,今儿个给你们做点好吃的!”说完,挑起挑儿,朝不远的伙房走去。

    傍晚,当人们愁眉苦脸地来到伙房的时候,那老汉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走了,桌子上放着几碗热气腾腾的饸饹,中间还有一个小饸饹床儿。

    看着这些,人们楞住了;那个中年人若有所思地走过去,抓住饸饹床儿的把儿,轻轻地抬起,又压了几下,猛地一拍大腿:“好主意!”随后把人们都叫来,指着饸饹床儿比手划脚地讲:“你们瞧,这饸饹床儿就好比是粮船,这上头的把儿就是船上的桅杆,现在桅杆太高,粮船过不了桥洞,要是把桅杆改成活的——在船上安两根木桩,平时用两根铁销子,把桅杆固定在木桩中间,过桥时就拔掉一根销子,放倒桅杆,船不是就能从桥下过去了吗!”

    “对!”“对呀!”人们听着,不禁高兴得欢呼起来。

    几天以后,改装了桅杆的粮船,一队队顺利地通过了八里桥,浩浩荡荡地扬帆向京城驶去了。从此,“八里长桥不免挽桅”的故事也就传开了。

  • 第一节、《大运河的传说》的说明(一)   [ 返回主目录 ]   下一节、《大运河的传说》的说明(二)
本文共有评论 0 篇︱查看本文的评论
杂志约稿
   

人人文学

运河杂志

人民文学

新诗百年

中国网络作协

大悟山

新书推荐

中国诗人

中华女子

文学评论
友情链接:中国网络作家协会 中国艺术品交易平台
中国人人网艺术频道   人人论坛  



  • 网址:http://www.chinanwa.com 电子邮箱: 1009068986@qq.com
  • 微信:18001145010   QQ 1009068986 创作群195592079(已满) 中国网络作家联盟群136849320 ;
  • 版权所有:  『 网络作家网』 网络支持: 中网协
  • Copyright ◎ 2003-2020 www.chinanw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29743号-5